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樹葉的然迷》

《吹樹葉的然迷》是台灣風潮發行,是《雲之南》的一張專輯。

基本信息

樂曲:《吹樹葉的然迷》
所屬專輯:雲之南
發行公司:台灣風潮
發行時間:2002年9月18日
歌曲相關介紹:除了《吹樹葉的然迷》和《女兒阿詩瑪》 ,在專輯《雲之南》中還有許多音樂形式的傳說。《拉木鼓祭》是關於木依吉神的傳說,《祭祖》是關於住在樹上的先人靈魂的傳說,《望夫雲》是關於南詔國公主的傳說,而《西雙版納》是關於這片神奇樂土的傳說……如果說一方水土是一個民族的根,那么世世代代的傳說就是這個民族的莖葉,它們一歲一榮,生生不息,延續了民族的文化血脈。而《雲之南》,從民間文化的根部生長,擷取的也是民間文化的各種符號,最後用現代的立體的方式長成了一朵搖曳著美麗之花的音樂之樹。

歌曲背景故事

你認為樹葉會成為一種樂器嗎?在哈尼人手裡它就是樂器,它甚至還成為專輯中《吹樹葉的然迷》的主角。然迷然確在哈尼語言中是小姑娘和小伙子的意思,而樂曲中的那片樹葉吹奏的正是一個然迷和然確悽美的愛情傳說:在哀牢山一個美麗的村寨,然迷和然確深深相愛著,不久,然確在一次抵抗外族入侵的戰鬥中被一支毒箭奪去了生命……然迷哭了七天七夜,哭啞了嗓子,就摘下一片野薑葉捲成樹葉號,吹起了懷念的旋律。音樂的開始,樹葉號就吹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長音,傾訴瞭然迷綿延不絕的思念之情。漸漸,那聲音變得沙啞,哽咽……你再一次驚嘆一片樹葉的表現力,因為你分明從那斷斷續續的聲音里感覺到了悲慟欲絕的蒼涼,感覺到了肝腸寸斷的疲憊。

專輯介紹

《雲之南》的音樂充滿了雲南少數民族民俗風情,它以民間音樂素材為基礎運用現代音樂的表現手段,使之具有“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品格。全部共11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首作品是:取材於藏族音樂、兼清秀與磅礴之氣的《香格里拉》與融匯了傣族音樂風格的歌曲《孔雀飛來》。其餘8首分別採用雲南不同民族地區的音樂素材改編而成,它們分別是彝族風格的《跳弦》、《篝火》、《玩場》;納西風格的《野山調》、佤族風格的《剽牛》;基諾族風格的《獵歌》;漢族風格的《對歌》;傣族風格的《老人的話》,其不乏輕鬆、厚重、豪放、清新,風格各異、各有千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