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本書論述了中國佛教哲學的形成及其演變,以及中國佛教哲學的思想體系,也就是從歷史與理論兩個方面,對中國佛教哲學作一總論性的說明,以便讀者對中國佛教哲學有一個總體的、歷史的、概念性的了解。

基本信息

作者:方立天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年12月

ISBN:9787300042589

內容提要

中國佛教哲學反映了中國佛教學者對宇宙人生和修持實踐的看法與主張。本書從中國哲學史發展的脈絡來解讀、詮釋中國佛教哲學的思想,並採用問題解析體來展現中國佛教哲學的內容。全書通過總論、人生論、心性論、宇宙論和實踐論五編的專題論述,闡明中國佛教哲學問題的濫觴、論辯、演變與發展的歷史軌跡,顯示其間不同觀點之間的互動進程,進而總結其哲學思維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規律。

作者簡介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1984年經國務院特批破格晉升為正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長。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誌主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中國哲學、佛教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專著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和《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等,此外發表文章250餘篇。

目錄

上 卷
第一編 總 論
小 引
第一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形成
 第一節 中國佛教哲學的界說
 第二節 中國佛教哲學形成的途徑
 一、翻譯經典
 二、講習經義
 三、編撰佛典
 四、判教創宗
 第三節 中國佛教哲學形成的根源
 一、地理環境
 二、自然經濟
 三、政治結構
 四、文化環境
第二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歷史演變
 第一節 “格義”式哲學的產生
 第二節 玄學化哲學的流行
 第三節 學派哲學的興起
 第四節 宗派哲學的繁榮
 第五節 心性哲學的合流
小 結
第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思想體系
 第一節 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思想元素
 一、人生論哲學
 二、宇宙論哲學
 三、實踐論哲學
 第二節 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多重聯繫
 一、層次和核心
 二、內部聯繫
 三、外部聯繫
 第三節 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內外作用
 一、內部作用
 二、外部作用
第二編 人生論
小 引
第四章 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
 第一節 驚世駭俗的新型人生哲學
 一、“實理”與“根要”
 二、質疑與挑戰
 第二節 報應說的新論證
 一、報應的根源
 二、報應的方式
 三、報應的主體
 四、報應的性質
 第三節 輪迴說的新闡發
 一、六道輪迴與魂歸泰山
 二、十界互具與刻刻輪迴
 三、輪迴與持戒,輪迴與心念
 四、對儒家反輪迴說的回應
 第四節 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的特色
 一、因果報應論的哲學內涵
 二、因果報應論的社會功能
 三、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的思想特色
第五章 中國佛教的神不滅論
 第一節 令人困惑的重大哲學問題
 一、兩個問題的對立見解
 二、中國佛教的一般回應
 三、形成分歧的深刻原因
 第二節 神滅與神不滅的論爭
 一、論爭的開展
 二、論爭的激化
 三、論爭的高潮
 第三節 “神”的意蘊與神不滅的論證
 一、“神”的多重意蘊
 二、神不滅的系統論證
 第四節 佛教神不滅論與中國固有思想文化
第六章 中國佛教涅槃觀念的演變與發展
 第一節 印度佛教涅槃學說略述
 一、部派佛教的兩種涅槃說
 二、中觀學派的涅槃與世間無差別論
 三、《大般涅槃經》的涅槃四德說
 四、唯識學派的涅槃即真如離障說
 第二節 漢、魏、晉時代的涅槃思想
 第三節 南北朝的涅槃師說
 第四節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論
第七章 中國佛教對於“佛”的涵義的轉換與拓展
 第一節 印度佛教佛身論略述
 一、從一身說到多身說
 二、從一佛說到多佛說
 第二節 中國佛教對於“佛”的涵義的中國化詮釋
 一、體道者是佛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三、佛是人格神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說
 六、禪宗的“如何是佛”說
 第三節 中國佛教對於佛身的創造性闡述
 一、隋唐前的法身觀
 二、《大乘起信論》的三身理論
 三、天台、華嚴、淨土、禪諸宗的佛身說
第八章 中國佛教淨土觀念的類別與轉型
 第一節 印度佛教淨土說略述
 第二節 彌勒淨土信仰的興衰
 第三節 彌陀淨土思想的歧解
 第四節 唯心淨土觀念的流傳
 第五節 人間淨土思想的倡導
第三編 心性論
小 引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論思想概述
 第一節 小乘佛教的心性說
 一、心識說
 二、心性染淨說
 第二節 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一性皆成”說
 一、菩提心
 二、如來藏
 三、佛性
 第三節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別”說
 一、種性與阿賴耶識種子
 二、五種性說
 第四節 如來藏說與阿賴耶識說的調和
第十章 中國佛教心性論哲學範疇網路
 第一節 “心”範疇的展開與關聯
 第二節 “性”範疇的展開與關聯
 第三節 合論
第十一章 南北朝時代佛教三大心性論思潮
 第一節 佛性學說的探索與分歧
 一、佛性的意義
 二、佛性的有無
 三、佛性的本有始有
 第二節 關於阿賴耶識的歧解與爭論
 一、阿賴耶識真妄辨
 二、阿賴耶識與佛性
 第三節 真心本覺的提出與闡揚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惡說
 第一節 三法無差
 一、心無差
 二、眾生無差
 三、佛無差
 第二節 三因佛性
 第三節 相對種與同類種
 第四節 性具善惡
 一、善性惡性本具不斷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惡”
 三、貪慾即是道
 四、理毒性毒之爭
 第五節 無情有性
第十三章 華嚴宗的自性清淨圓明說
 第一節 明佛種性
 第二節 自性清淨圓明
 第三節 無住心體
 第四節 真心即性
 第五節 自心為不動智
第十四章 三論、唯識和密諸宗的心性論
 第一節 三論宗的中道佛性論
 一、對以往佛性論的總結和批判
 二、中道佛性論的提出與開展
 第二節 法相唯識宗的一分無性說
 一、三類闡提
 二、理佛性與行佛性
 第三節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實際說
 一、三界無二無別
 二、本不生即心實際
 三、心自覺心
第十五章 禪宗的理論要旨與慧能前禪師的心性思想
 第一節 禪宗的理論要旨——心性論
 第二節 達摩、慧可、僧璨的真性與自覺說
 一、同一真性與安心法門
 二、自覺聖智與是心是佛
 三、一心不生與任性合道
 第三節 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與本真心思想
 一、心心念佛與念佛淨心
 二、明淨心與念佛心
 三、自心與本真心
 第四節 牛頭法融的無心與忘情說
 一、“無心”合“道”
 二、喪己忘情
 三、無情有性
 第五節 神的染淨二心說
第十六章 慧能《壇經》的性淨自悟說
 第一節 心、自心、本心與自本心
 第二節 性、自性、本性與自本性
 一、《壇經》“自性”概念的性質
 二、《壇經》“自性”概念的功能
 第三節 心地性王與心性同一
 第四節 自心是佛與本性頓悟
第十七章 荷澤宗的靈知心體說
 第一節 靈知
 第二節 佛性與佛心
 第三節 禪門三宗心說
第十八章 石頭宗的靈源皎潔說
 第一節 心靈湛圓
 第二節 心地自然
 第三節 性理歸宗
 第四節 無心合道
 第五節 無情說法
 第六節 一心為宗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說
 第一節 平常心是道與觸類是道
 第二節 清淨本心與見聞覺知
 第三節 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
 第四節 心即是佛與無心是道
 第五節 有情無佛性與無情有佛性
小結
第二十章 臨濟宗的一念心清淨與無事是貴人說
 第一節 心清淨與自信心
 第二節 見聞覺知與全體大用
 第三節 “無事”與“無”字
 第四節 菩提心與忠義心
 第五節 清淨心與一心法界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 儒家心性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學術思想重心的共同轉軌
 一、儒家人性論與佛教學術思想重心的轉移
 二、佛教心性論與儒家學術思想重心的定位
 第三節 自心地位的突出與心性本體的確立
 一、重視現實人心與自心地位的突出
 二、真心本體說與心性本體的確立
 第四節 心性思想內涵的調整互補
 一、性善惡之辯與性有善惡論
 二、生靜心知與性靜性覺
 三、真妄淨染與心性二元
 四、忘心無境與無心無著
 第五節 心性修養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攝
 一、“極高明而道中庸”與“平常心是道”
 二、盡心知性與明心見性
 三、情染性淨與滅情復性
 四、識得本心與發明本心
 五、頓悟與神悟
 六、禪定與靜坐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 道家對佛教心性論的影響
 一、道與禪
 二、自然與自性
 三、無為而無不為與無修而修
 四、靜觀、得意忘言與禪悟
 第二節 佛教對道教心性論的影響
 一、輪迴果報與形亡性存
 二、萬法皆空與忘身無心
 三、心生萬法與心為道體
 四、明心見性與修心煉性
 餘論一 心性論: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異點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異
 餘論二 心性論:儒、道、佛三教哲學的主要契合點
下 卷
第四編 宇宙論
小 引
第二十三章 中國佛教的宇宙結構論
 第一節 宇宙圖式論
 一、《經律異相》的天地說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說
 三、《法界安立圖》的宇宙圖式說
 第二節 宇宙時間觀
 一、《經律異相》的三界成壞說
 二、《法苑珠林》的劫量說
 三、《法界安立圖》的四大千劫量說
第二十四章 中國佛教的現象論
 第一節 僧肇的物不真論和物不遷論
 一、“假號不真”的物不真論
 二、“動靜未始異”的物不遷論
 第二節 天台宗的諸法即實相說
 一、實相的意義、內容與表述
 二、諸法即實相
 第三節 法相唯識宗的三自性說與三類境
 一、三自性說:存在的三種形態
 二、三類境說:現象的三種類別
 第四節 華嚴宗的事事無礙論
 一、事事無礙的界說
 二、事事無礙論的內容
 三、事事無礙論的哲學底蘊與邏輯性格
 四、事事無礙論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特色
 第五節 鎮澄對僧肇《物不遷論》的批評
 一、性空與性住
 二、法住與性住
 三、性空與實性(佛性)
第二十五章 中國佛教的本體論(上)
 第一節 印度佛教本體論略述
 一、本體“實有”說
 二、本體性空說
 三、本體心識說
 第二節 中國佛教本體論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
 一、中國固有本體論思想概述
 二、中國佛教本體論形成的途徑
 第三節 氣本原說的認同與揚棄
 一、氣與“四大”
 二、氣與因果報應及神不滅
 三、氣與心
 第四節 道體說的牽附與會通
 一、以道家之“道”為佛教之“道”
 二、從“道亦虛空”到“虛空為道本”
 三、道體遍在與無情有佛性
 第五節 本無說的興起與終結
 一、東漢三國時代的本無思想
 二、本無宗的本體思想
第二十六章 中國佛教的本體論(下)
 第一節 法性實在論的確立與轉向
 一、慧遠的法性實在論
 二、鳩摩羅什對法性實在論的批評
 三、法性實在論的理論轉軌
 第二節 “理”思想的拓展與演進
 一、中國哲學“理”範疇簡述
 二、竺道生的理佛說
 三、天台宗的理具說
 四、華嚴宗的理體說
 五、禪宗的理事不二說
 第三節 心本原說的創立與發展
 一、心本原說的提出
 二、東晉時代心有無義之爭辯與心本體說之濫觴
 三、《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
 四、地論師與攝論師關於心識本原之論辯
 五、天台宗的心本說
 六、華嚴宗的真心本原說
 七、禪宗的自心本原說
第五編 實踐論
小 引
第二十七章 中國佛教的倫理觀
 第一節 中國佛教倫理的理論基礎
 一、佛教倫理旨趣的根據——人生論
 二、佛教倫理價值的基石——果報論
 三、佛教倫理自覺的本原——心性論
 第二節 倫理原則與倫理德目
 一、三大倫理原則
 二、重要的倫理德目
 第三節 中國佛教倫理與世俗倫理
 一、中國佛教與儒家世俗倫理協調的方式
 二、佛教倫理思想為中國世俗倫理提供的新因素
 第四節 中國佛教倫理的歷史作用與現代價值
第二十八章 中國佛教的禪修論(上)
 第一節 禪·禪定·禪悟
 第二節 漢晉禪學
 一、禪法的傳入
 二、東晉十六國時代禪法的多元融合
 第三節 南北朝禪學
 一、北朝禪學的五系
 二、南朝禪學的重鎮
 三、南北朝禪學的基本特點
 第四節 天台宗的圓頓止觀法門
 一、止觀的涵義與類別
 二、圓頓止觀法門
第二十九章 中國佛教的禪修論(下)
 第一節 道信和弘忍的東山法門
 一、道信的“念佛即是念心”說
 二、從道信的“守一”到弘忍的“守心”
 第二節 南頓北漸
 一、晉宋之際的頓漸分野
 二、神秀一系:重漸修漸悟
 三、慧能和神會:主頓悟漸修
 四、洪州、石頭二宗和五家:倡無修頓悟
 五、南頓北漸的異同
 第三節 如來禪與祖師禪
 一、何謂如來禪
 二、何謂祖師禪
 三、如來禪與祖師禪的禪法區別
 四、如來禪與祖師禪的歷史界限
 五、祖師禪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傳的文化意義
 第四節 文字禪、看話禪與默照禪
 一、繞路說禪的文字禪
 二、參究話頭的看話禪
 三、守默觀照的默照禪
 第五節 念佛禪
第三十章 中國佛教的直覺論
 第一節 中國佛教直覺思維重要詞語的界說
 一、觀
 二、照
 三、證
 四、悟
 第二節 中國佛教直覺思維的歷史演變
 一、漢魏西晉的禪觀與般若直觀
 二、東晉南北朝禪觀與空觀相融合的直觀方式
 三、隋唐以來中國佛教諸宗的直覺方式
 第三節 中國佛教直覺思維的主要特點
第三十一章 中國佛教的語言觀
 第一節 印度佛教語言觀略述
 第二節 中國儒家、道家、玄學家的語言觀略述
 一、儒家重社會功能的語言觀
 二、道家語言觀的四要點
 三、魏晉玄學家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說
 第三節 禪宗前中國佛教語言觀要略
 一、譯經、轉讀、唱導涉及的語言觀
 二、東晉時代著名佛教學者的語言觀
 三、天台、三論、淨土諸宗的語言觀
 第四節 禪宗的“不立文字”語言觀
 一、重在不執文字的“不立文字”說
 二、不立文字原則下的“不離文字”說
第三十二章 中國佛教的真理觀
 第一節 印度佛教真理觀概述
 一、早期佛教的四諦和三法印說
 二、部派佛教的二諦說
 三、大乘佛教的實相說
 第二節 鳩摩羅什、僧肇和竺道生在中國佛教真理觀上的奠基性作用
 第三節 三論師系與成論師系在二諦問題上的歧異
 一、二諦意義
 二、二諦內容
 三、二諦體性
 第四節 吉藏的破邪顯正說與四重二諦
 一、重在無所得的破邪顯正說
 二、意在言亡慮絕的四重二諦說
 第五節 智顗的七種二諦說與三諦圓融說
 一、與判教相結合的七種二諦說
 二、三諦圓融說與中道佛性化
 第六節 窺基的四重二諦說
小 結
結 語
徵引與參考書目
主要人名索引
後 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