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

麻城市

麻城隸屬湖北省,是由黃岡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黃岡市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大別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處介於東經114°40′~115°28′,北緯30°52′~31°36′之間,北與河南省商城縣、新縣以山脊為界,東北同安徽省金寨縣依界嶺分水,東鄰羅田縣,南接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西與紅安縣毗連,西南距省會武漢113千米,距黃岡市110千米。麻城歷史悠久,因“獻壽仙子”麻姑而得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設麻城縣,1986年撤縣設市。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據地;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之一,紅四軍、紅二十八軍的組建地,著名的蘇區,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走出了王樹聲、許世友、陳再道等36位共和國將軍,被稱為“全國將軍第一鄉”;也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發源地”之一,“孝感鄉”是“湖廣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認的“祖籍聖地”。麻城有106國道貫穿全境,大廣高速、滬蓉高速、麻竹高速、麻陽高速,京九鐵路、滬漢蓉鐵路、漢麻鐵路等交通線。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麻城歷史區劃網 麻城歷史區劃網

麻城歷史悠久,境內諸多出土文物證明,公元6000年前已有人群在舉水流域生活。夏商時期境內屬於商王朝控制的小方國“舉國”,公元前11世紀以後,成為黃國的屬地。

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楚地。
秦滅六國,興郡縣,先屬南郡,後隸衡山郡。
兩漢時期為“西陵轄地”,隸屬江夏郡。
三國鼎立,先屬魏弋陽郡,後屬 吳國蘄春郡。
三國歸晉。復歸弋陽郡。後劃歸西陽郡。東晉鹹康四年(公元338年),後趙部將麻秋奉命在今閻河古城畈築城以守,遂稱該城為麻城。
南北朝時,境內建置更迭頻繁,有建寧左郡、長風、赤亭、陽城、彭城、齊安、信安、北西陽、歧亭、梁豐、衡州等名稱。
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北周攻下長江以北大片地區,境內設立“蔴城縣”。
隋初,罷諸郡為州,境內為信安縣,屬黃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信安縣為麻城縣,仍屬黃州府。自此,麻城作為縣一級行政區劃延續至今,有1400餘年歷史。大業五年(609年)廢州設郡,屬永安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麻城置陽城縣,同年在麻城置亭州轄麻城、陽城兩縣。武德八年(625年)撤亭州,並陽城,恢復麻城舊制,屬黃州都督府。元和三年(808年),併入黃岡縣,大中三年(849年)恢復。
五代襲唐舊置,先後屬吳、南唐、後周轄縣。
宋屬淮西路黃州。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麻城為南宋北部邊界。理宗端平三年避兵亂,縣城一度遷至什子山(今市治東40公里)。
元朝統一,初屬湖廣行省黃州路,後(1292年)隨路改屬淮西道,次年又改屬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年間,縣治從什子山遷回古城畈。元朝末年,邑人姜銘等築城於今地,後為縣城。
明太祖甲辰年(1364年)屬湖廣行省黃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布政司,不久改屬河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還屬湖廣。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攻占麻城,改縣名為長順州。7月,張部入蜀,縣名復歸。
清代沿襲明制,屬湖北布政司黃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府治,屬武漢黃德道(後更名鄂東道、江漢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麻城淪陷。國民黨縣政府遷往龜頭河。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日偽在宋埠建縣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國民黨縣政府又從龜頭河遷往閻河山水灣暇形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遷回城區。
麻城縣是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30年,麻城縣蘇維埃政府在順河成立,下轄乘馬、順河、黃土崗、福田河、三河、中宋邊區、陶園等7個區蘇維埃政府。
抗戰時期,鄂豫邊區共產黨組織在境內南部、西部、東部、北部開展活動,建立了安南邊抗日民主政府(1942—1945年)和短期的安麻南行政委員會(1941.2—1942.2),隸屬鄂豫邊區鄂東行署。
1947年秋,劉鄧大軍南下大別山。10月在木子店台子灣成立麻東縣愛國政府,下轄9個區。同時,在福田河成立麻城(後稱麻西)縣愛國民主政府,下轄5個區。兩縣同時隸屬鄂豫第四專署。
1949年3月11日,新組建的鄂豫軍區獨立師攻克麻城,麻城人民從此獲得解放。麻東麻西縣合併,在閻家河成立麻城縣人民民主政府,不久即進麻城縣城辦公,下轄10個區政府,至5月,全縣劃為12個行政區,236個行政村,全縣面積3600平方公里,人口58萬。

新中國成立後,麻城縣隸屬湖北省黃岡專區(1970年改為黃岡地區)。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覆撤銷麻城縣建制,以原縣行政區域設立麻城市(縣級市),仍屬湖北省黃岡地區管轄。8月1日,麻城市正式成立。1995年12月,黃岡地區改為黃岡市(地級市),麻城市屬黃岡市代管。1998年9月6日,麻城市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由舊城區搬遷至新城區金橋大道特1號辦公。

麻城建置沿革表
兩漢西陵縣屬江夏郡。為衡山王吳芮封地,故城在今黃州府西北百二十里。
邾縣秦屬南郡漢初省。
三國西陽縣魏置。屬弋陽郡,黃國中分汝南郡,
治弋陽後併入吳。仍名西陽屬蘄春郡合江夏、武昌為郢州,後以得邾城併入。
西陽國惠帝時分弋陽郡為西陽國,屬豫州。後趙石虎使其將麻秋築城,此麻城之名由始。
南朝西陽郡宋孝建中屬郢州,太始中以屬豫州,後復還郢。
長風縣元嘉中置,故城在縣西北。
赤亭縣元嘉中置,故城在縣西。
建甯左郡大明中置,故城在縣西南,尋改郡為縣
陽城縣大明中並赤亭為陽城。
信安縣梁置,屬永安郡。
北西陽縣梁置,故城在縣西北,屬永安郡。又築竹敦、麻陽二城。
北江州梁置,故城在縣西,魏因之,治鹿城關。
南定州梁置,故城在縣東北,魏因之,治蒙龍,疑即今之鵝籠司。
岐亭縣梁置,十八蠻縣之一。
南郢州梁置。
梁豐縣梁析建甯改置梁豐,屬齊安郡。
沙州梁置,治白沙戍。
定州陳廢北西陽,改南郢州曰定州。
定城郡陳置。
陰平郡陳置,復置建寧郡。
鹿城縣陳置,屬永安郡,北江州治。
北朝衡州北齊僑置,尋廢。
亭州北齊改定州曰亭州。
東義州北周置設,刺史故城在縣東八十里。今名猶存,為明左良玉大破張獻忠處。
麻城縣開皇十八年始改信安曰麻城。屬永安郡,建甯、陰平、定城、鹿城、梁豐、並廢此麻城建治之始。
亭州唐初復置亭州,領麻城、陽城二縣。
陽城武德初新置。
仙居縣縣屬光州。為今麻城西北界,地今猶存,仙居鄉仙居山之名。
麻城縣武德八年廢亭州仍省陽城入麻城,元和中又省入黃岡。
建中初復置,屬淮南西道,五季屬吳,後入南唐,均為舊名。
麻城屬黃州郡。端平二年移縣治於什子山,在今縣東八十裏。
麻城屬黃州路。為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至元中麻城兵亂,自什子山徒歸舊治後趙所築城,在今縣東十五裏,邑人姜銘等始築城於今地。
麻城洪武初麻城屬黃州府,隸湖廣省。九年改屬河南,二十四年仍舊還湖廣,嘉靖四十二年析姜家畈地界以黃岡黃陂合置黃安縣。
麻城屬湖廣布政使司,一仍明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1月,實行政社分開,撤銷人民公社,設定區公所,建立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下設村(居)民委員會,村民小組。
1985年2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從原龜山鄉劃出鹽田河鄉、東界嶺鄉、三星鄉,重新設立鹽田河區。至此,全縣共設16個區公所、6個區轄鎮,98個鄉政府,704個村委會,12個鎮區居委會,7721個村民小組。
1986年8月,麻城撤縣設市,境內行政區劃作出較大調整。①撤銷麻城鎮、關廂區的南湖鄉、松鶴鄉、黃金橋鄉、許家涼亭鄉。設立鼓樓、龍池橋、松鶴、南湖等四個街道辦事處。以原麻城鎮的鼓樓、義井居委會和楊基塘、朝聖門、雷家塆村的行政區域為鼓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以原麻城鎮的龍池橋居委會和龍池橋、小東門、城西、陵園村的行政區域為龍池橋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以原關廂區的松鶴鄉和原麻城鎮的上湖村及五腦山林場所轄範圍為松鶴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以原關廂區的南湖鄉、黃金橋鄉和原許家涼亭鄉的許家涼亭村、小河頭村的行政區域為南湖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②設立閔集區。將原關廂區管轄的平靖鄉、閔集鄉和原白果區管轄的麻溪河鄉、建國鄉(不含陳家鋪村)的行政區域劃歸閔家集區管轄。區公所駐閔家集。③設立夫子河區。將原白果區管轄的劉家大塆鄉、蘆家河鄉、夫子河鄉、夫子河鎮的行政區域,劃歸夫子河區管轄。區公所駐夫子河鎮。④將白果區與白果鎮合併,配一套班子,掛區公所和鎮政府兩塊牌子。將白果區管轄的易家大塆鄉、梁家畈鄉、望花山鄉、明山鄉和白果鎮原所轄村及建國鄉的陳家鋪村,劃歸白果鎮(區)管轄。⑤將原關廂區的許家涼亭鄉更名為楓樹鄉,鄉政府駐楓樹村。至此,全市共轄16個區,5個區轄鎮,3個市轄鎮,98個鄉,69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
1987年9月,麻城境內行政區劃再次進行較大調整。①撤銷宋埠、關廂、中驛、白果、鹽田河、鐵門崗、張家畈、龜山、熊家鋪、木子店、閻家河、三河口、黃土崗、福田河、乘馬崗、順河等16個區,宋埠、白果、浮橋河等3個市轄鎮和5個區轄鎮。②保留原城區4個街道(鼓樓、龍池橋、南湖、松鶴)。③新設定12個鎮。即:中驛鎮、浮橋河鎮、宋埠鎮、歧亭鎮、白果鎮、夫子河鎮、張家畈鎮、木子店鎮、閻家河鎮、三河口鎮、黃土崗鎮、福田河鎮。④新組建21個鄉。即:王福店鄉、喻家河鄉、馮家涼亭鄉、鐵門崗鄉、麻溪河鄉、閔集鄉、鹽田河鄉、龜山鄉、牛占鼻鄉、蔡店河鄉、木棲河鄉、東古城鄉、熊家鋪鄉、張廣河鄉、平堵山鄉、長嶺崗鄉、兩路口鄉、乘馬崗鄉、西張店鄉、順河集鄉、羅家鋪鄉。全市共設703個村民委員會,7563個村民小組,12個居委會,29個居民小組,新增行政村7個。
1991年1月,湖北省計委批覆新建國營獅子峰林場,山林界定總面積5.2萬畝。轄4個分場(獅子嶺、蔡家塆、曾家塆、大嶺溝)和1個村2個農業隊(隘門關村熊家坪農業隊、大嶺溝農業隊)。
1992年9月,黃金橋經濟科技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立。
1994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其為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為麻城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1993年10月,湖北省同意麻城市撤銷9個鄉鎮街道。將松鶴街道行政區域併入龍池橋街道;將喻家河鄉原行政區域併入宋埠鎮;將馮家涼亭鄉原行政區域併入鐵門崗鄉;將麻溪河鄉原行政區域一分為二,即9個村劃入白果鎮,8個村併入閔家集鄉;將牛占鼻鄉原行政區域併入龜山鄉;將木棲河鄉原行政區域併入張家畈鎮;將東古城鄉原行政區域併入木子店鎮;將平堵山鄉原行政區域併入三河口鎮;將兩路口鄉原行政區域併入福田河鎮。至此,麻城市鄉鎮街道辦事處由1987年撤區並鄉時37個減少為28個。
1995年3月,林店茶場整體併入順河集鄉管轄。7月,陡坡山、黃金橋兩個行政村從南湖街道辦事處劃歸黃金橋開發區管委會管轄。
1996年,王福店、鹽田河撤鄉改鎮,其行政區域不變。
1997年8月,龜山茶場整建制劃歸龜山鄉。
1998年,順河集鄉改為順河鎮。至此,麻城市轄10個鄉,15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建制村在1987年基礎上增加18個,達到721個。
199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麻城市將原有28個鄉鎮辦事處調減到20個;將西張店鄉、羅家鋪鄉原行政區域併入順河鎮;將張廣河鄉原行政區域併入三河口鎮;將長嶺崗鄉原行政區域併入黃土崗鎮;將蔡店河鄉原行政區域併入張家畈鎮;將閔集鄉原行政區域一分為二,8個村併入白果,20個村併入南湖街道;將浮橋河鎮原行政區域併入中館驛鎮;將王福店鎮原行政區域與乘馬崗鄉原行政區域合二為一,設立乘馬崗鎮,鎮駐王福店。麻城市轄街道3個,鎮14個,鄉3個,行政村721個。同時將白果鎮明山水庫村劃歸明山水庫管理處轄;將龜山鄉的汪家板橋村改名為長沖村,木子店鎮的祠堂鋪村改名為上馬石村,順河鎮的青龍嘴村改名為寸腰石村,火炮山村改名為新崗村。
2001年,撤銷熊家鋪鄉,將原行政村區域的22個行政村整體併入龜山鄉。合併後龜山鄉轄行政村55個,其他鄉鎮辦事處不變。
2002年,麻城市政府決定,將龍池橋街道辦事處的小東門村與龍池橋村合併,桂花樓村與黃獅崗村合併,上湖村與沙河村合併,合併後龍池橋街道辦事處行政建制村由原15個減為12個;龜山鄉撤銷八疊沖村、聶家河村、李南溝村,龜山鄉建制村由55個減為52個;中館驛鎮的鼎長崗村劃歸黃金橋開發區管委會轄;明山水庫管理處的明山村劃歸白果鎮轄。全市行政村由原721個減為715個。
2004年7月,麻城市政府決定將中館驛鎮管轄的浮橋河水庫劃歸浮橋河水庫管理區轄。同年11月,撤銷“城中村”(鼓樓街道辦事處的楊基塘村、朝聖門村;龍池橋街道辦事處的陵園村、城西村;南湖街道辦事處的關廂村)設立社區居委會。城區有7個村實行村、居委會並存單位。即:鼓樓辦事處的桃園村;龍池橋辦事處的龍池橋村、西畈村;南湖街道辦事處的五里墩村、萬家堰村;黃金橋開發區的黃金橋村、陡坡山村。上述7村掛兩塊牌子配一套班子。年末總計有行政建制村710個,社區居委會21個。
2015年,轄鼓樓、南湖、龍池橋3個街道,閻家河、三河口、木子店、張家畈、龜山、鹽田河、夫子河、白果、歧亭、宋埠、中館驛、順河、乘馬崗、黃土崗、福田河15個鎮,鐵門崗1個鄉,麻城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等共有20個鄉級行政機構;有3個國營農茶場(麻城市良種示範繁殖場、國營麻城市獅子峰林場、湖北省國營林店茶麻場),1個風景管理區(龜峰山風景管理處)和3個水庫管理處(浮橋河水庫、明山水庫、三河口水庫);共有49個城鄉社區居委會,710個建制村。
2016年,麻城市將原有723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村666個、村居合一44個、純社區13個;調整後全市設立452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村333個、村社合一103個、純社區16個;共撤銷338個行政村(社區)名稱,比調整前減少行政村(社區)271個,減幅37.5%。

區劃現況

2016年1月,麻城市共轄3個街道、15個鎮、1個鄉;鼓樓街道、龍池橋街道、南湖街道;中館驛鎮、宋埠鎮、白果鎮、夫子河鎮、岐亭鎮、閻家河鎮、龜山鎮、鹽田河鎮、張家畈鎮、木子店鎮、三河口鎮、黃土崗鎮、福田河鎮、乘馬崗鎮、順河集鎮;鐵門崗鄉;以及獅子峰林場、林店茶場、五腦山林場、龜山風景區管理處等,452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村333個、村社合一103個、純社區16個。政府駐龍池橋街道金橋大道特1號。

                                                                    麻城市行政區劃一覽表

街道(鄉鎮)村(社區)
湖北麻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8個)黃金橋村(社區)、陡坡山村(社區)、鼎長崗村(社區)、諶家園村(社區)、紅葉村(社區)、興發村(社區)、神光花園社區、鐵路生活區社區
龜峰山風景區管理處(湖北省國營龜山茶場)(7個)龜頭河村、茶園沖村、董家山村、東南溝村、林峰村、龜尾村(社區)、龜峰山村(社區)
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4個)晏店村、長沖村、南崗村、浮橋河村(社區)
龍池橋街道(10個)七里橋村、紅石堰村、西畈村(社區)、龍池橋村(社區)、宋家河村(社區)、黃獅崗村(社區)、松鶴村(社區)、白塔河村(社區)、園林社區、城西社區
鼓樓街道(10個)楓樹村、涼亭村(社區)、小河頭村(社區)、杜鵑村(社區)、京廣村(社區)、孝感鄉村(社區)、朝聖門社區、楊基塘社區、鼓樓社區、桃園社區
南湖街道(19個)船湖村、草鞋店村、龍潭村、石馬槽村、萬家鋪村、海旬新村、綺霞垸村、閔家集村、楓布垸村、熊家壠村、塘凌村、十里舖村(社區)、十字涼亭村(社區)、牌樓村(社區)、西城村(社區)、東方紅村(社區)、關廂社區、萬家堰社區、五里墩社區
中館驛鎮(26個)桃園村、湖田畈村、陳家寨村、迎河集村、東門村、方河村、陳墩村、范家大塆村、七里沖村、王家集村、馬路口村、溥集村、熊寨村、夾洲村、林寨村、林家下塆村、果園村、金家畈村、陳家大塆村、管山村、喻家崗村、彭畈村、鄧家榜村、曹家坳村、官田畈村(社區)、中館驛街道社區
宋埠鎮(22個)李釗村、玉閣村、龍井村、喻河村、鄢河村、紅葉山村、謝湖新村、李華村、謝店古村、李勝村、長塘村、獨山村、拜郊村、周家河村、野雞崗村、彭店村、大路河村、項生村(社區)、湘幫河村(社區)、郝鋪村(社區)、騎龍村(社區)、宋埠街道社區
歧亭鎮(16個)熊店村、薛窖山村、榮家洲村、張家洲村、新河村、硯池村、劉廟村、大勝山村、羅家畈村、五棵樹村、大塘村、楊畈村、官塘村、袁家塆村、杏花村(社區)、東坡社區
鐵門崗鄉(23個)玉皇閣村、豹子山村、富崗村、興隆寺村、陶家寨村、譚程村、西河村、走馬崗村、周鐵崗村、劉元旦村、風亭崗村、吳李村、下屋周村、烏龍潭村、古龍集村、毛大村、於天崗村、大廟崗村(社區)、馮家涼亭村(社區)、王崗村(社區)、蔡大村(社區)、鐵門崗村(社區)、七彭村(社區)
白果鎮(35個)龔家埠村、梁家畈村、景家山村、箭場崗村、姜鋪村、陳家鋪村、九家涼亭村、木牌樓村、明山村、名龍湖村、渡橋村、三福村、榨樹鋪村、胡家松林村、望花山村、鬧市河村、趙家堰村、民福村、胡家樓子村、團倉村、覓金山村、鄭家寨村、張獅腦村、松樹崗村、尚崗村、朱家河村、麻溪河村、石興村、談鋪村、四山廟村、占家集村、馮氏祠村、紅旗新村(紅旗社區)、五行宮村(社區)、白果街道社區
夫子河鎮(18個)戴家北門村、蔡家河村、老屋河村、象棋山村、蘆柴坳村、熊家溝村、黃麻坳村、紙棚河村、劉家大塆村、青草河村、楊廟村、陶家寨村、胡城寨村、土庫村、柳樹坪村、付興灣村(社區)、盧家河村(社區)、夫子河街道社區
閻家河鎮(19個)山水垸村、丁家寨村、蔡家垸村、柏子塔村、釣魚台村、鳥雀林村、古城村、涼亭村、羅家鋪村、喻家樓村、桃林河村、林家崗村、蔡家崗村、太子廟村、桂花村、鳳凰山村、李家樓村(社區)、石橋垸村(社區)、閻家河街道社區(閻家河村)
三河口鎮(27個)河鋪村、汪家沖村、金盤地村、劉家河村、馬王河村、周家河村、黃土咀村、舒家畈村、萬壽集村、杉樹坪村、槐樹坳村、商家塆村、前畈村、何家畈村、九歇山村、吳河村、平斗山村、程鵬畈村、八磊石村、河西村、殷家山村、獅子峰村、張廣河村、香草園村、饒家畈村、半道城村、三河口街道社區(童家河村)
龜山鎮(27個)花橋河村、東垸村、西埠沖村、長沖村、周家崗村、太平寨村、丁家河村、瞿家畈村、南泰村、曹家寨村、楊家鋪村、鮑家墩村、打雁尖村、元正橋村、梁家山村、邊店村、月形塘村、鋪頭坳村(社區)、石陂村(社區)、矮橋村(社區)、新屋垸村(社區)、上河村(社區)、磨子山村(社區)、四新村(社區)、萬興村(社區)、大坳村(社區)、熊家鋪村(社區)
鹽田河鎮(20個)麻城坳村、兩山村、合抱村、茶鋪村、東界嶺村、群建村、付家沖村、栗陽河村、磨子河村、雨頭山村、鄭家坳村、繼新坳村、蕙蘭山村、涼亭坳村、鹽田河村(社區)、三星村(社區)、蔡家沖村(社區)、雷氏祠村(社區)、南沖廟村(社區)、栗鄉社區(三合垸村)
木子店鎮(29個)李峰山村、上馬石村、洗馬河村、長嶺關村、上屋榜村、明山村、游家沖村、細石嶺村、王家畈村、邱家壋村、牌樓村、大堰河村、楊眉村、觀石河村、楊嶺崗村、擱船山村、龍門河村、天井山村、熊家垸村、施家坳村、店基坪村、丁家坳村、馬牙山村、向明村(社區)、獨楊樹村(社區)、古城村(社區)、石磴坳村(社區)、黃泥坳村(社區)、木子店街道社區(木子店村)
張家畈鎮(26個)白水畈村、觀音閣村、張門口村、鮑家沖村、王家邊村、門前垸村、黃市坳村、屈家畈村、李家鋪村、張家邊村、朝陽河村、富家坳村、佛塔山村、申家沖村、李南沖村、李家沖村、白石山村(社區)、沈家河村(社區)、余家沖村(社區)、木樨河村(社區)、梅花園村(社區)、余家河村(社區)、項家畈村(社區)、蔡店河村(社區)、二里河村(社區)、張家畈街道社區(張家畈村)
黃土崗鎮(23個)桐梘沖村、水寨村、堰頭垸村、槐樹邊村、周家樓村、新屋河村、喻家垸村、趙家畈村、朱家河村、劉家岩村、土城村、長嶺崗村、洪家河村、張家墩村、伍家河村、楊柳河村、小漆園村(社區)、嚴家畈村(社區)、大河背村(社區)、杉窪村(社區)、閔家畈村(社區)、四道河村(社區)、黃土崗街道社區(英山畈村)
福田河鎮(24個)小界嶺村、兩路口村、杜家河村、雙廟關村、風簸山村、油榨街村、下馬廟村、椏楓樹村、大旗山村、楓樹廟村、甘家垸村、仙羊岩村、太陽沖村、松子嶺村、三里畈村、土門坳村、護兒山村、純陽山村(社區)、金家邊村(社區)、磨石村(社區)、虎頭獅村(社區)、燕窩地村(社區)、張店村(社區)、福田河街道社區(福田河村)
乘馬崗鎮(27個)石槽沖村、大河鋪村、新村、石河村、白果樹村、沙子崗村、落衣山村、得勝寨村、肖家山村、興貴村、李家畈村、上馬石村、王家堂村、江樹村、許家河村、顏家河村、院子村、程家沖村、飛龍山村、白石河村、王富村、萬義村、小寨村(社區)、乘馬崗村(社區)、王福店村(社區)、紅星村(社區)、騎路鋪村(社區)
順河鎮(30個)張崗村、崔家垸村、橋上村、幸福村、高山村、西張店村、獅子山村、上樓村、新寨村、寸腰石村、棗林崗村、林店村、火生崗村、順水垸村、李斯文村、林家山村、料馬崗村、雲霧山村、護林崗村、周家坳村、新橋村、謝家垸村、梅花山村、料棚村(社區)、安家畈村(社區)、八大畈村(社區)、大松樹村(社區)、垸店村(社區)、塔耳崗村(社區)、順河街道社區(順河村)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1個)虎形地村
國營獅子峰林場(1個)隘門關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城市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黃岡市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大別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處。介於東經114°40′—115°28′,北緯30°52′—31°36′之間,北與河南省商城縣、新縣以山脊為界,東北同安徽省金寨縣依界嶺分水,省內東鄰羅田縣,南接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西與紅安縣毗連,距黃岡市110千米,總面積3747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麻城氣候兼南方和北方的某些特點,為南北兼有的氣候特徵,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江淮小氣候區,山區、丘陵、平原各異。太陽年輻射總量112.5千卡/平方厘米,為全省最高值,年日照時數1634.4—2153.0小時,日照百分率37—48%,光能利用潛力較大。年平均溫度16.1℃,無霜期250—270天,≥10℃積溫4700—5162℃;年降雨量多年平均為1111.2-1688.7毫米,但四季各月分布不均,雨季多集中在夏季,境內溪流密布,山澗眾多,1980條多條大小河流匯成縱貫境內的舉水和偏東邊的巴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7.7139億立方米,偏枯水年11.6496億立方米,特枯年6.4011億立方米。總之麻城氣候有雨量充沛、日照較長、積溫較高等特點,屬於全省氣候要素較好的縣市之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熱同季。

地形地貌

麻城地形地貌圖 麻城地形地貌圖
麻城三面環山,東、北、西三部分山脈相連,群峰突起。東部和東北部為高山,西南低,由東向西南傾斜敞開,是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平原逐漸下降的階梯式地形。東北的高山康王寨是全市最高點,海拔1337.1米;中南邊緣的 烏龍寨是全市最低點,海拔25米。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平原、丘陵、山區、水域兼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大別山脈環繞於本市東及北部邊緣地帶,境內主峰康王寨雄踞鄂、皖邊界,由此沿市境東北邊緣及境內向西南縱深及西部邊緣延伸出七條山脈,形成全境東、北、西三面山脈相連,群峰逶迤的地貌特徵。

水文

麻城溪流密布,1580餘條大小河流匯成縱貫南北的舉水巴水水系,以龜峰山為分水嶺,一西一東分別流注長江。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4月,麻城擁有耕地123萬畝,林地282.6萬畝,草地198.4萬畝。

生物資源

麻城境內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一、二級動物有鴛鴦白冠長尾雉勺雞、蒼鷹、禿鷲、紅腳隼、豹、小靈貓、豹、林鹿、斑羚、蟒、虎紋蛙等14種。全市查明樹種61科,299種,其中喬木樹種186種,灌木樹種93種,木質藤有20種。花卉和中藥材品種繁多。全境有100萬畝野生古杜鵑(映山紅)群落,其中龜峰山風景區有集中連片原生態古杜鵑10萬畝。

礦產資源

麻城共探明地下礦藏有鐵礦、銅礦、花崗石礦、大理石礦等。其中飾面花崗石儲量5億立方米,地質儲量5億立方米,已經開發的有白鴨山礦,位於南湖街道,礦區面積60平方千米,資源儲量1億立方米,探明基礎儲量903.7萬立方米,年產量22萬立方米。

水資源

麻城建有浮橋河、三河口、明山等大型水庫3座5.25萬畝,大坳、碧綠河、大旗山等中小型水庫256座6.05萬畝,還有數百座塘壩,總水域面積45.1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麻城總戶數401669戶,年末戶籍總人口1169509人,戶籍人口中按性別分,男性人口621608人,女性人口547901人;戶籍人口按地域分,城鎮人口216188人,鄉村人口953321人;按常住地分,全市常住人口88.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7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5.12%,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078人,人口出生率為12.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5‰;當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4.02,符合政策人口生育率97.11%。

民族

2011年末,麻城以漢族為主,占99.9%;有壯族土家族苗族等27個民族,占2%,超過20人的有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4個民族,其中壯族47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8.8%;土家族41人,占16.4%。 

經濟概況

綜述

2016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66.27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比2015年,下同)增長7.9%,增速高於黃岡市0.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54.22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9.94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2.11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5年的21.24:42.54:36.22調整為20.4:41.3:38.3,與2015年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8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達到47.2%。
2016年,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7.6%,金融業增長17.1%,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9%,住宿和餐飲業增長7.9%,房地產業增長7.3%。

第一產業

麻城盛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籽、生豬、牛、羊、茶葉、板栗、中藥材、蠶繭、蔬菜、淡水魚類等。特色農業榮獲“中國菊花之鄉、中國茶油之鄉、中國板栗之鄉”。擁有杜鵑花、福白菊、山茶花、玫瑰花、杏花等“五朵金花”。
2016年,麻城實現農業現價總產值95.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比2015年,下同)增長4.32%,其中農、林、牧、漁業分別實現產值45.73億、2.22億、39.34億和6.1億元。實現農業現價增加值64.6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7%;其中農、林、牧、漁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9.54億、1.56億、26.3億和5.18億元。
2016年,麻城農作物播種面積164.77千公頃,比上年減少3.81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2.77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61千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2千公頃。
2016年,麻城糧食總產量48.86萬噸,同比減產7.28萬噸。其中夏糧產量6.25萬噸,同比增產773噸;秋糧產量42.61萬噸,同比減產7.35萬噸。油料作物產量10.07萬噸,同比增加380噸,其中花生產量4.12萬噸,同比減產1328噸;油菜籽產量5.7萬噸,同比增產1745噸。棉花產量4039噸,同比減產1650噸。
2016年,全市當年造林面積5.95萬畝;當年新增和改造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0.33萬畝,蔬菜總產量52.34萬噸,同比減少16.2萬噸;當年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面積1.8萬畝,油茶籽產量1.4萬噸;當年新建和改造板栗基地面積1.1萬畝,板栗產量1.7萬噸;茶葉產量3098噸。
2016年,麻城生豬出欄80.39萬頭,同比下降6.27%;牛出欄19.36萬頭,同比下降1.02%;羊出欄19.75萬隻,同比增長0.52%;豬肉產量6.43萬噸,牛肉產量2.86萬噸,羊肉產量4199噸;全年生豬存欄達到69.62萬頭,牛、羊存欄分別為28.76萬頭和27.22萬隻;當年漁業養殖面積9865公頃,水產品產量3.04萬噸。

第二產業

麻城工業形成了汽車配件、治金機械、花崗石材、電力能源、醫藥化工“五大集群”。汽車配件成為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麻城是“中國花崗石之鄉”。
2016年,麻城新入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家(含上年度入庫21家),規模工業企業個數達282家(月報數),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達到422.6億元,同比(比2015年,下同)增長10%;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輕工業產值91.1億元,增長1.3%,重工業產值331.5億元,增長1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12.3億元(平台數據),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3%,製造業增長9.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6%;私有企業增長11.3%,股份制企業增長1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2.2%。
2016年,麻城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55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0.9%。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15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8.96億元,同比下降0.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9.5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05.4萬平方米。
麻城經濟園區一覽表
白果鎮石材園區宋埠鎮工業園區龍池商貿物流園
麻城中部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大別山電廠循環經濟工業園中館驛鎮低碳產業園
麻城經濟開發區鼓樓小河頭工業園-

第三產業

截至2015年,麻城建有中部商貿物流城、大別山農資農機農產品大市場;麻城商貿步行街、融輝商業街等兩條商業街;黃商麻城購物中心、麻城中百倉儲購物廣場、黃商百貨麻城商場、融輝購物廣場等四大購物中心;鄂豫皖農商大市場、五金機電大市場、藍翔農商物流港正在建設之中。
2016年,麻城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75億元,同比(比2015年,下同)增長11%,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50.04億元,同比增長17.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限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2%;鄉村限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0.6億元,同比下降1.7%。按消費類型分,限上單位餐飲收入3.13億元,同比增長25.9%;商品零售額46.9億元,同比增長17.4%。
2016年,全市外貿出口企業13家,實現外貿出口總額2753萬美元,同比(比2015年,下同)下降45.8%;實際利用外資5454萬美元,同比增長8.8%。
2016年末,麻城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44.89億元,比年初增加50.5億元,比年初增長17.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45.44億元,比年初增加31.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97.31億元,比年初增加32.96億元,比年初增長20.1%。其中短期貸款餘額62.76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33.6億元。國內旅遊人數670.1萬人,同比增長39.6%,實現國內旅遊綜合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37.8%。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16年,麻城城建維護資金達到96778萬元,比上年淨增8549萬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6.38平方公里;全年城市道路面積達到686.8萬平方米,同比淨增8.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道路長度達135公里,同比淨增4公里。 
2016年,麻城城市供水總量達到3090.27萬噸,天然氣供氣總量1205.5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5018.4噸;新增供水管道18.9公里,達到429.46公里;城市公共汽車運營車輛54輛,出租汽車352輛。
2016年,麻城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145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6.56%;城區公園綠地面積新增10.5公頃,達到288.5公頃;道路清掃保潔面積226萬平方米;生活垃圾清運量9.49萬噸,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8%。

教育發展

2016年末,麻城各類學校432所,其中普通中學37所,國小237所,幼稚園155所;在校學生總數133169人,其中女生58087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42221人,國小在校學生54951人,在園幼兒30217人;全市在崗專任教師8600人;全市聯考報名人數6220人,大專及以上上線人數6061人,其中本科3285人;全市大專及以上錄取人數5919人,其中一本錄取1013人。
主要中學一覽表
麻城市第一中學麻城市第二中學
麻城實驗高中麻城市第三中學
麻城市第五中學-

科學技術

2016年,麻城共申報各類科技計畫項目5項;專利申請量438項,其中發明50項。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工業產值99.8億元,同比增長17.6%,實現增加值23億元,增長13.8%。

文化體育

2016年,麻城公共圖書館藏量為15.5萬冊,全年各類藝術表演觀眾人數32.5萬人次;廣播節目人口覆蓋率達到97.5%;電視節目人口覆蓋率達到98.4%;有線電視用戶14.93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72.2%。全年參加體育比賽75萬人次,體育運動獲地區以上獎牌7塊,當年輸送體育人才2人。

醫療衛生

2016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34個,其中醫院10個,衛生院21個;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27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04人;衛生機構床位數4454張,其中醫院2738張,衛生院1716張,醫院病床使用率83.86%;傳染病發病率為10萬分之735.7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6.72‰。

人民生活

2016年,麻城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9元,同比增長9.0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4元,增加2225元,增長9.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達到10651元,比上年增加810元,增長8.2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600元,增長9.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200元,增長9.37%;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5.8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9.35%。當年脫貧人數為54469人。

社會保障

天景山漂流 天景山漂流
2016年末,全市從業人員6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萬人,其中城鎮新增就業0.9萬人。年末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8.38萬人,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9.2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8.3萬人;年末參加城鄉醫療保險106.42萬人,其中城鎮醫療保險參保18.45萬人,新農合參保87.97萬人。年末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44236人,其中農村35794人;當年因災救濟8.2萬人。全年登記結婚對數8650對,登記離婚對數1395對。

交通

綜述

麻城市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別山中段南麓,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節點城市和湖北省政府規劃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麻城區位示意圖 麻城區位示意圖
城市。境內有“四高”(大廣高速、麻武高速、麻竹高速、麻陽高速)“三鐵”(京九鐵路、滬漢蓉鐵路、漢麻鐵路)“兩站”(麻城火車南站、麻城動車北站),106國道縱貫南北,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橫穿東西。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80公里,陽邏深水碼頭70公里。

2016年,麻城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435.1公里,同比新增131.5公里;年末運營車輛數達到1928輛,公路貨運量407.2萬噸,公路客運量392.5萬人次。鐵路通車裡程169.4公里,其中滬漢蓉快速鐵路81公里;鐵路客運量533萬人次(其中麻城北站280萬人次),鐵路貨運量32.1萬噸。

公路

據2017年5月麻城市政府網信息顯示,麻城公路密度達到107.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主架設,以國省幹線公路為主動脈,以農村公路為毛細血管的四通八達的交通公路網路。
高速交匯 高速交匯

高速公路

麻城境內有已建成的大廣高速公路、麻武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呈“十字型”交匯,通車裡程達129公里;還有麻竹高速公路(6公里)、麻陽高速公路(16公里)高速等。
普通公路
國道1條,G106京廣線小界嶺至新洲余家寨全長89.453公里。
省道4條,總長147.259公里。S203長三線麻城長嶺關至羅田段,全長46.294公里。S206麻新線麻城至羅田新橋段,全長40.861公里。S309勝麻線羅田勝利至楊眉河段,全長54.777公里。S304宋長線麻城宋埠至蝴蝶河段,全長5.327公里。
農村公路4023公里(其中縣道15條324公里,鄉道227條1191公里,村道1421條2508公里)。

鐵路

合武高鐵 合武高鐵
麻城有京九(58.5公里)、漢麻(29.9公里)、滬漢蓉(81公里)三條鐵路線,通車總里程169.4公里;京九鐵路設麻城南站和滬漢蓉鐵路設立麻城北站兩個二級火車站,日停靠旅客列車131趟。隨麻安(隨州至麻城至安慶)鐵路已列入省近中期規劃。 

歷史文化

移民根源

麻城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發源地”之一,是“湖廣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認的“祖籍聖地”,在中國移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從元朝末年到清朝中期,麻城持續了500多年浩浩蕩蕩的移民史,成為“湖廣填四川”移民的輸出中心,使得川渝地區迄今有6000多萬麻城移民後裔,每年來麻城孝感鄉尋根問祖的川渝人士絡繹不絕。麻城移民文化滋養了川渝文化,磨礪了川渝精神,在中華文明史上寫下了精彩篇章。

民俗風情

民俗風情一覽表
東路花鼓戲東路花鼓戲起源於鄂東,形成於鄂東的麻城、羅田、紅安、浠水、黃岡一帶,位於大別山南麓,有著200多年歷史的稀有地方劇種,其唱腔豐富、鏇律優美、表演逼真、風格獨特,是藝術潛力極大、民眾基礎深厚的優秀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毛澤東主席曾在武昌洪山賓館觀看東路花鼓戲《杜鵑山》。[16] 
麻城民歌麻城民歌剛柔相濟,曲調優雅,以“三百六十調”最為聞名;包括號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調、風俗歌、燈歌等。山歌包括四句式、五句式和魚咬尾式三種,調子有正板、慢板、快板三種。牧歌歌詞有《三百六十調》中現成的,也有即興現編的,內容有插科打諢的,有體現機智的,有懷古詠物的,也有表現男女愛情的。近年來,麻城著力挖掘民歌資源,正在積極爭創“中國民歌之鄉”。
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省獨具風格的民間歌舞之一;相傳在唐代興建“雙廟觀”後,在每年正月十五、五月十八的盛大廟會上,當地百姓創造了花挑歌舞。舞蹈動作主要有掂步、秧歌步及其他動作。在服飾上,花旦穿花衣和綠褲,腰系紅綢飄帶;男醜穿花衣褂和大腳褲,手拿一副竹板;女丑身穿大連襟衣服,耳墜胡蘿蔔,手拿破蒲扇。花挑唱詞有固定的,也有即興創作的。唱詞每句七字,每段五句,加上一問一答兩句,稱之為“搶八句”。2006年,麻城花挑入選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叉燈叉燈流行於福田河兩路口一帶,是一種獨特的民間歌舞,多為節日演出。一般15人表演。一人手舉傘形燈,位於舞台中央,其餘男女各半圍成圓圈,男的手拿竹板,女的手握方巾。先是舉燈者邊舞邊念快板,其他男女繞其鏇轉。然後,舉燈者念完快板詞拋腔,眾男女接腔小跳,轉身亮相造型。基本步伐是半蹲行步和小跳步,造型有“犀牛望月”、“丹鳳朝陽”等。叉燈歌詞內容十分豐富,多為談玄逗趣之類,有固定詞,也有即興創作。新中國成立後,叉燈經過藝術加工搬上大眾舞台。1956年,麻城叉燈參加全省民間歌舞會演榮獲二等獎。
連響舞連響舞是流行於麻城各地的一種歌舞,其主要道具是用竹子、銅錢做成的“連響”。道具製作方式是,取三尺長竹棍,在竹棍兩端的節與節之間破成對稱小口,穿上銅錢即成。舞蹈時,敲打連響,沙沙作響。連響舞表演人數不限,男女各半,舞時每人拿一根連響,敲打左右手臂、腿腳,並按節奏作跳、走、進退、轉彎、穿花等動作造型,以鑼鼓、二胡等器樂伴奏。
採蓮船採蓮船,是用竹篾彩紙紮成紙船,一人扮成美麗少女於船中,一人扮成艄公手握撐船竿。在鑼鼓聲中,艄公作撐船狀。彩船繞場鏇轉。跑三圈後停下,艄公撐竿搖動,彩船作水中蕩漾狀。鑼鼓停止,一人領唱,眾人接腔。唱詞多為喜慶祝賀之語,大多於春節元宵時表演。
蚌精舞蚌精舞,用竹篾紙布編紮成兩片蚌殼,一表演者扮成美麗少女於蚌殼中(為蚌殼精),另一表演者扮成漁翁,手持魚網,作理網、撒網狀。表演時,在鑼鼓聲中,蚌殼精手握兩片蚌殼一張一合,凝眸漁翁;漁翁一邊注視蚌殼,一邊撒網,欲捕蚌殼精。如此反覆兜圈子,直至漁翁將蚌殼精捕獲。
獅舞麻城獅舞始於明代,盛於清代、民國。“青獅跳一跳,勝似打清醮。”獅舞是平安的象徵,現一般在春節期間巡迴表演,祝福人們新年幸福吉祥。獅舞出入由鑼鼓、燈籠開道,場面壯觀,每到一戶人家,都要鞭炮相迎,十分熱鬧喜慶。

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一覽表
蔡家山古窯蔡家山古窯位於麻城歧亭鎮西北10公里處。該古窯還保留傳統方式拉坯、傳統大龍窯燒制的窯廠。於宋代由蔡姓人在此建窯。在明代就建有陶器廠。該窯能生產數百種日用陶器、陳設陶器。產品在1979年湖北陶瓷質量評比中,被定為特級產品,並譽之為“湖北真陶”。蔡家山窯以“描金刻花陶”的花貨聞名。蔡家山工匠生產的色釉描金釉,用鉛和不同的陶土配製而成,有紅、黃、黑三色,也稱紅釉、黃釉、黑釉。蔡家山窯採取刻畫與描金結合的刻陶裝飾方法,主要部分以劃花剔地的陽紋為主,次要部分以刮花陰紋作陪襯,主次分明,題材多反映花鳥蟲魚,漢紋卷草。這一特色使蔡家山陶器在湖北別具一格,並影響湖北半個制陶業。 
粟山崗遺址粟山崗遺址,位於麻城龍池橋街道松鶴村。呈不規則長方形土墩,南北長120米,東西寬60米,高出地表1-3米。暴露遺物有陶器和石器兩大類。陶器有泥質磨光黑陶曲腹杯、彩陶高柄罐形鼎、鏤孔豆、孟、甑、紡輪等。石器有石斧、矛、鏃等。謝家墩遺址,位於宋埠大勝山村謝家墩垸,距宋埠4公里。遺址成長方形,高出地表3-9米,總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器形有夾砂陶平折沿陶盆、麻面實心陶球、小口高頸陶罐、弦紋缸、陶環、陶缽等。器物紋飾有弦紋、繩紋、鏤孔和附加堆紋等。專家考證,屬新石器龍山文化,含有屈家嶺等早期文化因素,為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地。
白骨墩楚墓白骨墩楚墓,位於宋埠鎮大勝山村,古墓共6座,出土文物262件,其中陶器109件,有鼎、敦、壺、罐、豆、紡輪等;銅器142件,有劍、矛鏃、馬銜、鼎、壺等。墓葬均為長方形坑豎穴墓,棺木以懸底弧棺為特點。據專家考證,該墓與江陵楚墓、黃岡月兒沖墓為同時代墓葬。

方言俚語

麻城市地處湖北省東北角,根據全國方言區的劃分,屬於北方方言區江淮片。
因為國語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麻城話和國語相差不是很大,說麻城話的人和說國語的人交流不是很困難。但麻城話又有其獨特之處,在語音、辭彙和語法方面都與國語有不同之處。
麻城話與國語的最大差別主要在語音方面,語法方面不是很明顯。下面主要介紹一下麻城話和國語在語音方面的區別。

一、聲母

總體而言,國語里有的聲母在麻城話里都有,而且發音都差不多。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邊音等發音都有,也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清音和濁音。
麻城話的聲母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國語里輔音[η]不作聲母用,但在麻城話里[η]作聲母很常見。如:"我"在國語里就讀作:[ηo],"愛"讀作[ηai],"女"讀作[ηǚ]。
2、麻城話區分n和l。如:"泥"讀作[ni],"娘"讀作[niang],"牛"讀作[niong]。但有一部分字中,[n]讀作[l]。如:"南"讀作[lan],"那"讀作[la],"難"讀作[lan],"內"讀作。
3、通常情況下,麻城話區分f和h。如:"哈"讀作[ha],"合"讀作[he]。但在國語里h和u拼的情況下,麻城話里h全讀作[f]。如"虎"讀作[fu],"胡"讀作[fu],"花"讀作[fa],"黃"讀作[fang],"回"讀作[fei]。其中也有個例外:國語里讀[huo]這個音,在麻城話里[h]還是讀[h],只是讀音變成[ho]。如:"活"讀作[ho],"火"讀作[ho]。
4、麻城話在通常情況下區分z和zh。如:"走"讀作[zou],"在"讀作[zai],"造"讀作[zao],"找"讀作[zhao],"占"讀作[zhan],"只"讀作[zhi],"周"讀作[zhou]。但有些國語里的[zh]音,在麻城話里讀作[z]。如:"摘"讀作[za],"驟"讀作[zou],"增"讀作[zen],"裝"讀作[zang]。另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國語里有的[zhu]這個音,在麻城話里有兩種讀法,一種讀作[zhou],如"竹"讀作[zhou],"逐"讀作[zhou],"祝"讀作[zhou];另一種讀作[gü],如"朱"讀作[gü],"主"讀作[gü],"住"讀作[gü]。
5、在通常情況下,麻城話區分c和ch。如:"草"讀作[cao],"菜"讀作[cai],"從"讀作[cong];"沖"讀作[chong],"查"讀作[cha],"抽"讀作[chou]。但有些時候,國語里讀[ch]的某些音在麻城話里讀作[c]。如:"拆"讀作[ca],"柴"讀作[cai],"產"讀作[can]。還有另外的特例,國語里[chu]這個音,在麻城話里讀作[kü]。如:"出"讀作[kü],"處"讀作[kü]。
6、在通常情況下,麻城話區分s和sh。如:"撒"讀作[sa],"絲"讀作[si],"三"讀作[san];"少"讀作[shao],"舍"讀作[she],"深"讀作[shen]。但有的情況下,國語里讀[sh]的音在麻城話里讀作[s]。如:"山"讀作[san],"雙"讀作[sang],"曬"讀作[sai]。還有另外的特例,國語里[shu]這個音,在麻城話里讀作[fü]或[shou]或[sou]或[chou]。如:"書"讀作[fü],"樹"讀作[fü],"輸"讀作[fü];"熟"讀作[shou],"叔"讀作[shou],"屬"讀作[shou];"梳"讀作[sou],"數"讀作[sou],"蔬"讀作[sou];"束"讀作[chou]。
7、國語里[y]這個音,在麻城話里大部分讀[y],但有一部分讀作[r]。如:[yong]讀作[rong]:"用"讀作[rong],"勇"讀作[rong];[yuan]讀作[ran]:"袁"讀作[ran],"元"讀作[ran];[yun]讀作[ren]:"雲"讀作[ren],"允"讀作[ren];[yue]中一部分讀作[yo],一部分讀作[ra]:"約"讀作[yo],"岳"讀作[yo];"月"讀作[ra],"越"讀作[ra]。

二、韻母

1、國語里有的韻母,麻城話里大部分有,但麻城話里缺少üe,ün這幾個韻母。在國語里讀[üe]的在麻城話里讀作[a]或者[o]或[e],如:"越"讀作[ra];"躍"讀作[yo];"決"讀作[zhe]。[ün]讀作[en],如:"雲"讀作[ren],"軍"讀作[zhen]。
2、雖然麻城話里有a和e這兩個韻母,但發音與國語里不同。a通常發作[A],發音部位比較靠後;e通常發作[ê]。
3、麻城話里有介音[i],例如:"先"讀作[xian],"邊"讀作[bian],但大多數時候沒有介音[u]。通常情況下,國語里聲母、介音和韻母相拼的音節,在麻城話里只用聲母和韻母相拼。如:"段"讀作[dan],"團"讀作[tan],"換"讀作[fan]。只有在g和k後可帶介音[u]。例如:"關"讀作[guan],"寬"讀作[kuan]。
4、國語里j、q、x和üan相拼的情況,即[juan]、[quan]、[xuan],在麻城話里分別讀作[zhan]、[chan]或[qian]、[xian]。例如:"卷"讀作[zhan],"權"讀作[chan],"全"讀作[qian],"選"讀作[xian]。
5、在麻城話里只有後鼻韻母[ang]和[ong],沒有[eng]和[ing]。在國語里讀[eng]、和[ing]的音都讀作[en]和[in]。例如:"增"讀作[zen],"成"讀作[chen],"聽"讀作[tin],"應"讀作[yin]。只有[feng](風)例外。

三、聲韻配合

在國語里j、q、x能與ü相拼,g、k、f不能,而在麻城話里g、k、f能拼,j、q、x不能拼。例如:"住"讀作[gü],"區"讀作[kü],"許"讀作[fü]。
本文所說的麻城話主要是指麻城市區及旁邊的南湖辦事處等地方使用的方言,各鄉鎮及山區方言各稍有不同,在此不一一介紹。

名優特產

名優特產 名優特產
麻城特產豐富。境內土特產品有麻城肉糕,福田白菊,麻城油麵,乘馬崗花生,黃土崗金絲瓜鹹菜,閻家河蓮藕,野生茶油,鹽田河板栗,龜山蠶繭,木子店老米酒,中館驛空心面,綠殼雞蛋,康王寨天麻,三河黑木耳,龜山、林店綠茶,黑山羊,野生葛粉,浮橋河鱖魚、匙吻鱘,麻城老米酒,麻城糍粑等。其中,麻城福田白菊、麻城茶油、麻城黑山羊、木子店老米酒、麻城魚面(俗稱垂魚)、龜山岩綠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老米酒

有千年釀造歷史。自唐朝黃州刺史杜牧過麻城歧亭,留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至北宋大詩人蘇東坡高歌“酸酒如齏湯,甜酒如蜜汁。三年黃州城,飲酒但飲濕”,歷代文人墨客盛讚麻城老米酒。蘇東坡在黃州府任職三年,多次來到麻城,與友人陳季常品酒、吟詩。蘇東坡詩句中的“酸酒”、“甜酒”,指的就是麻城老米酒。千百年來,麻城山民以烤篼子火、飲老米酒,在民間,流傳著“老米酒、篼子火,過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謠。“麻城紅”老米酒經有關部門檢測,其產品富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不含色素和防腐劑。酒色似海棠香如蜜,甘甜可口味醇厚。冬飲驅風去寒,夏飲提神健腦。具有養顏益壽,滋陰補陽,舒筋活血等功效。

福田白菊

福田白菊 福田白菊
川菊、杭菊、福白菊,被譽為中國三大白菊基地,福白菊產於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鎮,故又稱“福田白菊”。福田白菊的特徵是花朵大、肉厚、白色微黃、甘味爽口,其品質居“三大基地”之首,已向國家申請“原產地保護”。
《神農本經》把菊花列為上品,花中含有揮髮油、黃酮、綠原酸、菊甙、膽鹼、胺基酸、維生素和豐富礦質元素等重要藥物和營養成分,可清心明目、消暑除煩、平肝降火、清淨五臟、排毒健身、益壽延年,能預防多種疾病。富硒有機菊花是在傳統菊花的藥用價值基礎上,增添了防癌、抗癌保健功能。福白菊花茶,選用大別山區的富硒有機鮮福白菊,採用微波殺青、殺菌工藝烘烤菊花後精製而成。福田白菊風味淡雅、品質純正。福田白菊系列,主要有福白菊花茶、福白菊寶茶、富硒有機菊花茶、洋參菊花茶、菊花八寶茶、菊花休閒茶等品種。

麻城茶葉

主要有龜山岩綠、三峰毛尖、護山霧毫三大系列產品。麻城“三大系列”茶葉,因其茶園分布地域不同,風味獨到,各具特色。龜山岩綠茶葉,產於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龜峰山。這裡自然風光獨秀,岩石嶙峋,群峰聳立,林木蔥翠,溪水潺潺,茶樹多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帶。龜山岩綠為條形綠茶,其品質特徵為:條索緊細圓直、鋒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黃綠嫩勻、極耐沖泡。龜山岩綠以其優異的品質特徵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遊覽麻城龜峰山時,品飲龜山岩綠茶後,即興留下了“龜涎煮龜茶,天下第一家”的絕句。1962年,董必武遊覽龜鋒山時,品飲此茶後大加讚賞,即興賦詩一首:“昔日游擊地,今為採茶區。龜峰名久著,牯嶺德不孤。爛漫紅花勝,蒙茸綠草鋪。此山潛寶物,前進莫躊躇。”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龜山岩綠被列為“湖北四大名茶”之一;1988年被評為農業部優質產品;1992年被評為“湖北名茶”;1999年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名牌產品;2002年榮獲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2004年被農業部授予名優茶產品;2005年獲“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一等獎。
三峰有機毛尖,生態有機茶園分布在大別山三峰尖腳下。三峰尖主峰海拔1080米,群山環繞,雲霧繚繞,土壤、水源、空氣無污染,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三峰有機毛尖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緊細織秀,香氣純正清高,湯色碧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甜。三峰茶葉系列產品分別獲農業部優質產品獎和首屆“鄂茶杯”金獎。
護山霧毫茶葉,產於麻城市護兒山茶場。茶園位於海拔千餘米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此山雲霧繚繞,自然環境獨特。護山霧毫茶葉的品質是:香氣清幽、滋味甘醇、滿口芬芳、回味優美;具有板栗香、綠豆湯、耐沖泡的特點。護兒山茶場於2002年被評為“湖北省無公害示範茶園”。

大別山野菜

採摘於大別山天然野生、無污染的各種鮮嫩食用山野菜,採用先進技術精製而成。具有清脆鮮嫩、清香味美、營養價值高等特點。大別山野菜主要品種有:白花菜、香椿、苦菜、野荊芥、野竹筍、蕨菜等。

野地藕

又名螺絲菜,產於享有“蓬萊第一峰”、海拔1500餘米的麻城市龜峰山。本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水蘇糖以及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性味甘平,具有潤脾健胃、養肝益腎、滋陰補血之功效,長期食用對食欲不振、腰肌酸痛等症有良好效果。

麻城魚面

(俗稱捶魚),是麻城市傳統食品,採用鮮魚、紅薯粉、雞蛋清、食鹽等錘鍊精製而成。是一種低膽固醇、純天然綠色食品,廣泛適用於家庭、賓館宴席食用。食用方法有三種:一是適用於煨湯類,將肉類直接煨到六成熟,加入魚面30到40分鐘,魚面散開即可食用;二是可油炸食用,將油燒開,魚面放進鍋中至金黃色即可食用;三是將魚面煨熱散開,加調料進行炒食。

野生茶油

茶油是特有傳統食用植物油,主要成分是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且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恰當,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5%左右。麻城野生茶油營養豐富,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烏髮等作用,居植物油之冠,被譽為“油中聖品”。產於大別山腹地的麻城市福田河鎮,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國務院命名為“茶油之鄉”。其油茶樹一年四季雲滋霧養,不需要施肥、噴農藥,營養成分完全來自天然無污染的空氣和肥沃土壤,具有食用和藥用雙重價值。

天麻

又名赤箭,神麻,是一種與萌發菌和密環菌共生的蘭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天麻具有增年益氣、長陰肥健、消臃腫、通血脈、養肝腎、助陽氣、治頭暈、祛風濕之功效。現代醫學臨床證明,天麻具有擴血管、增強血管彈性作用,在治療暈眩、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神經症狀和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療效。

野生葛粉

是以龜峰山深山密林中多年野生葛根為原料,採用民間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法精製而成,藥食同用,歷史悠久。《本草綱目》記載,葛粉具有清熱降火、滋陰解毒、昇陽生津、開胃進食之功效,對治療和預防胸膈煩熱、中風頭痛、高血壓、冠心病、降血脂、抗癌、消癌腫、減肥胖、抗衰老等均有特殊功效。經科學檢測,含人體必需的鋅、鐵、鈣、維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及多種胺基酸。

風景名勝

綜述

麻城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薈萃。自然景觀有古代聞名的“三台八景”,當代新建的龜峰山風景區、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浮橋河生態旅遊區、孝感鄉都、移民文化公園等。人文景觀有史前文化遺址、古戰場遺址、關卡寨堡遺蹟、歧亭杏花村、閻河釣魚台、柏子塔、帝主廟、鐘鼓樓、孔廟、周道一禪師塔、古孝感鄉遺址等。國家兩條精品紅色旅遊線“千里躍進大別山”和“將軍故里”在境內交匯,其著名景點有麻城市烈士陵園、乘馬會館、麻城縣蘇維埃縣政府舊址、可新橋白骨塔、麻城博物館等。

古三台八景

三台八景,據明代《黃州府志》和清代的《麻城縣誌》記載:三台是白雲台、雁台、釣魚台。八景是:龜峰旭日、白臬飛泉、麻姑仙洞、柏子秋陰、鳳嶺朝雲、萬松古亭、桃林春色、龍池夜月。
白雲台:位於市北仙居山,有石隆起,上平台,時有雲氣往來其巔,高瞻遠眺,縹緲繽紛,相傳為麻姑行游之所。
雁台:位於市東白梟山之南,有石平坦如席,釋道一修真是山,早晚率動彌課頌於台上,梵語一聲,群雁下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道力佛性作如是觀。
釣魚台:位於市風陂河,兩水夾流,巨石突起於河中,縱橫各丈許,明季邑人周柳塘建寨碧樓於台上,暇則垂釣其中,海內名士朝夕過從,稱盛一時,迄今僅存遺址。
龜峰旭日:龜山峻極,高聳入雲,頂望江河如匹練,而於凌晨觀日出為奇,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盪心,恰似泰山之觀日出。
白臬飛泉:山頂有石壁,泉從罅出,稍下為石所截,激怒有聲,嘖玉濺珠,不可遏止,飛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記後趙麻秋建城時,督工子夜不輟,其女麻姑側憫民工,偽作雞聲,冀父聞聲罷役,久為,秋覺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為靜月寺,寺左邊一亭,更上有洞,懸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魚游其中,背有平台,方廣十笏,東南居峰護衛屏列,西北則煙雲繚繞,彌望無際,四方名士,選勝來游者甚眾,雅士留詩,代有所聞。
柏子秋蔭:柏子塔在市東北二十里之九龍山,相傳唐時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頂覆以鐵鑊,有柏樹盤生於中,每於立秋日午時,塔四面無影,夙傳中洲有塔,每日中無影,論者謂土圭正景之義,茲塔獨於立秋日無影,實為異事。
鳳嶺朝云:鳳嶺位於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側,相傳有鳳集此,朝陽未升,晨霞初啟,雲蒸霞蔚,晴絲萬縷,若煙非煙,似霧非霧,可與巫山神女峰比美。
萬松古亭:亭在古縣城西七里,昔縣令張公毅植樹萬株於西崗,立亭其間以觀風,宋蘇子瞻過此,有詩且以名其亭。
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東五里之桃林河,兩岸多桃花,綿亘十餘里,居民村巷,羅錯其間,桃花盛開,紅霞如錦,茅檐竹舍,掩映芳華。
龍池夜月:黑龍池在市東南三里許,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輪涌,皎浩異常,人立池旁,清鑒毛髮,儼居玻璃世界。 

主要景觀

主要景觀一覽表

龜峰山風景區
龜峰山風景區,位於大別山中段,距武漢市百餘公里、麻城市21公里。整座龜峰山由綿延的龜頭、龜背、龜尾等山峰組成;全長16公里,寬7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米,景區標誌性的奇特景—神奇的龜峰,是神秘宇宙恩賜給人類的自然瑰寶;它神形絕酷一隻翹首蒼天的巨形神龜,堪稱世界地質奇蹟,被譽為“天下第一龜”,又稱“長壽山”。景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是每年春天龜背嶺上十萬畝連片古杜鵑集中開放時,紅花似海,蔚為壯觀。曾被國家旅遊局評為2014年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有“中國面積最大的古杜鵑(映山紅)群落”,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種之純、花色之美,中國一絕,世界罕見。被授牌“中國映山紅第一城”,“麻城紅杜鵑”躋身“靈秀湖北十大旅遊新秀”行列。實現了“四季看杜鵑,麻城龜峰山”。
1
麻城烈士陵園
​麻城烈士陵園位於城區陵園路,是為紀念”黃麻起義”和緬懷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而修建的,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節點。國家AAAA級景區,該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湖北省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1
杏花村
​麻城杏花村位於麻城市岐亭古鎮旁,規劃總面積9平方公里,國家3級景區、湖北旅遊名村。據專家學者考證,即晚唐詩人杜牧《清明》詩中所寫的杏花村。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於村廟。是湖廣填四川時重要的移民集散地之一。主要景點有:杜牧廣場、杏花古剎、歧亭三祠、三名士墓、東坡橋、方山亭、放生池、杏泉、杏花湖、桃林街仿古建築群、杏園、杏花書院、農耕文化博物館、九騾山摩崖石刻、石頭娘娘廟、逸亭等。
11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麻城市城區西北部,距市區4公里,是一個以森林觀光、科普、涵養為主導,以休閒、度假、朝聖、尋根為輔的城市森林公園,是道教和佛教的聖地,是百鳥家園和天然氧吧。是國家4級旅遊景區。其中,帝主廟、法華寺分別是麻城道教、佛教活動中心;白雲台、麻姑仙洞、鳳嶺朝雲同列入麻城“三台八景”。
1
​麻城孝感鄉文化園
麻城孝感鄉文化園地處麻城市區中心位置,占地面積1246畝,總投資12億元,總體定位為“川渝老家、市民樂園、文化視窗、藝術殿堂、城市客廳”。採用鄂東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融入川渝符號,“麻城孝感鄉”是全國八大移民聖地之一,“湖廣填四川”的故事源於此地,每年都有數千名四川重慶的麻城移民後裔回麻城孝感鄉尋根祭祖。整個公園建築採用鄂東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總體布局為“一環三軸五區十景”,其中以“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軸、科舉文化軸、孝善文化軸和百家姓文化小鎮為主題構架。
1
麻城九龍山國家地質公園
麻城九龍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麻城市閻家河鎮柏子塔村境內,距麻城市區12公里。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
據地質專家考證,九龍山形成於白堊紀時代1.4億年前,因地殼運動而生成奇特的地質地貌和自然景觀。九龍山由九條紅石岩山崗蜿蜒伸展幾公里;始建於唐代的柏子塔位於其中,立秋日正午四周無影,稱為“柏子秋蔭”。柏子塔已被國務院確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園主要景點有桃林春色、千年古塔、九龍寺、唐王洞、釣魚台、李贄書院、明清古建築原貌垸落、九龍湖水上中心等
1

著名人物

主要人物一覽表

李喆 梅希文
鄧一光
劉昌國
嚴士健
王宣順
張宏馮世平許援朝鄭勤
嚴智澤閔成立李慶星
鄒永釗
江鴻海
胡立聲
陳波朱致平張漢丞彭桓武
吳兆泰占鍾廉
毛正坦
袁銑魯之裕
李中素鮑世榮
劉承禧梅之煥
劉侗
梅國楨劉天和鄒普勝
閻伯璵許世友
王宏坤陳再道王樹聲王必成李成芳

城市榮譽

獲得時間獲得榮譽
2018年全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

湖北行政區劃

 湖北是中國開發較早的省份之一,是長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地級市自治州 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林區
武漢市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黃石市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十堰市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荊州市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宜昌市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襄樊市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鄂州市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荊門市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孝感市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黃岡市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鹹寧市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隨州市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註: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