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

彝文

彝文指的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民眾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明清兩代不少書里說,這種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據民間傳說,彝文的歷史非常久遠,但最興盛的時期是從明代以後才開始。

基本信息

簡介

彝文彝文

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中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傳統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和起源時代久遠,獨具特性且發展完善的傳統文字即彝文。彝文首先表現於擁有載體形制多種多樣、卷帙浩繁、內容豐富的文獻。
流傳和遺存彝族地區的彝文文獻載體形制主要有岩書、布書、皮書、紙書、瓦書、木犢、竹簡、骨刻、木刻、金石銘刻、印肇等,其中絕大部分為紙書,根據紙質和極少部分所署的抄寫年代,彝文文獻多形成於明、清時代。但不等於說彝文文獻都首撰成書於明、清。除續修的譜牒,部分金石銘刻,以及漢文古籍譯作等彝丈文獻夕卜,絕大部分彝文書籍,特別是彝族畢摩(祭師)傳統用於各種祭祀的典籍,是按世代流傳下來的內容與格式,從原非紙張為書寫原料的典籍上,轉而傳抄成紙書,即絕大部分彝文文獻成書年代遠不止於明、清時代。現存彝文文獻,根據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或署有年代可考而較方者,有雲南紅河州境3000多年前原始岩畫組合畫面中的彝文岩書、西漢時代的雲南昭通彝文銅印(堂琅印)、蜀漢時期的貴州“妥阿哲紀功碑”、南宋開慶己午年(公元1259年1的“攔龍河碑紀”等。
彝族歷史上,彝文文獻從它產生第口部的那時起,與其緊密伴隨的即是天災人禍的無情摧殘,其中尤烈者為歷來的焚燒,但它畢竟是植根於民族頑強的自我意識之中,終究“野火燒不盡”,在“文革”結束以後,終於得到了人們的公正認識。倖存的彝文產獻,除石刻在貴州境內尚存260多塊、雲南境尚存700多塊外,紙書等類型文獻,國內有關部門及國外英、法、美、德等國收藏的數量,據粗略統計,總計約有一萬二乾余冊,據各地初步普查,尚有約五千多冊仍存於彝族民間。

(圖)彝文部分文字彝文部分文字

彝文文獻以其豐富的內容,涉及了彝族古代社會的各方面,客觀地反映了彝族社會發展的歷史。由於彝族社會發展史上末曾出現巫史的真正分離,彝文文獻多由彝族巫職畢摩世代抄流傳下來,且多用於巫事。因此,彝文文獻尚處於以原始宗教為主要表征的多學科融匯於一體,大多沒有形成各具鮮明學科特點的專門著作。綜觀滇、川、黔、桂四省區現存彝文文獻,據其包羅的內容,可歸類分為原始宗教類(此類又可分為祭祖、祭奠、祭神、消災除禍、驅魔送鬼、詛咒盟誓、招魂、祈福、占卜、祭祀神坐圖譜等經書);歷史、譜碟、神話、哲學、倫理、天文律歷、地理、文學、醫藥、農牧生產、軍事、契約、帳簿、通告、譯著、文字等十五大類。
彝文文獻書寫格式為左起直行,多無標點。其文章風格,誠如楊成志先生在《雲南羅羅的巫師及其經書》一文中指出:“羅羅經的語句,多系五言,意義簡樸,音韻自然。且段落分明,毫無錯亂。雖其中有長短句,要之,朗誦起來,也極合著節奏,純是一種方詩詞的上品!……至其字畫的方勁和秀麗,更可做我國文字學家的參考品。擁有誠如上述文獻的彝文,屬音節表意方塊文字,在明、清以來的漢文史志中常被稱為“鑾字”、“題書”、“羅羅文”、“貝瑪文”、“白馬文”、“畢摩文”等。彝文在彝族歷史上曾有過統一或約定俗成的通用時期,但隨著彝語方言、土語的產生及其與日俱增的差異,作為記錄彝語符號的彝丈,亦形成了各具方言、地區特色的多流派,有如戰國時代的漢字六國丈。不同的彝語六大方言相互通話有困難,掌握不同流派的彝文,相互閱讀文獻亦不易。不同方言、地區間彝文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使用的單字多少不一。常用字與異寫字區別不一;同意近音的彝文寫法不一;形同音異義不一等。但這些差異畢竟不是不同文字性質上的差異,所以都具有共同的特性。
彝文字型書寫規律與漢字相同,但無謂偏旁和部首,唯將書寫的首先著筆的第一筆或第一部分筆劃稱為主筆。彝丈造字是於不同主筆的不同部位分另咖以不同筆畫而形成若干獨具形、音、義的單字,彝文主筆最常見的有二十六種;彝丈有獨體與合體兩種,合體字較少,獨體字則占百分九十以上,因而筆體較簡,二至五劃的字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八劃以上的字極少;彝文字型富於變化,但有一定的造字規律,首先,彝丈亦如漢字“六書”,有少量的象形、指事、會意及大量的通假字。“通假”不是造字法,是音節表意文字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為適應語言的需要出現的用字法。彝丈通假現象普遍,不但“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而且往往“本有其字”卻不辯字義地“依聲託事”。彝文的通假借用,改變了它的表意性,所以嚴格他說,彝文是表意為主而兼有表音的文字。

形成

彝文古彝文
漢語有諺語說:“倉頡造字是一石,孔夫子讀了九斗六。”說漢字是倉頡創造的。邪么,是誰創造了古彝文呢?關於造字,民間傳說多於史書記簸,因為無足考證的史傳,在民間則可以自由傳播,載諸史冊,則無所稽據而難以令人信服。但關於古彝文創造者的傳說,卻既有流傳於民間者。又有載傳於史籍者。概括而言,目前有如下幾種說法。
孔子適字說。由於古彝文不是拼音文字,其造型與獨體漢字有相似處。因此,民間有傳說稱古舞文也是孔夫子所創,說孔夫子右手造的漢字,所以漢字書寫順序是自右向左(指古代漢字書寫對左行),左手造的是彝字,所以舞文書寫順序是自左向右(馬學良,1981)。
畢阿詩拉祖造字說。四川彝族人多奉此說,許多到四川考察彝族文化的人都蒐集到這傳說,但具體細節有差別。一說畢阿什拉祖(諧音)被其母發現“蹲於樹下正作書,樹上有一如鴉似貓之怪物,口吐黑血,拉祖即蘸血而書,其母至樹下,怪物忽遁去,……彝族之文字從此而起”(莊學本)。一說畢阿畸拉貴(諧音)死後。深為自己的經書經支未能傳後而感到不安,後來他變成一隻美麗的白鳥”嘴裡吐出血絲落到樹葉上變成各種各樣的文字”,其子“耿春就用一根細木棒把這些文字一一抄寫下來,……把這些文字整理傳給別人,彝文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張純德)。
伯博耿造字說。這一說主要流傳於雲南民間(王昌富)。
吉祿造字說。黔西北地區傳說彝文的創始者是一位聰明的老人,名叫吉祿,他開始刻劃六種家禽和六種野獸的形象,併到樹上紀年,到石上紀月,形成了同漢字完全不一樣的獨特的彝族文字(王桂馥)。
杜米那確左造字說。《彝族古歌》中有杜米那確左大神教人們用樹葉當紙,用紅土當墨創寫了彝族文字的傳說。與此相類似的是《尼蘇奪節》中有圖納到天上向六貝神仙人求得文字和理書的記載。
密阿疊造字說。丁文江於1935年編輯出版舞文經典《爨文叢刻》,譯者羅文筆在其中的《帝王世紀·人類歷史》前序中說,“從人類始祖希慕遮之時,直到撮侏瀆之世,共有三十代人。此間並無文字,不過以口授受而已。流於二十九代武洛撮之時,承蒙上帝差下一祭司密阿疊者,他來興奠祭,造文字,立典章,設律科,文化初開,禮儀初備。”
恆本阿魯造字說。見於《西南彝志》卷九的記載,說他發現了天地的根源,創始供奉祖先,並創造了彝族的象形文字。
阿伍造字說。亦見於《西南彝志》卷十的記載,說他是一個“聰明無比”,能知天文地理,創造了彝文並且寫了許多歷史書籍。
阿軻造字說。這是一種流傳廣泛,歷時久遠的說法。雲南《滇系·雜載》記載:“漢時有納垢酋之後阿町者,為馬龍州入,棄職隱山谷,賀爨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千八百四十有奇,號書組。”貴州《大定縣誌》卷十三風土誌也有記載:明朝“安國亨所譯夷書九則,內載阿町唐時納垢酋,居岩谷撰爨字,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曰韙書,即今彝字。文字左翻倒念,亦有象形、會意諸義”。《天啟滇志》、《一統志》、《雲南通志》(舊)、《景春雲南志》、《開化府志)等也有類似記載。
宋朝編《淳化閣帖》內收了最古的《蒼頡書》和《夏禹書》,前人均無法釋讀這兩帖古文字。而今人劉志一(1990)卻用古彝文成功破譯了《蒼頡書>和《夏禹書》。那么,孔子左手造古彝文的傳說貝則又向前推進為蒼頡造古彝文了。這些眾多傳說與記載並列在一起,不但古彝文是誰人創造顯得撲朔迷離,連造古彝文
者之族屬也成了一個新問題!

特徵

彝文彝文
彝文合體字少,不似漢字採取形聲結構來多產字,而是採用字型結構易位、增添筆劃等方法來多產字。結構易位有上下易位、左右易位;增添筆劃則指在已具獨立形、音、義的獨體字不同部位增添不同的筆劃,形成另具形、音、義的字。彝文再一特點是異寫繁多,每字的異寫少則二、三個,多則四、五十個。其因除不同方言、地區書寫有差異外,彝文在流傳中書寫帶有隨意性而同一字筆劃可多可少,甚至可正寫反寫;再是流傳中逐漸發展演化,以致原始字與多個演化字混用。從這點來講,往往能從其中看出彝文的原始面貌和其發展演化的一些軌跡。

從總體來看,由於彝族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彝文在野自生自衍等歷史原因,彝文的發展和演化速度是了豐常緩慢時。彝文以其獨具的特徵表現出了古老的風貌,那它究竟起源於何時?這個問題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學術界眾說紛紜,卻向無定論。此前有關彝文起源或首見流傳時代的論說,較具代表性的有唐代說、晉代說、漢代說、借用戰國六國丈說、春秋時代說、殷商時代說、龍山文化時代說、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代說、半坡韶文化時代說、最遠九乾年前說等。雖負無定論,但從這些各有所據的眾說中,亦能看出彝文起源時代的久遠。在上述眾說中“借用戰國六國文”一說,雖是一種未對彝文全面認識的臆說,但畢竟看出彝文與古漢字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兩者的共同點則在殷商甲骨文中有明顯的表現。
彝文與甲骨丈的共同點,首先表現於兩者同出巫職。彝文的創製、收集整理以至運用,都與彝族巫職畢摩有緊密的關係。各地彝族民間傳說和彝文文獻記載,都說畢摩創製了彝文,井由他們改進而運用。在彝族社會發展歷史中,歷來彝文多囪畢摩掌握和運用,彝文文獻亦多由他們世代抄而流傳下來;殷商甲骨文是商代後期貞人(巫職)在為商王占卜時,將占卜的事和其後的驗辭,連同占卜者姓名,刻在甲骨卜兆旁形成的王室占卜記錄。其二是彝文與甲骨文都具有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但這些造字法本身具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彝文開拓了有如上述產字多的易位、增筆等造字法,甲骨文則尋找到了產字多的形聲結構造字法;其三是彝文與甲骨文通假現象普遍,囪此都改變了兩者的純表意性;其四是彝文與甲骨文都是異寫字繁多,彝文的異寫字有如上述,筆畫可多可少,甚至可正寫反寫而帶有隨意性,甲骨文亦是同一字細部繁簡不定、部位正反不定、偏旁不定而有隨意性。

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功能有些像日本的“假名”。這種文字的一個字母代表的是一個完整的音節。彝文的寫法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很不統一。四川涼山自治州於1980年整理出了一套“彝文規範方案”,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推行。

《彝文規範方案》包括819個字母,筆畫簡單,形體美觀,書寫時一律從左到右,和漢字的寫法一致。中國境內彝語的使用人口約400餘萬(1982),分為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個方言。主要語言特點:①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兩套。許多地區的塞音、塞擦音還有帶與不帶鼻冠音的區別。②除少數方言外,元音一般分鬆緊,但只在某些聲調的音節里構成對立,如北部方言只在33、44兩調的音節里對立。③韻母一般由單元音構成,沒有塞輔音韻尾,但泰國碧粟彝語有-p、-t、-k韻尾。雲南、貴州部分地區有少數複元音、鼻化韻和鼻尾韻。④有3~5個聲調,調型簡單。⑤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基本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⑥名詞、動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有些副詞修飾雙音節中心詞時,在中心詞的兩個音節之間。⑦量詞豐富,有些方言的量詞能直接修飾中心詞,起後置冠詞的作用。如北部方言量詞起不定冠詞的作用,東部方言部分地區量詞起定冠詞的作用。⑧有的方言有標誌各種句子成分(包括主語、賓語)的結構助詞。⑨一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輔音清濁交替表示,如威寧彝語ɡu55(穿衣)、ku55(使穿)。⑩有些方言以謂語動詞、形容詞的重疊、變調錶示疑問,如涼山彝語dz嚕33(吃)、dz嚕44dz嚕33(吃嗎?)單音的詞和詞根占優勢;構詞後綴多,前綴少;複合詞多,單純詞少。四音格聯綿詞較豐富。

悠遠歷史

彝文彝文
彝文古籍展示著無窮的文化魅力,可以說一部彝文古籍,就是一部彝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彝族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大約在魏晉南北朝前後成為單一民族,並可能已經創造了自己的文字,成為中國歷史上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現今仍在使用的幾個少數民族之一。四川省彝族主要生活在四川西南的涼山彝族自治州。畢節地區,六盤水市和黔西南自治州是屬於貴州彝族生活地區。古代的彝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牛、羊等牲畜與他們形影不離,就連自己的文字也大多寫在牛、羊皮上,所以人們把這些寫在牲畜皮上的彝文古籍稱為“羊皮書”、“牛皮檔”等。據說,彝文創造後,大約在傳說時代的“洪水泛濫”之前,彝族各部畢摩就開始用彝文收集、編寫本部的歷史,後又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為後世逐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知識寶庫。
彝族認為,“知識是糧食,知識是生命,知識是水。”所以把知識作為神靈來崇拜。師傅傳弟子或借書抄寫完後,要備豬、羊、雞、鴨等犧牲請知識之神吐足佐和智慧之神舍蚩諦來驗收。屆時要用五倍子樹製成兩個杈,插在地上,上面搭一棵五倍子橫木,又在兩個杈杈的周圍插一些杈,每一個杈分別代表一個神靈或各派的一個大畢摩。還要用五倍木和黃連等去皮削成屑來燒或撒,象徵用金、銀敬它們。再點些酒和夾些菜於地,吟頌“獻酒經”和“獻茶經”,將書從橫木下穿過,這樣它便有了靈性。畢摩每次看書都要殺只白公雞來敬知識、智慧二神,並用雞血沾些毛貼在書上,過年時有的還要殺牛、羊等大牲畜。這些書平時大多存放在神龕上,如果爛了,四五十歲後就可以自己抄寫,舊的則燒掉,新書可傳給兒子。

彝文在彝族社會中雖然使用較久,流行較廣,但直到19世紀末才吸引外界的研究視線。1898年,天主教傳教士維亞爾出版了他翻譯的宇宙源流神話。1930年冬,一位叫丁文江的著名地質學家為“羊皮書”走出大山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從四川來到今天的大方縣,開始研究彝文古籍。經人介紹結識了70歲的當地彝族知識分子羅文筆先生,雙方約定由羅採用注音字母譯音、漢文直譯、漢文意譯的方式對彝文古籍進行翻譯。1936年丁文江將羅譯的11部(篇)彝文經典題為《爨文叢刻》交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開闢了科學翻譯、整理彝文古籍的先河。新中國建立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彝文古籍翻譯、整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成果。僅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就累計翻譯出版了80多部120卷,共3000多萬字。其中《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錄》《黔西北彝族美術》《彝文金石圖錄》等曾在全國和省各類評比中獲獎。《彝族源流》是一部全面敘述彝族及其各支系起源和發展的珍貴史料,但歷經吳三桂征水西和“文化大革命”兩次浩劫,大都散佚,偶有存者也殘缺不全。近年出版的該書全本全賴一位叫王興友的老人。王先生出生於烏蒙山區著名的“芒部畢摩”世家,據說已有108代。他因家學影響,深諳彝族傳統歷史文化,早年曾在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工作,“文革”開始後,只得將家傳羊皮典籍送至岩洞中隱藏,才使之免遭劫難。在彝族古籍整理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即家學淵源。王興友老先生之子王子國、王子堯繼承父業,辛勤耕耘,均為知名的彝文古籍專家。而羅文筆的後人羅國義、羅正仁等也是著名的彝文古籍整理專家。為了徵集散佚在民間的“羊皮書”,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的工作人員長期跋涉於烏蒙山的高峰深谷間,歷盡艱辛。

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悉“七擒孟獲”的故事。歷史可以成為“演義”,但“演義”卻成不了歷史。孔明南征,漢史所載甚略,而在彝文古籍中卻能找到一些更為詳細的記載。如《西南彝志·六祖起源》中就說:“後漢建興之世,諸葛先生出兵南征,大破蠻主之時,祖先慕齊齊率兵隨從,背軍糧給他們吃,征服了南蠻王”。據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組長王繼超介紹,彝文古籍還補正了一些漢文獻的不足。如漢文獻認為,彝族是遊牧民族,只行火葬、天葬而無土葬,但《彝族源流》和《指路經》中就有行土葬的記載,對傳統說法提出了質疑。夜郎研究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一本叫《武夜郎傳》的彝文古籍的出版,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雖然有學者對它尚存疑問,但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熊宗仁卻給予了高度評價:“(它)展示了有關夜郎少數民族文獻研究的領域,以及尚待開掘的新事例和新思想。”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宏模也認為:“《夜郎史傳》是夜郎的一部斷代史。”總之,這些沉舊發黃,甚至還生著蟲的羊皮卷,展現了古代彝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畫卷,娓娓動人地講述著那些悠遠的故事。

音節文字

彝文彝人

中國彝族使用的一種表意的單音節文字。從形體上看與漢字很接近,實際不是從漢字蛻變而來,可能是仿漢字造字方式創造的。如彝文中也有象形、指事文字。(圖1)以彝文象“頭”,以彝文象碗中的飯;彝文(氣),字中的點, 指出氣處。 還有以較突出的部分象形的, 如彝文(臉),突出鼻形。也有近似漢字的會意字,如彝文(孵),表示鳥在有卵的巢上孵雛的意思。彝文文獻古籍較多,主要是手抄本,刻本較少。較古刻本 《太上感應篇》譯述,全文2.29萬字,是今存彝文木刻本文字最多的一部書。金石彝文,過去中外學者認為最早見於明代刻石,如雲南楚雄自治州祿勸縣的《鐫字崖》,刻有彝、漢兩種文字,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刻石。今貴州大方縣安氏土司彝漢兩種文字的《千歲衢碑記》, 鐫於嘉靖丙午年(1546)。近年來貴州大方縣發現的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的銅鐘(圖2),鐘面鑄有彝、漢兩種文字,較上述刻石早60多年,是現存最早的彝文文獻。大方縣水西大渡河石橋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橋上刻有彝、漢兩種文字的碑記 (見彩圖) 。彝文記述了水西土司安氏世代的歷史,共有1922個字,是現存字數最多的彝文刻石,也是研究彝族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的珍貴資料。從文字發展規律看,彝文字數較少,因而彝文經書手抄本中大量借音表意。彝語有 6個方言,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假借文字也因地各異,這是彝文經書難解的原因之一。為使彝文能更好地為各方言區服務,四川涼山彝族地區以喜德語音為標準音、以聖乍話為基礎方言制訂了《四川彝文規範方案》,共確定 819個規範彝字,於1975年開始在四川彝族地區推廣使用,並設計了拉丁字母的“彝語拼音方案”,便於注音學習。

古彝文

彝文彝文
《滇系》、《天啟演志》《大定府志》等史籍都有唐朝阿啊撰爨字。號日韙書,即今彝字。文字左翻倒念,亦有象形、會意諸義”的記載。從那時起就有人認為象形、會意是彝文的主要造字法。而且用漢字“六書”造字和
用字規律來解釋彝文造字。
陳士林(1988)就此提出異議:“今見彝文中少數的字似乎可以用‘象形’、‘指事’來解釋,但是,由於缺乏古彝文史料,特別是缺乏系統的,經過科學整理的史料,說某象某形,往往帶很大的主觀隨意性,沒有什麼科學意義。”彝文造字法的民族特點很突出,其基本方法是以部首為主導,以其他筆劃或造型部件為陪襯,有時附加裝飾性符號,藉以區別同部之字。”
丁椿壽則堅持認為:“彝文確實也有象形、指事、會意等表意的造字方法。……彝文和漢文有著共同的特點,在創造文字之始,也並沒有擺脫走向象形文字的道路。”(1981)後來他把彝文規範為四種基本結構及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1993)。
陳英的觀點與此基本相同。他認為:“彝文與漢文的遠源同出於刻劃文字;同樣可分筆劃部首;在它們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循著象形、指事、會意的造字規律和轉注、假借的用字方法,僅由於彝文後期發展緩慢,以致形聲來形成系統而已。”(1993)
王昌富(1994)認為。彝文的造字法可大致分為四法,其中象形、指事、會意者多,但以通假為最。而漢之‘六書’中‘轉注’、‘形聲’不常用.或許因已有‘通假’之法,其二法在彝文中便沒有大必要之緣故。”
馬學良認為,彝文造字法有象形等法,另外還用了“轉位”的方法,就是把一個字放置的方位轉動一下,或轉動後添加一些符號,構成新的字。
朱建新經過認真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種新的彝文“六書”造字法(1998)。他認為:“彝文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類形、類聲、類義六條原則,我們可以稱其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等這些造字法,是所有象形表意文字所共有的。……但是這些造字法的符號造形手法上,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是以顯示了彝文身自所獨有的造字原則。”類形字是以物類為形,附加區別性符號創造出來的。這種造字方法是以某類事物為範疇,用一象徵性的圖形表示這類事物,然後在這個圖形上添加一些表示不同特徵的區別性符號來表示這類事物中的不同事物。這是一種能產性比較高的造字方法。”類義字是以某一具有相關意義的詞群為範疇,在一個象形字上添加一些區別性符號構成不同的新字來表示這個詞群的不同詞:”類音字是以一種象形字作為根字’,在這個基礎上添加一些區別性符號構成新字,表示與這個根字語音相近的一組音。”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