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

《中國漫畫》

《中國漫畫》創刊號於1989年1月出版,16開本,月刊,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和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漫畫》是天津美術出版社和北方動漫集團合辦的一本漫畫雜誌,於2011年6月改版為全彩4拼1原創漫畫連載雜誌,全國發行,在各大中小城市報刊亭或圖書市場均有售賣。
《中國漫畫》封面中間大部分是於化鯉的漫畫《財神遇難》,這是對改革開放初期的所謂“跑步(部)前(錢)進”不正之風的諷刺。該刊的顧問是華君武丁聰,主編是王復軍、於化鯉。

特色

創刊號的內容十分豐富,既有新作也有傳統的名作,既主要發表國內漫畫作者的作品,也刊登一些港台和外國漫畫家的作品,讓讀者在諷刺與幽默中感受漫畫藝術,甚至捧腹大笑,同時受到教育和啟發。“漫畫新作”欄刊登了華君武、丁聰、方成、蔡振華等名家的新作。尤其是華君武1989年1月的《蝗蟲近親》,把一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比喻成蝗蟲,加以諷刺和鞭撻,令人過目不忘。“對號入座”欄中王宇的漫畫《94秒開一處方》、《賭博專業戶》、《最緊俏的商品》、《請神仙看電影》等都惟妙惟肖地諷刺了各行各業中不道德行為,讓人們對號入座,加以摒棄。田遨的短文《追求》與張樂平早期“三毛”的幾幅漫畫,則生動地概括了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的一生追求。還有馬三立說笑話和趙保樂的相聲小品《該不該》配上漫畫,確實讓人開懷捧腹……
此外,創刊號還刊登了1988年《中國漫畫展》作品選,台灣漫畫家魚夫的《李登輝的形象》、《雙手控天下》等六幅漫畫,和古羅夫等一些蘇聯漫畫家的作品。創刊號封底詹同畫的《中國漫人錄》把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廖冰兄、蔡振華、韋啟美的漫畫形象留給了讀者,可愛、可笑,讓人們永遠難忘!

宗旨

1、堅持自己的辦刊方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及時反映老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使刊物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2、與時俱進面向市場,為廣大讀者著想,刊物的內容應定位在青年知識階層,以滿足購買群體的需求;
3、充分利用《中國漫畫》雜誌的品牌資源,開展各種活動,促進企業文化的交流,使漫畫藝術融入商品經濟的大潮中;
4、漫畫作者要拓寬創作的領域,畫自己熟悉的或自己親身經歷的選題,要獨闢蹊徑,追求漫畫藝術的多樣化,使漫畫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廣大民眾。

重裝亮相

改版後的《中國漫畫》網羅了全國一流漫畫家和他們的全新力作,其中包括於彥舒的《契約演奏家》;顏開監製的玄幻巨製《天啟錄》;周洪濱的獨家全新連載力作《媚狐之吻》;張三瘋的《撞見木蘭》等。同時,特別企劃“Dis卡玩團”還將每期介紹一個漫畫工作室背後的故事,揭秘一部漫畫作品的打造經過,帶領讀者開啟一段漫畫世界的發現之旅。

創意總監

漫畫家周洪濱擔任創意總監

跟很多上世紀70、80年代出生的人一樣,周洪濱是看著日式動漫成長起來的,但他最初接受的卻是中國傳統幽默漫畫的教育,“2002年我曾在天津聯大的漫畫專業班跟很多天津老一輩漫畫家如段紀夫、朱森林、曹開翔學習傳統及幽默漫畫的創作,受益良多。當時在國內單純模仿日式漫畫,並沒有什麼市場可言。相比之下,本土搞笑、幽默類型的漫畫則更受讀者歡迎,我最初作品的定位就是幽默漫畫,老漫畫家們對於我的漫畫創作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啟蒙作用。”經過初期的學習,周洪濱編繪的四格幽默漫畫開始在《漫畫Party》雜誌上發表,並取得良好的反響。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周洪濱分別為國內很多熱門的漫畫雜誌如《中國漫畫》、《知音漫客》、《漫畫Party》等供稿,成為高產、高質並能保證發行量的主力作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無賴熊貓》獲得第二屆金龍獎最佳幽默漫畫金獎及文化部頒布的原創動漫扶持計畫網路動漫作品獎。此外,他的單行本《偷星九月天》今年發行量達到了75萬冊,處於國內漫畫作者隊伍的領先地位。他的漫畫風格已經從純幽默逐漸轉為故事漫畫,“我有一個很不錯的製作團隊,大家分工合作,流程分得很細,我現在主要負責編腳本和分鏡處理。平時大家趕稿很辛苦,幾乎沒有娛樂和好好休息的時間。”
中國動漫,走自己的路
談到中國動漫的發展時,周洪濱感慨地說:“中國動漫近些年逐漸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也湧現出不少成功人士,我也是在這些人的感召下、鼓舞下,不斷努力前進的。”一部好的漫畫作品,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經久不衰,除了好的故事情節、優質的畫工,還必須有延續性,“如《名偵探柯南》、《機器貓》是伴隨著幾代人成長起來的,至今孩子們還非常喜歡看。再比如,國內漫畫作者貓小樂的《阿衰online》系列漫畫,單行本已經出到28本,發行量達兩千萬冊,很厲害!”他認為,中國動漫作者已經探尋到一條完全區別於日式動漫並能與之抗衡的路子,那就是全彩漫,即通篇故事都用彩色漫畫的形式予以表現,“看著彩漫成長起來的讀者往往就不太習慣看黑白漫畫了,而現在的日本漫畫大部分還是黑白的,這就為中國漫畫留出了一大部分市場空間。此外,如黑背、阿桂等漫畫家走的是網路漫畫的路子,然後再出單行本,也很成功。總之,中國動漫作者隊伍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貼近讀者才能贏得市場
周洪濱對全新改版的《中國漫畫》雜誌表示了肯定:“雜誌定位很準確,完全從讀者的喜好出發,走市場化的路線。整體視覺設計也非常時尚、炫目,特別是這個‘密碼本’的贈品,設計精美,頗具吸引力。天津本土的動漫作者其實很多,可謂人才濟濟,《中國漫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從而也更能推進天津動漫向前發展。相信這本全新的雜誌,會有很多未知和可能性等待我們去實現。”周洪濱現正在《中國漫畫》上連載他的漫畫新作《媚狐之吻》,唯美的中國風格,加上奇幻、搞笑的校園題材,相信會贏得不少年輕讀者的喜愛。天津北方動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陽光出版公司經理、《中國漫畫》主編趙歌樂在品評周洪濱的作品時說:“周洪濱的漫畫作品非常貼近讀者和市場需求,也贏得了很多漫畫同行的認可。特聘他為創意總監,希望他能對我們雜誌的整體水平進行把關,使《中國漫畫》更能貼近市場和讀者。”對此,周洪濱也表示,與《中國漫畫》合作,能將自己與讀者拉得更近,通過刊評表、簡訊及網路互動,能更方便地了解讀者的喜好。他還說:“現在做連載漫畫的作者,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根據讀者喜好及流行趨勢,隨時調整故事情節,這也是國內漫畫逐漸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我經常會上百度貼吧,那裡會有讀者對我的作品進行討論,雖然也有批評的聲音,但不少意見很正確,甚至一語中的。”
周洪濱表示,2011年會儘量多出新作品,在吸取《偷星九月天》的成功經驗後,爭取把《媚狐之吻》也成功地推向市場。“一部好的漫畫從雜誌連載、出單行本到推出周邊產品,最後變成卡通片、動畫電影,甚至遊戲化,這便形成了一條成功的動漫產業鏈,希望藉助北方動漫集團的優勢,與《中國漫畫》進行深入合作,將我的作品早日改編成為動畫產品,為更多人所喜愛,這樣影響力和價值也會翻倍。”

徵稿要求

1.電子版畫稿大小必須最少在1000*650(或650*1000)以上,線條顏色清晰。紙稿需A4大小。

2.畫稿需完成度較高,即:彩稿需上色完整飽滿,背景和前景人物都應有色彩黑白線稿需畫面充實精細,有完整清晰勾線。

3.暫不限原創或臨摹,當然我們對原創或臨摹作品的選擇標準也會有所區別,要求作品主題健康。

4.因為是愛好者展示交流版塊,對繪畫水平並不作很高要求,請愛好者放心大膽投稿。一經採用我們將通過郵件或其它形式通知投稿者。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電視戲曲》
《中國西洋棋》
《中國朝鮮族教育》
《中國圖書館學會工作通訊》
《中國朝鮮語文》
《中國健身術》
《中國標準服務網網刊》
《中國體育雜誌》
《中等職業教育》
《中國百老匯》
《中國圖書在版編目快報》
《中國傳媒科技》
《中國集郵》
《中國連環畫》
《中國鐵路文學》
《中國電子出版》
《中國考試》
《中國電大教育》
《中國教工》
《中國出版》
《中國電影市場》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中國報刊月報》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中國教育網路》
《中國教育前沿》
《中國教師》
《中國體育教練員》
《中國記者》
《中國環境管理》
《中國數學教育》
《中國書法》
《中國廣播影視》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中國攝影》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
《中國廣播》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中國典籍與文化》
《中國培訓》
《中國版畫》
《中國比較文學》
《中國翻譯》
《中國民族教育》
《中北大學學報》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
《中國漫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出版年鑑》
《中國成人教育》
《中國博物館》
《中國標準化》
《中國電影年鑑》
《中國圖書評論》
《中國電視》
《中國圖片》
《中國體育年鑑》
《中國體育科技》
《中國體育》
《中國特殊教育》
《中國收藏》
《中國標準導報》
《中國電化教育》
《中國少年兒童》
《中國輕工教育》
《中國檔案》
《中國農業教育》
《中國名城》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科技教育》
《中國科技獎勵》
《中國科技翻譯》
《中國科技產業》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
《中國教育學刊》
《中國大學教學》
《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報業》
《中國發明與專利》
《中國釣魚》
《中國外語》
《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攝影家》
《中國少年文摘》
《中國排球》
《中國高教研究》
《中國鋼筆書法》
《中國圖書館學報》
《中國電力教育》
《中國編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