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燕鷗

黑枕燕鷗

黑枕燕鷗(學名:Sterna sumatrana)為鷗科燕鷗屬的鳥類。是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熱帶海鳥,屬罕見季候鳥。它們幾乎很難在內陸中見到。

基本信息

動物簡介

拉丁文名:Sterna sumatrana

命名人及年代:Raffles,1822

形態特徵

(圖)黑枕燕鷗黑枕燕鷗

黑枕燕鷗自眼前近嘴基處開始有一條黑帶穿過眼到後枕相連,並向下擴展,在枕和後頸形成大塊黑斑,其餘頭部白色,後頸基部有一條白色領圈,位於後枕黑色和上背灰色之間。背、肩和翅上覆羽淡葡萄珠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呈深叉狀。外側尾羽逐漸變尖。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側黑灰色,內側淡灰色。其餘飛羽淡灰白色,內側羽緣白色。前額、頭頂、眼以下頭側和頸側,以及整個下體白色。下體綴有玫瑰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枕部黑色帶斑少而窄。

幼鳥枕部黑色星月形帶斑不完整,頭頂具黑色縱紋,上體具褐色橫斑。翅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皮黃色羽緣。初級飛羽暗灰色。其餘似成鳥。

虹膜褐色,嘴和腳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長300-350毫米,嘴峰31-38毫米,翅218-227毫米,尾129-153毫米,跗跖18-21毫米。

地理分布

(圖)黑枕燕鷗黑枕燕鷗

黑枕燕鷗在中國國內繁殖於浙江南部、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島、台灣和蘭嶼。偶爾遊蕩到河北和山東沿海。國外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從日本往南,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

亞種:黑枕燕鷗指名亞種(學名:Sterna sumatrana sumatrana)。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

生活習性

黑枕燕鷗黑枕燕鷗
黑枕燕鷗為典型海洋鳥類。主要棲息于海岸、岩礁和海中島嶼上,從不進到內陸水域。常成群活動。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休息時多棲息於岩石或沙灘上。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甲殼類,浮游生物和軟體動物等海洋動物為食。

黑枕燕鷗在海南島和台灣為留鳥。在浙江、福建、廣東、香港為夏候鳥,春季於4-5月遷到大陸沿海繁殖,秋季於10-11月遷離。

生育繁殖

繁殖期為5-6月。常成群在一起營巢。通常營巢于海島和海岸岩石上,有時也在海濱沙灘營巢。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卵的顏色為灰石色,被有赭色或暗灰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5-43×26-30毫米。

物種保護

黑枕燕鷗黑枕燕鷗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鸛形目百科

鸛形目(Ciconiiformes) 鳥綱的1目,為中型涉禽。頸和腳均長,腳適於步行;嘴形側扁而直;眼先裸出;脛的下部裸出;後趾發達,與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棲於水邊或近水地方。覓吃小魚、蟲類及其他小型動物。在高樹或岩崖上營巢。

鳥綱鷗形目的所有種類

鷗形目是鳥綱的1目,嘴細而側扁;翅尖長;尾短圓或長而呈叉狀;腳短,前趾間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世界有4科24屬115種,中國有4科15屬37種。多系海洋鳥類,有些見於內陸江河湖沼。本目鳥類食魚和其他水生動物。有的種(如賊鷗)掠奪其他海鳥的食物、甚至卵和幼雛。企鵝是賊鷗的最大受害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