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勞工聯合會

世界勞工聯合會

  世界勞工聯合會,簡稱世界勞聯。世界勞聯成立於1920年,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其宗旨是反對旨在把人當成一個工具使用的任何經濟制度,全世界人民都有權公平享用全部土地資源和一切人們生產活動的成果,反對任何新老殖民制度,反對任何帝國主義或一國人民剝削另一國人民,一個集團或階級剝削另一個集團或階級的剝削形式等。

簡介

世界勞工聯合會世界勞工聯合會

世界勞工聯合會,簡稱世界勞聯。 是目前三大國際工會組織中成立時間最早的一個。其前身是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又稱國際基督教工會聯合會,世界勞聯成立於1920年,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其宗旨是反對旨在把人當成一個工具使用的任何經濟制度,全世界人民都有權公平享用全部土地資源和一切人們生產活動的成果,反對任何新老殖民制度,反對任何帝國主義或一國人民剝削另一國人民,一個集團或階級剝削另一個集團或階級的剝削形式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基本停止活動。戰後,國際天主教工聯重新恢復活動,並根據戰後形勢的發展,不斷調整政策。1968年10月,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將國際天主教工聯改名為世界勞工聯合會,成為在組織上和行動上與教會分離的非宗教性的國際工會組織。該組織下設運輸工人、農業和食品工人、產業工人等9個國際產業工會聯合會,並設有亞洲勞工兄弟會、拉美工人中央工會和非洲工人民主工會組織等地區性組織,目前在10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2000萬名會員。世界勞聯的工作重點是人權、工會權利和結社自由等,其在國際勞工組織和其它聯合國機構以及國際組織中具有咨商地位,並得到天主教的支持。

成立時間

世界勞工組織來中心參觀世界勞工組織來中心參觀

1920年6月18日在海牙成立,當時稱為國際基督教工會聯合會,1968年10月改為現名。這是工人的工會組織爭取創立保證所有人全面發展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制度的國際運動。世界勞聯旨在努力促進人的尊嚴、特別是工人的結社、言論和行動自由。世界勞聯的原則宣言包括工人作為人、個人的權利、勞動權、工作條件、工會自由、和各民族之間的團結與正義等條款。

2006年10月31日,世界勞工聯合會正式宣布解散。
“勞工世界”與世界勞工聯合會沒有任何關係。

各國機構

世界勞聯的機構有:代表大會(Congress)、聯合會委員會(Confederal Board)、執行委員會(Excutive Committee)和總秘書處(General Secretariat)。世界勞聯每4年舉行一次國際代表大會,並發表關於其活動、成果和決議的報告。在1977年10月17—21日於比利時的德漢舉行的代表大會上,世界勞聯通過了若干關於人權的決議,譴責種族隔離政策,並要求南非各民族的正義與權利。此外,還通過了“關於拉美局勢的宣言”。世界勞聯共有6位研究人員,對包括多國公司、國際發展、勞動的配置與分工、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工會運動等在內的各種題目進行研究。

學術討論會

世界勞聯在1987年3月17—21日於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過關於“人權與行動”的學術討論會。
其出版物有:《勞工》(Labour)(月刊);《快訊》(Flash)(雙月刊,新聞公報);均以法、英、德、西、荷五種文字出版。此外還有代表大會的報告。工作小組檔案有:《就業:勞工的國際分布與發展(1979年)》、《農業:為吃、為活或為賺錢(1979年)》;學術會議的文獻有:《人權與工會行動(1980年)》(Human Rights and Trade Union Action)。

各國組織

地區總部有:拉美工人中心(Latin American Worker's Central [CLAT]);亞洲工聯主義者公會(Brotherhood of Asian Trade Unionists [BATU]);世界勞聯的歐洲和亞洲國家組織是下列各自治的地區組織的會員;(在歐洲)歐洲工會聯合會(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在非洲)非洲工會統一組織(Organization for African Trade Union Unity [OATUU]),在北美,世界勞聯由國家工會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National Trade Unious [CNTU])來代表。

該組織系非營利性的團體;對下列組織具有諮詢地位:經社理事會(Ⅱ)、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糧農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農業經濟學家協會、聯合國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教育影片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洲理事會、歐洲經濟共同體、阿拉伯聯盟;截止1980年,有84個工會組織(國家不一一列出);由會員的會費提供基金。

相關內容

世界勞工聯合會代表團訪問昆煙

世界勞工聯合會應中華全國總工會的邀請,以總書記威廉·迪為首的世界勞工聯合會代表團一行七人,在省總工會盧正國副主席、職工對外交流部劉幼龍部長的陪同下,於2000年5月10日到昆煙企業進行友好訪問。

企業工會主席和國剛對代表團的到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介紹了昆煙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等工作。世界勞聯重視同中國工會發展友好合作關係,聽了和國剛主席的介紹,他們感到很新奇,對昆煙工會工作表示讚賞,同時提了十多個問題,特別詳細地了解集體契約簽訂的主要內容,和主席一一作了答覆。隨後客人們在和國剛主席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紅雲住宅小區及生產四部,並給予高度評價。

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勞工組織成立於1919,在Versailles,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條約的一部分,以反映相信普遍和持久的和平可以當它是基於社會正義。
憲法起草的一月和四月,1919年間,由勞動委員會由和平會議成立,這第一次見面是在巴黎,然後在Versailles。委員會,由塞繆爾·龔帕斯主持,美國勞工聯合會的頭(AFL)在美國,是由來自九個國家的代表:比利時,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義大利,日本,波蘭,英國,美國。這導致了一個三方組織,其中的一種將代表政府、僱主和工人的執行機構。
憲法中的想法進行國際勞動立法協會,在巴塞爾成立於1901。處理勞工問題的國際組織的宣傳開始於第十九世紀,由兩個實業家羅伯特·歐文(1771-1853)威爾斯和DanielLegrand(1783-1859)法國。
國際勞工組織創作的驅動力來自安全、人道主義、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考慮。總結,國際勞工組織的憲法的序言說,締約國“感動正義和人道情懷以及渴望安全的世界的永久和平”…
有社會正義的和平保障的重要性,深刻的理解,對在工業化國家,工人的開發背景。也有越來越多的世界經濟相互依存的理解和合作,獲得在國家競爭市場工作條件相似的需要。反映了這些想法,前文所述:
而普遍和持久的和平只能是基於社會正義的建立;
而勞動條件存在涉及不公平的磨難和損失大量的人產生動盪如此之大,世界的和平與和諧的危險;這些條件的改善是迫切需要的;
而任何國家採取勞動人文條件下的失效是一個障礙在其他國家渴望改善自己國家的條件的途徑。
改進的前導列領域的今天仍然適用,例如:
的工作時間包括最大工作日和星期設定規則;
勞動供給調控,失業和足夠維持生活的工資規定的預防;
對生病的工人的保護,疾病和損傷了他的就業產生;
保護兒童、青年和婦女;
老年人和受傷的工人利益的規定,當採用其他國家比自己的保護;
同等價值的工作同等報酬的原則的識別;
對結社自由的原則的認識;
職業技術教育的組織,和其他措施。

相關條目

組織 文化

關於工會的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