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朗舞

刀朗舞

刀郎舞是維吾爾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它歷史悠久,形式完整,具有濃郁的邊塞氣息和風格。舞姿開朗大方,粗獷矯健,使人歡樂,給人以力量和鼓舞。刀郎舞是麥蓋提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簡介

維族刀郎舞維族刀朗舞

刀郎舞在南疆葉爾羌河中下游的兩岸,有一片美麗富饒的綠洲,這就是麥蓋提縣,聞名天山南北的刀郎舞之鄉,這裡的男女老少都會跳刀郎舞。在節假日,在豐收之後,在婚禮上,在喜慶之時,能歌善舞的人們便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跳起刀郎舞。

巴楚縣是享譽海內外的新疆刀朗歌舞發源地,面積兩萬100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近26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0%以上。縣城距烏魯木齊市1255公里。

“刀朗舞”是“刀朗麥西熱甫”上常見的一種歷史悠久、形式完整的自娛性舞蹈。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緣葉爾羌河、塔里木河畔的麥蓋提、巴楚、莎車和阿瓦提等地區被稱為刀朗地區。生活在這裡的維吾爾族人被稱為“刀朗人”,在刀朗地區經常舉行的各種麥西熱甫便稱為刀朗麥西熱甫。

關於“刀朗”一詞的含義,至今未有定論。刀朗人聚居的地區多沼澤、森林,除了農耕之外,狩獵在他們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故而他們的民間音樂、舞蹈,都有著粗獷、高昂、奔放的氣息。

由來

維族刀郎舞維族刀朗舞

“刀郎”是麥蓋提的古地名,它的意思是成堆成群。在很久以前,這裡沒有人煙,只有沙丘、鹼灘、紅柳、胡楊。而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卻有一塊良田綠洲,居住著一些很早很早遷移或者戰爭遺留下來的人。

後來由於大自然的變遷和宗教的傳入,以及戰爭的影響,這塊良田綠洲變成一堆一堆的沙丘,人們只好向葉爾羌河流域搬遷。

同時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葉城縣、莎車縣等地也流入一部分尋求生活出路的人。這些按地區習慣分居成堆,形成一堆一堆的居民點,當時維吾爾族稱其為”堆郎”,後來語音又轉變成“多郎”或“刀郎”。至今在麥蓋提縣居民中,仍有不少人稱自己為“刀郎人”。

自古以來,勇敢驃悍、勤勞樸實的刀郎部落就在這裡生息。這裡森林茂盛,野獸出沒,刀郎人經常狩獵,他們定周末為狩獵日,每逢這天,青年人手持長矛、木棒。弓箭一起狩獵。勝利返回後就聚在一起跳舞和演唱“刀郎木卡姆。”這裡還有一部分人從事耕種,每當風調雨順、糧豐畜壯之時,人們便圍著篝火,通宵達旦出狩獵的緊張和戰鬥氣氛。

文化底蘊

刀朗舞刀朗舞

史家研究,刀朗乃維吾爾族的一個分支,但在生活習俗、語言文化及相貌上卻與維吾爾人有一定的差別。上溯13世紀,蒙古人征服了整個亞洲及東歐部分地區,建立了威名赫赫的蒙古帝國,南疆及中亞地區成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

此後,在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因克蒙古人拒絕改宗伊斯蘭教,受到世俗政權的壓迫,被迫遷至沙漠邊緣,以打漁狩獵為生,至15世紀,他們開始皈依伊斯蘭教,開始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在語言、文化、民族方面的交融,形成了現在的刀朗人。

所以說,刀朗人有著蒙古人的血統。據考證,刀朗舞與蒙古人的“倒喇”舞有著極為密切的淵源關係。“倒喇”舞的節奏也是由慢及快,然後在疾速鏇轉的高潮中結束。從現代蒙古人的“倒喇”舞中,我們也許可以尋找到刀朗人身上蒙古血統的信息。

近年來,刀朗舞在南疆悄然興起,田間地頭,深深庭院,盛大節日,婚嫁喜慶,文藝晚會,到處可見刀朗歌舞。如有貴賓到來,刀朗人自然跳起歡快的刀朗舞迎接你,還有展示民族性格的刁羊、賽馬活動,引入入勝,回味無窮。

分布

刀郎舞流傳頗廣,不但在麥蓋提,而且在葉爾羌河畔的巴楚縣、莎車縣,在吐魯番盆地,都可以看到刀郎舞的英姿倩影。目前,跳刀郎舞已成了維吾爾民眾慶祝節日和閒暇娛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很多體操和武術動作也揉和到這古老的民間藝術中了,使刀郎舞更加灑脫剛勁,引人入勝。

其特點

刀朗舞節奏感強,動作開朗大方,粗獷矯健。從舞蹈的形態、氣質及其所表達的內容來看,它都保持著不少古老生活深刻印痕。

刀朗舞手腕動作變化不大,舞者胸部舒展,腰部挺直,上身以肩臂部動作為主。腳步沉穩有力、膝部輕微顫動的風格特色貫穿於刀朗舞蹈動作的始終。

而“滑沖步”在“賽勒凱斯”部分中比較突出,生動地反映了刀朗人行走在沙土和沼澤地帶的步態。因此,也可以說,正是由於刀朗人的生活地理環境,決定了刀朗舞腳步動作沉穩有力,具有“滑沖步”的特點。

刀郎舞的最大特點是:節奏明快、動作剛勁,所有動作都是勞動過程的形象化。

文娛形式

刀朗舞刀朗舞

長期以來,刀朗人不僅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還在勞動生活中創作了動作驃悍、具有勞動氣息的刀朗舞。它所表現的是“狩獵過程”;開始的散板是“號召全體參加狩獵”,接著是“舉著火把找尋野獸”、“勇敢地與野獸搏鬥”,“奮起追逐野獸”,直至“圍殲”和“勝利後的喜悅”。從那近似挽弓騎射的矯健舞姿和動律特點中,我們可以隱約看到當年刀朗人艱苦的狩獵生活,也有人說,這是一次戰爭的過程。由於地理位置和其它因素所致,使刀朗舞較多地保持了原有的草原生活氣息和藝術特色。
刀朗舞基本上是兩人為一組的對舞形式,現在保存下來的有四組動作,最後是競技性的鏇轉。民眾跳刀朗舞總是從散板開始,按照刀朗木卡姆固定的順序跳下來。
在豐收後的麥西來甫中,人們興致勃勃地來參加晚會,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婉轉的琴聲奏起了散板。幾個歌手唱起了高亢嘹亮的序歌,接著手鼓敲起渾厚有力的節奏,大家紛紛起來,邀請善舞的對手雙雙起舞(多是男女分別而舞)。
鼓聲轉快,舞蹈也由平穩轉為激烈,兩人忽而用肩靠緊,又驟然鏇風似的散開。節拍急促,又由兩人對轉,變成分散的競技性鏇轉,最後只留下一人在場中央,左鏇右轉快疾如風……民眾為他的高超技藝熱烈鼓掌,並伸出大拇指稱他為“烏斯塔!”(意為能手),刀朗舞在激奮歡快的高潮中結束。
“滑沖”和“微顫”是刀朗舞最突出的動律特點。“滑沖”是在快速的邁步或撤步時形成的衝勁效果,在賽乃姆和賽乃克斯(刀朗舞的節奏名稱)的動作中尤為突出。“微顫”是由於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貫穿於動作的始終,在“奇克提麥”(刀朗舞的節奏名稱)動作中表現更為明顯。這些特點,反映了刀朗人過去在顛簸的山地、泥濘的沼澤,或松暄的沙磧中艱苦的勞動生活。
“滑沖”和“微顫”,是和鼓的節奏緊密配合的。在鼓點的強音時,使“滑沖”的動作更為有力。“微顫”多在鼓點的後半拍,和鼓內緣上的小鐵圈不斷發出的“鏘、鏘”之聲巧妙配合,形成了刀朗舞特有的風格動律。
刀朗舞的伴奏音樂叫“刀朗木卡姆”或“刀朗賽乃姆”。它和十二木卡姆不同,是另一種類型的歌舞組曲,曲調結構樸實,演唱風格寬廣豪邁,保持著濃郁的地方風格和勞動氣息。現在保存下來的刀朗木卡姆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稱,多用“比亞萬”(意為戈壁草灘)等富有地區特色的名稱,作為曲調的標題。每套木卡姆是由不同節奏的五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的餃接和諧自然,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高潮。
五個段落的名稱︰
1、散序(或叫木卡姆),無手鼓。
2、奇克提麥
3、賽乃姆
4、賽乃克斯(又叫賽赫乃開提米)
5、賽勒瑪
刀朗木卡姆的歌詞內容豐富,主要表現了刀朗人的勞動和生活,以及他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刀朗木卡姆的伴奏樂器,一般常用的有卡龍、刀朗熱瓦甫、刀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間樂器。卡龍,音色優美,委婉悠揚,屬主奏樂器;刀朗熱瓦甫,渾厚有力;特別是小手鼓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小手鼓的擊打具有獨特的風格,如擊打“賽乃姆”節奏時,後半拍給以強擊的藝術處理,使得鼓點紮實有力。刀朗舞進入高潮時,鼓手情緒激昂,常把小手鼓高舉頭上用全掌猛擊,使鼓點更加響亮鏗鏘,給舞者以強烈的鼓舞。

文化傳承

庭院刀郎舞庭院刀朗舞

刀朗舞,也叫“刀朗麥西來甫”。全過程表現了狩獵時的情形和凱鏇時的喜悅。我在觀舞過程中發現,其表演是有固定的程式的。初起,散板高歌,似在召喚各個部落的人參加圍獵;接著是走步對舞,男人伸出雙手,左一下,右一下示用手撥開樹叢尋找獵物,女人則將一隻手背在身後,另一隻手高高舉過頭頂,表示高舉火把照明;再下來是邊走邊鏇,樂曲也變得緊張急促,說明了發現野獸並與之展開搏鬥直至圍殲的情形,舞者雙臂起落有力,越轉越快,這時全舞達到了高潮。

央塔克鄉,一農家大院,刀朗人正在大院中架起篝火,忙活著烤魚什麼的,一位老媽媽已經忙了整整的一個早晨了,她要為我們做一種全村也沒幾個人會做的包穀麵餃子。見我們來到,她從坐墊上慢慢下來,邊召呼我們,邊活動一下早坐麻木的雙腿,然後堅韌不拔地繼續著她的活。在這裡,一位八十多歲的刀朗老人,他叫木拉丁.吾守爾,他那黢黑的面容與他那把銀白的鬍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人腰彎了,門牙豁了,但笑起來爽朗,唱起來陶醉,舞起來敏捷。木拉丁老人總是笑眯眯地,目光中充滿了看孫女一般的慈愛,他父親是清真寺里的阿訇。還在他很小的時候,他調皮極了,父親太忙就把他送往叔叔家,叔叔好歌舞,從此,他也由小舞到了今日,並在舞蹈中與村裡的一個“洋岡子”(維吾爾語:女人)相愛了。這是一位刀朗老人粗略的生活軌跡,但我知道,生活中一定還有某種窘迫和困苦,歌舞成為一種必須,否則,庸常雜蕪的日子,將使精神黯然。

伴奏刀郎舞的音樂叫“刀郎木卡姆”,它原有十二個套曲,但已有三個套曲失傳,現留下有九個套曲。每套分五個段落,每段配有兩首詩歌,加在一起,全套共四十五段樂曲,九十首詩歌。用沙塔爾、獨他爾、熱瓦甫、卡龍琴、艾捷克、手鼓等樂器演奏。

刀朗舞開始了,歌者閉起雙眼,打著手鼓,集結了鼻腔、胸腔、丹田之氣,發出低沉若洪鐘般的共鳴聲,一種原始的意象、粗獷的氣勢令我們不能自己。木拉丁老人同我對舞起來,他不時地糾正我的手擺動的方向、鏇轉的快慢,我們用眼睛對話,用動作交流,這是一次靈魂的對舞,慢慢地,我掌握了舞蹈要領。先起,矜持緩慢,隨後堅定硬朗起來,動作幅度也逐步加大。一曲一曲,歌者不疲,舞者不乏。

刀郎木卡姆的歌詞,是隨著時代不同而變化的。過去多以嘲諷、反抗統治者為主,而解放後,則以歌頌新時代和幸福生活為主。歌詞講究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唱起來鏗鏘有力。

那位跳得極具韻味的年輕的刀朗人是鄉文化站的站長,他說,刀朗木卡姆是新疆地方音樂中最古老的藝術,其中共有九個套典。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名叫努爾木汗的母親,她有三個兒子,每天都要出去打獵,母親在家擔驚受怕,度日如年。於是,她叮囑三個孩子,打完獵一定要高聲唱歌,她只要聽到孩子的歌聲,便知道他們平安無事。三個兒子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打獵,大兒子聲音粗獷深沉,她就知道這是包孜巴亞的聲音;二兒子歌聲圓潤優美,她就知道這是胡迪克巴亞;小兒子歌聲溫柔婉約,她便知道是孜力巴亞。以後,三個孩子的名字便成了套曲的名稱。這是一個多么生動的傳說呀,傳說中透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透著濃厚的草原氣息。我歸真返璞,享受著意切情濃的刀朗人的生活。

開飯了,大碗的包穀麵餃子,大盤的米腸子、面肺子,大碗的優酪乳子一下便把我們打倒了,後面再端上來的美味的刀朗烤魚、烤土雞、烤羊肉,我們便只有看的份了。酒過三巡,歌舞繼續,我們更是興奮得滿面通紅,我們全體都上場舞了起來,與刀朗人在一起,仿佛我們都成了刀朗。

相關評論

刀郎舞的最大特點是:節奏明快、動作剛勁,所有動作都是勞動過程的形象化。此文轉載自:中國清真網原文網址:http://bj.musilin.net.cn/2010/0714/45996.html刀朗舞

早就知道在葉爾羌河流域,廣泛流行著一種刀郎歌舞,風格獨具,聞名遐邇。記得同學老友、曾在麥蓋提工作多年的作家褚遠亮,曾多次向我描述過刀郎舞的美妙。我也饒有興趣地看過維吾爾族著名畫家哈孜·艾買提和克里木·納斯爾丁描繪刀郎歌舞場面的油畫,畫幅色彩熱烈,熱情奔放,把刀郎歌舞的藝術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前些年娛樂媒體上,發生過一個內地青年歌手與新疆著名歌手刀郎,為“刀郎”命名權而引發的無聊官司。直至最近還在電視上,看到新疆選送的《刀郎木卡姆》歌舞節目,在中央電視台音樂大獎賽上獲得原生態唱法銀獎的盛況。刀郎歌舞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可是刀郎民間藝術家們精彩的現場表演,我卻始終緣慳一面,頗感遺憾。

去年5月的一次圖木舒克市之行,卻讓我大飽眼福,數日之內,先後在兵團農三師新興城市圖木舒克、53團胡楊村、51團禮堂等處,觀看了三場民間刀郎歌舞晚會。

這幾場文藝晚會,可真是地道的原湯原汁的民間刀郎歌舞。出場獻藝的,基本上都是團場職工或在校中學生,很少有專業演員。在51團演出時,我看到一大群參加表演的小姑娘,穿著統一的寶藍色或朱紅色演出絲裙,興致勃勃,一律騎著嶄新的機車,風馳電掣地從四處趕來,很是驚喜。團場職工們的物質生活是明顯富裕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她們的演出服飾多少有些過於追求時髦,珠光寶氣而喪失了原始的土味兒。而53團胡楊村業餘演員們的服裝則樸實大方,給我印象頗佳。女的頭戴尖尖的古塞人式的黑羊羔皮高帽,自帽頂至耳部、下頷則系以紅色頭巾,僅露出美麗的面部,身穿朱紅拖地長裙,外套黑色坎肩,腰佩黑色裙帶,足蹬尖頭皮靴,衣袂飄飄,儀態萬方;男演員也頭戴黑羊羔皮尖頂高帽,服裝也以土黃朱紅為底色,虎虎生風,剽悍異常。他們的演出服飾顯得樸素、莊重、沉著,簡潔、古香古色,古韻盎然,讓人聯想起很古老的歲月,與古老的歌舞風格似乎也更為合拍。

刀郎人由曾先後生活在圖木舒克地域的塞人、羌人、漢人、突厥、回鶻、蒙古人等民族混血而成。他們曾長期抗拒外族部落的入侵,固守在相對比較封閉的葉爾羌河流域,直至近代才逐漸融入維吾爾族群中,成為其中一個分支。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所以刀郎人在體貌特徵上,在生活習俗、語言、藝術等文化上,明顯保留著自己的特徵。刀郎人世代逐水草而居,主要以狩獵為生,男性佩刀是一種傳統,故有“刀郎”之稱。我過去一直以為刀郎人的故鄉在麥蓋提,到了圖木舒克後,才知道錯了。歷史上刀郎人主要分布在葉爾羌河下游兩岸和塔里木河中游一帶,而圖木舒克正處於其中心地域。《清實錄》稱:刀郎人“向在巴爾楚克以內居住”。“巴爾楚克”是清代對圖木舒克地域的稱謂(現在簡稱“巴楚”,圖木舒克即與巴楚縣比鄰)。由此可知,圖木舒克是刀郎人的世居之地,自然成了刀郎亞文化的故鄉和傳播中心。

刀郎亞文化的一個主要表現形式,是刀郎民間音樂歌舞。藝術起源於勞動和宗教,更是生命力的張揚。刀郎歌舞表現的基本內容,就是他們作為遊牧民族的先祖群體狩獵的生活場景和對自身偉大力量的自豪感。舞台上,節奏強勁、歡快的“刀郎木卡姆”器樂響了,七八位白須老人邊演奏樂器邊引吭高歌,雄渾嘹亮、野性十足的歌聲響遏行雲。於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紛紛翩翩起舞,俯仰鏇轉,穿插騰挪,只見滿台落英繽紛,氣氛熱烈。演員們的肢體動作粗狂豪放、剛勁有力,生動地再現了遠古祖先們依靠智慧、膂力、勇猛和團隊精神,在胡楊林中與野獸拚死搏鬥,終於圍獵成功的喜悅場景。

刀朗舞刀朗舞

獨特的舞蹈辭彙既有顯著的情節描述性,又有強烈的表意抒情性,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形式民族史詩的表達。在圖木舒克觀賞的幾次“刀郎麥西來甫”晚會,均沒有經過明顯的包裝,接近於原生態,都程度不同地展示了刀郎歌舞這種簡潔明快、粗獷雄放的風格特徵。據民族音樂專家研究,刀郎歌舞保留了蒙古民間音樂五音階的特點,韻律富於特有的草原氣息,雄渾開闊,自由奔放。我是個音樂門外漢,但從藝術直覺上,這么講似乎是有道理的。觀看刀郎歌舞,明顯感受到其中那種無拘無束、蓬勃昂揚、一往無前、不可遏制的原始生命力在奔涌吶喊、在傾吐宣洩,具有極強視覺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我被深深地感染了,也為刀郎人保留了這樣極富表現力的優秀民間傳統藝術,深感慶幸。

幾場刀郎歌舞五彩繽紛的意象還留存在腦際,在49團氣派的辦公大樓前同樣氣派的文化廣場上,我們又意外欣賞到一場中原風格的傳統表演藝術,與古老的刀郎歌舞藝術語言截然不同,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是剛好下團場進行慰問演出的兵團豫劇團一台精彩的戲曲晚會。

圖木舒克墾區各團場中,河南籍的職工占了相當比例,因此豫劇團來此演出,受到河南老鄉的熱烈歡迎。我國戲曲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豫劇則是北方最大的地方劇種,表演貼近生活,風格渾厚樸實、慷慨蒼涼,擁有數億喜愛它的觀眾,是厚重中原文化的一個代表。兵團豫劇團的演員陣容和藝術水準,在整個西北地區也是一流的。劇團向團場職工們獻出了精心編排的一台文化大餐,其中既有宣揚孝道、懲惡揚善的傳統劇目《八珍湯》,也有現代戲《奇襲白虎團》中的一折,還有女包公的清唱,二胡齊奏《賽馬》和維吾爾族民歌和通俗歌曲演唱等等,可謂豐富多彩。演員們精彩的唱、念、做、打,不時贏得上萬名觀眾的喝彩,極大地活躍了團場職工們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豫劇團演出時,不由注意到旁邊的維吾爾族觀眾的反應。我驚喜地發現,他們和漢族觀眾一樣,很快入了戲,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我相信雖然他們聽不懂戲中人物說唱些什麼,但是他們看懂了大致的劇情。“白鬍子出來鏘鏘鏘,黑鬍子出來哐哐哐。”他們為大紅大綠的奇異戲裝和不凡身手而驚奇,為惡人作威而慍怒,為好人受難而揪心,為最後大團圓而慶幸;更為戲台上演員的漂亮嗓子和眾武生過硬的“跟頭功”而拍手叫好。這種情況,與我們能大體看懂、也很欣賞兄弟民族歌舞是一樣的。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表演藝術是沒有國界或民族界限的,它超越了語言。特別其中的人性內容,雖然語言不通,同樣能受到感動。

此事頗有點文化的象徵意義。不同民族形態差異很大的文化在圖木舒克不期而遇了。與兵團北疆不少團場多以漢族職工為主不同,農三師和圖木舒克市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兄弟民族職工占到半數以上,有著多元文化並存、共生共榮的文化生態。超語言的藝術是增進了解,維繫親情友誼的重要紐帶。我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時欣賞兄弟民族不同風格的表演藝術感到幸運,更為各民族的藝術受到同樣的尊重和喜愛,特別是所呈現的那種和諧氣氛和濃濃親情而欣慰、而感動。

新疆民族舞蹈

新疆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緻,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因為其地理位置時在歐亞大陸上的交通樞紐,因此文化有綜合特點,舞蹈呈現豐富多彩的有濃郁特色的特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