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圖像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主要介紹圖像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最新套用系統。除了介紹常見的圖像抗差錯機制外,還重點介紹了信源信道聯合技術在圖像通信中的套用。是圖像通信方面的一本教材,推動中國圖像通信事業的蓬勃發展。

基本信息

序言

《現代圖像通信》現代圖像通信

圖像通信是當今通信技術中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分支。寬頻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的飛速發展,都有力地推動了這門學科的發展,產生了愈來愈多的新型圖像通信方式。圖像通信的範圍日益擴大,圖像傳輸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斷得到改善。

在中國,圖像通信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視頻會議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圖像通信開始不再局限於行業高端視頻會議的套用,而是走向“尋常百姓家”。從國內視頻通信市場來看,2008年視頻通信市場的增幅為40%~50%,視頻運營業務收入達到了5億元人民幣,中國視頻通信整體市場規模達到了34億元人民幣。2009年,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已經或者正打算推出3G手機的元年,而手機電視、視頻通話成為3G業務的重頭戲。2010年,視頻內容流量的增長將會超越傳統的P2P流量。據預測,20082013年,全球網路IP流量可能會增加66倍,其中,64%的流量將是視頻。到2015年,視頻通信流量的增長將會超越傳統內容流量。學科發展、市場需求將對圖像通信方向的人才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作者所在課題組自1998年開始從事圖像通信相關的研究工作以來,陸續得到國防預研基金、航空科學基金、航天支撐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973計畫等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有幸參與了數位電視地面傳輸國家標準(GI-l206002006)的制定和系統研製、×××無人機圖像傳輸系統設計研製、×××高清視頻壓縮傳輸系統研製、網路立體電視系統研製等重大項目,對圖像通信方向有較系統的理解和較豐富的工程經驗。

內容簡介

《現代圖像通信》是圖像通信方面的一本教材,主要介紹圖像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最新套用系統。全書共分9章,主要包括圖像信號的表示、圖像通信中的資訊理論基礎、圖像編碼、圖像抗差錯傳輸以及典型的圖像通信系統。圖像編碼部分在介紹常見的靜止圖像編碼和運動圖像編碼之後,還較系統地介紹了先進的視頻編碼技術,包括可伸縮視頻編碼、多描述編碼、分散式視頻編碼和多視點視頻編解碼。除了介紹常見的圖像抗差錯機制外,還重點介紹了信源信道聯合技術在圖像通信中的套用。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介紹,使讀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現代圖像通信技術,並能套用到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中去,推動中國圖像通信事業的蓬勃發展。

《現代圖像通信》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學習和參考。

文章節選

通常說的“光”是指人眼能夠感覺到的部分電磁波,即可見光。一般可見光指波長在380~780nm範圍內的電磁波。可見光的光譜成分,即波長組成決定了人眼對其的彩色感覺。人類視覺能夠接收到兩種類型的顏色:自身發光物體(照明光源)的顏色和被照射物體(反射光源)的顏色。自身發光物體的顏色取決於其所發射能量的波長範圍,遵循相加原則:幾個混合照明光源的彩色感覺取決於所有光源光譜的總和。被照射物體的顏色由入射光的光譜成分和被吸收的波長範圍決定,遵循相減原則:幾個混合反射光源的彩色感覺取決於剩餘的未被吸收的波長。

人類的彩色感覺具有亮度和色度兩個屬性。亮度指被感知的光的明亮程度,它與可視頻帶中的總能量成正比。色度指被感知的光的顏色和深淺,由光的波長成分決定。色度又包含兩個屬性特徵:色調和飽和度。色調指彩色的顏色,由光的峰值波長決定。飽和度是指顏色的純度,由光譜的範圍或頻寬決定。

灰度圖像僅僅包含採樣點的亮度信息,只需要一個數值就可以表示。而彩色圖像的表示則較為複雜。根據人眼的生理結構,人們構造了不同的顏色模型或顏色空間來表示圖像的顏色,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分解為顏色空間中的一個或多個變數。

本書目錄

第1章圖像信號分析
1.1圖像信號及其分類
1.2顏色和顏色模型
1.3模擬視頻信號
1.4數字視頻信號
1.4.1數字視頻信號的採樣與量化
1.4.2視頻信號的表示
1.4.3視頻信號的相關函式
1.4.4數字視頻格式
1.5立體視頻
1.6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圖像傳輸的資訊理論基礎
2.1資訊理論概述
2.1.1隨機過程及信源模型
2.1.2信息量和信息熵
2.2圖像的統計特性
2.2.1空間統計特性
2.2.2時間統計特性
2.2.3變換域統計特性
2.3圖像的率失真特性
2.3.1圖像壓縮的率失真函式及其性質
2.3.2編碼過程的率失真計算與比特平面編碼的率失真分析
2.4圖像壓縮極限計算
2.4.1基於條件熵的估計方法
2.4.2基於成像噪聲模型的估計方法
2.4.3利用多尺度條件熵和記憶度量估計法
2.5圖像變換編碼的資訊理論基礎
2.5.1變換前後信息熵的變化規律
2.5.2變換的去相關率和能量集中率
2.5.3變換編碼的增益
2.6相關信源編碼的資訊理論基礎
2.6.1相關信源獨立編碼
2.6.2相關信源協同編碼
2.7信源信道聯合編碼的理論基礎
2.7.1信道編碼簡介
2.7.2信源信道聯合編碼的理論基礎
2.8小結
習題二
參考文獻
第3章靜止圖像編碼
3.1靜止圖像的無損編碼
3.1.1編碼原理
3.1.2編碼標準
3.2靜止圖像的有損編碼
3.2.1編碼原理
3.2.2常見的有損編碼方法
3.2.3編碼標準
3.3小結
習題三
參考文獻
第4章運動圖像編碼
4.1運動圖像編解碼原理
4.1.1基於運動估計的編碼原理
4.1.2基於三維小波變換的編碼原理
4.2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
4.2.1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的基本概念
4.2.2基於像素的運動估計
4.2.3基於塊的運動估計
4.2.4基於格線的運動估計
4.2.5基於區域的運動估計
4.2.6運動估計與補償在運動圖像編碼中的套用,
4.3碼率控制
4.3.1碼率控制的原理
4.3.2碼率控制的典型方法
4.4運動圖像編碼標準
4.4.1MPEG-1
4.4.2MPEG-2
4.4.3MPEG-4
4.4.4H.264
4.4.5AVS
4.4.6VC-1
4.5運動圖像編碼系統設計與實現
4.5.1基於DsP的運動圖像編碼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5.2基於FPGA的運動圖像編碼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6小結
習題四
參考文獻
第5章新型視頻編碼
5.1可伸縮視頻編碼
5.1.1可伸縮視頻編碼簡介
5.1.2基本精細粒度可伸縮編碼
5.1.3漸進精細粒度可伸縮視頻編碼
5.1.4基於宏塊的漸進精細可伸縮視頻編碼
5.2多描述編碼
5.2.1多描述編碼簡介
5.2.2多描述量化編碼
5.2.3多描述變換編碼
5.2.4基於FEc的多描述編碼
5.2.5基於框架擴展的多描述編碼
5.26多描述分級編碼
5.3分散式視頻編碼
5.3.1分散式編碼的基本原理
5.3.2分散式視頻編碼系統
5.3.3分散式視頻編碼的研究展望
5.4多視點視頻編碼
5.4.1多視點視頻簡介
5.4.2多視點視頻編碼的原理
5.4.3基於傳統框架的多視點視頻編碼
5.4.4基於DVC的多視點視頻編碼
5.5小結
習題五
參考文獻
第6章圖像通信質量分析與抗差錯傳輸
6.1圖像通信質量評估
6.1.1圖像壓縮質量評估
6.1.2圖像傳輸質量評估
6.1.3端到端的質量評估
6.2圖像傳輸信道的特點
6.2.1圖像傳輸對網路的要求
6.2.2圖像通信的網際網路信道
6.2.3圖像通信的無線信道
6.3誤碼對運動圖像解碼碼流的影響
6.3.1錯誤傳播
6.3.2不同編碼欄位的誤碼影響
6.4錯誤控制和錯誤隱藏技術
6.4.1編碼端錯誤控制技術
6.4.2解碼端錯誤隱藏
6.4.3編碼端和解碼端互動式差錯控制
6.5運動圖像編碼標準中的抗誤碼策略
6.5.1MPEG-4的抗誤碼策略
6.5.2H.264的抗誤碼策略
6.6小結
習題六
參考文獻
第7章信源倍道聯合編碼在圖像通信中的套用
7.1信源信道聯合編解碼基礎
7.1.1信源信道分離編碼
7.1.2信源信道聯合編碼
7.2信源信道聯合編碼技術
……
第8章網路流媒體
第9章數位電視
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文摘插圖

文摘插圖文摘插圖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