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壩區

元壩區

廣元市元壩區是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縣級區,東鄰旺蒼縣,西接劍閣縣,南連蒼溪縣,北靠市中區。轄9鎮19鄉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4萬,幅員面積1440平方公里。

元壩區元壩區

行政區劃

元壩區轄9個鎮、19個鄉:元壩鎮衛子鎮家鎮磨灘鎮柏林溝鎮太公鎮虎跳鎮紅岩鎮昭化鎮晉賢鄉文村鄉、清水鄉、張家鄉、香溪鄉青牛鄉陳江鄉、丁家鄉、黃龍鄉、石井鋪鄉、白果鄉、梅樹鄉、明覺鄉射箭鄉、朝陽鄉、大朝鄉、沙壩鄉、柳橋鄉子云鄉揀銀岩社區街道

歷史沿革

(圖)元壩城區地圖 元壩城區地圖

西周時,巴、蜀、苴先民在今昭化鎮建立邦國“昔阝(xi)”。春秋戰國時,為蜀王領地。開明氏蜀王第五世尚“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以葭萌為都邑。秦惠文王更元年九年(公元前316年),因苴、蜀相攻擊,秦遂趁機伐蜀並苴。在苴侯所在地建置葭萌縣,屬。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葭萌縣為漢壽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漢壽縣置晉壽縣。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改晉壽縣置益昌縣。西魏廢帝元欽三年(公元544年),廢益昌縣為京兆縣。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改京兆縣為益昌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益昌縣為益光縣。北宋太祖初復改益光縣為益昌縣。開寶五年再改益昌縣為昭化縣。

1933年7月23日,紅四方面軍在元壩鎮建立川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嘉陵縣蘇維埃政府。

1935年4月10日,紅四方面軍在昭化縣境內的白田壩建置赤化縣蘇維埃政權。

1949年12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昭化城。

1950年1月,昭化縣人民政府在今昭化鎮成立,隸屬劍閣專署。

1953年隸屬綿陽專署。

1959年3月22日撤昭化縣併入廣元縣。

1985年2月8日廣元建市,原廣元縣更名為廣元市中區,元壩隸屬廣元市中區。

1986年撤昭化、虎跳、王家、衛子四個小區建立衛子區公所。

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衛子區公所建元壩區。

自然地理

(圖)元壩區元壩區

元壩區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廣元市南部。地埋座標:東經105°33'9''—106°07'20'',北緯31°53'41''—32°23'27''。屬盆周丘陵向山區過渡地帶,以低山為主,平均海拔900米。

土壤主要以河流形成的平壩灰棕色沖積壤土和低山黃紅花紫泥土為主,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PH值5.0-7.0。氣候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年日均氣溫在0℃以上為350天,無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時數1389小時,平均太陽輻射總能92.7千卡/m2,年降雨量1080毫米,相對濕度68%。

元壩地形

元壩區地形地貌以中低山為主,地質構造體系屬米倉山,龍門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匯地帶,大部份地區位於米倉山走廊以南,為典型的侵蝕台階狀中低山形。地勢北高南低,延緩下降,江河溪溝縱橫,山體切割強烈,地表起伏不平,其地貌複雜多樣,有河流衝擊平壩、後陵、台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1200米之間。

元壩山脈

元壩區地處低山向丘陵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且由東向西傾斜。境內有雲台山牛頭山

自然資源

(圖)元壩區元壩區

林產品資源。森林覆蓋率52.1%,活林木5068176立方米,林份蓄積492045立方米,主要品種有柏木林、榿木林、馬尾松樹林等。是瓜蔞原產地,瓜蔞品種經四川省藥檢所抽檢和種源鑑定後,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生產的瓜蔞皮、天花粉,在第二屆四川·中國西部農產品博覽會上獲“ 優質產品”獎。

礦產資源,探明煤炭儲量360萬噸,砂金儲量30噸。

元壩區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是廣元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它副產品10類64個品種。自然氣候宜桑宜蠶,區內盛產雪梨提子獼猴桃烤菸油桐、蟲蠟等,已初具規模。

基礎設施

元壩城區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城市高樓鱗次櫛比,辦公、住宅、商貿、生產等各類用房面積達51萬m2,總投資15300萬元;城市街道縱橫交錯,總長度達18.3km,投資達1260餘萬元;鋪設城市雨污管網11.8km、供水管網16.4km、供氣主管道6.5km,修建防洪河堤14.3km(含5.5km生態河堤)、安裝路燈563盞,其它供電、通訊、綠化、環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益事業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城區建設累計投資達3億餘元。

元壩區交通便捷,成(都)普(濟)鐵路穿境而過,國道212線、嘉陵江縱貫南北,距廣元市區僅17公里,距廣元飛機場28公里。開辦了國際國內郵政業務,實現了全區電話程控化、傳輸光纜化,開通130至139移動通訊和無線尋呼,國內國際電話暢通。現有各級公路444.99公里,其中國道212線66.74公里,省道202線9.85公里,縣道4條100公里,鄉道24條268.4公里,此外,還有村道1000餘公里。廣巴高速、蘭渝鐵路建成後穿境而過。

國民經濟

元壩區有生豬、烤菸、蠶桑黑木耳、優質糧油等支柱特色產業,其中生豬品質名聲在外,率先在全省建成生豬三元雜交普及縣區,建成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強勢推進工業強區戰略,廣元福潤公司、三元繭絲綢公司等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星榮焦化廠成功實現股權融資和達產生產,新引進的飛達模具、釧琰凍乾食品已落戶園區並開工建設。

風景名勝

(圖)鳥瞰昭化古城鳥瞰昭化古城

元壩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川北蜀道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三國文化為代表的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昭化名揚海內外,古城門、古城牆、石城牆、費衤韋 墓、桔柏古渡、天雄關、牛頭山、人頭山、金牛古道等留下了許多令人遐想的傳說。距劍門雄關僅十多公里的雲台山(人頭山)有“小峨嵋”之稱,有人評價其“幽過春城、秀於峨嵋、險似華山”,稱為廣元第一山。昭化古城被公認為劍門蜀道上的一顆燦爛明珠,旅遊品位極高,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此外,還有太公紅軍山、白果香山、柏林溝玉女湖、紫雲湖、平樂寺、將軍嶺等眾多的旅遊資源。平樂景區有“利州”後花園之盛譽,一年一度這裡舉辦的“荷花會”有較大的影響力,會期遊人如織。千年古剎平樂寺被譽為東漢蜀北第一叢林,給信仰佛教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去處。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