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通霞

雷通霞

雷通霞,甘肅省靖遠縣人,甘肅省隴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六屆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現代戲劇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省文學聯合會委員。畢業於甘肅省定西地區戲校,分配於定西地區秦劇團工作,主攻正、小旦行當,96年初調入省隴劇團(現隴劇院)工作至今。從事戲曲表演工作以來,多次在地區、省以及全國的戲曲匯演和評比中獲等優異成績,表演樸實大方,善於吸收兄弟劇種的優秀因素,以豐富自己的表演。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信息

個人小傳

被人們稱之為“戲窩子”的靖遠縣北灣鄉,人們對戲曲有著特殊的鐘愛,從小在“戲窩子”里長大的雷通霞便養成了對戲曲的那份愛,再加上她的母親在當地被公認為是唱戲好手。雷通霞也稟承了母親的好嗓子,每年村上的社火表演,小時候的雷通霞便是主角。在她12歲時,已經可以獨自演出《櫃中緣》等小戲。

1981年,15歲的雷通霞在母親的陪伴下報考了定西地區戲校。至此,雷通霞第一次正式開始全面、系統地學習戲曲,並在著名演員歐陽新明先生的幫助下學習清音行當。1985年,剛剛畢業的雷通霞帶著自己精心排練的秦腔《打神告廟》參加了“甘肅省第一屆優秀青年演員大獎賽”,一舉獲得了大獎賽的二等獎。在隨後的十年時間裡,雷通霞在定西秦劇團先後在《游西湖》、《鍘美案》、《黃桂英》等戲曲中先後擔任主角,並在定西地區進行演出得到很好的評價。

肖派傳人

拜肖玉玲為師

同門師姐妹還有

齊愛云: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

蘇鳳麗: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甘肅省秦劇團)

侯紅琴: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西安市三意社社長)

個人成就

1996年,出色的雷通霞被甘肅省隴劇團相中,成為該團的一名正式演員。從一名秦腔演員轉行到隴劇,雷通霞說:“當時我的壓力非常大,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個劇種的轉換,而是所有環境的變化。當時,領導對我也很信任,我剛來就讓我主演現代戲《石龍灣》,我只能是邊學習邊排練。在從開始排練到完成的一年時間裡,我每天都在琢磨自己對這部戲的定位,為了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我找了很多隴劇的磁帶天天聽,坐在車上嘴裡都不住地學著裡面的唱法。”1997年,在全省新創劇目調演中,關注度並不是很高的《石龍灣》一炮打響,獲得多項大獎。雷通霞本人也獲得個人表演一等獎。同年,雷通霞主演的折子戲《失子驚瘋》獲得全省青年演員折子戲比賽一等獎。

雷通霞的成功讓甘肅省隴劇人看到了希望,為她專門量身編排了秦腔折子戲《探窯》和隴劇《謝瑤環》。1999年4月,在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評選中,雷通霞憑藉著本戲《石龍灣》和折子戲《失子驚瘋》、《探窯》、《謝瑤環》一舉成功,成為甘肅省的第四朵,也是隴劇藝術的第一朵梅花。

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現代戲劇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省文學聯合會委員。

活動年表

1999年,農曆己卯年: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戲曲演員獲獎名單

陳霖蒼、黃孝慈、陶琪、姚志強、董翠娜、張保平、趙秀治、陳輝玲、曾昭娟、楊秀薇、張建琴、雷通霞、王振義、朱桂芹、李萍、趙秀君、周衛華、顏永江

2006年7月8日,農曆丙戌年六月十三日,晚:紀念甘肅省振興秦腔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晚會舉行

紀念甘肅省振興秦腔學會20華誕演出晚會在人民劇院舉行。這台精品折子戲專場由戲曲梅花獎演員竇鳳琴、譚建勛、雷通霞、邊宵等領銜出演,劇目為《三娘教子》、《打鎮台》、《三擊掌》等。甘肅省秦劇團、甘肅省隴劇團、蘭州戲曲劇院秦腔團等省內多家戲曲團體為這台晚會友情出演。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評審意見

通過認真審核雷通霞申報材料,認為申報人較為全面的掌握了本項目的專業技能,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在同行業中業績突出,得到了業內和社會的普遍認可,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她系統學習了隴東道情老腔的各種唱法,掌握了單雙指彈淚、側身搖晃、睡態搖晃、秧歌步、地遊子圓場等表演技巧;她學習傳統道情知識和表演技巧,同時也從秦腔表演藝術家那裡學習表演手段,在長期表演實踐中注重創新和完善,專業技能和個人修為均達到業界較高水準,主演和參演劇目獲得多項獎勵,並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師承脈絡清晰,繼承較為全面,傳承有序。同時該申報人還熱衷於本項目的研究和傳承,有較高的自覺性,所授徒弟,各種年齡結構均有,分別從業於甘肅省隴劇團和慶陽隴劇團,多數成長為業界骨幹。經過評審組評審,該申報人雷通霞符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審標準,同意推薦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秦腔明星

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源於西秦腔,如今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現在北方各地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共同的特徵。
陳妙華 | 陳仁義 | 陳淑玲 | 丁良生 | 高登雲 | 高廣傑 | 郝全林 | 靖正恭 | 康健海 | 康正緒 | 雷開元 | 李愛琴 | 李東鋒 | 李東橋 | 李小鋒 | 李正斌 | 劉化鵬 | 劉茹惠 | 劉易平 | 劉毓中 | 馬全祿 | 蒲虎勤 | 喬新賢 | 任哲中 | 沈和中 | 蘇育民 | 蘇哲民 | 譚建勛 | 陶金麗 | 田正武 | 王藹民 | 王景旗 | 王文鵬 | 楊覺民 | 袁克勤 | 常小紅 | 陳雨農 | 戴春榮 | 黨甘亭 | 竇鳳琴 | 竇鳳霞 | 段桂珍 | 傅鳳琴 | 郭明霞 | 郝彩鳳 | 侯紅琴 | 惠敏莉 | 雷通霞 | 李愛雲 | 李君梅 | 李正敏 | 李箴民 | 劉美麗 | 劉穎 | 柳萍 | 馬桂芬 | 馬蘭魚 | 馬友仙 | 孟遏雲 | 齊愛雲 | 秦等梅 | 屈巧哲 | 全巧民 | 任小蕾 | 蘇蕊娥 | 王天民 | 王曉玲 | 王玉琴 | 魏長生 | 肖若蘭 | 肖玉玲 | 熊小玲 | 熊月玲 | 楊鳳蘭 | 楊金鳳 | 余巧雲 | 袁丫丫 | 李志翔 | 田德年 | 溫軍海 | 張健民 | 張蘭秦 | 周輔國 | 樊新民 | 晉福長 | 孫存蝶 | 王輔生 | 閻振俗 | 張武宏 | 邊霄 | 范紫東 | 封至模 | 高培支 | 李桐軒 | 馬健翎 | 孫仁玉 | 王伯明 | 楊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