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概論》

《公共衛生學概論》

《公共衛生學概論》是陶芳標、楊克敵、馬驍合著的醫藥衛生類書籍。2009年7月1日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系統地闡述了公共衛生的特徵與職能、公共衛生理論基礎、公共衛生實踐以及公共衛生監督與立法在公共衛生建設中的作用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共衛生學概論》公共衛生學概論

《公共衛生學概論》系統地闡述了公共衛生的特徵與職能、公共衛生理論基礎(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因素,公共衛生實踐中的流行病學方法、環境衛生學與職業衛生學基礎以及社會與行為科學理論和方法)、公共衛生實踐(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傷害與暴力的預防控制,精神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生物恐怖的應對,特殊人群公共衛生的公共衛生服務)以及公共衛生監督與立法在公共衛生建設中的作用等,內容易懂,形式活潑。

目錄

第1章公共衛生學特徵與職能
第2章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社會因素與健康
第二節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
第三節健康與疾病的遺傳因素
第四節食品安全和營養因素與健康
第五節感染性因子與健康
第六節物理因素與健康
第七節化學環境與健康
第八節衛生保健制度、社區衛生服務與人群健康
第3章公共衛生實踐中的流行病學方法
第一節流行病學——公共衛生的基礎
第二節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的套用
第三節循證醫學實踐
第4章社會和行為科學與公共衛生
第一節人口動力學與公共衛生
第二節社會調查研究
第三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第四節公共政策與公共衛生
第五節衛生經濟與公共衛生
第六節公共衛生實踐中的倫理原則
第5章環境和職業衛生科學
第一節公共衛生實踐中環境科學
第二節環境化學污染分析
第三節環境風險評價與管理
第四節放射衛生防護
第五節職業衛生
第六節毒理學在公共衛生中套用
第6章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第7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心腦血管疾病
第三節腫瘤
第四節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五節糖尿病
第六節阿爾茨海默病
第七節肥胖和營養不良
第8章傷害與暴力的預防控制
第一節傷害的預防與控制
第二節暴力:全球公共衛生問題
第9章精神衛生
第10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生物恐怖的應對
第一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第二節生物恐怖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的衛生信息
第12章特殊人群的公共衛生
第一節兒童青少年衛生
第二節婦女衛生
第三節老年人的衛生保健
第四節貧困人口的健康需求和公共衛生行動
第12章公共衛生監督與立法

書摘

《公共衛生學概論》《公共衛生學概論》

第2章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因索
第一節社會因素與健康
——300多年前經濟學家配第(WilliamPetty)認為:政府增加預防疾病的經費,國家可減少近9-10的健康經濟損失。
——現代公共衛生學的奠基者弗蘭克(JohannPeterFrank)說:居民悲慘的生活是疾病的溫床。社會醫學的先驅蓋林(JulesGuerin)也把貧苦與疾病相聯繫。
——德國醫學家諾爾曼提出“醫學科學的核心是社會科學”。
——1977年WHO總幹事馬勒(HalfdanMahl-er)提出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把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到全球高度。
一、社會因素的概念
案例2-1
2000年,黑人女孩恩塔比森出生在東開普省(EasternCape)農村地區的一個貧窮家庭,家裡距開普敦大約700公里,母親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白人男孩彼得出生在開普敦的一個富裕家庭,母親畢業於開普敦附近的名牌大學斯坦陵布希大學(Stel-lenboseh)。
在恩塔比森和彼得出生的那一天,他們的家庭狀況是他們無法選擇的:無論是種族、父母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出生在城市還是農村,還是他們自己的性別。但是統計顯示,這些先天的背景因素對他們的生活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恩塔比森在一歲前死亡的機率為7.2%,彼得為3%,前者比後者高兩倍還多。彼得的預期壽命為68歲,恩塔比森為50歲。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書籍(四)

預防醫學是各大醫學院校所有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衛生學作為預防醫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下,研究外界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由環境與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
《中國人生理常數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公共衛生》
《干預模式的建立及過程評估》
《現代衛生化學》
《克山病診斷》
《消毒劑殺滅分枝桿菌實驗評價要求》
《實用醫學統計學》
《社會轉型期城市醫療救助的理論和經驗》
《科學健康觀與健康型社會》
《冬季性易發傳染病防治》
《中國社區衛生服務》
《食品營養與健康》
《百姓食品安全與營養指南》
《危險與拯救》
《特殊營養學》
《職業病危害的預防與控制》
《南京衛生改革與發展報告》
《衛生殺蟲技術》
《公共營養》
《B型肝炎自然療法》
《營養其實很簡單》
《飲水安全百問百答》
《碘缺乏病病區劃分》
《性傳播疾病防治》
《套用功能性食物延緩衰老》
《職業健康與安全》
《傳染病信息學:公共衛生症候群檢測與生物防禦》
《醫院感染防控指南》
《被忽視的熱帶病:全球影響與防治對策》
《性病防治培訓手冊》
《實驗室生物安全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職業健康安全與規範》
《暴力流行病學》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公安民警預防控制愛滋病教程》
《預防醫學導論》
《社區衛生與保潔》
《實用消毒技術》
《剷除煙害好處多》
《飲食營養與衛生安全》
《河南省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傳染病併發症鑑別診斷與治療》
《人體營養與保健學》
《校外青少年預防愛滋病同伴教育指導手冊》
《預防醫學實驗方法與技能》
《珠三角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機制研究》
《社會性別與服務對象滿意》
《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技術路線圖》
《預防醫學綜合實驗教程》
《感染病臨床處方手冊》
《衛生經濟倫理研究》
《流行病學與計算機套用》
《走進衛生日》
《季銨鹽類消毒劑衛生標準》
《預防醫學實驗指導》
《愛滋病防治工作經驗及工作方法與技巧》
《亞健康》
《全球健康管理——挑戰、應對和創新》
《預防醫學基礎》
《中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評估》
《甲型H1N1流感防控100問》
《甲型H1N1流感個人防護手冊》
《公共衛生學概論》
《衛生學實驗教程》
《衛生統計學:管理類專業》
《愛滋病證人》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
《衛生公共關係學》
《甲型H1N1流感影像學》
《乙型病毒性肝炎》
《奉天國際鼠疫會議報告》
《公共場所衛生與傳染病預防》
《血吸蟲病實用防治技術》
《現代流行病學詞典》
《中國區域衛生規劃實施效果評估》
《公共衛生案例教程》
《認識病毒防治疾病》
《鼠疫彙編》
《耐藥結核病防治手冊》
《B肝、肝硬化防治新策略》
《傳染病預防手冊》
《衛生服務管理——理論與實踐》
《人與動物共患病防治知識》
《亞健康必讀》
《有機溶劑職業危害知識問答》
《愛滋病綜合防控實踐探索》
《公共場所、化妝品、飲用水衛生監督》
《禽流感與人禽流感》
《傷寒、副傷寒防治手冊》
《因病相連:衛生治理與全球政治》
《食品營養與安全》
《疫苗可預防疾病監測手冊》
《愛滋病性病實驗室診斷手冊》
《實用傳染病學》
《親歷農村衛生六十年》
《中國傳統營養學》
《職業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診斷》
《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的診斷》
《職業性爆震聾的診斷》
《食品藥品安全與監管政策研究報告》
《衛生服務管理培訓指導手冊》
《新農村衛生健康手冊》
《衛生監督理論與實踐》
《生命倫理學維度:愛滋病防控難題與對策》
《神經流行病學》
《最新甲型H1N1流感防控必讀》
《消毒方法與套用》
《食品營養學》
《布魯氏菌病防治知識》
《2011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健康評估學習指導》
《健康體檢和常見疾病的檢驗結果解讀》
《緊急應變》
《血吸蟲病傳播的水文影響機制與風險評價方法》
《清末京津公共衛生機制演進研究》
《現代兒童少年衛生學》
《傳染病科手冊》
《人體戰爭:構築堅不可催的防病抗病免疫系統》
《開發中國家改善公共衛生指南》
《布魯氏菌病》
《健康體檢》
《甲型H1N1流感中醫防治問答》
《人獸線蟲學》
《農村衛生事業理論與實踐》
《軍隊食品安全指南》
《農藥中毒救治新方法:有機磷農藥中毒理論與臨床》
《身邊的健康殺手——人獸共患病》
《中國貧困縣食物安全與脆弱性分析》
《有害生物防制手冊》
《湖北省第四次衛生服務調查報告》
《醫師人文與藝》
《皮膚、眼與骨毒理學》
《食品安全實驗——檢測技術與方法》
《流行性感冒》
《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學實習指導》
《全球健康國際衛生攻略》
《禁毒與預防愛滋病生命教育讀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