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

《中國針灸》雜誌是隸屬於中國科協系統的大型針灸學術月刊,代表了中國針灸學術的最高水平,是在針灸界極具權威性的一份學術期刊,它的紙版發行量位居所有針灸期刊的首位,在所有中醫藥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中國針灸》作為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醫學專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期刊論文統計源期刊,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是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針灸》(2005年2期)《中國針灸》(2005年2期)

【刊物名稱】《中國針灸》
【英文名稱】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刊物類別】月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針灸學會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
【編輯】《中國針灸》編輯部
【出版】《中國針灸》編輯部
【國內統一刊號】CN 11-2024/R
【國際標準刊號】ISSN 0255-2930
【國外發行代號】M497 
【郵發代號】2-53
【刊物版式】大16開60頁

刊物簡介

《中國針灸》雜誌是隸屬於中國科協系統的大型針灸學術月刊,代表了中國針灸學術的最高水平,是在針灸界極具權威性的一份學術期刊,它的紙版發行量位居所有針灸期刊的首位,在所有中醫藥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中國針灸》作為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醫學專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期刊論文統計源期刊,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是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刊物歷史

《中國針灸》創刊於1981年8月,自創刊以來不斷增加容量,提高印刷裝幀質量,2001年改為國際標準大16開, 2005年頁碼增至88頁,在中醫藥學術期刊中率先採用輕塗紙全彩色印刷,逐步邁進國際化精品期刊的行列。

刊物特色

《中國針灸》雜誌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
《中國針灸》欄目設定多樣,如,“臨床研究”“實驗研究”“針刺麻醉”,反映針灸發展的學術水平;“臨床報導”“專病治驗”“單穴效方”“醫案選輯”欄目實用性強、教人以技術;“文獻與史料”“綜述”“百家園”及“理論探討”反映學術爭鳴與發展;“經絡與腧穴”反映經絡和腧穴的研究進展與臨床套用情況;“針家精要”專門介紹老專家的經驗;“專病筆談”對一個病進行系統研究探討,尋找治療該病的規律;“教學園地”為教師們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另外,雜誌還登載訊息簡訊,報導學術動態,介紹新的醫療儀器,刊登各種進修培訓信息,向讀者推薦新書等。

刊物定位

《中國針灸》全面報導國內、國外針灸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臨床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各種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學術會議及醫療器械產品信息等,對世界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具有很好地指導作用,可從中了解針灸在國內及世界各地的發展狀況。
《中國針灸》以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以及針灸愛好者為讀者對象。

辦刊宗旨

提高為主,兼顧普及,豐富多彩,實事求是。

發展成就

《中國針灸》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評比中,曾先後獲得二等獎、一等獎。在中醫藥105種期刊中,2009年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5/105,A+)。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針灸》已經成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醫學專業核心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並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及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日本科學技術文獻資料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等資料庫收錄。

人員隊伍

主編:劉煒宏
主任:齊淑蘭
《中國針灸》第二屆編委會委員名單
編委會高級顧問:王雪苔、程莘農、賀普仁
編委會主任委員:李維衡
編委會副主任委員:鄧良月、石學敏、劉保延、張仁、沈志祥、吳富東、梁繁榮、王之虹、孫國傑、劉煒宏
編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劉煒宏
編委會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 有 馬勝興(美國) 王岱 王凡 王居易 王富春 王玲玲 王順 王之虹 王麟鵬 王克鍵 王華 方劍喬 鄧良月 石學敏 石現 東貴榮 孫國傑 劉保延 劉煒宏 劉志順 呂明莊 齊淑蘭 朱兵 朱江 許能貴 李維衡 余曙光 勞力行(美國) 吳根誠 吳炳煌 吳中朝 吳富東 吳旭 嚴潔 張仁 楊駿 形井秀一(日本) 陳日新 陳立典 陳以國 陳漢平 沈志祥 范郁山 趙百孝 趙京生 周德安 胡玲 高希言 高樹中 賈春生 郭義 梁繁榮 梁錦芳(香港特區)黃龍祥 康鎖彬 韓景獻 焦順發 喻曉春 賴新生 冀來喜 CHENG Zhao(加拿大) Jason Hao(美國) Richard Niemtzow(美國)

醫學雜誌大全(十一)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

《中國醫藥導報》
《中國醫師進修雜誌》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中國醫藥》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中國針灸》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中國中藥雜誌》
《中華病理學雜誌》
《中華傳染病雜誌》
《中華兒科雜誌》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中華放射學雜誌》
《中華婦產科雜誌》
《中華肝臟病雜誌》
《中華高血壓雜誌》
《中國醫院》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中國醫院院長》
《中國醫師雜誌》
《中國執業藥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誌》
《中國醫學創新》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中國腫瘤外科雜誌》
《中國自然醫學雜誌》
《中國卒中雜誌》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誌》
《中國醫療器械雜誌》
《中國醫刊》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
《中華肺部疾病雜誌(電子版)》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
《中國醫藥導刊》
《中國醫藥工業雜誌》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
《中華骨科雜誌》
《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誌》
《中國醫療設備》
《中國醫學科學雜誌(英文版)》
《中國職業醫學》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中國醫學倫理學》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誌》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
《中國醫藥科學》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中國中醫急症》
《中國中醫眼科雜誌》
《中國醫院管理》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誌》
《中國醫院建築與裝備》
《中華創傷骨科雜誌》
《中華創傷雜誌》
《中華創傷雜誌(英文版)》
《中國醫院統計》
《中國醫學學報》
《中華耳科學雜誌》
《中華耳科學雜誌(英文版)》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
《中國疫苗和免疫》
《中國套用生理學雜誌》
《中國優生優育》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
《中華肝膽外科雜誌》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
《中國運動醫學雜誌》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
《中華關節外科雜誌(電子版)》
《中華國際醫學論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