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佛學

佛學: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疏上。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通常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考證,梳理式研究。一種是實證佛學所蘊含的深刻義理的領悟式研究。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歷史所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滅,住世七十九年。佛教自從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地,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了,佛教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一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往昔所造諸惡業,皆因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基本信息

佛教解釋

什麼是佛教

佛學佛學

佛學:對釋迦牟尼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疏上。

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

佛教的真實含義就是佛學。因為佛教實際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法是讓凡夫人通過修學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學。

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開許,然後由菩薩們寫下的經論,如藏傳佛教的《丹珠兒》和《甘珠兒》;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說,教證這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我們今天就從智悲兩方面來談談佛教。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內容,都可歸納於智悲當中。智悲雙運,是整個佛教的精華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雙運,所謂學佛,也就是學智慧與大悲。那么,燒香、磕頭、念經等等是不是學佛呢?是學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內容。

佛是什麼呢?唐卡中畫的面色金黃、結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義的佛。大乘佛法認為,佛的化身與報身,是佛陀為了度化凡夫與十地菩薩而分別顯現的形象。佛為了能與凡夫人溝通,就必須顯現化身。雖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但由於沒有證悟,因此佛的法身對我們還無法起到作用。要想證悟,想走解脫道,就必須依靠化身與報身佛的引導,然而,化身與報身都不是真正的了義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謂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雙運。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智慧與大悲。所謂的成佛,就是指斷盡所有的貪嗔痴煩惱之後,所顯現出的原本具備的如來藏之所有智慧與大悲。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寧瑪巴的高僧榮森班智達曾說過:佛教永不改變的定義,就是智與悲。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解釋可以完整地表達佛法的內涵。他還認為:學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個方法都行。譬如淨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禪宗的打坐參禪也是一種方法,但不能認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學佛;同樣,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這是兩種方法。不能認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認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但這並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氣脈明點也可以成佛。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無,佛教並沒有限定非用哪一種方法不可,但唯一不變的精華,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與大悲,就不能成其為佛法。雖然這是榮森班智達的論點,但卻是顯密都認同的。總而言之,如果從智悲兩方面來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什麼是佛法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佛法?則可回答說:

佛法就是智悲。

學佛是什麼呢?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阿彌陀佛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一)智
禪

所謂“智”,是指佛的智慧,其與世間的智慧不盡相同,但也有類似之處。譬如,佛對娑婆世界——亦即世間人所說的宇宙——的描述,或對世間種種事物的看法,既有與一般凡夫的觀點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較大之處,但無論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例如,佛在描述巨觀世界時,曾提到有須彌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這就與部分世人的宇宙觀有著一定的差異,因為以常人的眼光來看,這些事物都是無法找到的。雖然在之前,我就已經講過佛陀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更具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古代人對宇宙的形成與結構所知有限,當時的佛教徒也不會對這個議題進行進一步的思維,所以沒有必須解釋的迫切性,但在當今世界,依賴現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觀,尤其是對巨觀世界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許多與佛教亦異亦同的觀點。為了不讓世人對佛教產生誤會,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說明:

佛陀傳法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向每一位聽法者確切地傳達三法印的義理,如果不能講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傳法的意義。憑什麼說三法印如此重要呢?這是有經教為證的,佛陀在世期間,弟子曾問佛:佛陀圓寂後,若有外道假造佛經,該如何分辨正法與偽法呢?佛回答說:無論任何經論,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納入佛教之中,否則,就不是佛法。提綱挈領抓住要點,才是佛陀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佛傳法時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在釋迦教法的聽眾當中,有著各種不同背景的眾生──外道、婆羅門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羅門教徒為主的很多聽眾,都持有與實際不符的宇宙觀。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時宜地去駁斥他們,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弘揚佛法的事業也將受到威脅。為了與這些聽眾的根基相應,釋迦牟尼佛便採用了一些善巧方便——雖然明知那些觀點是不對的,卻沒有去推翻他們。

只要能傳講三法印中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道理,其它觀點正確與否都不必在意。因為唯有通達三法印,才能讓他們從輪迴中解脫。其他諸如宇宙觀等等學得再透徹,也與解脫沒有任何關係。正因為佛陀沒有更正他們的其它觀點,所以當時的宇宙觀就被保留了下來。當聽眾的根基發生變化時,佛即會適時地駁斥他們原有的宇宙觀或其它觀點,並建立一種與其根基相應的宇宙觀,這些都是佛陀傳法時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會有不同於現代的宇宙觀出現在經典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種解釋,並不是為了應付現代人所提出的“佛經內容與當代科學結論不一致”的質疑,才強詞奪理用於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解釋好了。因為當時的人並不具備現代人對宇宙所了解的知識,因此也沒有必要作出什麼解釋。這就說明,佛陀利用這些權巧方法來調化眾生,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表現。

佛陀自己也曾說過,為了適合不同聽眾的口味,他傳法時講過許多相互不一致的論點,但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就談不上是絕對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諸法無我,才是絕對的真理。其實,縱使佛教對巨觀世界的描述與現代人的認知不同,也不能證明佛教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所謂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也只能說是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用肉眼或儀器所能觀察到的世界罷了,誰也不能就此認定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

佛教認為,六道眾生看同樣的一杯水,會有六種不同的顯相;六道眾生看世界,會看見六種不同的世界,這就是多種宇宙的概念。就微觀世界的層面來說,以前也講過許多了,現在只略提一下。從過去的經典物理到相對論,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來,這些科學的觀點越來越接近佛教的論點。量子物理學的創始人也認為,自從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論點,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朝佛教等東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邁了一大步。我提到這些的原因,就是為了指出科學與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科學與佛陀智慧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只有佛才能講出的那些論點。不論是現代的科學或哲學,就算再往前發展成千上萬年,也永遠無法達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萬法皆為佛的壇城、本來清淨等等。世間所有的思維與邏輯,所有的聰明才智,甚至神通,都無法感知佛的這種境界,這就是佛的智慧凌駕於所有知識之上的表現。話說回來,智悲的“智”,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證悟空性的智慧。

證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義:證悟人無我,證悟顯宗中觀的空性,以及證悟大空性與光明;從密宗的觀點來說,空性與光明沒有任何分別,這也涵蓋了大圓滿的見解。在世間流傳下來的所有文獻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這個名詞,即使有的話,也只是將物質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後,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現在有些人就連這點都還不敢肯定,仍然要堅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質。因為,如果連能量都不存在的話,那么所有的物質都將變成是無中生有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無法接受的結論,因此,他們所能理解的程度,連顯宗的境界都達不到。我在前面提過,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講的空性,不須經過這種轉換的過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恆定律,也無法承認從有到無的說法;即便承認,這些推導也絕對不符合佛教所講的空性。事實上,真正的空性並不是物質變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質,又是空性,在物質現象存在的同時就是空性,這才是佛所說的空性。儘管現代物理學家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與佛的觀點相當接近,但在精神層面或空性的見解上,現代人與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著天壤之別。

以上所講,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謂“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因為所有的大乘發心,都是以大悲心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稱

為大乘佛法。佛陀所講的大悲,是世間所有的思想當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見解。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倫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與社會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薩所履行的無條件的奉獻,卻是整個世界絕無僅有的。如果要細說大悲,則可從兩方面著手:

1、世俗方面的大悲

佛

譬如,佛陀在學道之時,僅僅為了讓一頭飢餓的獅子填飽肚子,就毅然決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體;又譬如,倘若有人強迫這個房間裡必須有一個人從十樓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義的行為,就是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主動表示自己願作那個跳樓人。這不只是嘴上說說罷了,而是發自內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會非常痛苦,不如讓我來代替其它人承受這個痛苦吧!”諸如此類的布施及忍辱等行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義,是不僅要這樣發心,還要有實際的行動;不僅要從事救災、布施衣物、看護傷病患者等解決眾生暫時痛苦的慈善活動,而且甘願為眾生的解脫付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代價。話說回來,我們不能因為慈善活動只能解決眾生的暫時痛苦,就放棄力所能及的世間慈善之舉。作為發心利眾的大乘行人,社會上的慈善活動當然也應該參加。戒律中有一則故事:一個重病臥床不起的比丘,由於沒人照顧,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穢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來到這個比丘的住處。見到佛陀的大駕光臨,比丘惶恐至極,然而,佛陀卻輕言細語地安慰他,並讓他把髒的衣物拿來,然後親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這么做,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關頭能做出捨己為人的決定,並付諸實行。雖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論中,也提及了這一點,但他們的悲心,卻是片面的,範圍很狹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卻是針對所有的眾生,而不是僅僅針對人類或佛教徒的。

2、超世俗的大悲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迴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迴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佛最偉大的慈悲即在於此。

為什麼呢?譬如,縱使將一位病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康復為止,但這樣能防止他以後不再生病嗎?不能。我們能解決的,只是這一次生病的問題罷了,他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經歷的病痛,我們是愛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財物布施,都只能暫時地解決他人生活貧困、衣食無著的問題,卻並非長遠之計。只有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導他們修行,從而踏上解脫道,才能徹底地、永久性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度。唯有佛這樣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間的慈悲只能說是“悲”而已,還不能用“大”來形容,因為大悲心與佛的智慧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大家都知道,雖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業比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戰爭也為數不少,所以,這是不是絕對的慈悲心還值得商榷。相對而言,佛教從來就沒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說過,他根本不在意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獲得的勝利,他所強調的勝利,是通過調伏自相續所得到的勝利。其實,大悲還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佛曾經說過:“我告訴你們解脫的方法,要不要解脫,全由你們自己決定。”也就是說,每個眾生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不是由佛陀來安排的。這種說法所表明的態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誰能上天堂,誰該下地獄,都由他們來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當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寬容、平等、和平等意義。

—— 摘自慈誠羅珠堪布著《智慧之光》

什麼是佛學

即佛法之學。自其探討方向而言,通常側重於思想體系、源流、發展之闡述等;自其內容範圍而言,除佛陀所宣說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後之弟子、後世宗師、歷代學者,以佛陀之教法為依據,加以解說、抉擇、闡論之佛教各種宗要學說。又若就教法內容之類別而言,佛學統括理論與實踐二方面,包攝教、理、行、證四法。至於現代所稱之佛學,則是為將佛法流行人間,化度新學根器眾生,或為因應時代學術潮流,而強調以新方法加以整理,並作有條理、有系統之說明,而使之學術化者。

佛陀將教法授予弟子,弟子們輾轉傳至後世,所結集之經、律、論三藏內容,不外剖釋宇宙現象、人生真相,示導如何解脫以達究竟安樂之法門。故佛學所探討之主題,系以人生解脫為中心,兼論及宇宙之問題二大部分。

印度佛學體系

印度佛學體系之發展,按印順法師歷史法則之進展而分,可分為五期:

(一)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期

從佛陀立教至佛陀入滅之期間,此系佛陀住世說法時期,此期教法之重點,以宣示個人解脫為主。(1)緣起觀,此乃佛教之根本立場,亦為佛陀正覺之內容。即以十二因緣為具體形式,來超脫決斷一切苦惱。(2)八正道,此乃遠離快樂與苦行兩邊之中道思想。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3)四聖諦,此乃有關社會人生之四項真理。即:苦諦(說明社會人生生活之真相是充滿苦惱不安)、集諦(說明引起苦之理由與煩惱根源和渴愛之真相)、滅諦(說明滅卻煩惱去除苦惱不安,方能達於絕對安穩涅盤境地之真相)、道諦(說明有關到達涅盤之方法)。

(二)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期

佛學佛學

從上座、大眾兩大根本部派之分裂開始,至初期大乘佛教之興起,亦即佛陀入滅後至四百年(約當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一世紀),此期相當於部派佛教時期。自兩大部派之根本思想與根本精神觀之,此期呈現實行主義(保守派)和理想主義(理想派)對立之狀態。佛陀入滅百年頃,其所說之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經(於南傳,另加雜部而為五部)。約於西元前一百年,根本二部已分裂成二十部派,亦即小乘二十部。各部派為強調、證明自派之權威、正統,乃由各種立場重新編纂聖典,由是而逐漸成立經藏與律藏。由於各部派所傳承、整編的經典內容之出入,致使彼此間生起爭執,部分有心學僧乃致力於教法之說明注釋,整理分類,而出現許多論書(梵abhidharm a ,巴abhidhamma ,音譯阿毗達磨)。於二十部派中,上座部系統以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犢子部等較為重要。其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為實有(梵dravyatah!sat ),都在‘自相上存在’(梵svalaks!an!ata^ ),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眾生依有執受之蘊、處、界和合相續,施設有情,以之建立業果前後之移轉,此稱‘法體恆有’或‘三世實有’,認為自然界系由原子(極微)所構成。經量部則認為色法僅有四大和心之實有,同時主張‘現在實有’、‘過未無體’,否認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以及無為法之實有, 雖不承認人格主體補特伽羅(梵pudgala )之實在性,卻設定五蘊為輪迴之假有主體。犢子部以補特伽羅為輪迴之主體,與五蘊不一不異。另於大眾部系統,一方面強調佛之超越性、絕對性以及菩薩之美德,認為‘菩薩為了饒益有情,志願往生惡趣’,又主張‘心性本淨’、‘過去未來是無,現在是有’、‘十二處非實’等思想。

(三)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期

此乃大乘佛教開始公開流行之時期。時在佛歷四百年至七百年間(約當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三世紀),此時期之佛法雖以菩薩思想為主流,然並未輕視小乘,或否定小乘。此期之代表人物為龍樹,於其所揭示‘中論’思想中,一一批判所有設定實體法有之哲學思想,而認為現實經驗世界皆有生滅去來之變化,故強調諸法應非實有,而是空、無自性。觀諸法本性為空之絕對立場,稱為‘真諦’;承認世人所執著之相對立場,稱為‘俗諦’。此種空之理法,即為‘緣起’;不執於任何一端之概念,故稱中道。其佛身論乃‘以觀緣起即觀法,觀法則見如來’之大乘實相妙諦、緣起妙有之學說。

(四)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期

時在佛陀入滅七百年至一千年間(約當西元三世紀至六世紀),此為大乘佛教分裂並行之時期。此時期對‘成佛問題’分衍為二說:(1)佛種從緣起,繫於無漏聞薰中逐漸薰習而成者。(2)佛性本有,即一切眾生本具如來德性,故人人皆可成佛。佛陀入滅後八百年左右,印度佛教出現兩大思想家,即無著和世親兄弟二人,反對前期龍樹中觀派對於‘空’之觀點,依唯識說而構成現實人間之一切存在並非實有之觀念論,立幻想虛妄之‘遍計所執性’、相對真實之‘依他起性’,和絕對真實之‘圓成實性’三種,主張萬有皆由吾人之識體所顯現。此種識體之轉變有三種:即阿賴耶識、末那識、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五)如來為本之梵佛一體期

此一時期亦為佛教漸趨滅亡之時期。傾向如來本具之學者由於融攝世俗之神秘咒術,思想漸與婆羅門教之梵我論相結合,遂進入‘如來為本,梵佛一體’之時代。復因大乘佛教之興盛,仰望聖者功德之崇高,及佛力無量、菩薩願大、他力加持等各種思想勃興,導致大乘佛教演化為密教。此期學者偏重追求即心即身成佛,偏失於大乘之利他精神。佛歷八世紀以來之佛教,外以婆羅門教之復興,內以唯心、真常、圓融、他力、神秘、欲樂、頓證等思想之泛濫,日與梵神同化,至佛歷十六世紀,佛教終滅跡於印度。

中國佛學派別

佛學自漢朝傳入中國,即有許多不同之派別,不一致之說法,為了消弭衝突、避免矛盾,中國佛學家即以判教方式,將各種說法融合消化。中國之派別有八宗、十宗、十三宗之說,若依大乘舊傳八宗之說而言,其中禪、淨、律、密屬於行持,三論、天台、華嚴、唯識則以義學見長,此四宗學說略述如下:

(一)三論宗

三論原屬印度大乘佛學之中觀一系,北齊(550~577)末年,由遼東僧朗傳入江南,至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此宗所依之基本典籍為:(1)中論,駁斥婆羅門教、小乘佛教,和其他大乘諸宗派之錯誤見解,而皈依中道教義。(2)十二門論,矯正大乘佛教徒自身之錯誤見解。(3)百論,駁斥婆羅門教之外道思想。其學說主要有三方面:(1)破邪顯正。即總破一切有所得、有所見:破斥外道對於‘實我’之邪見、遮遣毗曇宗‘實有’之執見、駁斥成實宗‘偏空’之情見、摧破大乘之一切有所得、有所見。如是內外盡破,大小遍斥,而以‘都無所得’為旨歸。(2)真諦和俗諦之差別,即以俗諦之故,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以真諦之故,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依此二諦之說,有是空之有,空是有之空,由是乃顯無得之正觀。(3)八不中道,即揭示諸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之理,來破除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四雙八計’之偏頗,而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皆無固定不變之自性。要之,此宗以‘破而不立’來遣除一切偏執情見;以‘無所得’為本旨,認為一切諸法本來無相,本自寂滅;故所謂之迷悟及成佛不成佛皆為假名,惟以‘覺’為本體,染淨諸法本來寂滅,而以‘無得正觀’為至極妙道。

(二)天台宗

陳宣帝建德七年(575),智顗大師入天台山而初創此宗。追溯傳承,上承龍樹,經過北齊慧文禪師之閱讀中論、大智度論,得一心三觀之妙旨後,傳南嶽慧思禪師因悟證法華三昧,著述大乘止觀,再授智顗大師而修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盛弘教觀,並依法華經融攝性空論義,而大成天台宗學。其著作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此宗之教義說一心具十法界,靜觀此心,可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之道理。其綱義要旨有三:即一念三千之世界觀、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之哲理。指出諸法之相互融攝,整個宇宙之究竟合一,每一現象(物或心)所表現之原理是圓融三諦(空、假、中),意指事物或生命本身即是實相,即是如如;主張一切法平等,此乃天台止觀之中心思想。要之,天台一宗以法華經為典據,直顯諸法實相之哲理,自‘理’方面而言,以即空、即假、即中之圓融三諦彰顯諸法之當體;自‘事’方面言之,則揭示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性具’思想(性德本具);而所謂理事之互相融即,即是諸法之實相、法界之本然(法爾自然)。

(三)華嚴宗

又稱賢首宗、法界宗,依華嚴經而得名。杜順(557~640)為華嚴宗之開祖。此宗創始之前,中國已有地論宗,地論宗奠基於世親之‘十地經論’,華嚴宗一方面吸收地論宗之教義,而進入中國佛教之繁盛期;另一方面則統一當時各宗派新舊異說,立足於唯識緣起之理論基礎。而在構成判教、觀行理論方面,表面上雖批評天台、唯識之學說,實際又擷取兩家之說。然大抵而言,華嚴宗依照華嚴經建立宗義,其無礙緣起之義理,乃從‘般若’思想展開來,根據‘般若’之‘法性本空’,進一步闡明法界諸法由於‘性空’而形成平等,乃至等同一體,而得入於一與多‘相即相入’之無盡無礙概念,此即所謂‘法界之普遍緣起’。此宗重要教義另有:因門六義、六相、十玄門等,以顯示其圓融無礙之法界緣起思想。

(四)唯識宗

此宗遠尊印度彌勒菩薩為宗主,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教法而著莊嚴論、攝大乘論。世親繼而著唯識二十論、三十論頌等。玄奘於唐貞觀年間,至印度求法,從戒賢、智光諸論師習受瑜伽、唯識等論。歸國後其弟子窺基依玄奘大師口述,撰成唯識論述記,發暢奧義,又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釋之,而蔚成唯識宗學。此宗之名相繁眾,義理深邃,側重分析,立有五位百法(八心法、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六無為法)、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無性有情)。以‘阿賴耶識’為基礎,闡明‘萬法唯識、識外無物’之理。其根源是在於阿賴耶識有含藏種子。種子又稱‘習氣’,分為名言種子與業種子二種。在實證上以識為中心,轉變有漏之心識,而成為無漏之實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最後將能觀之識亦歸諸於空,證入‘能所一體’之世界。

佛學分類研究

佛學研究之分類,可由幾個不同角度加以觀察。從歷史之觀點看,可分原始佛教和發展佛教之佛教思想;從地理之觀點看,分為南傳和北傳佛教思想兩系;從教義之內容看,則有大小二乘、權實二教、聖淨二門、顯密二教、教禪二宗等各種之二分法。而於現代之佛學發展,中外學者亦皆致力於佛學之重新分類,作為新研究之先決條件,成為一股現代佛教學術思潮。例如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所歸納之研究體系為:①研究之佛教,如俱舍、成實、唯識等各宗之教義。②思索之佛教,如般若、華嚴、天台等宗之教義。③觀想之佛教,如禪宗、真言宗之教義。④信念之佛教,如淨土宗之教義。⑤實行之佛教,如律宗之教義。美國學者邁格文博士(Megovorn)則把佛學分為超越哲學(本體論)與相對哲學(宇宙論)二門。

近代學者多把全部佛學分為以說明萬法真相為目的,以理論為中心之‘宇宙論’,與詮示解脫之真義、方法,以實踐為旨趣之‘解脫論’二大門。佛學之宇宙論包容廣闊,有就現象事物之因果連續來說明萬有由多元生起之學派;有主張物質現象為精神原理所開展之唯心一元論之學派;有肯定超越現象之實在本體論之學派;有不辨本體與現象,以現象歸於本體活動,提倡現象即本體之學派。

概括而言,宇宙論可分為二大系統,即緣起論和實相論。一、緣起論乃解釋宇宙萬法之生起,根據萬法自身間之因果律,及各學派考察和說明之不同,遂產生種種之緣起說:①把萬法生起之因由歸諸於吾人之作業力,稱為業感緣起論(俱舍學說)。②從主觀方面考察,認為一切萬有皆由吾人之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稱為賴耶緣起論(唯識學說)。③建立實在之本體,以之說明一切現象由此顯現,稱為真如緣起論(真常學說)。④從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之理論出發,稱為法界緣起論(華嚴學說)。⑤舉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以宇宙萬法為一大日法身之靈動,稱為六大緣起論(真言學說)。緣起論系從縱之時間方面,說明萬法之生滅變化情形,是為‘宇宙現象論’;實相論則從橫之空間方面,來說明萬法本身之究極真理,是為‘宇宙本體論’。二、實相論,在佛教各學派中,亦有多種實相論之教系學說:①否定主觀我體之存在,但對於現象諸法卻肯定其法體實有者,稱為法有論。②倡說我體、法體俱空者,稱為法空論(小乘二十部及成實學說)。③基於實體之見地,主張現象屬空或假有,但實體是真有者,稱為有空中道論(唯識學說)。④否斥相對的有空之考察,以絕對不可得為究竟理想者,稱為無相皆空論(中觀學說)。⑤積極之寫象實體,觀作為本體即現象,舉宇宙萬有為一如之實在者,稱為諸法實相論(天台學說)。

解脫論乃是將解脫之原理套用於實踐上,循向上之路徑,以達究竟之目的。此解脫部門可分為解脫實質論、解脫形式論和解脫次第論三大系統。一、解脫實質論,即解脫之真境,故涅盤、如來、佛土、佛身,皆為解脫實質之表明。二、解脫形式論,係為開顯實質之各類實踐,如律宗之持戒求解脫(戒律論)、各宗之修觀求解脫(修觀論)、各宗之斷惑求解脫(斷惑論)、淨土宗之往生求解脫(往生論),皆屬解脫之形式。三、解脫次第論,凡夫欲借修行功力,自凡至聖,達至理想之彼岸,其修行因功力深淺,而有逐漸進升之次第,乃至究竟成佛;此類修行證果之次第論(行位論)、一切眾生是否平等、超凡入聖之成佛可能性之解脫問題(種姓論)等,皆屬解脫次第論。

佛學院

民國以來,佛教界所興辦之新式佛教教育機構。其教育方式異於傳統叢林。大體與新式學堂之教育方式類似,唯所授之科目內容則以

佛學院佛學院
佛學為主,以世學為輔。
民初以來之著名佛學院,有華嚴大學(哈同夫人羅迦陵創辦,月霞籌辦)、觀宗學社(諦閒)、法界學苑(月霞)、支那內學院(歐陽漸)、武昌佛學院(太虛)、閩南佛學院(常惺、太虛)、漢藏教理院(太虛)、焦山佛學院(智光)等校。其中以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等較為著名。政府遷台以來,在台灣創辦之佛學院先後亦有數十所。其中,佛光山星雲之中國佛教研究院及東方佛教學院、聖印之中華佛教學院、成一之華嚴專宗學院、曉雲之蓮華學佛園,以及聖嚴、成一合辦之中華佛學研究所等較為著名。

佛學叢報

佛教雜誌季刊。民國元年(1912),狄葆賢(楚卿)、濮一乘發行。狄氏與康有為、梁啓超等皆為主張變法維新之急進派,於變法失敗後,至上海刊行時報。因轉向研究佛教,而發行佛學叢報;雖至十二期即停刊,仍為我國佛教刊物之先驅,其後始陸續出現佛教月報、覺社叢書、海潮音等刊物。狄氏修持淨土,並習禪法,著有平等閣筆記。

佛學信息

佛是人而不是神
佛學佛學

看遍全世界各個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這個神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他主宰著人類的吉凶禍福,它操縱著萬物的生死榮辱。人類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讚美與謳歌,把一切成功與榮耀歸於萬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對他的只有墮入地獄,絕無抗辯申訴的餘地。

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裡要請讀者們注意的是:“唯我獨尊”的“我”字,並不是單指的釋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諸佛常法,毗婆屍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遍觀四方,舉手而言。這句話原本意思就是指釋迦牟尼佛第一最勝,最勝第一。佛具有三身四智,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即是真如本性,是諸佛如來以及一切眾生的本體,也就是佛性,亦即實相。都是佛化的!盤古正宗。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於自己的行為之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獄。讚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淨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釋迦牟尼也不能像變戲法似地點石成金。他主張“要收穫什麼,就先要栽種什麼”。他不能使一棵蓮霧樹長出蘋果來,你若想收穫蘋果,就先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釋迦牟尼只不過是告訴你如何栽培,以便來日有豐碩的收穫,但栽培的工作還是要你自己動手。

梁啓超先生在《學問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過這樣的比喻嗎?他說冬天曬太陽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陽雖好,總要諸君親自去曬,旁人卻替你曬不來”。

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次),無非是為我們指出一條“成佛之道”——自己創造最徹底圓滿的智慧與人格。但這一條路卻是要自己憑著毅力、智慧、恆心去走完它。所以佛說:“工作須你們自己去做,因為我只教你們該走的路。

成佛沒有捷徑,修行是點滴功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佛教宗旨: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 不就正說明了佛的大慈悲心。

佛是真平等者

佛是真平等者,並不是信口胡說的,先就當時印度的社會背景來觀察:誰都知道釋迦牟尼時代的印度,社會分成婆羅門、貴族、平民、奴隸四大階級,而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眼見社會階級的不合理,毅然樹起平等的旗幟,主張廢除階級對立,倡言眾生平等。

(一)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如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等;同時對跟自己沒有親戚、朋友關係的人也要慈愛,如跟我從不交往或素不相識的人,也一樣地關懷愛護。“無緣大慈”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體大悲:同體大悲就是一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間一切眾生看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骨肉相連。

儒家所說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又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正可表現“同體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願深心,更是同體大悲的極致。

最後要加以說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現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觀念,並不只局限於萬物之靈的人,佛教反對“人類以外的一切動物都是被創造來給人飽享口腹”的論調。一切動物臨死時的悲鳴哀號,真是慘不忍睹,慟不忍聞,連孟子都要慨言:“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佛教更進一步地肯定,這些被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濫捕亂殺的動物,無不具有佛性——一種來日可以成佛的潛能,縱使人與其他動物之間,在形體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權利上,在佛性上卻是平等的。就像一個窮凶極惡或是愚蠢無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樣,我們要以“人道”來對待他,用“人道”來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說:“天有好生之德。”又說:“萬物與我並生。”都是一種視萬物為一體的平等思想。只是沒有佛教說得如此透徹罷了。

佛不是獨一無二的

佛不是獨一無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點裡,已經提到過佛與眾生,只是在於覺悟時間的先後而已。韓愈說:“聞道有先後。”正可拿來做輔助說明。

“佛”只是對一個覺悟者的通稱而已。就像我們稱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為“教師”一樣,教師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師,處處可以有教師。同樣的道理,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一個人,人人可以成佛,處處可以有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機智地辯證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萬萬千千,包括花草樹木,人鬼禽獸,即便縱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則需自然,萬萬不可急於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貪,嗔,痴三毒。只有這樣就會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只這個世界有佛,宇宙中無數個星球上都可以有佛。(當然也有眾生。)

這一點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認他們“獨一無二”的神,而盡力地攻訐、否定他教的神,稱他教的神為“假神”。

同時在他們的教義下,人類無論如何地努力奮鬥,永遠不能與神並駕齊驅,同處於平等的境地(永遠是主僕關係)。因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過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釋迦牟尼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他姓喬達摩,名叫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生於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鄰尼泊爾南方國境,卡德曼多約二百公里處倫明麗的地方。

他在二十九歲那年捨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出家學道,尋求解脫人生苦惱的方法。六年後,也就是三十五歲的時候,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旁的菩提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我簡單介紹佛陀修行的經過,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各位,釋迦牟尼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夠借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萬萬的人類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證果。

釋迦牟尼——他只是人類無數的先知先覺之一,而我們是後知後覺者。佛與我們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個“覺”字的不同罷了。即韓愈說的:“聞道有先後。”

佛不承認有頑劣不可教化的人
佛學佛學

依照其他宗教的說法,他們的教主或萬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誘之後,或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之餘,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覺悟,投靠到神的旗幟下,懺悔、承認自己是個迷途的罪人,可憐的羔羊的話,那么一旦最後的審判到來,一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世上做人父母的,永遠敞開著大門,盼望著浪子能夠回頭,儘管他們的子女是個罪惡滿盈的強盜。從來沒有一對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遠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地獄中受苦的。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佛教叫“無明”)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菩提是“覺悟”或“正道”的意思,證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愍呀!

佛學經典

三大經

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

三大咒和十小咒

佛學佛學

佛門主要以三大咒和十小咒為主。

三大咒:《楞嚴咒》《大悲咒》《尊勝咒

十小咒:《如意寶輪王陀羅尼》《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準提神咒》《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藥師灌頂真言》《觀音靈感真言》《七佛滅罪真言》《往生咒》《大吉祥天女咒》

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佛門中常修持的有十小咒,三大咒。其中三大咒為:楞嚴咒、大悲咒、尊勝咒,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誦持之後,公德無量,楞嚴咒譯做一切事究竟堅固。

多年來,我的體會,以及觀察其他有誦持楞嚴咒的修學者,其功效和公德無窮無盡,得益多多,主要表現在誦持之後,所求的事,都能或快或慢得到如願以償,最好的是,只要不斷誦持楞嚴咒,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平穩度過很多曲折,使能順利,而後得到福報。

修行的人非常簡單,只求身體健康,各方面都比較順利,而誦持楞嚴咒,正是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祝願誦持楞嚴咒的所有的人,和有緣聽到楞嚴咒的人,身心安樂,離諸障難,一切所求,都能如願,吉祥如意。

十小咒、大悲咒、楞嚴咒,是祖師做為早課的內容,其意義重大。楞嚴咒能夠得福,之後能夠堅固;大悲咒能夠遠離苦難,得到快樂;而十小咒能夠度過各種曲直,得到各種福報,心嘗妙果。

我在長期的誦持之中,感受心曠神怡,體味到咒力帶來的清涼,心生歡喜,願誦持和聽到楞嚴、大悲、十小咒的人,身心柔軟,但願能夠發開富貴,心想事成。(方海權居士著)

四阿含經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方等多部

佛廣說方等大乘經典,如《維摩詰所說經》《圓覺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寶積經》《大方等大集經》《楞伽經》《藥師經》《地藏經》等等多部。

十大般若

《大般若經》《放光般若》《摩訶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學品般若》《勝天王所說般若》《仁王護國般若經》《實相般若》《文殊般若》。

一涅槃

涅槃經

常識介紹

1、過去七佛:在燃燈佛之後到我們生存的這一劫世之間(過去莊嚴劫和現在賢劫之間)有七位著名的佛陀,都曾經教化無量。他們是:毗婆尸佛(距今九十一劫)、尸棄佛(距今三十一劫)、毗舍婆佛(距今三十一劫)、拘留孫佛(現在賢劫中)、俱那含牟尼佛(現在賢劫中)、迦葉佛(現在賢劫中)、釋迦牟尼佛。

2、三身佛:中為法身佛(顯法所成的身)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證得絕對真理而獲佛果的身)盧舍那佛,右為應身佛(佛原來的生身)釋迦牟尼佛。

3、三世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依時間意義而劃分的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稱為豎三世佛;另一種是按地域劃分的東方淨琉璃世界之佛(藥師佛)、娑婆世界之佛(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之佛(阿彌陀佛),稱為橫三世佛。

4、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第一為摩訶迦葉,苦行第一;第二阿難陀,多聞第一;第三舍利弗,智慧第一;第四是須菩提,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樓那,說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連,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訶迦旃延,論義第一;第八是阿那律,天眼第一;第九是優婆離,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羅睺羅,密行第一。

5、西天“四七”印度的二十八祖:摩訶迦葉、阿難、商那和修、優婆氌多、提多迦、彌遮迦、婆須蜜、佛陀難提、伏馱蜜多、脅尊者、富那夜奢、馬鳴、迦毗摩羅、龍樹、迦那提婆、羅喉羅多、僧伽難提、祖伽耶舍多、鳩摩羅多、閣夜多、婆修盤頭、摩孥羅、鶴勒那、師子尊者、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羅、菩提達摩。

6、東土“二三”中國的六位祖師: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自從六祖惠能大師以後,為了要息滅爭端,只傳法印,不傳衣缽。

7、小乘佛法度己,大乘佛法度人,上乘佛法既度己又度人;小乘佛法信仰羅漢,大乘佛法信仰菩薩,上乘佛法信仰佛陀;羅漢利己不利人,菩薩利人不利己,佛的最高境界則是利人又利己。從菩薩到佛的進級,只差最後一步,那就是度己。共產主義實現的時候,也是菩薩成佛的時候,因為那時已無人可度。

佛學這門學問:

很多人都說我也信佛呀,而且還經常拜佛,為什麼沒有說的那么好,真的得道或是增德呢,其實相由心生,意也是由心生,你只求自己過得好,自己發財,當然不得,因為佛的愛是給予萬物的,所以要有一顆公心,也就是裝得任何事情或任何人的心~!

佛學大師

玄奘玄奘

玄奘(602-664),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人。原名陳禕,漢族。唐代佛學家、翻譯家,佛教唯識宗創派人、天竺那爛陀寺教授。編譯《成唯識論》;撰有《大唐西域記》。他慧根深長,十二歲便在洛陽淨土寺出家。之後持缽雲遊天下,足跡遍布今之河南、陝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他謙虛請教高僧大德。不過,他終於遺憾地發現:佛教流行中國幾百年,卻爭論紛紜,迷惑久存,信徒也各執其辭,遂發誓往釋迦牟尼的故鄉去澄清問題。

惠能(638-713),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俗姓盧氏,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金剛經義》流傳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 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並列為“東方三聖人”。惠能作為在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 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 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並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印光(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陝西郃陽(今合陽)人。
印光大師早年遍參南北眾多叢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閉關閱藏數十載,深入念佛三昧,徹悟自心、圓悟藏性而專修淨土。又創弘化社,廣弘法化。辦靈岩山淨土念佛道場,為末法十方伽藍之表率。其文字般若,更度眾生無以計數。道風所播,遐邇景從,法化廣被,名遍遠近,仍粗衣淡飯,不登大坐,不打經懺佛事,遠離名聞利養。不離因果,不談玄妙,倡導老實念佛。所有供養亦捐善舉,慈善救濟,資助流通法寶數百萬冊。臨終預知時至,領眾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後,示現舍利無數。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對中國近代佛教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圓寂後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大師在佛教界威望極高,弘一大師(李叔同)更是拜其為師並贊曰:“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序言)

太虛院塔太虛院塔

太虛(1889-1947),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生於浙江海寧,近代著名高僧。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屬牛,出生在清代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上海玉佛寺示寂。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於: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他嘗說:“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間生活,而導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因此,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等口號。太虛大師有一首自述偈充分說說明了人生佛教的這一特徵,偈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

巨贊(1908~1984),江陰澄江鎮貫莊村人,俗名潘楚桐,法名傳戒,後改名為巨贊,字定慧。他青年時代在上海大夏大學肄業後,曾任江陰金童橋國小校長,1931年到杭州靈隱寺出家為僧。抗戰時期,巨贊曾在湖南組織南嶽佛道教救難協會和佛教青年服務團,在桂林主辦《獅子吼》月刊,宣傳抗日救國。1948年任杭州武林佛學院院長。1949年,巨贊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建國後,他又參加籌組中國佛教協會,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副會長,主編《現代佛學》月刊,是第一至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巨贊長期從事佛學研究,對氣功和中醫陰陽學說深有研究,著有《紺珠集》、《覺海遺珠集》、《靈隱小志》、《巨贊集》等,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佛學家、佛教教育家和愛國活動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