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陽中學

1938年1月,為了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中共豫西特委派張劍石回宜陽後在趙保玉皇閣創辦“宜陽縣師附中東趙保分校”,並任分校主任(校長)。 1943年6月,國民黨第一戰區豫西警備司令部工作隊到趙保進行特務活動,學校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 1944年5月,日軍侵入趙保,學校教師撤走,校舍被焚,學校停辦。

基本信息

屏陽中學是中共宜陽地下黨組織在東趙保創辦的一所中學。
1938年1月,為了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中共豫西特委派張劍石回宜陽後在趙保玉皇閣創辦“宜陽縣師附中東趙保分校”,並任分校主任(校長)。上級黨組織派共產黨員孔岳先(曉村)、徐文華(素仁)、朱之聞、趙炳文(文甫)、徐敏文、葉友泉、杜麗生,高宏和進步青年王維君(慎之)、於克志、沈秀蘭、蘇彩惠等任教員。趙保黨組織派共產黨員張新民、張兆漢、張祥吾、何逢其到校工作。
1939年9月正式開學,首屆招收1個班,50多名學生。大門裡分左右兩個院區。左側臨街房為“大眾圖書館”,存有馬列和毛澤東著作及《新華日報》、《老百姓報》等革命圖書報刊。院內面向北牆上一位抗日戰士,手執長槍,上著刺刀,向日本侵略者衝去。禮堂兩側牆上,寫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8個大字。大禮堂前的高牆上畫著一群農民,為支援抗日前線,扛著鋤頭去開荒的情景。孔岳先等創辦《大家談》專刊,學校組織“怒吼歌詠隊”演出時大幕上寫著“喚起民眾”4個大字。
趙保中學的抗日救亡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為了防止意外,1940年2月張劍石被調到豫皖蘇邊區,派趙炳文(文甫)任教導主任主持學校工作。3月宜陽縣國民黨當局抓捕趙炳文等共產黨員的陰謀徹底破產後,5月校董委會研究決定:將校名改為“屏陽中學”由王敏卿任校長。
1943年6月,國民黨第一戰區豫西警備司令部工作隊到趙保進行特務活動,學校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1944年5月,日軍侵入趙保,學校教師撤走,校舍被焚,學校停辦。解放後,趙保人民創辦宜陽一中趙保分校,後發展為宜陽第三初級中學、趙保高中。1984年經省教育廳批准復名“屏陽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