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為了保障工會依法行使各項權利和履行各項義務,維護工會和職工的合法權益,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各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以及工會和職工,均應遵守本辦法。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國家機關及其所屬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必須密切聯繫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總 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一條 為保障工會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民眾組織

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第四條 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工會會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或者修改《中國工會章程》 ,章程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牴觸。國家保護工會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五條 工會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發揮國家主人翁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維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第六條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契約制度,協調勞動關係,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會必須密切聯繫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第七條 工會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業務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第八條 中華全國總工會根據獨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加強同各國工會組織的友好合作關係。

工會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九條 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

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各級工會委員會向同級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其監督。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有權撤換或者罷免其所選舉的代表或者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

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縣級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級總工會。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全國的或者地方的產業工會。全國建立統一的中華全國總工會。

第十一條 基層工會、地方各級總工會、全國或者地方產業工會組織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准。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第十二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撤銷、合併工會組織。基層工會所在的企業終止或者所在的事業單位、機關被撤銷,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並報告上一級工會。依前款規定被撤銷的工會,其會員的會籍可以繼續保留,具體管理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第十三條 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

第十四條 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第十五條 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各級地方總工會委員會和產業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

第十六條 基層工會委員會定期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經基層工會委員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會會員提議,可以臨時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

第十七條 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時,不得隨意調動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調動時,應當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

第十八條 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契約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契約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契約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

民主管理的權利。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辦理。

第二十條 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契約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契約。集體契約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工會簽訂集體契約,上級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企業違反集體契約,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契約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 企業、事業單位處分職工,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企業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契約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契約,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企業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職工認為企業侵犯其勞動權益而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十二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改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覆;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

(一)剋扣職工工資的;

(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

(三)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

(四)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

(五)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第二十三條 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對工會提出的意見,企業或者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第二十四條 工會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企業應當及時研究答覆;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向企業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十五條 工會有權對企業、事業單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並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覆。

第二十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停工、怠工事件,工會應當代表職工同企業、事業單位或者有關方面協商,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並提出解決意見。對於職工的合理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解決。工會協助企業、事業單位做好工作,儘快恢復生產、工作秩序。

第二十八條 工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地方勞動爭議仲裁組織應當有同級工會代表參加。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各級總工會可以為所屬工會和職工提供法律服務。

第三十條 工會協助企業、事業單位、機關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做好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和社會保險工作。

第三十一條 工會會同企業、事業單位教育職工以國家主人翁態度對待勞動,愛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組織職工開展民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進行業餘文化技術學習和職工培訓,組織職工開展文娛、體育活動。

第三十二條 根據政府委託,工會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工作)者的評選、表彰、培養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條 國家機關在組織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規章時,應當聽取工會意見。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同級工會的意見。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勞動就業、工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時,應當吸收同級工會參加研究,聽取工會意見。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召開會議或者採取適當方式,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的重要的工作部署和與工會工作有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職工民眾的意見和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方面的重大問題。

基層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三十五條 國有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依照法

律規定行使職權。國有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

第三十六條 集體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的權力。

第三十七條 本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以外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組織職工採取與企業、事業單位相適應的形式,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

第三十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召開討論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工會應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

第三十九條 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中職工代表的產生,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基層工會委員會召開會議或者組織職工活動,應當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以外進行,需要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的,應當事先徵得企業、事業單位的同意。基層工會的非專職委員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參加會議或者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其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第四十一條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經費和財產

第四十二條 工會經費的來源:

(一)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

(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三)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補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第四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撥繳工會經費,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四條 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建立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監督制度。各級工會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各級工會經費收支情況應當由同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並且定期向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報告,接受監督。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有權對經費使用情況提出意見。工會經費的使用應當依法接受國家的監督。

第四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為工會辦公和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

第四十六條 工會的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調撥。

第四十七條 工會所屬的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其隸屬關係不得隨意改變。

第四十八條 縣級以上各級工會的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等對待。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工會對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提請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第三條、第十一條規定,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契約期間應得的報酬,或者責令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

(一)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契約的;

(二)工會工作人員因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而被解除勞動契約的。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

(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

(二)非法撤銷、合併工會組織的;

(三)妨礙工會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平等協商的。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

第五十五條 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中華全國總工會會同有關國家機關制定機關工會實施本法的具體辦法。

第五十七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50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同時廢止。

修改正本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第三條修改為:“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三、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四、第六條第一款修改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增加兩款作為第二款、第三款:“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契約制度,協調勞動關係,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
“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五、將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合併為一條作為第七條,修改為:“工會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業務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六、第十一條改為第九條,第二款修改為:“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
七、第十二條改為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
八、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 “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九、第十三條第二款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撤銷、合併工會組織。
“基層工會所在的企業終止或者所在的事業單位、機關被撤銷,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並報告上一級工會。
“依前款規定被撤銷的工會,其會員的會籍可以繼續保留,具體管理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十、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三條:“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
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各級地方總工會委員會和產業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基層工會委員會定期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經基層工會委員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會會員提議,可以臨時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
十三、第十五條改為第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 “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
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八條:“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契約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契約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契約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十五、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辦理。”
十六、刪去第十七條。
十七、第十八條改為第二十條,修改為:“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契約。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契約。集體契約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增加兩款作為第三款、第四款:“工會簽訂集體契約,上級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企業違反集體契約,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契約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八、第十九條改為第二十一條,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處分職工,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
“企業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契約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契約,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企業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職工認為企業侵犯其勞動權益而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十九、第二十條改為第二十八條。
二十、第二十一條改為第二十二條,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改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覆;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一)剋扣職工工資的;(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三)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四)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五)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二十一、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各級總工會可以為所屬工會和職工提供法律服務。”
二十二、第二十三條修改為:“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對工會提出的意見,企業或者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二十三、第二十四條第一款改為第二十四條,修改為: “工會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企業應當及時研究答覆;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向企業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二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五條:“工會有權對企業、事業單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二十五、第二十四條第二款改為第二十六條,修改為: “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並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覆。”
二十六、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二十七條,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停工、怠工事件,工會應當代表職工同企業、事業單位或者有關方面協商,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並提出解決意見。對於職工的合理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解決。工會協助企業、事業單位做好工作,儘快恢復生產、工作秩序。”
二十八、第二十七條改為第三十一條,修改為:“工會會同企業、事業單位教育職工以國家主人翁態度對待勞動,愛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組織職工開展民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進行業餘文化技術學習和職工培訓,組織職工開展文娛、體育活動。”
二十九、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二條:“根據政府委託,工會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工作)者的評選、表彰、培養和管理工作。”
三十、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國家機關在組織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規章時,應當聽取工會意見。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同級工會的意見。
三十一、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四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召開會議或者採取適當方式,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的重要的工作部署和與工會工作有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職工民眾的意見和要求。
“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方面的重大問題。”
三十二、第三十條改為第三十五條,修改為:“國有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職權
“國有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
三十三、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集體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的權力。”
三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七條:“本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以外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組織職工採取與企業、事業單位相適應的形式,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
三十五、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三十八條,刪去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召開討論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工會應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
三十六、刪去第三十三條。
三十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九條:“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中職工代表的產生,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執行。”
三十八、第三十四條改為第四十條,修改為:“基層工會委員會召開會議或者組織職工活動,應當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以外進行,需要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的,應當事先徵得企業、事業單位的同意。
“基層工會的非專職委員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參加會議或者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其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三十九、第三十五條改為第四十一條,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四十、第三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刪去第二款。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
第三款修改為:“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四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四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撥繳工會經費,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四十二、第三十七條改為第四十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工會經費的使用應當依法接受國家的監督。”
四十三、增加法律責任一章作為第六章,共七條:
“第四十九條 工會對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提請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第三條、第十一條規定,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
“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契約期間應得的報酬,或者責令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一)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契約的;(二)工會工作人員因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而被解除勞動契約的。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二)非法撤銷、合併工會組織的;(三)妨害工會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四)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平等協商的。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
“第五十五條 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六條:“中華全國總工會會同有關國家機關制定機關工會實施本法的具體辦法。”
此外,根據本決定對部分條文的文字作相應的修改。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重新公布。

主要成效

2005年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各級政府、工會高度重視工會法的貫徹實施,積極推進執法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穩定勞動關係,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共同推進工會法貫徹實施的格局已經形成

各級黨委把推動工會法貫徹實施作為提高新時期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對工會工作的領導,不定期專題研究解決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各地人大加強工會法配套法制建設,普遍開展了工會法執法檢查或執法調研。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深入貫徹工會法支持工會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與同級工會加強情況溝通和信息交流,為其創造必要條件,支持工會依法履行職責。各地政府和工會普遍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圍繞社會保險、職工維權、促進就業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貫徹實施工會法工作中,已經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法院公正司法、工會積極作為、多方配合支持的工作格局,為工會法的全面貫徹實施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基層工會組建工作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各地按照全國總工會關於“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要求,不斷加強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的工會組建工作。一是在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工會組建工作取得進展。2008年以來,僅一年多時間,建會率就由原來的43%提高到目前的81%。廣東這類企業工會組建率達95%,湖北、瀋陽等地達100%。二是繼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會組織新形式。為解決小型、分散、職工流動性強的企業職工建會、入會難的問題,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新型工會組織。如上海市新建的8個市級行業工會聯合會,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形成了條塊結合、職能互補的組織體系,成為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新載體。三是採取靈活方式吸納農民工入會,一些地方採取在項目工地、施工隊、勞務輸出地或輸入地集中入會等多種靈活方式,方便農民工加入到工會中來。截至2008年底,全國基層工會組織達172.5萬個,工會會員2.12億人,較2005年分別提高了46.9%和41.3%。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的有6674.6萬人。
(三)切實加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工會通過積極推進維權制度和機制建設,加大對職工民主權益、勞動經濟權益等的保護力度,職工切身利益得到較好維護。一是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得到加強,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職代會制度是職工維護切身利益和參與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目前絕大多數國有企業的職代會制度都比較健全,作用發揮得比較好。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多數能夠注意發揮職代會的作用。江西九江市70多家改制企業,依法召開職代會,審議通過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均達100%,保證了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總結國有企業職代會工作的經驗,多數地方正在推進非公有制企業職代會建設。2007年,湖南省人大制定了職工代表大會條例,明確將非公有制企業納入適用範圍,現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52%建立了職代會。二是集體協商和集體契約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各地針對職工利益保障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集體契約簽訂的工作指導,充實職工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具體內容,使集體契約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所提高,隨意加班加點、不付報酬、不繳納社會保險等侵權現象有所減少。工資集體協商已成為集體契約的核心內容,許多企業簽訂了女職工保護專項集體契約,有的還簽訂了福利待遇專項集體契約。遼寧省通過強化工資集體協商情況檢查,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集體契約仲裁制度。各地法院和勞動仲裁部門反映,在處理大量勞動爭議案件的過程中,集體契約和勞動契約對職工合法權益的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08年9月,全國簽訂集體契約110.75萬份,覆蓋企業190.77萬個,分別比2007年提高了13.6%和11.9%;工資集體協商覆蓋企業77.45萬個,占建工會企業數的24%。
(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進一步加強

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是貫徹工會法的重要內容,也是各級政府和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針對勞動關係實際狀況,重點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努力構建勞資雙方平等協商的平台。抓住勞動契約、集體契約、職代會三個環節,推動勞資雙方平等協商,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全國先後開展全面推進勞動契約制度實施三年行動計畫、集體契約制度實施“彩虹計畫”,22個省份制定了集體契約法規或規章。二是加強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建設。全國省、市、縣三級普遍建立了政府、工會和企業協會組成的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加強勞動關係立法、推進建立健全集體協商制度、解決工資拖欠等方面工作,緊密協調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著力維護職工勞動報酬權益。第一,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2005年至2008年,各地連續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其中,2008年有20個省(區、市)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15%。第二,加大執法力度,遏制工資拖欠。經過4年努力,特別是去年,通過對“三無”(無資產、無主管、無實體)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進行集中攻堅,基本解決了2004年常委會工會法執法檢查中提出的職工工資歷史拖欠問題,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清償665.43億元,涉及職工1670萬人。同時,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每年都在全國範圍內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第三,加強預防和解決企業拖欠工資的長效機制建設。12個省份頒布了工資支付法規,29個省份建立了工資保證金制度,絕大多數地區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實行監控,大範圍拖欠工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關於工會的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