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數理化》(教研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省級純教育類刊物,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銀獎),蟬聯國家優秀科技期刊,具有國際國內雙刊號的教育學術權威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數理化》1981年10月創刊,1981年創刊,由著名數學家、教育家華羅庚先生為本刊題寫刊名。1983年10月分為高中版和國中版。

中國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為本刊顧問單位。既開創了中國教輔類報刊的先河,又是中國教輔類雜誌的領跑者。經過27年的不懈努力,本刊已發展成榮獲國家優秀科技期刊獎,蟬聯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的名牌雜誌。

《中學生數理化》雜誌永遠都是教師學生的朋友,她厚重、厚實、大氣而充盈靈性!期期都很精彩,她裡面的許多文章都很有實用價值,都會讓您收益頗豐,一年雜誌相當於12本精品教輔圖書,成為貴校新學期學科教研組、教科室學習與交流的最好素材,伴隨學生學習最好的朋友。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老師和中學生讀的雜誌,希望更多老師和同學關注!

《中學生數理化》由河南省教育廳主管,河南教育報刊社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省級純教育類刊物,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具有國際國內雙刊號的教育學術權威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雜誌為大32開,共96頁。

在本刊發表的文章具有較強的權威性,所發表的論文、文章可做調職、職稱評定、升學、就業、評獎學金的主要依據。

欄目設定

課程解讀、習題點精、實驗探索、嘗試創新、易混概念辨析、名師專題講座、解題思想方法、學習障礙分析、命題趨勢、試題研究、心理調適、熱點透視、觀察思考、經驗交流、課題研究等。

編輯機構

《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數理化》

主編:師廣智

執行主編:劉鍾華、姜明長、侯秀姣、張紅梅

數學編輯:劉鍾華、趙良河、袁其書、韓可立、朱寧、田心紅、趙平、

利傑、趙志飛

物理編輯:姜明長、徐利傑、程哲

化學編輯:周雪芳、謝啟剛

生物編輯:侯秀姣、張志良

科學編輯:侯秀姣、張紅梅、張志良

美術編輯:周書新、程輝

編輯部地址:(450004)鄭州市順河路11號,查詢聯繫人:文華。

本刊的分版情況

分為七年級數學人教、北師大、華師大各版、八年級數學人教、北師大、華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中考版及《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共9個版本。

本刊的宗旨

依據課標,配合教材,瞄準中考。準備中考從七年級開始。

其功能

《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數理化》

1、課內最好的教輔。本刊作為課本的補充,對於師生全面了解課改狀況是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各種版本的教材都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兼聽則明,作為雜誌,其功能在於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不但了解河南,還要了解全國其他省的情況,這樣才能應付千變萬化的中考。

2、中考的功能。每年中考題80%與本刊登過的內容相同和相似。2007年中考全國各地中招考試數學、物理、化學三科試題共有344道題,分值1293.5分與《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刊登的題目巧合,其中有33道題目完全相同,計93.5分,基本相同的有311道題,分值為1200分.僅河南省的考題與我刊中考版刊登題目有9道題完全相同,分值達19.5分;有45道題基本相同,分值達117分。

本刊的作者70%以上都是對中考有深入研究的名校名師及省市教研員,或參加過教材編寫或中考命題。2008年本刊中考版1~6月號的模擬衝刺題命題者全是參加過中考命題的名校名師及省市教研員。今年下半年我們了解並約請今年中考的命題人為刊物撰稿。為迎接2008年中考,本刊編輯部經過精心策劃,隆重推出更為實用、方便、高含金量的——三輪法中考複習新方案。編寫者均為2007年中考命題人,初三師生不可不備。
3、服務功能:服務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教學。服務教師的《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為廣大數理化教師提供發表論文的平台。

刊物特點

《中學生數理化》各年級版的辦刊特色是“活、實、新、趣”。注重學會學習,強化知識梳理;注重大氣和靈氣的培養,強化創新能力的開發;注重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中學生數理化》每期所發文章及習題構思巧妙、題型新穎,深得廣大讀者好評。開設有“概念辨析”、“名師專題講座”、“解題思想方法”、“高考衝刺”等欄目。多年來,該刊對高考、中考命題趨勢分析準確,對考試信息掌握及時,對考試範圍把握全面。

最高月發行量380萬份。
每年中考題80%以上與本刊登載的內容相同或相似。

編輯理念

《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數理化》

1、作者隊伍上層次薈萃國內科技界、教育界專家保障刊物的高質量、高品位。世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中學生數理化》題寫刊名。創刊20多年來,陳景潤、王元、錢三強、路甬祥、唐傲慶、白春禮等50多位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先後為本刊撰文或題詞。2001年,值本刊創刊20周年之際,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給本刊題詞:“學好數理化一生能創新”。這一格言在不斷地激勵著廣大讀者攻克一個個學習難關。
作者隊伍是多年從事省級中考命題人員和側重於中考命題研究的教研人員、重點中學特級高級教師,大部分是國內知名名牌教輔的原創作者。
2、高品位,凸顯能力《中學生數理化》(國中版)始終走在數理化教學及課程改革的前沿,恪守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培養實踐創新能力”的辦刊宗旨,把傳播科學知識與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意識,著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堅持以其觀點新穎、趣味性強、信息量大、開拓視野的豐富內容吸引讀者。眾多學生從刊物中懂得了科學思想方法,學會了獲取知識的本領,提高了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緊配教學進度,密切關注中考是本刊的最大特色。我們的理念是準備中考從七年級開始;我們的承諾是七八年級訂一年學習成績提高一個檔次,九年級中考成績每科至少增長10分。本刊約請教材編寫專家如北師大出版社的梁志國、東北師大的孔凡哲教授、華東師大的王繼延教授等解讀課標,幫學生理解教材設計。約請全國各省市基礎教研室數理化各科教研員為本刊撰寫複習文章,編制中考模擬試題,約請曾參加過中考命題的有關地市教研員及河南省實驗中學、江蘇啟東中學、黃岡中學及等省內外名校名師從基礎知識到基本技能貼身貼心地釋疑解惑,注重幫助學生掌握最核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科學技能,讓中等生和學習困難生確保同步過關,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圍繞所學重要知識,選擇有現實意義的、對學生具有能力發展的文章刊登,編髮了大量實用性很強的文章。此外,還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編髮了如楊振寧、張景中等院士的治學方略,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集教材編寫與教學研究於一身的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及全國數百名高水平的作者隊伍鑄成了《中學生數理化》(國中版)享譽全國的優秀品質。教材編寫人員解讀教材重點難點,總結知識規律;名校名師指點學習方法,總結解題思路,啟迪創新思維;中考命題專家解讀考試說明,分析命題趨勢,編寫備戰試題。
七年級版關注中考,讓同學們打好中考基礎。備戰中考,從七年級開始!
八年級版貼近中考,讓同學們小試牛刀,先贏一步,穩拿中考基本分!
中考版引領中考,圓莘莘學子理想高中夢!
各種競賽活動展示讀者非凡的才華,眾多參與機會帶給讀者一次次驚喜。讀者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發展和提升。

以質量求生存推行名牌理念,求實創新謀發展辦一流刊物。讀者對刊物的苛求是數理化人不竭的動力源泉,培養和提高國中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是數理化人不懈的追求!

所獲榮譽

1981年創刊,蟬聯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2年獲中宣部、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7年獲中宣部、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1年獲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獎
2005年獲中國優秀少兒報刊獎
連續六次榮獲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7年榮獲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剛評選結束揭曉)

來稿須知

《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數理化》

來稿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述精練,資料數據和反映的情況務求核實準確。文章請附中、英文的題名、作者單位名、摘要、關鍵字(3至8個)及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來稿文字數字、計量單位和符號務請按有關國家標準、法規撰寫;附圖請精繪達到出版要求,表格請用三線表。

1、來稿請使用word排版,稿件所述主題明確,語言流暢,層次清楚,確保署名和作者單位無誤。
2、論文格式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名、單位所在城市名、摘要、關鍵字、中圖分類號、參考文獻等。
3、投稿時請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等。
4、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請寫投稿《中學生數理化》

薦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1、薦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字、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並請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註明。

2、論文摘要儘量寫成報導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字選擇貼近文義的規範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每篇字數在2400-5000字之間為宜。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元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採用腳註方式標明,參考文獻沒有的可不標明。

6、稿件後面寫清楚作者的姓名、性別,所在的學校和年級,家庭或者學校的地址、郵政編碼,有電子信箱、QQ的也可以寫上。在老師指導下寫的,也可以請寫上指導老師的姓名、學校和聯繫方式,以便聯繫。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一)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油畫》
《中學生數學》
《中華文學選刊》
《中學生理科月刊》
《中學生理科應試》
《中國現代文學》
《中華文化畫報》
《中國音像》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中華詩詞》
《中學科技》
《中學教育》
《中華少年》
《中學俄語》
《中國小作文教學》
《中國文化》
《中華健身術》
《中華家教》
《中國小校長》
《中華活頁文選》
《中國小圖書情報世界》
《中國戲劇年鑑》
《中華傳奇·大歷史》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中國研究生》
《中國文藝家》
《中文自學指導》
《中國文學研究前沿》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韻文學刊》
《中外軍事影視》
《中外交流》
《中外故事》
《中外電視》
《中國信息年鑑》
《中流砥柱》
《中國文房四寶》
《中國小音樂教育》
《中華手工》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
《中國校外教育》
《中華傳奇》
《中國信息化》
《中學歷史教學》
《中國音樂教育》
《中國信息導報》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
《中國職工教育》
《中國小實驗與裝備》
《中國遠程教育》
《中國文學研究》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讀寫》
《中國文學》
《中華散文》
《中國新聞》
《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國校園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中國文化研究》
《中國銀幕》
《中國音樂學》
《中國音樂》
《中文自修》
《中外童話畫刊》
《中國戲劇》
《中國學校體育》
《中學生博覽》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中學教學參考》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中國小教師培訓》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管理》
《中國小電教》
《中篇小說選刊》
《中華武術》
《中華文化論壇》
《中國新聞年鑑》
《中國作家》
《中國中國小美術》
《中國語文》
《中學生天地》
《中學生》
《中華魂》
《中國新聞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