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機》

《九張機》

《九張機》是宋詞的一種,最早見《樂府雅詞》中錄取的宋代無名氏的詞。其詞為聯章體,共有兩組:一組為九首(由九部分組成)、一組為十一首(由十一首組成)。《九張機》在樂府中原來被稱做《醉留客》,主要通過擲梭來描寫閨中幽怨淒婉的思緒。絲絲含情,縷縷凝怨。《九張機》在《詞譜》中被視為大曲。但它並非一般詞牌,屬於“轉踏”類(即以詩詞間雜組合,用以敘事者)。因其結構比較簡單,與一般的詞區別不大,通常被詞家當作“詞”看待。詞牌聲律詞牌格式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可諧仄韻)。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韻)。共九首,一到九首相同,首句第一字可平,第二句為平起平收七言句,第三句為平起仄收七言句,第四、五句一、三可平可仄,結句為仄起平收五言句。第十、十一首,首句為“平平”,後同前九首。除第三句壓同部仄韻,通篇押平韻。因其例用“一張機”、“兩張機”等起,韻為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用。

基本信息

簡介

《九張機》《九張機》
《九張機》是宋詞的一種,最早見《樂府雅詞》中錄取的宋代無名氏的詞。其詞為聯章體,共有兩組:一組為九首(由九部分組成)、一組為十一首(由十一首組成)。《九張機》在樂府中原來被稱做《醉留客》,主要通過擲梭來描寫閨中幽怨淒婉的思緒。絲絲含情,縷縷凝怨。《九張機》在《詞譜》中被視為大曲。但它並非一般詞牌,屬於“轉踏”類(即以詩詞間雜組合,用以敘事者)。因其結構比較簡單,與一般的詞區別不大,通常被詞家當作“詞”看待。

概述

中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九張機》是見《樂府雅詞》錄宋無名氏詞,共有九首和十一首兩類。一般把這個當作正宗的《九張機》。《九張機》在樂府中原來被稱做《醉留客》,主要通過擲梭來描寫閨中幽怨淒婉的思緒。絲絲含情,縷縷凝怨。

《九張機》一般是以敘事的形式出現,一張一張地“織”來。針針含淚、梭梭錐心,絲絲縷縷中映現出一個幽怨傷春的感人愛情故事。夾敘夾議、哀婉纏綿,嘔嘔軋軋、跌宕起伏,縈人魂魄。填寫《九張機》詞很多,古今皆有,但作為藍本的還應是被收錄到《樂府雅詞》中的宋代無名氏的九首和十一首。

辭典

宋無名氏九張機
這是一組具有濃郁的民歌色彩的抒情小詞。塑造了一個來自民間的對愛情無比忠貞的織錦少女形象,她對旖旎明媚的春光無比熱愛,對美滿幸福的生活執著追求,從採桑到織錦,從惜別到懷遠,形成一幅色彩繽紛、形象鮮明的生活畫卷,給人以極大的審美享受,顯然是少女春愁春恨,離情別緒的抒寫。
“一張機”通過採桑少女美的感受和心的陶醉,來抒發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意。首句的“一張機”是民歌中慣用的比興手法,次句的“採桑陌上試春衣”點明了勞動的對象、地點和時令,“風晴日暖慵無力”表現了一個少女陶醉在大自然中的嬌態。“桃花枝上”三句寫她被黃鶯兒的美妙歌聲迷住了,捨不得回去。
“兩張機”通過行人踟躕、女子回頭一笑的離別情意,表現了她對即將遠離的戀人的無限深情。“行人立馬意遲遲”是從女主人公的眼裡看到行人的遲疑不決,欲行又止,真實地描繪出那種依依不捨的矛盾心情。“深心未忍輕分付”是寫女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刻畫出正在初戀的少女隱藏著自己深情蜜意的嬌羞心理和矜持態度。“回頭一笑”三句既是她向對方表示“深心”的一種特有的默契,又是她掩蓋內心秘密的藝術反映。
“三張機”借古代吳王宮女要更換舞衣,寫出初夏蠶老時,少女開始緊張的織錦勞動。
“四張機”運用樂府民歌中諧音雙關的藝術手法,表現女主人公飽含深情的思戀之苦。女子一邊紡織一邊憂思,她並未因相思之苦而停下機杼,卻把相思之意織入了絲錦,所以有下句“回梭織朵垂蓮子”,這裡的“垂蓮子”是諧音雙關,即“垂憐於子”也就是“愛你”的意思。“盤花易綰,愁心難整,脈脈亂如絲”,是說要曲折迴環地織成美麗的花朵是容易的,而要清理心頭的離情別緒則是困難的。
“五張機”通過織詩綿上,寄託相思的描寫,表達了女主人公對她心上人的無限深情。她默默地把相思的詩句織在橫的花紋里,卻又擔心詩中的命意不被情人所理解,那么她織在錦上的詩意到底是什麼呢?“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在這裡,她重複著兩個“不言”,表明她不願向對方傾訴別後的內心愁苦,也不願透露形容的憔悴。而只是在詩句中寄託著自己的寸寸柔腸,縷縷情絲。
“六張機”通過錦上的蝴蝶雙飛,窗前的停梭獨看,表現了女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和複雜的相思情愫。這象徵著青春幸福的雙飛蝴蝶。對於初戀中的少女來說自然是特別敏感的,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停梭一晌,閒窗影里,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通過鴛鴦戲水的圖案遭到“輕裁剪”而擔心,突出青春幸福生活的被毀滅而疑慮,表現女主人公對前途和命運的無窮隱憂。織成了鴛鴦戲水的圖案,應該是高興的,為何反而“遲疑”起來?原來她“只恐被人輕裁剪”,從而引起一場難以排遣的離恨
“八張機”通過讀遍回文所產生的苦悶心情,表達了女主人公的無窮幽怨。明明知道迴文詩是蘇惠寄給她丈夫的,為什麼偏偏要發出“阿誰詩”的疑問呢?因為她的思戀之情,她的淒涼之意跟蘇氏的迴文詩熔鑄在一起了。蘇氏的迴文詩表達了她的思想感情,她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蘇氏的迴文詩中,合二而一,渾然一體,是難以分辯的。
“九張機”通過並蒂花,連理枝的比喻,表現了女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對薄男子的深切指責。“薄情郎”,“多離別”,是“自古”皆然;然而“多情女”呢?卻要“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就是要用一根飽含甜情密意的絲線,把紅花、綠葉,柔枝都緊緊地串連在一起,這“心”與其說是花心,無寧說是情侶之心,這“一條絲”,也就是指結同心的相思,語意雙關,意味深長,突出了少女真的感情,善的性格,美的願望,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格式

《九張機》《九張機》
《九張機》在《詞譜》中被視為大曲。但它並非一般詞牌,屬於“轉踏”類(即以詩詞間雜組合,用以敘事者)。因其結構比較簡單,與一般的詞區別不大,通常被詞家當作“詞”看待。

《九張機》其詞為聯章體,共有兩組:一組為九首(由九部分組成)、一組為十一首(由十一首組成)。

特點:

1、每個章節都是三十個字,都是三七七四四五句式(三個字、七個字、七個字、四個字、四個字、五個字)。

2、葉三平韻,每首韻部都相同。

3、各首分別以“一張機”、“二張機”、“九張機”等領起,使之綿連一體。

4、十一首的詞,與九首基本相同相同,只在第十首、第十一首首句各減少一字。

詞譜(九首)如下:

⊙平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韻)。

欣賞

《九張機》《九張機》
《九張機》九首組 作者:無名氏

一張機,採桑陌上試春衣。風晴日暖慵無力。桃花枝上,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行人立馬意遲遲。深心未忍輕分付。回頭一笑,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吳蠶已老燕雛飛。東風宴罷長洲苑,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咿啞聲里暗顰眉。回梭織朵垂蓮子。盤花易綰,愁心難整,脈脈亂如絲。

五張機,橫紋織就沈郎詩。中心一句無人會。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行行都是耍花兒,花間更有雙蝴蝶。停梭一晌,閒窗影里,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鴛鴦織就又遲疑。只恐被人輕裁剪,分飛兩處,一場離恨,何計再相隨。

八張機,回紋知是阿誰詩?織成一片淒涼意。行行讀遍。厭厭無語,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雙花雙葉又雙枝。薄情自古多離別。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

《九張機》十一首 作者:無名氏

一張機。織梭光景去如飛。蘭房夜永愁無寐。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
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織成一段,回紋錦字,將去寄呈伊。

三張機。中心有朵耍花兒。嬌紅嫩綠春明媚。君須早折,一枝濃艷,莫待過芳菲。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五張機。芳心密與巧心期。合歡樹上枝連理。雙頭花下,兩同心處,一對化生兒。

六張機。雕花鋪錦半離披。蘭房鷯辛舸浩?爐添小篆,日長一線,相對繡工遲。

七張機。春蠶吐盡一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般衣。

八張機。纖纖玉手住無時。蜀江濯盡春波媚。香遺囊麝,花房繡被,歸去意遲遲

九張機。一心長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紅堆被。都將春色,藏頭裹面,不怕睡多時。
輕絲。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萬草光凝碧。裁縫衣著,春天歌舞,飛蝶語黃鸝。
春衣。素絲染就已堪悲。塵世昏污無顏色。應同秋扇,從茲永棄,無復奉君時。
歌聲飛落畫梁塵。舞罷香風卷繡茵。更欲縷成機上恨,尊前忽有斷腸人。斂袂而歸,相將好去。

分析

《九張機》《九張機》
以上這組《九張機》是織婦、織女相思之詞,有追求愛情和幸福的生活熱情和相思不見的苦悶。這一組從試春衣寫起,由室外寫到室內。有被思念的男子出場。又有“輕綃催趁,館娃宮女,要換舞時衣”,可以看出勞動婦女為供給統治階級享樂而趕織“輕綃”的被剝削生活。

第一首,年輕女子新著春衣,到陌上採桑,春光那么的明媚、溫暖,“桃花枝上,啼鶯言語”,明明是人被美妙的春光和黃鶯的啼唱迷住了,卻說是“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賦予啼鶯以人的感情,更突出了女主人公熱愛青春、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二首,出現年輕女子與意中人見面的場面,顯然是承接陌上採桑而來。側重心理描寫:男方是“立馬意遲遲,”留連不忍離去;女方是“深心未忍輕分付”,深情蜜意不好意思表達,“花間歸去,只恐被花知”,顯示出初戀時春心的忐忑不安。寫得生動傳神,筆觸細膩

第三首,由採桑過渡到織錦。“吳蠶已老燕雛飛”,形象顯示時序的推移和季節更變。“東風宴罷”以下,寫宮闈門的宴遊酣樂,為了館娃宮女換舞衣而催逼寒女們趕緊織錦,豐富了詞的社會內容。

第四首以下,承接“輕綃催趁”寫織錦,展開相思之情。在織機的咿呀聲中,顰眉暗鎖,女主人公心事沉沉。“回梭織朵垂蓮子”,垂蓮子,是錦上之紋,用“蓮”與“憐”的諧音,寄託對心上人的憐愛。接著用“盤花易綰”反襯“愁心難整”,深入寫心理活動。就近取譬,用“脈脈亂如絲”表不見心上人時心意之亂。

第五首比較含蓄。“沈郎”,指南朝·梁沈約,沈約《寄范安仁詩》云:“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與徐勉書》云:“……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言因相思而消瘦。這裡的“橫紋織就沈郎詩”和“不言憔悴”二句,是借沈約本事生髮出來的。又,漢代蘇伯玉妻作《盤中句寄夫》詩,結尾云:“與其書,不能讀,當從中央周四角”,寓意愛情要從心中發出的意思。“中心一句無人會”借用這個意思,顯出內心孤寂之情。“不言憔悴”二句照應“沈郎詩”,突出用織錦文字寄託相思。曲折深沉。

第六首,仍就所織錦紋抒情。用“花間更有雙蝴蝶”,反襯內心孤戚苦悶。“閒窗影里”指陽光悄悄從窗戶照進來,於是“停梭一晌”仔細看著“雙蝴蝶”,用行動顯示心情。

第七首,“鴛鴦”也是所織錦紋。成雙成對的鴛鴦寄寓美好的愛情,是織女心中一種對幸福的追求的表現。面對著“織就”了的“鴛鴦”心中產生一種恐懼。害怕成衣的時候,將錦上的鴛鴦裁剪分飛,表達對夫妻離散不得團圓的憂慮。

第八首,是就織成“回紋錦字”寓意,顯得深沉淒清。

第九首,仍從錦紋伸出。“雙花雙葉又雙枝”反襯人間離別,歸結到“薄情自古多離別”,發出怨思,照應《二張機》,收束全篇。“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收束全部織錦過程,把相思主題言盡,顯示出愛情的堅貞執著,語意誠摯,感染力強。

以上九首,組成一氣貫通的整體。前三首從採桑、離別寫到織錦;第四首起,從不同的錦紋翻出相思之情。感情纏綿悱惻,節奏婉轉迴環。情真意執,深沉感人。既有民歌之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又文彩俊逸,格律精工。比《子夜吳歌》雅致,比《風》、《騷》明白暢達。是一組優美的詞章。

評論

作者應細膩的筆觸、傳神的韻致、淒清的意境、誠摯的語意描述了織婦的相思之情。從室外寫到室內,由相愛到分離,鮮活地烘托出一個熱情追求愛情和幸福的生活的女子形象

全文用詞雅致、文彩俊逸、格律精工,婉轉的節奏里蘊涵著纏綿悱惻的真摯感情。在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的語境中,更富有感染力。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