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特色漆器

彝族特色漆器

喜德彝族漆器源起於米市阿普如哈吉伍家族,世代傳襲,發展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在當地工匠甚多,幾乎人人皆可製作,戶戶皆為作坊,其產品具有濃郁的殷商漆器特點和深厚民族民間特色。

基本資料

彝族特色漆器彝族特色漆器
彝族漆器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寶庫中,漆,器象一晶瑩的明珠,閃爍著璀熬璨的光芒。涼山彝族漆,器相傳髹漆技術是由狄一夥甫開始的,距今57代左右,有1700年的歷史。在生活的實踐中,彝族先民創造和使用了木皮質器皿,這已具備了漆器的胎質條件。漢代以後漆器的時興發達,對彝族社會的文化藝術有極大的促進,彝族先民吸收了髹漆工藝,創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漆器。
彝族漆器伴隨著涼山彝族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提高,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平,深受廣大彝族人民喜愛。漆器的使用面廣,及至餐具、酒器、兵器、馬具、畢摩用具等20餘種。特別是餐具、酒,器更以獨具特色和經久耐及持續使用至今。
漆器的胎骨質地共有六種;木胎、皮胎、竹胎、角胎、竹木胎、皮木胎、其中木、皮胎占大部分。漆為土漆,顏色一般為紅、黃、黑三色,系生分別加硃砂、石黃、鍋煙調和而成。漆器紋飾製作方法,大致有四種:漆彩繪、雕刻、鑲嵌和堆漆。但無論哪種方法製作出的漆,器都古樸典雅,絢麗多姿,鮮艷奪目,精細美觀。
漆器的造型,是人們生活的需要。隨著生產向前發展,生活逐步提高,漆器式樣也日益新穎,並日趨美實用。漆器圖案的布局與器型和諧。器物的不同部位繪出的不同花紋,一般都作到粗細疏密兼顧,主次位置得當,繁簡相宜,絢麗的紋飾和優美的造型渾然一體,和諧統一。不論紋飾繁簡,均以一心控制全局,結構嚴謹,均勻簡潔,明快清朗,勻稱不亂。
漆器的色彩有紅、黑、黃三色,彝族人民喜愛紅色,它象徵勇敢、熱情;黑色表示尊貴、莊重、;黃色代表美麗、光明。三色錯綜調配,間隔使用,色彩明快艷麗。彝族漆器,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部分,不失為彝族文化藝術的瑰寶。

盤點四川特產

四川特產瓷胎竹編是以精細彩色或素色的竹絲,均勻地編貼於潔白的瓷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價值,曾榮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現代又有不少陶胎、漆胎、玻胎、木胎、楠竹胎、竹壓胎和無胎竹編問世,為深受大眾喜愛的實用工藝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