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

劉備借荊州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占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劉備屯兵公安,不利於發展,便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的南郡,東吳魯肅勸說孫權暫時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北抗曹操,東和孫權,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漢基業。後來,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但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至今仍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俗談。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元208年赤壁戰後,孫劉結盟乘勝進軍,經年余激戰,最終奪取荊州城。由於荊州乃兵家必爭的重鎮,所以東吳主帥周瑜親任南郡太守,坐鎮荊州,而功勞甚偉的劉備卻只能率本部兵馬守江南油江口立營。劉備曾被漢獻帝封為左將軍,號左公,劉備駐紮油江口後即改油江口為公安,取“左公安靖,日後強雄”之意。劉備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於發展,於是他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孫權採納周瑜的建議,不僅不借荊州,反而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使50多歲的劉備作了東吳的嬌客。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魯肅繼任。魯肅從吳蜀聯盟以抗曹操的戰略方針考慮,勸說孫權暫時將荊州借給了劉備。劉備借得荊州後,即以之為立足點,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至今仍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俗談。

概述

民間有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給人的印象是,劉備在耍賴,借東西不還。而且 人們可能認為他借的是整個荊州。事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劉備借荊州劉備借荊州

東漢末年,劉表占據荊州。荊州地處長江中游,這裡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進取益州,向東可以進擊江東。
荊州一共有8個郡,赤壁之戰後,由魏、蜀、吳三家瓜分:曹操吃了敗仗,還保有北面的南陽、襄陽兩郡;孫權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兩郡;劉備最多,得了荊州的江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桂陽。
東吳的魯肅很有戰略眼光,他竭力勸說孫權將東吳占據的部分荊州“借”給劉備,好讓劉備站穩腳跟,與東吳一起抵禦曹操。孫權想想也對,就把荊州的南郡“借”給了劉備,一則讓劉備充當抗曹的戰略前哨,二則以此向劉備表示友好。
所以“借荊州”其實只是借了荊州的南郡。
以後,劉備得了益州,孫權就派人去討還南郡,雙方為此劍拔弩張,關係緊張。
不久,曹操進取漢中,劉備擔心丟掉益州,派使者向孫權求和,孫權也擔心自己難以打勝,於是兩家重新劃分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於劉備,劉備和孫權個占三郡。這樣,劉備不僅“還”掉了一郡,還讓出了一郡。劉備解決了荊州的矛盾,與曹操爭漢中,於建安二十四年(219)據有了漢中。於當年七月,自稱漢中王。
但孫權還不知足,認為,荊州居東吳的上游,劉備對東吳是一個大的威脅。如果把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那么東吳不僅鞏固了長江中游,還能向巴蜀發展;然後以整個南方與曹操的北方對抗,進而統一中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卒,呂蒙代替其職位。如果說魯肅是聯劉派,那么他則是堅決的反劉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軍主力在漢中和劉備作戰,駐守荊州的關羽積極配合劉備的行動,親率主力進攻魏軍占據的樊城襄陽,雖然取得了水淹于禁所率的七軍的輝煌戰績,但後方空虛,給了呂蒙以可乘之機。最後關羽在219年年底,敗走麥城,失去荊州這個戰略要地。關羽的錯誤不在於北攻樊城,而在於沒有防備孫權違背盟約,沒有注意鞏固自己的後方,以至於丟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

實際過程

首先了解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記載:“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權以瑜領南郡太守,屯據江陵;程普領江夏太守,治沙羡;……會劉琦卒,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記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代瑜領兵,令程普領南郡太守。魯肅勸權以荊州借劉備,與共拒曹操,權從之。……復以程普領江夏太守,魯肅為漢昌太守,屯陸口。”
三國志魯肅傳》記載:“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令程普領南郡太守。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
《三國志程普傳》記載:“領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縣。……周瑜卒,代領南郡太守。權分荊州與劉備,復還領江夏,……。”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根據以上相關歷史記載,可以看出,《資治通鑑》和《三國志魯肅傳、程普傳》均有很明確的說明,而《先主傳》則沒有明確說明。特別是編年史的《資治通鑑》將前後時間記載的很詳盡。由此,我們可以勾畫出“借荊州”的實際過程為:
1、 208年11月,周瑜率領的大軍於赤壁擊敗曹操,又逆江西進,占領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門戶夷陵),包圍江陵,與曹仁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2、 208年12月,劉備趁江陵大戰,周瑜無暇南顧之機,率部南下搶占四郡的地盤。
3、 209年12月,曹仁放棄江陵北撤,周瑜占領戰略要地江陵。孫權任命周瑜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為代理江夏太守(治沙羡)。
4、 同月,劉琦死,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將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盤分給劉備,劉備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
5、 210年12月,劉備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要求管理(借)荊州。周瑜則建議趁此機會扣留劉備,以絕後患(當然更反對借荊州了。估計此時周瑜正在孫權處匯報攻蜀事宜)。
6、 同月,正好周瑜病死,孫權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魯肅接管周瑜的部隊,負責整個荊州地區。親劉備的魯肅接任,乃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孫權同意了。
7、 同月,程普從江陵退至江夏,魯肅退至陸口,將自公安以西的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線)移交給了劉備。
這就是借荊州的全部過程。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在第三個問題中再討論,可這些地方均是周瑜的部隊經過一年欲血奮戰(且不說前面的赤壁大戰)從曹操手中奪過來的。如此輕鬆的就借給劉備,應當說孫權和魯肅真是很夠意思,很顧全大局。如果這樣的情況都不算借,那么世界上就沒有“借”這個字了。
所以我完全不同意《細說三國》中的所謂荊州乃漢朝皇帝的荊州,其它人沒有權利將荊州借給別人的說法。因為當時漢獻帝的話還有誰聽?試想:如果被曹操控制的漢帝命令劉備或孫權將荊州借給曹操,他們會聽從嗎?所以《細說三國》在此問題上有明顯的偏見。
實際上,劉備也是承認借荊州的,並找藉口拖延不還: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謹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資治通鑑卷六十七》採用了吳主傳的記載。
劉備的這種做法,使一向親劉的魯肅也憤怒了。他親自帶兵在益陽與關羽對峙,並單刀赴會,責備關羽以及劉備的不夠意思:
“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三國志魯肅傳)“肅因責數羽以不返三郡,……肅曰:不然,始於豫州覲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墮好。今已籍手於西川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羽無以答。”(資治通鑑)
這魯肅也太不懂政治了,以為劉備會對吳國感恩不盡。此乃其一生所犯唯一錯誤。

孫權準備攻蜀問題

在《細說三國》中也論述了孫權的攻蜀問題,並認為《資治通鑑》的記載是錯誤的。實際上該書沒有搞明白這裡面錯綜複雜的情況,而妄下結論。
該書認為《資治通鑑卷六十九》記載孫權準備派孫瑜進攻益州,而劉備派兵占據沿江要害,不讓其通過是“極不可靠”的。那時因為該書沒有將記載的時間搞清楚。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
1、 210年12月,周瑜占領江陵已經一年,局面比較穩定。於是建議孫權攻取益州。孫權批准了這個計畫,由周瑜和孫瑜共同執行。這時由於沿江各戰略要點均在周瑜手中,所以周瑜的攻益州計畫中根本沒有要劉備參加的內容
2、 同月,孫權將該計畫通報於劉備,劉備極力反對。但是孫權沒有理理睬。
3、 同月,周瑜在返回江陵的路上病死,其攻蜀計畫暫時停止。而就在本月,剛接任的魯肅就建議孫權將江陵一帶全部借給了劉備。
4、 這時,孫瑜的大軍已經從丹陽(原駐防地)開進到了長江中游一帶(準確時間沒有記載,但是必定是在劉備借到荊州以後,而沒有進軍益州之前)。
5、 由於荊州已經借給劉備,孫瑜軍無法通過,所以孫權又寫信給劉備,建議兩家共同出兵攻蜀。由於劉備是準備自己獨占益州的,就以那些眾所周知的理由拒絕了孫權,並威脅要“被髮入山”,同時派部隊阻擋不準孫瑜軍通過。
所以,孫權一共有兩個攻蜀的方案,第一個是周瑜制訂的,為單獨進軍益州;第二個是孫權(或其他的部將)制訂的,為孫劉共同進軍。兩個方案均因各種原因沒有實行。

荊州的重要性

這裡所說的荊州,主要是指本文論述的江陵地區(荊州其他地區暫不論及)。論壇上有子龍兄的大作《揭批……周公謹》,其中有一段是批評周瑜在江陵與曹仁攻守近一年,而不知去占領南方人口眾多的四郡。實際上,對江陵的重要性和兩湖的軍事地理有所了解,就不會提出這樣的批評了。
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到:湖廣之形勝,在武昌呼?在襄陽呼?抑荊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南宋呂祉在《東南防守便利》中論到:不守江陵則無以復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認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
荊州名士蒯越也建議劉表曰: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因此,占據江陵在當時具有以下戰略意義:
1、 可以向北威脅襄陽(乃至攻占之),以奪取整個江漢地區,威懾曹操的中原;
2、 可以全據長江之險,保護下游的整個東吳地區的安全;
3、 可以作為下一步進軍巴蜀的基地,為日後占據巴蜀、漢中,形成南北對峙打下基礎;
4、 可以切斷南方四郡與北方曹魏的聯繫,今後即可傳檄而定南方四郡。
所以周瑜傾全力攻取江陵,曹仁也拚命防守達一年。
劉備只不過不顧大局,在江陵激戰正酣的時候,不是積極幫助周瑜攻擊關鍵的江陵,而是自己跑到南方去占領了長沙、桂陽、武陵、零陵四郡。(此四郡已經被切斷在江南,傳檄即定,還用的著去攻占嗎?實際上在那裡劉備也根本就沒打什麼仗。)
後來,劉備藉口地盤小,容不下人馬而向孫權借荊州(主要是江陵一帶)。劉備占據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說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會容不下劉備的區區人馬(當時頂多也就5萬)。實際上,由於江陵在孫權手中,劉備向益州發展就無路可行(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向任何方向發展的可能),這才是劉備借荊州的最大目的(當然還有其他好處)。
以後,果然劉備憑藉荊州為基地,西進占據了益州,北上不斷攻擊襄陽。可是同時也威脅到孫權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呂蒙偷襲荊州的後果。所以,人口眾多的南方四郡實際上不如半個南郡的意義重要(另外半個在曹軍手裡)。
至於說到南方四郡的重要性,除了人口多以外,就沒有什麼戰略上的作用了。南宋呂祉論到:“守長沙不足以固江陵,守江陵則足以蔽長沙。”南朝的張邵也認為:“長沙內地,非用武之國,置署妨人,乖為政要。”由於南方四郡位置偏僻,加上當時還缺少開發,是完全不能與江淮地區相比的。
實際上當時南方四郡有多少人口也是個未知數。雖然在東漢順帝時期四郡有280萬人口,但是在80年後的三國時期能有多少呢?只知道280年時整個吳國一共才230萬人口。
所以江陵對於東吳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對於劉備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劉備滿足於終老南方四郡則不重要),相對來說對於暫時無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評價

劉備借荊州,是三國歷史中的著名事件。作為一個歷史典故,還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後語: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家喻戶曉。
又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一般給人的印象是,整個荊州都是劉備不勞而獲,從孫權處“借”來的。《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就是這樣描寫,周瑜千辛萬苦打跑曹軍,結果為人作嫁,城池盡被諸葛亮偷襲占領。其餘江南四郡,兵力空虛,也是手到拿來。周瑜被氣得吐血,小說中周瑜說:“吾等用計策,損兵馬,費錢糧,他去圖現成,豈不可恨!”——換成我,也要吐血也。  
劉備藉口地盤小,容不下人馬而向孫權借荊州(主要是江陵一帶)。劉備占據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說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會容不下劉備的區區人馬(當時頂多也就5萬)。實際上,由於江陵在孫權手中,劉備向益州發展就無路可行(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向任何方向發展的可能),這才是劉備借荊州的最大目的(當然還有其他好處)。 以後,果然劉備憑藉荊州為基地,西進占據了益州,北上不斷攻擊襄陽。可是同時也威脅到孫權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呂蒙偷襲荊州的後果。所以,人口眾多的南方四郡實際上不如半個南郡的意義重要(另外半個在曹軍手裡)。 所以荊州(江陵)對於東吳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對於劉備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劉備滿足於終老南方四郡則不重要),相對來說對於暫時無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劉備借荊州”真相初探

劉備借荊州的故事很有名,以至於使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家喻戶曉,這當然是《三國演義》和三國戲曲的功勞。歷史上是怎么回事,有沒有過借荊州這回事嗎?是值得探討的。為此先說清楚《三國志》上有何記載。在該書中,提到孫權將土地借給劉備事全部皆在五十四卷中。(下面凡只提卷數,未說書名的都引自《三國志》。)
在該卷《魯肅傳》中有:“(劉)備詣荊州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惟(魯)肅勸(孫)權暫借之共拒曹公。”(這裡可以解釋為借重劉備抗曹,也可解釋為將荊州借給劉備。這應是記赤壁之戰後建安十五年。為簡略,下稱此魯肅這一段話為魯一說法。)
此傳中還有“(魯)肅邀(關)羽相見,......(魯)肅因責數(關)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 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這稍含糊,沒有說借的是哪塊地方,但明確說是出借土地。這是建安二十年,魯肅和關羽“單刀會”時說的。簡稱為魯二說法。)
在同一卷《呂蒙傳》中,孫權評價周瑜、魯肅、呂蒙時說:“.......(魯肅)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這是在呂蒙死後所說,應在建安二十四年以後。這時孫權占了荊州,已向曹丕稱臣。這話簡稱孫說法)。

孫權不可能把荊州借給劉備

因為荊州本來就不是他的。
荊州的地域。按《後漢書》卷三十二所說,荊州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兩省及重慶市東部,河南省西南部以及江西省北部。全州分為七個郡。下面是各郡名稱及大致所在位置:南陽(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東部)、長沙(湖南東北)、桂陽(湖南東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
赤壁戰後,曹操占南陽,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陽等地。
孫權占有江夏一部分及長沙一部分(都是它們的東部),另外還占有南郡首府江陵(即現荊州市)。
劉備則占有零陵、武陵、桂陽全部,長沙、江夏及南郡的大部。由此可見,荊州絕大部分是由劉備占領的。這一點也不奇怪,赤壁戰後,劉備支持劉琦為荊州牧,劉琦死後,劉備被眾將推為荊州牧,他占有這些地方是很正常的。
什麼是“借”?按《辭源》上的解釋是:“暫時使用別人的東西,或把自已的東西暫時給別人使用。”古今意義相同。這樣,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其前提條件則是荊州本是東吳的。否則借荊州就不能得到落實。既然孫權本來並不據有荊州大部,那么,說把荊州借給劉備就只能是無稽之談。
在前面所引魯一說法中暗示是魯肅勸孫權將整個荊州借給劉備,這絕無道理。魯二說法中說劉備無家可歸,孫權可憐他才借土地給他的,這也毫無道理。當時劉備已實際占有了荊州大部分土地。魯二說法的背景是劉備占領了四川,孫權派魯肅出兵爭搶荊州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其目的當然是說孫權搶奪三郡是合理的。但是,此前,孫權從沒有控制過這三郡,根本就談不到把它們借給劉備。魯肅的兩說法都是沒道理的,不能以此為根據說孫權曾將荊州借給劉備。
在建安十五年前後,南郡首府江陵的統治權確是由孫權轉入了劉備手中。在曹操失敗後,退回北方,留大將曹仁守江陵,樂進守襄陽。周瑜指揮孫劉聯軍攻打江陵,圍攻近一年後,曹仁退走,孫權任周瑜為南郡太守,據有江陵。
有不少學者認為所謂借荊州就是借江陵?這樣說恐怕也是不妥當的。

江陵轉入劉備手也不能用“借”字來表征

關於江陵控制權的轉移的原因,在《三國志》蜀漢方面記述沒有查到,只是在《張飛傳》中說到,張飛先任宜都太守,後“轉在南郡”,因江陵是南郡首府,這應意味著江陵已由劉備控制。
在東吳方面的記述中,除前引的魯一說法也可解釋為把江陵借給劉備外,在卷五十五《程普傳》中說:“周瑜卒,(程普)代領南郡太守,(孫)權分荊州與劉備,(程)普復還江夏。”這裡的“分”字用的十分有趣,好象天下都是孫權的,他可以把他沒控制的地方分給別人。這應該是孫權稱帝後,吳國史官用了以孫權為真正中國皇帝的口氣。
如果說江陵確是孫權借給劉備,劉備只有暫時使用權,那么,在此後孫權就有權要求劉備歸還江陵,但是,後來從未見孫權這邊提出這樣的要求。在建安二十年孫權搶奪三郡時,魯肅並未向關羽提出歸還江陵,也沒有說你如不歸還江陵,那么就拿三郡來抵償吧之類的話。既然沒有這樣說,只能認為,當初並沒有隻暫時讓劉備用江陵的說法,也就是說不是“借”。
既然不是借,那么江陵怎么會轉到劉備手中呢?沒有確切記載,只能試著猜一猜。
一種可能是劉備當時已經為此作了些補償,也就是劉備交給孫權一些他自己占領的土地,以換取江陵,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也符合情理,但史書上沒這樣記載,只能存疑。
另一種可能是孫權為了自己的大利益,而放棄了江陵。當時,孫權為了抗曹,不得不依重劉備。孫權自己就說過,“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卷三十五)魯肅對孫權說過:“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孫權)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劉)備使撫安之。”(這裡的“借”字是借重的意思。見五十四卷)劉備成為荊州牧後,孫權把自己的妹妹給了劉備。在《先主傳》中說是:“(孫)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卷三十二)說是孫權的一種討好行為。當劉備到孫權處時,曹魏那邊很多人都認為孫權會殺劉備,曹操的重要謀士程昱卻說:“(孫權)所憚者曹公無敵於天下,........(孫)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卷十四)事實證明了這預測是對的。當初,孫權借重劉備這是不爭的事實。(劉備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在拙作《曹操究竟因何而失敗?——赤壁之戰勝負真象透析 》已有分析)。
孫權應該知道如果動粗,他是保不住江陵的。當時劉備駐公安,在長江南邊,距江陵很近;張飛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邊;關羽為襄陽太守,駐長江以北。這簡直是對江陵三面合圍之勢。江陵東部的土地,也並不盡在東吳手中。原劉琦駐夏口(現漢口、漢陽一帶),並未見有孫權派兵取得此地的記載,按理還應在劉琦的繼承人劉備手中。這樣,劉備則對江陵可以四面合圍。東吳雖可用長江水道與江陵聯絡,不過,相對於東吳主力軍隊駐地,江陵頗為窵遠。
所以,逼於形勢,為了抵禦曹操,孫權將江陵交給劉備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按常理,劉備必然為之要付出代價,可惜史書沒有具體記載。
總之,由於後來孫吳從來沒有以江陵為理由向劉備要求什麼,可以說江陵也不是借給劉備的。

為什麼會有劉備借荊州的說法

既然借荊州(或借江陵)都不大可能是事實,那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呢?由於所有與之相關的說法都源於東吳人的傳記,會不會是東吳製造的輿論,其目的在於為東吳偷襲荊州製造理由?初看來這是有道理的,但如進一步推敲,就有問題了:偷襲荊州是不需要理由的。東漢末三國是一個強權時代,漢朝皇帝沒有了權威,誰的勢力大,誰的軍隊能打,誰就有理。曹操消滅了那么多軍閥和地方長官,並沒有為之製造理由;劉備以仁義著稱,但進攻四川劉璋時也沒有製造什麼合理的理由。所以,按當時的邏輯,孫權奪了荊州,就算勝利,沒必要捏造什麼“借”的輿論。如果說借荊州是東吳捏造出來的,還得有更令人信服的理由。
這理由是存在的,就是偷襲荊州在東吳內部可能有人反對。至少有兩種人。一種是如魯肅那樣有著長遠戰略遠光的高人;另一種則是反對在偷襲荊州後不得不向曹魏稱臣的武將。
魯肅極具戰略眼光,他的目標不是東吳偏安一隅。在他和孫權見面後,就提出“鼎足江東,以觀天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五十四卷)的戰略,和諸葛亮隆中對異曲同功,且早於隆中對。為了實現戰略目標,他主張和劉備聯合。在那個時候,只有和劉備聯合才可能和曹操對抗,單靠孫吳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他仍主持由劉備手中奪取了荊州三郡,爭三郡成功了,而且孫劉聯盟也沒有破裂,這正是他高明之處。而偷襲荊州卻造成孫劉聯盟的破裂。魯肅如果還活著,他有可能反對偷襲荊州。劉孫兩家大興兵,曹魏漁人得利,有著極大危險性。從長遠利益看,偷襲對東吳也並不真正有利,如果劉備過分削弱,只能龜縮於西南一隅,那么東吳也只能偏安東南,“以圖天下”的戰略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最危險的是偷襲荊州後,若劉備頃全蜀之兵來復仇,孫吳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東和劉備作戰,曹魏如乘虛而入,可能會滅掉吳國。在劉備大軍壓境時,孫權向曹魏投降稱臣,曹魏大臣劉曄向曹丕進言不要接受其降,說:“(吳蜀)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伐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十四卷)孫權命真好,此時曹操剛死不久,曹丕缺乏統一中國的雄才和魄力,沒接受此建議,東吳才得以保全。偷襲時魯肅已死,但是,他在東吳不會沒有知音的,對這種危險性不會沒有意識;即使偷襲時沒看到,劉備興兵時不會沒人看不到這種危險。
在奪得荊州後,劉備興兵,孫權卑詞奉章,貢獻珍寶向曹丕稱臣。曹丕派邢貞(一個無名小輩)來東吳冊封,孫權出迎,邢貞竟入門不下車(五十二卷)。吳將徐盛極為憤怒,以至痛哭流涕(五十五卷)。
為了說服第一類有戰略眼光的人,安撫第二類因他向曹魏稱臣而憤怒的人,孫權最佳方法是把偷襲荊州罪狀全放在劉備頭上,指責劉備無賴。這樣,就有了前面所引的孫說法,說魯肅把荊州借給了劉備。既然是借的,取回當然是合理的,錯在於劉備該還不還。這樣能不能安撫那些人,不清楚,但在邏輯上是能說通的。
至於前面引的魯一說法及魯二說法,很可能是東吳的史官因孫權這樣說了,只好把魯肅當初所說的話作些改動,迎合孫權。(當經歷的事情多了,就會明白,對於大人物,改動歷史記載只是小菜一碟。)蜀國好象是沒有史官作記錄的,至少這一段時間沒有,陳壽在寫《三國志》時接受了吳史官的記載。魯肅在單刀會上所說的(即魯說法二)和他在當初在赤壁之戰前的說法是根本矛盾的,作為一代名臣名將,魯肅是不會這樣不顧面子的,有可能是吳國史官改動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