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健康因子的概念和分類,闡述了健康因子養生保健的機理,並採用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相結合的原則,體現“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和“天人合一”、“法於陰陽”、“順乎自然”、“恬淡虛無”、“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形神共養”、“清虛靜定”、“以動養形”、“養氣自守”、“愛精自保”的思想。以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生活規律、運動鍛鍊、飲食調理等與健康養生的辯證關係為基本原理,利用自然健康因子、人工理化健康因子、人文心理健康因子為主線展開整體性綜合養生保健措施,對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有一定的幫助,且適合科研機構和各類人群閱讀,科學性、可操作性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是在總結古今養生保健工作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遵循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相結合的原則,融合了諸多學科新成果編寫而成。全書分七章,主要從健康因子的概念、健康因子養生保健的機理、健康因子的類型、人們的日常活動與養生保健的關係、常見疾病的調養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並指導人們利用健康因子為主線開展整體性養生保健活動,以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適合科研機構和大眾群體日常保健的閱讀和學習。
·查看全部>>作者簡介張榮健,男,1963年6月出生,江西餘干人,1980年11月入伍,1987年7月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系,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為空軍首批高層次科技人才、現任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空勤療養科主任,主任醫師,浙江農林大學旅遊與健康管理客座教授。從事航空醫學研究27年,擅長各類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維護,系統決策各類疾病的防治,主張防病治未病,擅長採用整體性系統療法、無創非藥物療法,使亞健康人群迅速恢復到健康狀態,促進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的平衡。曾多年擔任軍內多位高級首長的保健醫生。
先後擔任《中國療養醫學》特約編輯,中華醫學會西南航空醫學會秘書,南京軍區空軍職稱評審委員會衛生系列評審,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總後勤評審委員會空軍後勤專業評審組評審,總後軍標評審組評審,南京軍區第十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航空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享受南京軍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二類崗位津貼,是南京軍區211人才工程衛生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南京軍區中青年優秀人才。曾獲軍隊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四等獎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編及參編醫學著作13部,第一作者發表醫學論文100餘篇。
李愛民,女,1966年4月出生,安徽全椒人。1987年7月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系,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現任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注重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工作實踐經驗,熟練掌握國內外療養醫學、老年醫學、航空航天醫學及相關學科知識和技術的發展動態,並加以套用。先後主編、副主編5部著作,參編7部著作,發表醫學論文40餘篇。參與的“飛行人員健康教育系列研究”、“軍事飛行人員健康促進”課題榮獲2004、2006年度軍隊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擅長健康教育和整體性綜合療法治療老年常見疾病和飛行人員航空性疾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徐建華,男,1965年8月出生,浙江桐廬人,1981年9月入伍,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大學本科,現任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大校軍銜。從事醫院管理工作十餘年,從助理員、科長、分院院長、醫務部副主任至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主任。先後參加浙江大學管理班,軍區首屆衛生管理EMBA研訓班學習。牽頭制定了特勤療養五個服務管理制度,組織編寫了全軍首部《特勤療養學》。特別是在空軍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組建時站在空軍航空衛生建設的戰略高度,前瞻性地提出了空軍航空醫學鑑定訓練中心構建構想和發展策略,得到了各級首長的高度認可。現任全軍療養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健康因子概述
一、健康因子的概念及分類
二、健康因子的性質
三、健康因子對亞健康狀態的作用
四、健康因子對機體的作用特點
養生保健學發展的各階段
一、漢唐時期
二、宋元時期
三、明清時期
四、近現代時期
第二章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的機理
養生保健抗衰老作用的機理
一、中醫養生保健學基本理論與基礎
二、現代醫學對養生保健的論述
三、健康因子對養生保健的作用學說
生物節律與養生保健
一、一天當中人的養生保健法則
二、各季節中的養生保健法則
三、人的生理循環周期及類型
各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一、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二、兒童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三、青春發育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四、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五、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健康維護
第三章 自然健康因子
景觀健康因子
一、景觀的基本概念
二、景觀的特徵
三、景觀的分類
四、景觀健康因子對人體的作用機理
五、景觀健康因子的使用原則
日光浴
一、概述
二、日光浴的作用機理
三、日光浴的使用方法
氣候療法
一、概述
二、氣候健康因子的養生保健作用及使用方法
水療法
一、海水浴療法
二、礦泉療法
泥療法
一、概述
二、醫療作用
三、適應證與禁忌證
四、治療方法
五、注意事項
岩洞療法
一、概述
二、醫療作用
森林浴療法
一、概述
二、醫療作用
三、適應證與禁忌證
四、準備工作
五、實施方法
六、注意事項
沙浴療法
一、概述
二、醫療作用
三、適應證與禁忌證
四、準備工作
五、治療方法
六、注意事項
第四章 人工理化健康因子
物理療法
一、物理療法的概述
二、物理療法的種類
三、物理療法的作用
四、物理療法的作用機制
五、物理療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針灸療法
一、針灸療法的概述
二、針灸的取穴原則和刺激方法
三、針灸療法與養生保健
推拿療法
一、推拿療法的概述
二、推拿療法的作用機制
三、操作方法
四、幾種主要流派的推拿療法手法
五、注意事項
體育療法
一、體育療法的基本原則
二、體育療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常用的體育療法
藥物療法
一、藥物療法的準則和特點
二、常用藥物相互作用與影響
三、用藥注意事項
第五章 人文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療法
一、心理療法的概述
二、心理療法的適用範圍
三、心理療法的原則
四、常用的心理療法
常見娛樂活動與養生保健
一、放風箏
二、釣魚
三、彈琴
四、聽音樂
五、觀賞戲劇影視
六、弈棋
七、美術
八、集郵
九、養花
十、烹調
十一、篆刻
十二、攝影
十三、檯球
十四、牌類
十五、健美
十六、文藝聯歡會
十七、遊藝會
十八、舞會
十九、養鳥
二十、養金魚
婚姻戀愛、人際關係與養生保健
一、婚姻戀愛與人際關係
二、戀愛關係
三、婚姻關係
四、婚姻戀愛、人際關係對健康的影響
五、不良婚姻戀愛、人際關係致病的作用機制
六、婚姻戀愛、人際關係的調適
第六章 衣、食、住、行與養生保健
衣著服飾與養生保健
一、服裝寬緊
二、服裝更換
三、內衣的料和色
四、鞋跟的高度
五、戴帽的學問
六、服飾與顏色
飲食療法與養生保健
一、飲食療法的概述
二、飲食療法的特點
三、食物的性與味
四、肉類的性味與療效
五、食物的寒熱溫涼屬性與飲食療法的關係
六、食物的五味與飲食療法的關係
七、食物的五色與飲食療法的關係
八、飲食療法的原料來源及性能
九、飲食療法的配伍
十、飲食療法膳食的類型
十一、飲食療法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十二、常用的補益藥物和補益藥膳
十三、飲茶與健康
生活起居與養生保健
一、居住環境
二、睡眠
三、理髮與養生保健
四、沐浴與養生保健
五、二便與養生保健
六、戒菸少酒禁毒,克服不良習慣
旅遊中的養生保健
一、出遊前準備工作
二、旅遊中常見疾病及防治措施
第七章 常見疾病的調養
高血壓的調養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調養
心律失常的調養
慢性支氣管炎的調養
支氣管哮喘的調養
慢性胃炎的調養
消化性潰瘍的調養
脂肪肝的調養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的調養
缺鐵性貧血的調養
白細胞減少症的調養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調養
糖尿病的調養
痛風的調養
高脂蛋白血症的調養
肥胖症的調養
坐骨神經痛的調養
腦卒中恢復期的調養
頸椎病的調養
慢性腰肌勞損的調養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調養
踝關節扭傷的調養
尿路結石的調養
慢性前列腺炎的調養
青光眼的調養
老年性白內障的調養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調養
慢性咽炎的調養
耳聾的調養
子宮肌瘤的調養

精彩書摘

 四、婚姻戀愛、人際關係對健康的影響
成功的戀愛、美滿的婚姻可以激勵人們嚮往和追求美好的東西,使人心情愉快,從而有利於身心健康,並且家庭是人一出生就最早接觸的社會,人最早接受的社會教育也來自於家庭。對每個家庭成員來說,各種心理態度的形成、人性和人格的發展、感情的激發和發泄、品質和情操的錘鍊、愛情的培植和表現、精神的安慰和寄託等都離不開家庭,因為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家庭中度過,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是最密切、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係。因此,家庭中人與人之間感情融洽,可以使每個家庭成員心情舒暢,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在遇到意外事件的打擊、生活、事業上的挫折時,戀人、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支持可以減輕挫折對身心健康的危害。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與人之問心理上的距離接近,同事、朋友之間融洽相處,人際關係和睦協調。生活工作在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中,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積極向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可以使人感到心情舒暢、無所不談,從而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與承受意外事件的打擊和生活、工作中的挫折有關係。
不良的婚姻戀愛、人際關係會使人產生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感到抑鬱、孤獨、憂傷、精神壓抑,甚至因為劇烈的矛盾衝突而經常發怒,這些都會使人們的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據報導,臨床醫生常常接待一些主訴多種症狀的慢性病患者,他們總是訴說上級或同事對他們不公正,常懷有不滿、憂慮、失望、憤懣等不良情緒。如果不良情緒長期反覆地出現,就會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產生神經紊亂的功能性失調,進而造成機體的病變。出現諸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去平衡,血壓持續升高,失眠多夢、胸悶厭食等神經症候群以及心血管疾病、胃腸潰瘍病和癌症等疾病。中醫所說的“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等,也是這個道理。美國紐約市一位婦產科醫生通過對癌症的深入研究,發現情緒與癌症有關,因而提出“情緒可能是癌症的活化劑”。英國一醫生調查上百名癌症患者,發現其中半數以上的人在患病前有過重大精神打擊,故得出結論“壓抑情緒易得癌症”。我國大規模地進行食管癌普查中也發現,食管癌患者在發病前半年受過重大精神刺激者達52%。近代對癌症致病因素的研究表明,癌症發生之前,患者大多有焦慮、憂鬱、失望等情緒。關於清緒與胃腸道疾病的研究也比較多見。美國某醫院調查500多名胃腸病患者,因情緒因素造成者占74%。有人對準備參加期終考試的醫學生所作的臨床觀察也證實,緊張的情緒(如恐懼等)的確能提高胃酸的分泌而引起潰瘍病。有人調查了100多例腦出血患者在發病時的情緒誘因,發現70%有憤怒、恐懼、焦慮等情緒變化。不良婚姻戀愛人際關係導致的家庭成員、同事朋友之間的關係緊張與神經衰弱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有人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與同事關係緊張者22.25%的人患有神經衰弱,而同事關係和睦的人僅8.42%患有神經衰弱。家庭和睦者患神經衰弱的只有9.00%,家庭不和睦的人29.03%患有神經衰弱。家庭、同事之間人際關係緊張者患神經衰弱的遠遠多於人際關係和睦者,二者差異有顯著性。
五、不良婚姻戀愛、人際關係致病的作用機制
婚姻戀愛的失敗、人際關係不良是人們生活過程中經常都可能遭受的挫折,屬於可能引起心理緊張狀態的社會心理因素的範疇,因此,婚姻、戀愛、人際關係致病的作用機制實際上與社會心理因素致病的作用機制一樣,主要通過導致人的情緒變化而影響人的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進而影響人的健康。有人進行了這樣的研究:測定經歷過喪偶、離婚、夫妻分居等生活事件者組成的應激組的外周血液淋巴細胞在刀豆蛋白“ConA”誘導下的轉化情況並與對照組的轉化結果進行比較,發現應激組的淋巴細胞活性值明顯低於對照組,這說明應激組淋巴細胞轉化受到明顯抑制,而淋巴細胞是人體的主要免疫細胞,擔負著人體細胞免疫的重要責任,實驗證明喪偶、離婚等生活事件對人體免疫系統有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之一就是免疫監視作用,機體內經常都會出現一些突變的細胞,而惡性腫瘤實質上就是細胞突變及異常增生,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並未發生惡性腫瘤,就是因為有機體免疫系統在經常執行著及時識別和清除這些突變細胞的工作。當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受到抑制,不能及時發現、識別、清除突變細胞,人體就可能患癌症。臨床觀察發現心理緊張會導致疾病或使病變惡化。有人觀察到冠心病患者的緊張情緒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出現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心房顫動甚至心室顫動,並引起猝死,原因就在於心理緊張引起了機體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心理緊張時,生長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高血糖素分泌增高,這些激素可對抗胰島素的作用,抑制血糖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貯存,加上其他能量動員作用,大大提高產生糖尿病的傾向。大量的資料還證明神經內分泌機能的紊亂可以引起某些部位的癌變,特別是一些能促進組織細胞生長的激素,如雌雄素、促性腺激素、生乳素、促甲狀腺素等分泌紊亂,將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從而致癌。由上述研究可見,心理緊張等情緒變化通過影響機體的生理變化可以對機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但並不是說只要遭遇到失戀、婚姻失敗、人際關係緊張等能導致不良情緒的社會心理因素就一定會致病,這與社會因素刺激量的大小有關,社會心理刺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可以致病,並且不同質的刺激量是不同的,刺激導致的心理反應要累積到一定程度,超過了自我調節系統的功能才會引起疾病。1973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專家霍爾姆斯(Holmes)對5000多人進行了社會心理調查,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遭受到的事件依據機體的承受力歸納並劃分等級,以生活變化單位(lifechangeunits,LCU)為指標評分,編制了生活事件心理應激評定表。對主要的可能致病的社會生活事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他認為,如果在一年中生活變化單位超過200單位則發生身心疾病的機率非常高,超過300單位則第二年生病的可能性達70%。

(補)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的書三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成立10年來,已出版各類圖書800餘種,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特別是生物高技術方面出版的數十種專著,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洪澇災害疫病防控及公共衛生手冊》
《軍事毒理學》
《衛生監督學》
《學齡前兒童成長與膳食營養》
《實用康復護理》
《抑鬱症中西醫診療學》
《肛腸病影像真詮》
《心肌病臨床診治》
《超簡單穴位使用手冊》
《蜱傳染疾病防治手冊》
《耳鳴》[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針灸歌賦類要》
《人體養生健康全圖解》
《人體百病自查醫治全圖解》
《辦公室健康驛站與健康約會》
《基層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南》
《健康因子與養生保健》
《寶寶健康護理——年輕父母育兒必須知道的》
《腎臟病實用藥物手冊》
《地震醫學概論》
《組織通道學概論》
《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治》
《內分泌代謝病中西醫結合研究——臨床與基礎》
《PET-CT疑難病例解讀》
《食療傳奇》
《專家講解高血壓之科學診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護理手冊》
《護理藥理學》[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血液病知識問答》
《婦產科手術及有創操作常見問題與對策》
《婦女病診斷與治療》
《實用內科疾病健康指導》
《山東省病曆書寫基本規範》
《護理文書書寫基本規範實用手冊》
《食品安全管理師培訓教材》
《消化內鏡操作常見問題與對策》
《現代女性美容外科學》
《神經肌肉疑難病研究集萃》
《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手冊》
《幹細胞套用新技術》
《橋牌系列硬質膽囊鏡診療圖譜》
《語言行為與人體健康》
《藥物性肝病》
《中醫體質的飲食調理》
《中藥傳奇》
《醫學機能實驗學》[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兒童成長監測手冊(0-3歲)》
《城鄉常見多發病的診斷與防治》
《名醫驗方驗案輯》
《常見皮膚病性病診療圖譜》
《心律失常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心血管疾病診療指南》
《糖尿病體質養生》
《高原衛生防病知識手冊》
《腦血管病防治常識》
《軍事預防醫學》
《兒科護理指南》
《遠離糖尿病》
《中醫方劑一點通》
《兒童性早熟150問》
《新編醫院藥學》
《健康人生之路——讓生命之舟遠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