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湖鄉

柳湖鄉

柳湖鄉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新城區,環繞崆峒區一周,是平涼市、崆峒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地。東鄰四十里舖鎮,西接安國、崆峒鄉,南依峽門鄉,北靠白廟、大秦鄉。距國家風景名勝區崆峒山11公里,境內寶中鐵路、國道312線穿境而過。轄區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3—7公里,總面積67平方公里。2002年,柳湖鄉國民生產總值完成5.98億,農業增加值完成321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43億元,鄉財政收入15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64元,柳湖鄉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健康有序地發展。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柳湖鄉以境內著名園林“柳湖”得名。解放前為暖泉鄉雙橋鄉峻谷鄉,解放初期設暖泉區。1958年建立紅旗公社,1959年併入崆峒公社,1961年從崆峒公社分出成立柳湖公社,1964年將原趙堡公社併入,1983年12月改為柳湖鄉,沿用至今。

地理環境

柳湖鄉地處涇河川西段,地勢略向東傾。海拔1300米至1600米。涇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頡河從安國鄉流入,至城西八里橋匯入涇河。沿河川區,土地肥沃平坦,水源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唯南北兩側,為黃土山塬邊沿,溝壑破碎,土地較貧瘠。境內氣候溫和,但間有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另外,城郊環境污染,對農業生產也有一定影響。寶中鐵路西蘭公路橫貫全境,各村通公路,通電話,大部分村通水。

基本概況

柳湖鄉柳湖鄉人民政府
柳湖鄉地處崆峒區城郊,柳湖鄉轄14個村67個合作社,現有常住人口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584戶34705人,居民及流動人口2萬人,約占40%,回族1萬人,約占20%。土地總面積6.3萬畝,其中:耕地3.83萬畝,山地1.7萬畝,塬台地0.79萬畝,川水地1.34萬畝,林地1.82萬畝,草地0.04萬畝,其它0.44萬畝;柳湖鄉有村社幹部134名,其中村幹部73名,社幹部61名,有中國小17所,其中中學3所,國小14所,有教師296名,學生5568名,鄉機關有領導、幹部83名,其中領導10名,一般幹部60名,工人13名。鄉黨委下轄3個黨總支,30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144名,其中:機關及事業單位黨員219名,農民黨員925名,女黨員231名,少數民族黨員237名,預備黨員45名;2006年柳湖鄉農村經濟總收入80886.01萬元,農業增加值完成6280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35億元,集體積累達到了2.9億元,本級財政收入完成785萬元,村級集體收入達34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3元,新建、續建項目28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5個,500—1000萬元2個,50—500萬元21個,計畫生育完成“四術”467例,其中結紮173列,放環262例,人流26例,引產6例,收回社會撫養費13.27元。

經濟發展

柳湖鄉柳湖鄉
柳湖鄉經濟工作堅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抓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原則,以“三增一穩”為目標,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方向,緊緊圍繞鄉情合理規劃布局,確定了果、菜、畜、草四大支柱產業,把柳湖鄉分為東、西、中三大塊,中部的涇灘、柳湖等五村,重點以招商引資、項目開發為主,圍繞環城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基本形成了建材屠宰商貿飲食服務加工販運等八大行業格局。搶抓城市開發建設的有利機遇,充分發揮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堅持“項目栽樁、企業拉動、典型引路”,大力實施了“項目帶動”戰略和“工貿強鄉”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市場、開發、加工、三產”為一體的環城經濟帶建設,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項目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柳湖鄉累計實施的項目達80餘個,完成投資5.1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9.52億元,柳湖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了1860戶,從業人員達12000餘人,並形成了一批在崆峒區乃至平涼市都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典型。截止2006年12月,柳湖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8.9億元,柳湖鄉農業總產值完成6280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達2.35億元,集體積累達到了2.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85元。

支柱產業

畜牧養殖。柳湖鄉畜牧業生產堅持與市場同步,按照市場需求,狠抓了八里畜牧示範園、土壩畜牧養殖示範園的發展壯大及奶牛黃牛養殖產業的發展。一是投資9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麻黃村畜牧養殖整村推進工程;二是投資2488萬元,以發展奶牛為主,規範和壯大了八里奶牛養殖專業村,現已完成新

柳湖鄉柳湖鄉黃牛養殖
增奶牛1000頭,奶牛存欄量達到了2000頭以上,八里村的鮮奶供應量占到了崆峒區總量的70%以上;三是啟動了馬莊標準化奶牛養殖場,完成了場地平整等前期工作。柳湖鄉牛存欄達6860頭,年出欄4050頭,生豬存欄5000口,年出欄8000口,存欄6000隻,年出欄1850隻,柳湖鄉畜牧業總產值完成2600萬元。

蔬菜生產。在蔬菜生產上,柳湖鄉利用實施涇河川區農業示範園區為契機,狠抓了以八里、馬莊兩個蔬菜生產專業村為重點的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技術指導工作和新李無公害蔬菜示範園建設。柳湖鄉已累計完成日光溫室800座1600畝,拱棚1850座410畝,柳湖鄉蔬菜面積累計達到15570畝,其中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完成3000餘畝,蔬菜年收入達2070萬元,蔬菜種植戶純收入達到1300萬元,占到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2%。

果園建設。柳湖鄉依託“平涼金果”品牌,不斷擴大果園建設規模,在提升現有果園檔次上下功夫,以趙堡果品基地為主的紅富士蘋果成功註冊為6200GY109,成為平涼市允許出口、銷售打通了國際市場的5家註冊出口果品基地之一,柳湖鄉年果品年總產量達1.2萬噸,總產值達1500萬元,果品收入達1300萬元。

林草業。柳湖鄉累計完成“三北四期”造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近3萬畝,其中退耕還林2.1萬畝,並按照創建全中國旅遊城市的相關要求,狠抓了土壩生態遊樂園建設。同時,在新李、馬莊、杜溝狠抓了紫花苜蓿的種植,形成了三個千畝規模的草基地。

基礎設施

柳湖鄉正在開發建設的商貿樓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吸引客商投資,加快經濟發展的一個前提,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對最佳化環境始終不容忽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柳湖鄉主要狠抓了辦公場所和道路、水利為主的設施建設。一是投資1400多萬元,完成了鄉政府辦公樓的搬遷新建和南台商辦樓十里舖商辦樓、保豐村村部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辦公條件。二是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了涇灘二社、柳湖一社農民公寓4.7萬平方米,安置占地、失地農戶500戶;投資3000多萬元,在柳湖、八里、王坪等村建成小康屋450戶,極大地改善了民眾居住條件。三是投資近2000萬元,先後打通建成了寶塔路、工農中路等環城主幹道,硬化了十里舖杜十路、土壩嘉苑路、王坪路等20多條生產生活道路,籌資52萬元,修建永紅橋一座,並配套鋪油道路600米,有效改善了民眾行路難的問題。四是投資200多萬元,新打機井16眼,維修配套機井35眼,襯砌、維修、配套渠道13.5公里,修建集雨水窖100眼,有效改變了民眾灌溉難、吃水難的問題。五是積極與電信通訊部門聯繫,架桿引線,為民眾安裝電話、有線電視提供了方便,在十里舖、柳湖、涇灘、保豐四村建成“電話村”基礎上,柳湖鄉電話入戶率達到了70%以上,電視普及率近95%,近郊村有線電視安裝率近90%,有效改變了民眾看電視難、通訊難的問題。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在極大改善了民眾的生活環境、提高了民眾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為吸引外商投資落戶創造了良好的硬環境。

社會事業

柳湖鄉保豐中學
柳湖鄉商貿活動異常活躍,先後建成了柳湖裝飾建材市場,保豐木材市場,東郊蔬菜批發市場,涇灘屠宰皮貿市場、隴東汽配城、隴東物資市場國際家俱匯展中心等七大專業市場,開發建成了暖泉、隴翠園、武家園、柳馨園、聚賢山莊等5個住宅小區,建成小康屋30處90戶,鄉鎮企業1900個,總產值7.07億元,建成了十里舖非公經濟示範園和馬莊工業小區。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現有學校17所,其中:獨立國中1所,九年制學校2所,完全國小14所,教師273人,在校學生5356人,新建教學樓14幢,全面實施了遠程教育項目工程。五年來,鄉上一抓辦學條件,二抓教學管理,柳湖鄉先後建成保豐中學、十里舖國小、杜家溝國小、王坪國小、新李國小教學樓6幢,搬遷新修校園4所,“雙基”順利通過了省市驗收,柳湖鄉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並且90%的學校建成了花園式校園,17所學校裝備了遠程教育網路。柳湖、保豐、趙堡三所中學和八里、涇灘兩所國小,建成了多媒體計算機教室。計畫生育方面,完成了全年人口計畫,柳湖鄉出生率為12‰,計生率達到了84%,二女戶投保率達到了100%。鄉設有衛生院,各村均有醫療站。

名勝古蹟

柳湖鄉境內有仰韶、齊家、周代文化遺址十八處。其中蘇家台遺址為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歇馬店圓通寺二郎廟三處有名的寺廟,有清真寺10所。

鄉鎮榮譽

柳湖鄉柳湖鄉新李村
1996年,經平涼地區行署批准成立了平涼柳湖鄉鎮工業小區管理委員會,在此期間,市政府根據城郊經濟發展情況先後批准成立了六個開發小區。即:趙堡農業綜合開發小區城南房地產開發小區、柳湖工貿開發小區、解放北路開發小區、火車站開發小區、東郊工業開發小區。2002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命名為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區,鄉黨委連續多次被地市樹立為“黨管武裝先進單位”,鄉政府連續四年被評為崆峒區“雙擁模範鄉”,鄉政府連續六年躋身“崆峒區十強鄉鎮”,1996年被授予甘肅省“明星鄉鎮”,1997年被省委授予甘肅省“先進鄉鎮黨委”,1999年鄉政府被省財政廳授予甘肅省“財政綜合實力百強鄉鎮”,2001年被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14個村全部被評為“五好”村黨支部、土壩、柳湖、涇灘、八里等四村被平涼市委評為“五個好”村黨支部,土壩、八里兩村創建成了“雙培雙帶”示範村,鄉黨委被甘肅省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2003年被評為“甘肅省百強鄉鎮”第37名。

甘肅省平涼市的行政區劃

市級

平涼市

區級

崆峒區 | 石堡子開發區

縣級

涇川縣 | 靈台縣 | 崇信縣 | 華亭縣 | 莊浪縣 | 靜寧縣

鎮級

四十里舖鎮 | 崆峒鎮 | 白水鎮 | 草峰鎮 | 玉都鎮 | 高平鎮 | 荔堡鎮 | 王村鎮 | 窯店鎮 | 邵寨鎮 | 獨店鎮 | 什字鎮 | 朝那鎮 | 錦屏鎮 | 新窯鎮 | 東華鎮[甘肅華亭縣] | 安口鎮 | 西華鎮[甘肅華亭縣] | 馬峽鎮 | 策底鎮 | 水洛鎮 | 南湖鎮 | 朱店鎮 | 萬泉鎮 | 韓店鎮 | 威戎鎮 | 界石鋪鎮 | 八里鎮 | 李店鎮

鄉級安國鄉 | 柳湖鄉 | 花所鄉 | 索羅鄉 |香蓮鄉 | 西陽回族鄉 | 大秦回族鄉 | 白廟回族鄉 | 寨河回族鄉 | 大寨回族鄉 | 上楊回族鄉 | 麻武鄉 | 峽門回族鄉 | 汭豐鄉 | 羅漢洞鄉 | 涇明鄉 | 紅河鄉 | 飛雲鄉 | 太平鄉 | 豐臺鄉 | 黨原鄉 | 新開鄉 | 西屯鄉 | 上良鄉 | 梁原鄉 | 龍門鄉 | 星火鄉 | 百里鄉 | 蒲窩鄉 | 柏樹鄉 | 黃寨鄉 | 黃花鄉 | 木林鄉 | 上關鄉 | 神峪回族鄉 | 山寨回族鄉 | 河西鄉[華亭縣] | 硯峽鄉 | 岳堡鄉 | 楊河鄉 | 趙墩鄉 | 柳梁鄉 | 臥龍鄉 | 大莊鄉 | 陽川鄉 | 良邑鄉 | 通化鄉 | 永寧鄉 | 鄭河鄉 | 南坪鄉 | 盤安鄉 | 城川鄉 | 司橋鄉 | 曹務鄉 | 古城鄉 | 雙峴鄉 | 雷大鄉 | 余灣鄉 | 仁大鄉 | 賈河鄉 | 深溝鄉 | 治平鄉 | 新店鄉 | 甘溝鄉 | 四河鄉 | 紅寺鄉 | 細巷鄉 | 三合鄉 | 原安鄉 | 靈芝鄉
街道

東關街道[崆峒區] |中街街道[崆峒區] | 西郊街道| 東華街道[甘肅華亭縣]

農場張老寺農場 | 國營萬寶川農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