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與文化》

保存我國優秀古代文化典籍,培養中華文化傳人,使文明薪火代代相傳,發揮繼續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功能,是國家圖書館神聖而重要的使命。2001年至新世紀之初,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歷史上最年輕的領導集體剛剛組建,他們在思考,伴隨著全球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中華民族古老文明作為現代文明的源頭越來越受到重視,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從中尋找現代文明發展的動力,作為中國古代文明重要載體的中國典籍應更多地從文人墨客的書齋、專家學者們的象牙之塔中拓展開來,回到廣袤無垠而生生不息的人間沃土,回到生機勃勃而問題四伏的有情天地,成為不斷生長的活的文化。作為這樣一個時代的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的管理者,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保護典籍的安全傳承,還有義務讓這些典籍走近社會大眾,在新時代文化建設傳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基本信息

信息

郵發代號:28一210
IsSNIO04一3241
CNll一2992/G2

作者:《中國典籍與文化》

編輯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著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
《中國典籍與文化丫雜誌是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簡介

刊物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旨歸,致力於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整合文、史、哲文獻諸多學科,進行多角度、多層面《中國典籍與文化》是雜誌,原來定位在普通型,比較多的發短而淺文章,有點象《文史知識》,但比《文史知識》更專業。現在已經改版,也發精深的學術論文了。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是以書代刊的,凡是不適合在《中國典籍與文化》上發的重要論文,就移到那兒發表。
從學術來說,《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是高端的專業刊物,那上面發論文不太容易。但它是書,不是雜誌,對於要完成學校任務的學生來說,不適宜。因為學校不承認。
這兩個刊物都是高校古委會主辦的。
《中國典籍與文化》不發碩士生的論文,為了杜絕關係稿,只能搞一刀切。

本書由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主編,是講座“中國典籍與文化”講稿的結集。書中收集了包括黃永年、程毅中、李致中、孫文泱、楊成凱在內的9位專家學者的論著,其具體內容包括:我怎樣學會了鑑別古籍版本(黃永年)、明代小說的盜版與偽托(程毅中)、國學傳統與創新(聶鴻音)、南府與昇平署(朱家渚)等。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電視戲曲》
《中國西洋棋》
《中國朝鮮族教育》
《中國圖書館學會工作通訊》
《中國朝鮮語文》
《中國健身術》
《中國標準服務網網刊》
《中國體育雜誌》
《中等職業教育》
《中國百老匯》
《中國圖書在版編目快報》
《中國傳媒科技》
《中國集郵》
《中國連環畫》
《中國鐵路文學》
《中國電子出版》
《中國考試》
《中國電大教育》
《中國教工》
《中國出版》
《中國電影市場》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中國報刊月報》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中國教育網路》
《中國教育前沿》
《中國教師》
《中國體育教練員》
《中國記者》
《中國環境管理》
《中國數學教育》
《中國書法》
《中國廣播影視》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中國攝影》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
《中國廣播》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中國典籍與文化》
《中國培訓》
《中國版畫》
《中國比較文學》
《中國翻譯》
《中國民族教育》
《中北大學學報》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
《中國漫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出版年鑑》
《中國成人教育》
《中國博物館》
《中國標準化》
《中國電影年鑑》
《中國圖書評論》
《中國電視》
《中國圖片》
《中國體育年鑑》
《中國體育科技》
《中國體育》
《中國特殊教育》
《中國收藏》
《中國標準導報》
《中國電化教育》
《中國少年兒童》
《中國輕工教育》
《中國檔案》
《中國農業教育》
《中國名城》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科技教育》
《中國科技獎勵》
《中國科技翻譯》
《中國科技產業》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
《中國教育學刊》
《中國大學教學》
《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報業》
《中國發明與專利》
《中國釣魚》
《中國外語》
《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攝影家》
《中國少年文摘》
《中國排球》
《中國高教研究》
《中國鋼筆書法》
《中國圖書館學報》
《中國電力教育》
《中國編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