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物

海洋污染物

海洋污染物是指主要經由人類活動而直接或間接進入海洋環境,並能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或能量。人們在海上和沿海地區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棄在內陸地區的污物亦能通過大氣的搬運,河流的攜帶而進入海洋。海洋中累積著的人為污染物不僅種類多、數量大,而且危害深遠。

海洋污染物

正文

是指主要經由人類活動而直接或間接進入海洋環境,並能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或能量。人們在海上和沿海地區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棄在內陸地區的污物亦能通過大氣的搬運,河流的攜帶而進入海洋。海洋中累積著的人為污染物不僅種類多、數量大,而且危害深遠。自然界如火山噴發、自然油溢也造成海洋污染,但相比於人為的污染物影響小,不作為海洋環境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分類 按照污染物的來源、性質和毒性,可有多種分類法,當前,通常分為以下幾類:
石油及其產品。包括原油和從原油分餾成的溶劑油、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以及經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種產品。主要是在開採、運輸、煉製及使用等過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間接輸送入海;是當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覺察的量大、面廣,對海洋生物能產生有害影響,並能損害優美的海濱環境的污染物。
金屬和酸、鹼。包括鉻、錳、鐵、銅、鋅、銀、鎘、銻、汞、鉛等金屬和磷、硫、砷等非金屬以及酸、鹼等。主要來自工、農業廢水和煤與石油經燃燒而生成的廢氣轉移入海。這類物質入海後往往是河口、港灣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積于海洋生物體內而影響其利用價值。
農藥。主要自森林、農田等施用農藥而隨水流遷移入海,或逸入大氣,經搬運而沉降入海。有汞、銅等重金屬農藥,有機磷農藥,百草枯、蔬草滅等除莠劑,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劑、艾氏劑、五氯苯酚等有機氯農藥以及多在工業上套用而其性質與有機氯農藥相似的多氯聯苯等。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的性質穩定,能在海水中長期殘留,對海洋的污染較為嚴重;並因它們疏水親油易富集在生物體內,對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核武器爆炸、核工業和核動力船艦等的排污。有鈰-114、鈽-239、鍶-90、 碘-131、銫-137、釕-106、銠-106、鐵-55、錳-54、鋅-65和鈷-60等。其中以鍶-90、銫-137和鈽-239的排放量較大,半衰期較長,對海洋的污染較為嚴重。
有機廢物和生活污水。這是一類成分複雜的污染物,有來自造紙、印染和食品等工業的纖維素、木質素、果膠、醣類、糠醛、油脂等以及來自生活污水的糞便、洗滌劑和各種食物殘渣等。造紙、食品等工業的廢物入海後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為其特徵;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寄生蟲、致病菌外,還帶有氮、磷等營養鹽類,可導致富營養化,甚至形成赤潮
熱污染和固體廢物。熱污染主要來自電力、冶金、化工等工業冷卻水的排放,可導致局部海區水溫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響海洋生物的新陳代謝,嚴重時可使動植物的群落髮生改變,對熱帶水域的影響較為明顯。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工程殘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投棄入海後能破壞海濱自然環境及生物棲息生境。
性質和影響 一種物質入海後,是否成為污染物,因物質的性質、數量(或濃度)、時間和海洋環境特徵而異。有些物質,入海量少,對海洋生物的生長有利;量大,則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業污水中所含的銅、鋅等元素就是如此。
在多數情況下受污染的水域往往有多種污染物。因此,一種污染物入海後,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其存在形態、濃度、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乃至對生物的毒性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如無機汞入海後,若被轉化為有機汞,毒性顯著增強;但若有較高濃度硒元素或含硫胺基酸存在時,毒性會降低。有些化學性質較穩定的污染物,當排入海中的數量少時,其影響不易被察覺,但由於這些污染物不易分解,能較長時間地滯留和積累,一旦造成不良的影響則不易消除。海洋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通過食用受污染海產品和直接污染的途徑。隨著人們對污染物的認識,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以及不同海域環境條件的差異,主要的海洋污染物將隨著時間和海域而發生變化。

配圖

相關連線

海洋學相關知識(五)

海洋反照率
海灘旋迴
海上輸油氣管線
海灘剖面
海洋壓力水聽器
海水光散射儀
海水保守成分
浮游生物指示器
海洋光學遙感
海水主要成分
海洋高能環境
浮游生物泵
海洋重力調查
海上油氣開發工程
海上油氣勘探
海水顆粒物
海水非保守成分
海洋微表層
海檻
海洋觀測技術
海損事故
海洋腐殖質
海洋能轉換
海底區
海上拖運
海上安裝沉放
海水自淨作用
海洋磁力梯度儀
海冰密集度
海洋天然烴
海水腐殖質
海洋生藥學
海水離子遷移率
海水離子締合模型
海水磁導率
海崖
海洋地震漂浮電纜
海洋地震剖面儀
浮游細菌
海洋生化資源
海洋玷污
海洋環境預報
海洋環境質量
海洋環境評價
海岸階地
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地貌學
浮游生物記錄器
海洋環境化學
海水污染物背景值
海洋地球物理調查
海產栽培
海水成分恆定性
海洋地熱流調查
海底構造學
海岸效應
海產養殖
海流計
海水電導率
海灘岩
海洋折射地震調查
海上裝卸油系統
浮游生物網
海底完井
海底聲反射
海水密度
海底地震儀
海底地層剖面儀
海底
海洋天然產物化學
海平面變化
海洋聲散射體
海氣熱交換
海洋能源
海洋地震調查
海槽
浮游生物當量
海洋磁力儀
海洋碎屑
海洋地磁調查
海洋地磁異常
海洋生物聲學
海洋地球物理學
海洋生物噪聲
海圖基準面
海洋地層學
海底採礦
海洋同位素化學
海洋反射地震調查
海冰鹽度
海岸沙丘
浮游生物學
浮浪幼體
海洋光化學
海洋元素地球化學
海上貯油裝置
海底混響
海洋沉積學
海水透明度盤
海水透明度
海水透射率儀
海底散射
海洋氣溶膠
海洋氣團
海洋氣候學
海水腐蝕
海洋有機地球化學
海水碳酸鹽系統
海洋地震儀
海洋農牧化
海堤
海洋技術
海洋管理
海山
海洋鹽差能
海底谷
海洋重力儀
海洋水文學
海底管道
海洋天然產物
海底高原
海浪譜
海浪
海侵
海岸帶
海洋鋒
海洋重力異常
海洋輻射傳遞
海洋噪聲
海洋化學資源
海洋調查
海洋腐蝕
海底熱液
海岸工程
海底擴張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海洋生物化學
海水雪花
海水營養鹽
海洋環境科學
海洋環境容量
海洋環境噪聲
海洋環境保護
海洋環境
海水狀態方程
浮遊動物
海洋湍流
海水水質標準
海水微量元素
海洋污染物
海水化學
海洋氣象學
海洋氣候
海洋有機化學
海洋政策
海塘
海洋開發
海洋工程水文
海水二氧化碳系統
海洋工程地質
海洋工程
浮游植物
海洋溫差能
海洋地球化學
海流能
海洋污染
海洋資源化學
海水淡化
海洋能發電
海洋工程學
海洋學
海底峽谷
海洋生態學
海水
海洋物理化學
海峽
海灣
海流
海洋資源
海洋科學
海洋生物學
海洋生態系
浮游生物
海洋法
海洋微生物
海洋聲學
海洋地質學
海洋化學
海洋光學
海洋
海水分析化學
海底隧道
海底電纜
海底熱泉
海岸
海鹽縣
海洋物理學
海平面
海岸線
海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