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鄉

趙保鄉

趙保鄉位於宜陽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淺山丘陵區,東接白楊鎮,西連上觀鄉,南與董王莊鄉毗鄰,西與蓮莊鄉接壤,東北與城關鄉相交。南車線、趙白路縱橫貫穿。全鄉轄19個行政村,228個村民組,30916口人,總面積12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920畝。

基本信息

趙保鄉趙保鄉

區域特點

趙保鄉趙保鄉
趙保鄉歷史悠久,豫西老革命根據地之一,革命老區“紅趙保”名揚省內外。境內主要革命紀念遺址有縣趙保革命烈士陵園八路軍辦事處屏陽中學大眾圖書館,物色民居主要有“馬家大院”、“九門十八窗”等。境內寺河水庫風光秀麗,成為周圍民眾休。閒觀光的好去處。較著名的革命紀念日有清明節祭掃烈士大會和趙保解放大會。省道南車線、平蓮線穿境而過。

產業結構

趙保鄉趙保鄉菸草育苗大棚
2007年趙保鄉圍繞以菸葉生產為主線,大力發展林業畜牧業,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使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300元,工業總產值實現9500萬元,財政收入達到300萬元。

2005年至2008年,趙保鄉投資393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治理土地面積7千餘畝,改良土土壤4千畝,大力實施菸葉富民戰略,2007年植煙8258畝,實現銷售收入741萬元,完成菸葉稅收163元,稅收突破歷史新高。

推廣天府白沙優質花生品種187畝,鞏固完善9家花生加工企業,新建花生加工企業3家,建成史莊紅召紅生米加工包裝的新企業,趙保成為豫西重要的花生加工地和集散地。2007年新發展養殖專業戶156戶,建成了了5家存欄達百頭規模養殖戶,培育壯大坡底郭凹等兩個養殖專業村。

招商引資

趙保鄉辣椒產業
2007年,全鄉引進資金1300元,新上投資260萬元的洛陽屏南煤灰磚項目(書記工程)、投資370萬元的洛陽紅星千頭肉豬養殖項目、投資80萬元的雙孢蘑菇種植項目、投資70萬元的慶達重晶石開採項目,投資55萬元的長江肉豬養殖項目、投資280萬元菸葉育苗基地建設項目、投資55萬元的紅生加工包裝項目、投資130萬元的菸葉水利配套項目。趙保民營經濟呈現出投資規模大、項目數量多、當年建成快的新特點,為引領趙保民營經濟的新一輪發展打下了基礎和吹響了號角

2008年,鄉黨委政府將繼大力發展菸葉花生畜牧養殖林業生產等四大產業,推動趙保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學校教育

趙保鄉屏陽中學

趙保鄉趙保鄉屏陽中學
屏陽中學是宜陽縣四所定點普通高中之一,是由原豫西地下黨負責人張劍石邵文杰等老一輩革命家於1939年創辦的。建校以來,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幹部和建設人才。學校位於宜南重鎮東趙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教學設備齊全。2003年從上海市徐匯區引資300餘萬元,對學校進行了全方位的改擴建。

學校教師素質良好、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豐富的教學經驗,嚴格的教學管理,使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先後榮獲“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為高校輸送大量人才。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陽師院本科生實踐基地”,第一批與上海市徐匯區知名中學幫扶結對。2005年縣委縣政府撥付專款對學校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如今的屏陽中學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學習氛圍濃郁、師生志氣高昂,正英姿勃勃的向著“市級示範性高中”的目標前進,力爭發展成為豫西地區農村示範性高級中學

歷史遺蹟

趙保鄉是豫西革命根據地之一,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趙保鄉大眾圖書館位於東趙村,始建於1939年9月,占地3畝,有房屋12間,存書刊2000餘冊。建館初期,中共“地下黨”從洛陽八路軍辦事處領回進步書籍,供民眾閱讀,對當時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起到了較大作用。

趙保鄉趙保鄉大眾圖書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大眾圖書館成為宣傳發動人民民眾進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主要陣地之一。著名作家周立波《河南雜記》黃皚《十年札記》中都曾讚揚趙保以大眾圖書館為陣地,喚醒人民民眾覺悟的好作法,劇作家楊蘭春、文藝理論家龔依群均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篇章,音樂家時樂蒙曾在這裡配合抗日宣傳,創作了很多歌曲。

建國後,由老幹部天天值班,實行天天開放,對提高民眾文化知識、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宣傳科技知識起到了良好作用。《洛陽日報》《河南農民報》曾多次載文讚揚。由於建館時間較長,並受當時條件所限,大眾圖書館有的土木結構房屋,年久失修,破舊不堪,急需修建。同時現存下來的革命戰爭時期的書籍,急需整理,並需要添置反映時代內容的新書籍。鑒於大眾圖書館的現狀,擬在原址新建房屋,硬化館院,購置桌椅圖書等。

模範村莊

鐵佛寺村位於趙保鄉東6公里處,東接白楊,西與十字嶺相鄰,平蓮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耕地面積2378畝。有4個自然村(鐵佛寺南溝、上江台、下江台),7個村民組,210戶,1029人,其中黨員18人,村幹部5人,組幹部7人。

趙保鄉趙保鄉鐵佛寺村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菸葉種植為主,全村年種植菸葉500畝,種煙收入110萬元,該村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較多,大多從事圖片廣告業務,從業人員300餘人,年收入35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2245元。

村設國小1所,占地面積2畝,教師5名,學生150人,衛生所1個。村部設在鐵佛寺自然村,2006年新建村部5間,共110平方米,以工代賑工程4處,全村都吃上了自來水

該村利用扶貧資金26萬元,整合村部建設、生態林建設、交通扶貧、縣直委局包村、教育、縣新農辦等渠道的資金52.3萬元,總計86.3萬元。新修村內道路和生產路2.5公里,硬化排水渠4.2公里,建設戶用沼氣169座、垃圾池10個,400平方米的教學樓一座,15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一座,植綠化樹種2000棵,環樹林、速生林5000棵,。立麵粉刷1.2萬平方米,使村容村貌明顯得到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