《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電源》對現代通信電源及通信局(站)電源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基本電路,以及通信電源的可靠性及設計做了較全面的介紹。\r\n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從事通信電源的工程設計、維護管理和設備生產研製人員使用,亦可作為各類通信電源專業的學習參考書。

基本信息

目錄

第1章通信電源系統概述
1.1通信設備電源系統的要求
《現代通信電源》現代通信電源

1.2通信電源系統的組成
1.2.1集中供電方式電源系統的組成
1.2.2分散供電方式電源系統的組成
1.2.3混合供電方式電源系統的組成
1.2.4通信電源的分級
1.3發展概況
1.4通信電源的性能和規範
第2章交流供電系統
2.1交流供電的構成
2.1.1交流供電的種類
2.1.2市電交流供電系統
2.1.3交流供電系統的接地
2.2交流供電的質量指標
2.2.1國家標準規定的交流電源供電電壓、頻率及諧波的規定
2.2.2電信直流電源供電電壓及頻率要求
2.2.3ITUK.34對交流電源的接口建議
2.2.4交流電源中的干擾電壓
2.2.5提高電能指標的措施
2.3高壓交流供電系統
2.3.1高壓交流供電系統組成
2.3.2電信局(站)變電所高壓供電系統
2.3.3工程設計中常用的高壓供電系統接線
2.4高壓配電設備及電力變壓器的產品系列
2.4.1高壓配電設備和設備選擇
2.4.2變壓器的產品系列和容量選擇
2.5低壓交流供電系統
2.5.1低壓交流供電系統的組成
2.5.2市電供電電源與備用電源的切換方式
2.5.3電力室交流供電系統
2.5.4低壓配電設備的選擇
2.5.5低壓穩壓設備的選擇
2.6變電所的信號裝置
2.6.1信號裝置的分類
2.6.2集中式中央信號裝置
2.7柴油發電機組交流供電系統
2.7.1電信局(站)的自備電源
2.7.2電信局(站)柴油發電機組的種類和用途
2.7.3柴油發電機組的結構分類及特點
第3章直流電源系統
3.1直流電源的種類和組成
3.1.1概述
3.1.2直流基礎電源
3.1.3國際上有關直流電源的標準和建議
3.1.4直流電源的種類
3.1.5直流供電系統的組成
3.2直流電源的配電系統
3.2.1低阻配電系統
3.2.2高阻配電系統
3.2.3電子熔斷器
3.2.4直流配電設備的規格和要求
3.3高頻開關整流器
3.3.1高頻開關整流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3.3.2高頻開關整流器的分類
3.3.3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3.3.4高頻功率電力電子器件
3.3.5功率變換電路
3.3.6高頻開關整流器的控制電路
3.3.7高頻開關整流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3.4直流電源供電方式
3.4.1整流器獨立供電方式
3.4.2整流器、蓄電池的供電方式
3.4.3直流/直流變換器供電方式
3.4.4自然能、蓄電池供電方式
3.4.5不間斷蓄電池系統供電方式
3.4.6整流器、燃料電池供電方式
3.4.7浮充供電系統調壓方式
3.5蓄電池
3.5.1概述
3.5.2鉛酸蓄電池
3.5.3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
3.5.4鹼性蓄電池
3.5.5鋰蓄電池
3.5.6鎳氫蓄電池
第4章開關電源電路
4.1開關電源的功率轉換電路
4.2控制電路
4.2.1控制電路的功能和結構
4.2.2SG1524/3524脈寬調製型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
4.2.3TL494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
4.2.4TL1451脈寬調整型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
4.2.5MC34025/33025高速雙端PWM集成控制電路
4.3功率因數校正
4.3.1電功率和功率因數
4.3.2功率因數的提高
4.3.3有源功率因數校正
4.3.4集成功率因數控制器
4.4諧振變換器
第5章電信電源的監控系統
5.1概述
5.2電信電源系統的監控內容
5.3監控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5.3.1監控系統的組成
5.3.2監控系統的功能
5.4監控系統的網路連線
5.4.1監控系統網路連線的基本概念
5.4.2監控系統網路連線方式
5.5電信局(站)的電視圖像監視系統
5.5.1電視圖像監視系統的組成
5.5.2圖像監視設備的性能
5.5.3數字視頻技術
5.6監控系統示例
5.6.1大誠動力及環境集中監控系統
5.6.2微波和光纜無人中繼站電源和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簡介
5.7嵌入式系統在通信電源監控中的套用
5.7.1監控對象的選取
5.7.2通信電源監控系統組網方案
5.7.3監控平台的硬體電路設計
5.7.4監控平台的軟體設計
5.7.5監控平台與智慧型設備之間的通信
5.7.6監控平台實現的主要功能
第6章接地和防雷
6.1接地系統
6.1.1接地系統的組成與各部分的功能
6.1.2接地的分類
6.1.3分設和合設的接地系統
6.2電信局(站)接地電阻值
6.2.1我國電信局(站)接地電阻值
6.2.2國外電信局(站)的接地電阻值
6.3接地系統的電阻和土壤的電阻率
6.3.1工頻接地電阻和衝擊接地電阻
6.3.2接地系統的電阻
6.3.3土壤的電阻率
6.4接地系統的設計
6.4.1單個接地體的計算
6.4.2多個接地極組成的接地體的計算
6.4.3常用角鋼和鋼管多極接地體接地電阻的計算圖表
6.4.4不同季節的接地電阻的計算
6.4.5接地體和接地導線的選擇
6.5人工降低接地電阻的方法
6.5.1三種人工降低接地電阻的方法
6.5.2降阻劑接地電極的施工方法
6.6接地電阻和土壤電阻率的測量
6.6.1測量接地電阻的方法
6.6.2土壤電阻率的測量及接地電阻測量儀器
6.7電源系統的防雷保護
6.7.1電源系統的過電壓保護
6.7.2雷電的形成和特徵
6.7.3電信電源系統防雷保護原則
6.7.4氧化鋅壓敏電阻避雷器
6.7.5交流低壓TN和TT系統內裝設電涌保護器(SPD)的要求
6.7.6電信電源系統防雷保護主要措施
第7章交流不問斷電源UPS
7.1線上式UPS電源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7.2UPS電源的整流電路
7.3UPS電源的逆變電路
7.4靜態開關
7.5UPS電源的高頻環節變換方式
7.6充電裝置與電池管理維護
……
第8章典型的直流電源設備
第9章電信電源設備和系統的可靠性
第10章開關電源設計軟體簡介
附錄1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T1051—2000通信局(站)電源系統總技術要求(摘要)
附錄2有關電信電源系統和設備的標準、規範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共分10章:第1章對通信電源系統進行了一般性介紹;第2章介紹交流供電系統;第3章介紹直流電源系統;第4章介紹開關電源的基礎電路;第5章介紹電信電源的監控系統;第6章介紹接地和防雷等內容;第7章介紹交流不間斷電源;第8章介紹典型的直流電源設備;第9章介紹電信電源設備和系統的可靠性;第10章對開關電源的設計軟體做了簡單介紹。

前言

目前,隨著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國內外通信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通信器件不斷換代,通信模式不斷更新,通信領域不斷拓寬。通信訊息伸向地球的每個角落,並超越了時空,通向宇宙,聯通天外。
通信電源,作為通信設備的原動力,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通信設備的高效、穩定、可靠運行。例如,太空飛行器通信電源的失效,重要通信設備的電源損壞,生命救援設備的電源不良等,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創傷。因此,提高通信電源在現代通信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認識,熟悉通信電源系統的組成及其通信設備的供電要求,掌握現代通信電源系統中常用設備的基本原理和性能,領會通信電源系統的設計需求和原則,學會通信電源系統的設計方法,是通信及相關專業學生和從事通信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也是編寫本書的出發點。
目前,國內關於通信電源各類新型設備方面已有諸多書籍介紹,而系統方面的論著尚少。本書試圖從各種通信電源站系統的組成原理、設備構成,尤其是選型和設計等方面人手,反映上述變化與發展,從系統的角度為從事通信電源工程的科技人員提供較新的知識。
本書深入淺出,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目前我國正在使用的通信電源設備和系統,緊密結合具體產品,力圖使讀者了解現代通信電源的發展變化和國內外現狀,著重介紹了現代通信電源設備和系統的工作原理、技術指標、電路結構、套用和設計方面的知識,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新穎性。
全書內容共分10章:第1章對通信電源系統進行了一般性介紹;第2章闡述了交流供電系統;第3章詳細介紹直流電源系統;第4章介紹構成開關電源的基礎電路;第5章為電信電源的集中監控系統;第6章為接地和防雷等內容;第7章介紹了交流不問斷電源;第8章介紹了典型的通信電源設備的組成和使用維護知識;第9章介紹電信電源設備和系統的可靠性;第10章對開關電源的設計軟體做簡單介紹。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主要參照2000年信息產業部組織修訂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T1051-2000《通信局(站)電源系統總技術要求》進行編寫的。
書中所介紹的通信電源產品相關標準,在編寫時均為有效版本。因為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因此,請讀者在參閱本書中介紹的標準時,要注意此標準的有效性或最新版本。
本書由冀常鵬任主編並編寫第l章、第2章、第8章;劉建輝任副主編並編寫第3章、第7章;徐光憲任副主編並編寫第4章、第5章;葉靜編寫第9章、第10章;包劍編寫第6章;全書由葉景樓教授審稿。

精彩書摘

(1)接地體。接地體又稱為接地電極或地網,它與土壤形成電氣接觸,可將各地線中的電流匯人大地。採用聯合接地方式時,接地體一般由建築混凝土內的鋼筋和建築物四周敷設的環形接地電極組成。
(2)接地引人線。接地體與接地總匯集線之間的連線,稱為接地引入線。為了提高使用壽命,接地引入線應進行防腐處理。
(3)接地匯集線。接地匯集線是指與各通信機房接地線相連的接地幹線。為了減少地線上雜散電流回竄,接地匯集線分為垂直接地總匯集線和水平接地分匯集線兩部分。垂直接地總匯集線是垂直貫穿於通信局各層樓的接地主幹線。它的一端與接地引人線相連;另一端與各層樓的鋼筋和水平接地分匯集線相連,形成輻射狀結構。水平接地分匯集線應分樓層設定,各通信設備的接地線應就近接入水平接地分匯集線。
(4)接地線。各類通信設備的接地端與水平接地分匯集線之間的連線,稱為設備的接地線。接地線的截面積應根據設備接地要求確定,並且不準使用裸線。
1.2.2分散供電方式電源系統的組成
1-基本結構 分散供電方式電源系統組成框圖如圖1-3所示。採用分散供電方式時,交流供電系統仍採用集中供電方式。交流供電系統的組成與集中供電方式相同。直流供電系統可分樓層設定,也可按各通信系統設定。閥控式免維護蓄電池組可設定在電池室內,也可與通信設備設定在同一機房內。在各個分設的直流供電系統中,每部分可以採用較小容量的電池組。
2.分散供電方式的優點
為了適應超大容量通信樞紐的要求,分散供電系統已成為必然的選擇。因為近年來在大型樞紐和高層局(站)內,通信設備的容量迅速增加,所需的供電電流大幅提高,有時需要幾千安的由流集中供電系統很難滿足通信設備的要求。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