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紅》

《一萼紅》

《一萼紅》宋詞詞牌名,宋朝周密作《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人登樓遠眺,俯仰古今,感慨滄桑,發而為詞,淒哀入骨,向稱草窗詞中壓卷之作。這首詞通篇憂思甚深,但表現得比較曲折蘊藉,又能處處照應,造語工麗。宋朝姜夔也作有《一萼紅》。

《一萼紅》《一萼紅》宋詞詞牌名
《一萼紅》宋詞詞牌名,宋朝周密作《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人登樓遠眺,俯仰古今,感慨滄桑,發而為詞,淒哀入骨,向稱草窗詞中壓卷之作。這首詞通篇憂思甚深,但表現得比較曲折蘊藉,又能處處照應,造語工麗。宋朝姜夔也作有《一萼紅》。

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鑒曲寒沙,茂林菸草,俯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憐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作品賞析

據王沂孫《淡黃柳》詞序:“又次冬(1276),公謹自剡還,執手聚別……敬賦此解。”及詞中所云“翠鏡秦鬟釵別,同折幽芳怨搖落”諸語,可知周詞作於是年冬日。該年正月元兵入杭州,宋室滅亡。詞人登樓遠眺,俯仰古今,感慨滄桑,發而為詞,淒哀入骨,向稱草窗詞中壓卷之作。

《一萼紅》詞人登樓遠眺,俯仰古今,感慨滄桑,發而為詞,淒哀入骨,向稱草窗詞中壓卷之作
“步深幽。”詞從登臨斯樓時一路行經的景色起筆,給人以徐徐行來、漸入漸深的感覺。“深幽”二字不無清冷悄寂之意。接著,用一“正”字提頓,折入當時天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真是一派空際蒼茫、萬象寥落的慘澹愁容!“雲黃”、“雪意”大概也是一位亡國之人的心理折射吧?這兩句的淒寂氣氛籠罩全篇。“未全休”三字造成天陰欲雪的懸念,對下文抒發強烈的感情有鋪墊作用。

“鑒曲寒沙,茂林菸草”二句自然化入樓上景觀。“鑒曲”謂鑑湖一曲。鑑湖本名鏡湖,在今紹興南。《新唐書·賀知章傳》載,天寶初,賀知章“請為道士還鄉”,“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茂林”指紹興蘭亭。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上面兩句就景言是實寫,就情言則是虛寫。近睹風物,遠懷古人,油然生起“俯仰千古悠悠”的遐思臆想。下文五湖泛舟、王粲登樓、狂吟老監諸事皆由此引出。回溯歷史,令人愈發感到流年易逝,世事無常,不由得悲從中來,發出一聲自傷老大、自憐孤獨的嘆息:“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五湖,指太湖。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功成身退,乘輕舟以泛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國語·越語》)。用范蠡事,亦含有遁跡江湖之意。“五湖舟”應前“漂零”語。“誰念”是反詰語氣,感喟至深。

仰天浩嘆之餘,眼前的景物倍感淒涼。君不見,石階上古松橫斜,崖邊久已綠苔遍布。繁華消歇,遊人罕至,何等蕭條!“松斜”二句,筆極老蒼,心極淒黯,逼出結句:“一片清愁”,來點破情懷。“清”字是濃情淡寫,顯得含蓄醇雅,可用以概括上片之意境。

換頭一筆宕開,以“回首”二字領起,由景入情,直抒故園情思。“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是就前一句“歸夢”展開。作者自註:“(蓬萊)閣在紹興,西浦、東州皆其地。”幾,幾度。詞人雖原籍濟南而生於富春,遂以江南為故鄉。“魂飛”、“淚灑”且以反問句式出之,益見其縈懷之深、念想之切。至“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諸句則由故鄉而故國,加深一層申說。品味詞意,詞人蓋以舊朝士大夫自命,然則故國亦指宋朝故土。“故國”二句句法高渾,含悲涼之意於無限。王粲是漢末建安詩人,避亂荊州時,嘗作《登樓賦》以表達憂國懷鄉的情思。草窗以王粲自比。“最憐他”十五字依語義當一氣讀來。秦鬟,指紹興的秦望山,秦始皇曾經登臨,又以山形頗肖婦人鬟髻,故有此稱。鑑湖而稱作妝鏡亦承秦鬟的形象而來,也為綰結上文之“鑒曲”。這種擬人手法的運用增加了親切之感和纏綿眷顧之情。河山雖好,國不復國,登高四望,徒增苦恨而已。“何事此時游”一句飽含悵惘、感慨、淒傷種種滋味。而以反詰語氣出之,彌增興亡之慟。

“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句中“狂吟老監”指賀知章,曾為秘書監,自號四明狂客。以樓近鑑湖而憶及古人,自然貼切似信筆而來。“銷憂”用《登樓賦》“聊暇日以銷憂”句,亦回顧前文“王粲”句。這歇拍兩句以毫健之筆,將心中擺脫不盡的孤寂悲苦噴瀉而出,感情的發展達到高潮。

這首詞通篇憂思甚深,但表現得比較曲折蘊藉,又能處處照應,造語工麗。戈載《七家詞選》謂周詞“盡洗靡曼,獨標清麗,有韶倩之色,有綿渺之思,……於律亦極嚴謹。”此詞可以當之。

作者簡介

《一萼紅》周密相關書籍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並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其詞講究格律,文字精美,詞風與吳文英(夢窗)齊名,並稱“二窗”。為宋末格律詞派的代表作家。早期多惆悵之作,如〔木蘭花慢〕《西湖十景》,韻美聲諧,中期以後轉為憂傷淒楚,多抒發思國懷鄉之情,如〔拜星月慢〕“膩葉陰清”、〔秋霽〕“重到西泠”、〔玉京秋〕“煙水闊”、〔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過分追求形式美的傾向。著述頗豐。《齊東野語》可補史傳闕文,《武林舊事》掌故見聞廣博。另有《癸辛雜識》、《浩然齋雅談》。詞集《苹洲漁笛譜》,入《彊邨叢書》。《草窗詞》2卷。又編有南宋詞集《絕妙好詞》,輯132家作品,有《四部備要》本、中華書局排印本。

姜夔《一萼紅》

《一萼紅》姜夔《一萼紅》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姜夔《一萼紅》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負古垣,有盧橘幽篁,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登定王台,亂湘流入麓山躡雲低昂,湘波容與,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牆腰雪老,雲意還又沉沉。翠藤共閒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盪湘雲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