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村鄉

樊村鄉

樊村鄉位於河南宜陽縣城東南12.5公里的淺山丘陵區,東臨伊川縣境,南鄰白楊,西近趙保,北接城關,處兩縣五鄉結合部。國土面積58.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142個村民組,總人口2.52萬人,宜陽縣南環線自北向南貫穿全境。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樊村、後杓村宋村、鐵爐村、王寨村前杓村姜營村、里河村、蘇村、沙坡村、安古村、馬道村、老莊村、任村、李在村

基本介紹

樊村鄉樊村鄉
樊村鄉位於宜陽縣東南部;距縣城12.5公里,地處淺山丘陵區,東臨伊川縣境,南鄰白楊,西近趙保,北接城關,處兩縣四鄉結合部。境內有青龍口、摩天寨、半坡山、九龍洞等景區。樊村歷史悠久,因明代樊姓從黃河北遷此定居而得名,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宜白路自北向南穿境而過,境長19公里,村村通道路37.5公里,通組入戶道路16.7公里,轄區內有水河溝和安古二個小型水庫,森林覆蓋面積約4%,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含量的有煤炭1億噸、石灰8200萬噸、矽石1.2億噸;石英石1.1噸。

全鄉概貌呈“四丘六山”,土地面積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067公傾,轄15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158個村民組,2.74萬人。鄉黨委管理21個黨支部,677名黨員。

民營企業發展迅猛,經濟快速增長,現有民營企業30家,其中上規模企業3家,資產超千萬元企業2家,涉及能源、化工、建材等多個行業。2007年,生產總值完成22813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3513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85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82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6元。

樊村鄉新的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變化最有說服力、創新才能有活力”的理念,以“單項工作奪第一、整體工作上水平”為目標,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在發展的道路上全面提速,取得了“超常規、跳躍式、大跨度”的發展。

產業結構

樊村鄉樊村鄉
樊村鄉農業發展方面,按照“種養並舉,南種北養”的調整思路,穩定菸葉、大豆兩大產業,建成養豬、綿山羊、肉牛生產、肉蛋雞四大基地,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傳統農業化升級得到落實。該鄉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資源,石英石、高鋁石的儲量也很大。該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繼續堅持以沙坡煤礦為龍頭的原煤開採業,穩定煤炭行業在該鄉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規範前杓石灰石加工業,組建了石灰供銷公司,並想方設法最佳化投資環境,形成了北黑、南白、中商貿的經濟發展格局。

2008年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模範村莊

樊村鄉樊村
樊村位於樊村鄉中部,是鄉政府所在地,轄樊村、煙火口2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439戶,1867人,34名黨員,12名村幹部,耕地面積2219畝。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316元。

樊村2007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自2006年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紮實開展了以“三清七集中”、“四改四化”為內容的集中整治活動,成效明顯。投資52.5萬元,硬化村內道路3.5公里,開挖排水渠330米;投資60萬元,完成村大隊部建設和文化大院建設;投資1.2萬元,修復殘坦斷壁26處;投資4.5萬元,完成街道牆壁立麵粉刷3000平方米;投資3萬元,建設休閒廣場1個;投資6.9萬元,建設戶用沼氣63座;2008年,再次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農戶家園進行了集中整治,並投資3.2萬元,新建戶用沼氣池28座;投資5.4萬元,新建垃圾池9個;投資25.2萬元,完成荒山綠化2100畝;投資2萬元的籃球場和投資1萬元的桌球活動場地正在擬建。

林業發展

樊村鄉樊村鄉
2008年2月1日,宜陽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會議之後,樊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等不靠,把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春前節後的第一工作要務,立即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政委,鄉長為指揮長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指揮部。於臘月二十六、二十八、正月初四三次冒雪到建設現場實地察看地形、規劃設計、制定方案,落實承包戶簽訂承包契約,正月初六即組織施工機械、人員和機關幹部全面開工。在造林機制上,鄉黨委、政府在慎重考慮,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生態林建設採取工程造林方式進行承包,由工程所在地村委與承包人鑑定承包契約,承包戶包栽、包活、包管理,鄉政府前期墊付苗木款,並開通上山道路,將來按成活率進行以獎代補。村莊綠化由農戶按照統一規劃,對房前屋後進行綠化,村莊周圍及村內公共場所由村委組織承包實施。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及全體機關幹部全部參與到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中去,領導包段包村,一般同志分包具體工作,明確時間任務,嚴格質量標準,死包死打,確保質量進度。全鄉共規劃荒山綠化面積3500畝,7大片,其中重點工程樊家山2500畝,村莊綠化7個村。鄉里已墊資5萬餘元,出工1000餘個,修通上山道路5公里,栽植側柏1萬棵、刺槐2萬棵,7個村莊綠化已全部開始,新有綠化點已簽訂了承包契約。到正月十六栽植樹木7萬棵,2008年3月底全部完成任務。

招商引資

樊村鄉樊村鄉
樊村鄉依託資源優勢,狠抓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工業發展,已引進10個項目,契約資金6億元,已完成投資1.9億元。在這些項目中,超億元項目一個,超千萬元項目6個。

超億元項目是位於縣工業園區創業路東側的香港至尚有機矽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1億元,現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

6個超千萬元的項目是:1、安豐煤業技改項目,總投資9500萬元,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10月底可接受省煤炭廳驗收;2、興隆煤業技改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年底前可接受省煤炭廳驗收;3、鑫昌建材有限公司,總投資1500萬元,年產新型耐火磚8000萬塊;4、總投資5000萬元的宜陽安慶煙花爆竹有限公司,已完成征地和三通一平工作,正在報批有關手續;5、位於縣工業園區、總投資4000萬元的洛陽英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基礎工程已全部建成,設備安裝到位,2008年9月底進行試生產;6、總投資1100萬元的宜陽力正建材有限公司,年產一億塊新型耐火磚,年產值3000萬元,利稅500萬元,已完成土石方6000立方米,修砂石路500米,架設高壓線路4公里,建成烘乾窯22門,烘乾道6條,購買乾燥車1000輛,鏟車一台,建成臨時辦公房22間,並投入生產。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樊村鄉

樊村鄉樊村鄉
概述

樊村鄉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19.5公里,隸屬長安縣。面積5平方公里,人口14,734人。從西周起樊鄉就是一個鄉名。駐地樊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久的鄉名。

《水經注》載:“泬水上承皇子陂於樊川,其地即杜之樊鄉也”。杜,西周王畿內的杜伯國,樊鄉,西周時杜的一個鄉名。宋泌《路史》載“樊鄉,周仲山甫采邑。”

周代實行鄉遂之制。《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在城邑(士大夫采邑)為六鄉制,從諸侯自上而下的行政隸屬關係是鄉、州、黨、族、閭、比到戶。鄉設鄉大夫,轄戶一萬二千五百戶。

西漢初,大將樊噲灌廢印天章邯雍國有功。以同其姓氏封樊地為樊噲的食邑。其邑地在今樊村。樊村周圍嗃、、三水交流,風景優美,唐代稱為樊川,詩人杜牧《樊川集》《送妹夫裴相公知章州》詩有“鏞書酬萬卷,家書抵樊村”句。

明代由元的樊村社改為樊村里。清仍為里,民國初年復為樊村鄉至今。樊村鄉從其歷史變遷的定義、範圍、隸屬關係等方面雖不同,但從地名沿革上來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現存鄉制名稱中是最古老的一個鄉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