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學選刊》

《中華文學選刊》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創辦的《中華文學選刊》為全國惟一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學選刊. 它從海內外文學報刊的一切文學樣式的最新佳作中選優拔萃,及時傳播文壇最新信息,記錄當下的文學成果。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華文學選刊》《中華文學選刊》

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中華文學選刊》2009年以全新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10月新試刊號日前已問世,獲得不少讀者好評。改版後的《中華文學選刊》,除選取中短篇小說外,每期還將全文選發一部長篇小說精品,全方位覆蓋當下小說創作的最新成果。

改版情況

《中華文學選刊》創刊十幾年來,一直在積極地探索擴大市場,隨著刊物變得更加“厚重”,雜誌選擇的稿源也更加豐富和實用。

在該刊今年10月推出的改版試刊號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欄目就是“小說123”。僅此欄目就占據了整本雜誌95%以上的篇幅。主編潘凱雄解釋,所謂“小說123”,即在每期雜誌上提供給讀者1部長篇小說、2部中篇小說和3部短篇小說。這一大膽嘗試,使其成為目前同類文學選刊中,唯一覆蓋長中短三類小說的刊物。刊物執行主編王乾告訴記者,改版後的《中華文學選刊》力爭將“小說123”打造成文學界的名牌欄目。

欄目

除了“小說123”之外,新版的《中華文學選刊》還新增了“高端文化論壇”和“本刊特稿”等特色欄目。據悉,“高端文化論壇”將約請有關分管文化的領導、專家撰寫,向讀者透露來自高端的文化信息,以便分享文化名流和決策者的聲音。而“本刊特稿”則力圖給各地傳遞關於改善民生的決策內幕,為讀者提供一扇了解時事政治和社會現實的視窗。從新版刊物上來看,首期的“高端文化論壇”刊登了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的文章《文化是人類的一個夢》,而“本刊特稿”則提供了關於地震災區防疫戰的幕後故事。和目前很多文學選刊通篇內容都是從別處“借”來的文章不同,新加入的這兩個欄目,無疑對雜誌編輯部的策劃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潘凱雄表示,《中華文學選刊》創刊15年來,一直在積極地探索市場定位,本次改版就是對刊物重新進行定位,力爭擺脫目前許多文學雜誌“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在稿源選擇上,除去堅守文學創作藝術表現力的底線外,將更加地關注民生和現實,充分尊重讀者的閱讀與關注。王乾也告訴記者,《中華文學選刊》除了在外在形式上的大幅增加外,也力爭在精神層面上加強與讀者的交流和溝通。他表示,《中華文學選刊》將會在保持自身精神氣質的同時,努力讓雜誌更加貼近讀者、貼近社會、貼近文學整體,力爭成為“選刊中的選刊”。

價格

改版後的雜誌在定價上將有所上調,此舉能否獲得讀者的認可?畢竟目前的文學選刊都沒有這么“大膽”的定價。針對記者對定價調整的擔心,潘凱雄認為,刊物容量的增加必然導致成本的上升,定價隨之相應調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與其說真正的讀者關注刊物的定價不如說他們更關注雜誌的品質。此外,新版《中華文學選刊》還有一個口號就是“盜版小說的剋星”,僅以試刊號上刊登的嚴歌苓撰寫的長篇小說《小姨多鶴》為例,如果購買作家出版社的圖書版本,就需要28元。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雜誌的定價還是很超值的。據記者了解,這種模式並非《中華文學選刊》首創,今年1月改版的另一本文學選刊《江南》,同樣採取15元的定價,也是通過刊登長篇小說的方式來讓雜誌顯得更加“超值”。

目標

改版後的《中華文學選刊》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訴求,就是在充分尊重讀者的基礎上進而將刊物打造成“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的備選文庫。王乾表示,從編輯思想上來看,雜誌已經從文學類選刊“搶先”的風潮中擺脫出來,著重讓雜誌好看、耐讀、高質量和高品位,而不是片面搶新。同時,在內容編輯上,《中華文學選刊》未來會加大與各大刊物主編的溝通,並及時向新聞界、評論界了解訊息,以選出最好的作者和產品,並讓更多的優秀文學作品能在《中華文學選刊》這個平台上得以首發。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一)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油畫》
《中學生數學》
《中華文學選刊》
《中學生理科月刊》
《中學生理科應試》
《中國現代文學》
《中華文化畫報》
《中國音像》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中華詩詞》
《中學科技》
《中學教育》
《中華少年》
《中學俄語》
《中國小作文教學》
《中國文化》
《中華健身術》
《中華家教》
《中國小校長》
《中華活頁文選》
《中國小圖書情報世界》
《中國戲劇年鑑》
《中華傳奇·大歷史》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中國研究生》
《中國文藝家》
《中文自學指導》
《中國文學研究前沿》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韻文學刊》
《中外軍事影視》
《中外交流》
《中外故事》
《中外電視》
《中國信息年鑑》
《中流砥柱》
《中國文房四寶》
《中國小音樂教育》
《中華手工》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
《中國校外教育》
《中華傳奇》
《中國信息化》
《中學歷史教學》
《中國音樂教育》
《中國信息導報》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
《中國職工教育》
《中國小實驗與裝備》
《中國遠程教育》
《中國文學研究》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讀寫》
《中國文學》
《中華散文》
《中國新聞》
《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國校園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中國文化研究》
《中國銀幕》
《中國音樂學》
《中國音樂》
《中文自修》
《中外童話畫刊》
《中國戲劇》
《中國學校體育》
《中學生博覽》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中學教學參考》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中國小教師培訓》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管理》
《中國小電教》
《中篇小說選刊》
《中華武術》
《中華文化論壇》
《中國新聞年鑑》
《中國作家》
《中國中國小美術》
《中國語文》
《中學生天地》
《中學生》
《中華魂》
《中國新聞周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