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電影]

《圍城》[電影]
《圍城》[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圍城》根據錢鍾書先生的同名小說拍攝。《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基本信息

片名:
  • 圍城
  • 主演:
  • 陳道明 Daoming Chen
  • 呂麗萍 李媛媛 史蘭牙 英達 英若誠
    集數: 10 集(電視連續劇)
    類型: 劇情片
    地區: 中國
    導演: 黃蜀芹
    編劇: 1.孫雄飛
    2.屠傅德
    年份: 1994年1月1日
    語言: 國語
    《圍城》 電影海報
    影片簡介:
    1937年夏,抗戰初期方鴻漸歐洲遊學四年回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與女博士蘇文紈、大學生唐曉芙小姐發生了戀愛糾葛。因此受到丈人家的冷淡,他戀愛失敗之後和蘇的失意追求者趙辛楣成為好友,二人接受內地三閭大學聘請。一路上歷經艱險,也遭遇無數趣事。在三閭大學的任教期間,方不知不覺地捲入校內個人恩怨和鄉里狹隘觀念的明爭暗鬥中,幾位同事都反對他,而他和英語助教孫柔嘉的日趨親密更引起他們的嫉妒。趙辛楣離校從商後,方被校方排斥。方與孫結婚回滬。但他倆因瑣事爭吵終於導致無可避免的分手。所以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對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劇情簡介

    “圍城”是根據錢鍾書先生的同名小說拍攝的,黃蜀芹導演,陳道明英達呂麗萍葛優都在片中出演。
    1937年夏,抗戰初期方鴻漸(陳道明)歐洲遊學四年回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與女博士蘇文紈、大學生唐曉芙小姐發生了戀愛糾葛。因此受到丈人家的冷淡,他戀愛失敗之後和蘇的失意追求者趙辛楣(英達)成為好

    《圍城》《圍城》
    友,二人接受內地三閭大學聘請。一路上歷經艱險,也遭遇無數趣事。在三閭大學的任教期間,方不知不覺地捲入校內個人恩怨和鄉里狹隘觀念的明爭暗鬥中,幾位同事都反對他,而他和英語助教孫柔嘉的日趨親密更引起他們的嫉妒。趙辛楣離校從商後,方被校方排斥。方與孫結婚回滬。但他倆因瑣事爭吵終於導致無可避免的分手。所以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對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1937年夏,抗戰初期方鴻漸到歐洲遊學四年回到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與女博士蘇文紈、大學生唐曉芙小姐發生了情愛糾葛,因此受到丈人家的冷淡。他戀愛失敗後,和蘇的失意追求者趙辛楣成為好朋友,二人接受內地三閭大學的聘請。一路上歷經艱險,也遭遇無數趣事。在三閭大學任教期間,方不知不覺地捲入校內個人...當然小說有小說的精彩,電視的表現形式不同於小說,但是只需要承襲了小說十分之一的,就足夠使其成為最優秀的電視劇之一了,圍城其實不適合怕成影視作品,主要是錢老的文字太精闢太感染人,不容易用鏡頭,對白來展現。 所說電視劇圍城吧,男主角自然是最亮的一點,陳道明把“方”演繹的很入骨,不管是春風得意還是落魄潦倒,倒是很到位,尤其是小男人的氣質不是他人可以比及;二號人物自然是趙辛楣,沒有比英達更合適的了!他本人的經歷和趙有些相似,也是留美的留學生,據說英語也很好。葛優的李梅亭也是閃光點,還有史蘭芽清純調皮的形象也契合了唐曉芙的氣質,還有李媛媛的雍容(她本身的演技自然不用說了),最後是女主角呂麗萍,蠻到位的,辛辛苦苦的抓到了心上人,誰知道他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圍城內外,沒有對錯,也許就留下一聲嘆息而以.

    主題象徵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但如果僅僅局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困境是貫穿

    《圍城》《圍城》
    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但錢鍾書並不是要簡單地演繹這個比喻,他還要下一轉語,不時地消除“圍城”的象徵。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曾經說,如果讓方鴻漸與理想中的愛人唐曉芙結婚,然後兩人再積愛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圍城”的字面原義;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批評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誤讀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方鴻漸想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始終不得其門;蘇文紈曾經以為已經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其實進入卻等於是在外面,而當她與曹元朗結婚並過上真正的市儈生活時——那種生活在錢鍾書看來是絕對應該逃離的,她卻安之若素;她曾經似乎已經進入了文化的圍城,但她只有在成為發國難財的官倒時,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你用槍逼著她也不願意出來的。方鴻漸並不想進入孫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裡糊塗地就進去了;結婚後,他也有想衝出來的衝動,但他是個被動的人,不敢行動,也不會行動。從表面上看,方鴻漸去三閭大學的經歷與“圍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實際上,方鴻漸之無法在三閭大學如魚得水,是因為他還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子操守,或者說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處厚,這些人在那裡捨得出來么?

    內容提要

    印度洋上駛來的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號在上海靠了岸。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一踏上闊別四年的故土,就接二

    《圍城》《圍城》
    連三地陷入了“圍城”。 方鴻漸旅歐回國,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說以他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某些知識分子(主要是部分歐美留學生、大學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沉浮。他們不屬於那個時代先進的知識分子行列,當抗戰烽煙燃燒起來的時候,他們大都置身於這場偉大鬥爭的風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場的上海,繼在湖南一個僻遠的鄉鎮,圍繞著生活、職業和婚姻戀愛等問題,進行著一場場勾心鬥角的傾軋和角逐。這也是場戰爭,雖然不見硝煙,卻處處閃現著舊社會你搶我奪的刀光劍影,騰躍著情場、名利場上的廝殺和火併;雖然沒有肉體的傷亡,卻時時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樣蠶食著人們的年華和生命,那惡濁的空氣又是怎樣腐化著人們的操守和靈魂。自然,這裡也有真誠的友誼,善良的願望;但這些在那個強大的舊社會壁壘面前,是顯得多么軟弱和無力。在那隨處都可以陷入“鳥籠”或“圍城”的人生道路上,哪裡是這些還沒有消磨盡人生銳氣的知識分子的出路呢?這是這部深刻的現實主義小說留給人們深思的一個嚴肅問題。

    整體介紹

    長篇小說《圍城》共分九章,大體可以劃做四個單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個單元,寫方鴻漸在上海和家鄉

    《圍城》《圍城》
    江南某縣)的生活情景,以寫上海為主。在這個單元中,方鴻漸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占了重要的分量。蘇文紈的傾心相與和方鴻漸的另有所歡,使他們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戲。暴露了蘇文紈官宦小姐矜持自負、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對鏡花水月的尷尬相,也暴露了方鴻漸紈袴子弟優柔寡斷、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華相。圍繞著他們,作者還寫了十里洋場社交生活的各種人物,在美國人花旗洋行里做買辦、喜歡人們喚他jimmy的張吉民,外表時髦、骨子裡守舊的董斜川,“對雌雄性別,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學家褚慎民,滿肚子不老實、自我標榜是“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鴻漸當做情敵、枉費了心思的趙辛楣,甚至還有生得漂亮、頭腦乖巧的唐曉芙等等,他們都在作者筆下顯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他們宴飲會客、談詩論文以及各種應酬交際是那樣的內心空虛、百無聊賴以及庸俗不堪,這種生活不會培植健康的愛情,更不會培植健康的理想,本身就是一個有待衝破的“圍城”。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個單元,是“過渡性”或“銜接性”的。在這個單元中,在個人生活上分別吃了敗仗的方鴻漸和趙辛楣,從“愛情”牢籠中沖了出來,他們由假想的情敵變為真正的摯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閭大學謀事。作者在這一單元里,還為下一單元的鬧劇準備了新角色:未來三閭大學的訓導長李梅亭,副教授顧爾謙和青年助教孫柔嘉。他們和方、趙結伴由滬啟航南下,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小社會”。發生在這個“小社會”里的種種矛盾困擾和嬉戲調侃,以及沿途的所見所聞,構成了小說所描繪的現實主義畫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
    第六、七章是第三個單元,主要描寫三閭大學裡的明爭暗鬥。我們這裡所選的第六章是這個單元之中的重場戲。上自校長、訓導長、各系主任,下至職員、學生、甚至還有家屬,都捲入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人事糾紛。職業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見不得人的謠諑誹謗、陰謀詭計,一時間三閭大學成了競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學者文士粉墨登場,他們之中有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也有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酒色之徒的偽君子,也有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意在結黨自固、終於自蹈覆轍的阿木林;有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總之,活躍在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雖然用不著再
    《圍城》《圍城》
    把八股文當做敲門磚,卻都扯起一面自認為是最漂亮的旗幟,將真面目掩蓋起來,施出周身解數去追求新的晉身之階,仿佛自然界的動物蒙上保護色,追求自身的發展一樣。自然,他們之中也還有沒耗盡兩肩正氣的某些較好的人物,如雖則荒唐孟浪,到底還有一些責任感的方鴻漸趙辛楣,嬌弱深沉、很有心計的孫柔嘉等等。這些人物,或像方鴻漸,不失為“可造之才”,或像趙辛楣,終竟有一技之長;或像孫柔嘉,是思慮周密、深藏韜略的女中強者──他們在好的社會裡,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裡,由於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倒像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那樣,讓社會的惰力抵消掉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第八、九章是第四個單元。方鴻漸和孫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動的結合,加以失業造成的對於前途的焦慮,使他們婚後不斷發生爭吵。這種爭吵在返滬途中還較為單純,定居上海後,由於雙方家庭和親族的介入,矛盾更複雜了;在婆媳、翁婿、妯娌、親朋、乃至主僕之間,一度曾發生了一系列齟齬和糾紛。最後,方、孫的矛盾終因後者辭去報館資料室主任而面臨再次失業時激化了。方鴻漸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家解體,他再次衝出一個“圍城”,又來到一個“圍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慶當官的趙辛楣謀取職業,這肯定也是一條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說在一陣老式自鳴鐘的“當、當……”聲中結束。像過去一切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他描寫的生活本身,“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文化批判

    《圍城》的直接時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後的若干年,正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但要理解《圍城》,必須追溯到近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大炮軍艦之下,被迫地、卻歷史性地開始了與世界的接觸,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與西方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碰撞、衝突以至交匯、融合。這種文化現象

    《圍城》《圍城》
    在一大批留學生——錢鍾書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上具體地、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義。作為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鍾書幾乎必然地要從文化上來認識“圍城”的精神困境,從而產生深刻的孤獨感和荒誕感,在全書的結束部分,方鴻漸在經歷了教育、愛情、事業和家庭(婚姻)的失敗後,這樣感嘆: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里的孤寂,熱鬧里的淒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仿佛一個無湊畔的孤島。。 這裡已經明顯地引入了存在主義哲學的人生感嘆。但這種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卻是發生在衰微積弱的老大中國與近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劇烈衝突中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令人深省的畫面:經過一家外國麵包店,廚窗里電燈雪亮,照耀各式糕點。窗外站一個短衣襤褸的老頭子,目不轉睛地看窗里的東西,臂上挽個籃,盛著粗拙的泥娃娃和蠟紙粘的風轉。還有全書結尾處那隻著名的祖傳老鍾,方鴻漸的爸爸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兒子兒媳的寶貝鍾,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很準”的鐘,這會兒已經慢了5個鐘頭的鐘: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有些西方批評家說《圍城》寫了西方文化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也有中國批評家說表現了西方現代文明在中國的失敗,從而證明了資本主義文明不救中國的主題。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錢鍾書似乎並不是採取非此即彼的立場,他更著力於嘲諷偽文化人的可笑、可憐和可恥,更多地是要寫出中西文化衝突中的尷尬、窘迫和困境。而從更廣闊的文化意義上來體認,《圍城》更主要的是寫“圍城”困境,其藝術概括和思想意蘊超出了狹隘的個人經驗、民族的界限和時代的分野,體現了作者對整個現代文明、現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結著作者對整個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況和人類的基本根性的歷史反思。

    人物形象

    在寫《人·獸·鬼》的時候,錢鍾書似乎還是著迷於諷刺嘲笑,著迷於妙語連珠,著迷於意蘊題旨,人物形象卻都還模模糊糊。而《圍城》則不然,不但有李梅亭、曹元郎高松年周經理、范小姐等廖廖勾勒幾筆卻給人深刻印象的漫畫式人物系列,更值得珍視的是方鴻漸和孫柔嘉這兩個獨特的人物。方鴻漸被有些批評家稱為“圍城人”。方鴻漸是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這不上

    《圍城》《圍城》
    不下的位置是尷尬的。很多學者把他與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的形象聯繫起來,但“多餘人”的悲劇在於思想上開始覺醒而缺乏行動的勇氣和歷史條件,而“圍城人”的悲劇在於他的庸常。“多餘人”會給人以時代的前衛和英雄的感覺,而“圍城人”卻跟我們一樣,作為普通人徒勞於找尋解脫或依附。就像一無用處的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幾乎唯一的好男人一樣,方鴻漸也是《圍城》中最好的人——或許除掉唐曉芙。在整部小說里,只有一個唐曉芙,是純潔而可愛的。這是因為她對方鴻漸來說,還是虛無縹緲的,無望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一個幻象。而但凡有真實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瑣的、虛榮的、卑鄙的。方鴻漸優於裡面的每一個人。我們知道,亂世是英雄或梟雄的天下,懦弱者是注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於世無補的方鴻漸,是注定要失敗的。方鴻漸的悲劇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結果和對比。 但《圍城》人物譜里更有獨特意義的是孫柔嘉。這個怯生生的小女生,這個似乎沒有什麼主見的小女生,這個小鳥依人地交付方鴻漸照顧的小女生,卻是個最工於心計的人。這種既柔又嘉、卻暗自陰柔而且柔能克剛的人,就像一個甜蜜的圈套,卻掌控著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運,也掌控著方鴻漸的婚姻、生活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內涵的人物形象,中國道家文化中的所謂“陰柔”,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所謂“權謀”,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在錢鍾書之前,甚至之後,似乎還沒有人寫出來過。但她不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具有全部複雜性的人,當她掌控一切後,婚姻、生活和命運,卻又似乎全都失控了,這個轉折表達了另一個層面的“圍城”困境,也使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概括這個人,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說不盡的一樣,她也是說不盡的。

    犀利諷刺

    《圍城》被很多人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 ,是因為錢鍾書在這部小說中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知識分子。這種諷刺基於時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於錢鍾書個體的原因。先說個體的原因。錢鍾書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同時,他

    《圍城》《圍城》
    也是最純粹的學者,對學問懷著最深摯的虔誠,在學術上他不能容忍一丁點兒的虛偽和取巧。在這種目光注視下,一般的所謂“學者”,要不可笑也就很難了。比如他經常諷刺學者抄卡片,《圍城》中的頭號小丑李梅亭就有一個鐵皮卡片箱。其實一個教書匠肯花力氣抄卡片已經是頗為值得表揚的了,但在錢鍾書看來,讀書而沒裝在腦子裡融會貫通,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圍城》中的文化諷刺更多的是基於中西文化衝突、碰撞的歷史平台,而這正是錢鍾書的著力點之一。一是以現代文化觀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鴻漸的父親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薦的線裝書中“中國人品性方正所以說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圓滑,所以主張地是圓的”之類。二是嘲諷對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國裁縫仿製的西裝,把做樣子的外國人舊衣服上兩方補丁,照式在衣袖和褲子上做了”,如曹元朗摹仿“愛利惡德”(艾略特) 《荒原》《拚盤姘伴》詩,又如買辦張先生式的洋涇濱。三是探討對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誕,如方鴻漸在家鄉中學演講時所說的,“海通幾百年來,只有兩件西洋東西在整箇中國社會裡長存不滅。一件是鴉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又如三閭大學中的“導師制”。但《圍城》中的諷刺更多的是基於對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鴻漸著名的克萊登大學假博士,集中體現了人性中的欺詐、虛榮、軟弱、對環境的無奈等等,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陸子瀟以國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贈書給自己等等,舉不勝舉。讀者捫心自問,做過這些事的似乎不止這些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們在阿Q的臉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徵一樣。

    葛優作品集

    最近葛優三部電影上映《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趙氏孤兒》,讓我們一起來盤點葛優的影視作品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