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雀

小海雀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海雀科(Alcidae)6種小型海鳥的總稱。主要繁殖於白令海和北太平洋;有些向南遠至日本和墨西哥越冬。

基本信息

簡介

小海雀小海雀

小海雀auklet,亦作sea sparrow。鴴形目(Charadriiformes)海雀科(Alcidae)6種小型海鳥的總稱。主要繁殖於白令海和北太平洋;有些向南遠至日本和墨西哥越冬。其繁殖期的羽毛不同於有親緣關係的小海鴉之處為:其羽毛及包括鮮豔鳥喙在內的頭部裝飾與其近緣海鸚相似。營巢於海邊石縫裡,每窩產一卵,幼鳥在羽毛豐滿之前不出鳥巢。

分布

海雀科最小的種是雅海雀(Aethiapusilla),體長約15公分(6吋),越冬於極北方的狂濤駭浪中。顏色最暗最灰的種是卡辛氏小海雀(Cassin'sauklet,學名為Ptychoramphusaleuticus),居留於阿留申群島(Aleutians)至下加利福尼亞一帶地方。

相關

北極小海雀北極小海雀
關於“北極企鵝”小海雀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動物對北極變暖的適應令人驚訝:由於北極氣溫升高導致食物來源減少,小海雀開始捕捉因冰川消融而不能動彈的獵物。

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的這項報告,首次研究了北極冰川消失對小海雀覓食習慣的影響。在國家地理學會的支持下,科學家在俄羅斯北部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觀察了這些海雀。

自2005年開始,海雀所棲息的水域在夏天基本上不再結冰,由此造成海雀主要食物來源——浮遊動物的數量下降,這主要是由於其通常聚集在海冰周圍。不過在大陸冰川融化的時候,冷水會凍住一些浮遊動物,而海雀已經開始以這些更容易被捕獲的浮遊動物為食。

這一轉變過程並非完美無缺。雖然小海雀雛鳥的生長速度並沒有改變,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成鳥的平均體重下降了4%。儘管這一數值不算高,但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美國國家地理協會駐地的探險家安立克·薩拉稱,“我們目前尚不清楚海雀的體重下降對它們來說會有怎樣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小海雀被認為是一種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物種,常被稱作北極地區的指示物種,其自身的變化可為當地生態環境變化起到警示作用。

據了解,海雀在北極生態系統中也占據重要位置,其變化將影響其他的物種。

海雀科的鳥類

海雀科Alcidae包括11屬23種。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冬時南遷到地中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我國東海島嶼。前趾間有蹼膜,後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體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平時棲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時期才回到岸邊的島嶼或陸地。上岸時大致呈直立式,狀如企鵝,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善於游泳和潛水,一般能潛入水下10米以上。以魚類、甲殼動物和其他海生無脊椎動物為食。

鳥綱鷗形目的所有種類

鷗形目是鳥綱的1目,嘴細而側扁;翅尖長;尾短圓或長而呈叉狀;腳短,前趾間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世界有4科24屬115種,中國有4科15屬37種。多系海洋鳥類,有些見於內陸江河湖沼。本目鳥類食魚和其他水生動物。有的種(如賊鷗)掠奪其他海鳥的食物、甚至卵和幼雛。企鵝是賊鷗的最大受害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