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面子效應

留面子效應

留面子效應與登門檻效應相反,留面子效應是指人們拒絕了一個較大的要求後,對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現象。為了更好地使人接受要求,提高人的接受可能性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這種方法被稱為“留面子技術”。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拒絕別人的大要求的時候,感到自己沒有能夠幫助別人,損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形象,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良好願望,會感到一點內疚。這時,為了恢復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達到自己心理的平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個小一點的要求。

基本信息

產生原因

留面子效應留面子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留面子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拒絕別人的大要求的時候,感到自己沒有能夠幫助別人,損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形象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良好願望,會感到一點內疚。這時,為了恢復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達到自己心理的平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個小一點的要求。

原理

留面子效應留面子效應
由於人際的相互作用,當個體拒絕了他人的一個要求後,會願意作出一點讓步,給他人留一個面子,使他人獲得滿足。人際交往是個體自我價值意識最重要的來源。他人的不愉快,正是個體不愉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個體會自然地傾向於選擇對交往雙方都會帶來最大滿足的行為,出於補償,拒絕他人一個(較大)要求後,接受其另一個(較小)要求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心理學實驗

心理研究者查爾迪尼等人曾做過一項被稱為“導致順從的互讓過程”的研究。
研究人員將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分成兩組,對於第一組大學生,研究要求他們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一次,需要兩個小時,但只有1/6的學生答應了這個請求。對於第二組大學生,研究人員首先請求他們花兩年時間擔任一個少年管教所的義務輔導員,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謝絕了。他們接著提出了一個小的要求,讓大學生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兩個小時,不就兩個小時嘛,太容易了!一大半學生都答應了這個請求!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心理學稱之為“留面子效應”。
在向別人提出自己真正要求之前,先向別人提出一個大要求,待別人拒絕之後,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較小的要求來,別人答應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注意事項

“留面子效應”是一面雙刃劍,善加利用可以使溝通、交流事半功倍。但應切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為了一己之私,輕易利用他人的心理。
另外,“留面子效應”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它是否會發生作用,關鍵在於雙方關係的親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和合理程度。如果既無責任,又無義務,雙方素昧平生,卻想別人答應一些損對方利益的事情,這時候“先大後小”也是沒有用的。

套用

想借100元錢。先向對方要1000元,易達成目標。

教育中套用

門面技術

1975年,查爾迪尼等研究過“導致順從的互讓過程:門面技術。”他們要求大學生花兩年時間擔任一個少年管教所的義務輔導員,這是一件費神的工作,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謝絕了。他們接著又提出了一個小的要求,讓大學生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一次,結果50%的人接受了此要求,而當試驗者直接向大學生提出這一要求時,只有16.7%的人同意。那些拒絕了第一個大要求的學生認為這樣作損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形象,為恢復他們的利他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個小要求。事實上,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也是一件很費神的工作,但為什麼在此之前設定一個更為困難的要求時,會有50%的人接受呢?
原來,人們都有給對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傾向。如果對某人提出一個很大的、會被拒絕的要求,接著向他提出一個小一點的要求,那么他接受這個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這個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這種現象稱作“留面子”效應。

下門檻技術

在教育實踐中,對於成績優秀而驕傲情緒日盛的學生,教師可以採取留面子的辦法、下門檻的技術,即先提出一個較高的目標要求,抑制他們的驕傲情緒,使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後再以較低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以鼓勵,以克服優等生中的“高原現象”,使優生更優。
我們在教育中常常感受到這樣一個客觀規律:所有難教育的學生都是失去了自尊心的學生;所有好教育的學生,多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學生。而我們教師在關愛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的時候,還會採取一些批評的方式,堅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談話方式,促進學生努力改進缺點和錯誤,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千奇百怪的效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