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

崇州市

崇州市(原崇慶縣)地處美麗富饒的川西平原,東距成都37公里,位於天府之國的腹心。崇州市歷史悠久,古稱蜀州,其建制歷史長達2200年,公元316年設立縣制,1994年撤縣設市。崇州自古為繁榮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門重鎮”之稱。崇州市政府所在地崇陽鎮為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基本信息

自然地理

(圖)崇州市崇州市

崇州市境內屬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類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區占了全市總面積的38.4,低山和丘陵為8.7%,平壩為52.9%。地勢從東南到西北逐漸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處為苟家鄉境內極西處之大雪塘主峰,達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最低點為三江鎮境內之蒙渡,海拔高度僅480米。

崇州市地勢從東南到西北逐漸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處為苟家鄉境內極西處之大雪塘主峰,達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最低點為三江鎮境內之蒙渡,海拔高度僅480米。

崇州市境內主要河流有3條:西河黑石河金馬河

(圖)崇州市崇州市

崇州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5.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5℃,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4℃溫差為19.7℃。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61.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12.4㎜,雨日和雨量均為夏多冬少,春季為176.1㎜,夏季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為29.9mm。風向頻率以靜風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風,占9%。年平均風速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無霜期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較小。主要災害性天氣為連續性陰雨、洪澇、乾旱、大風、冰雹、寒潮、霜凍等。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圖)崇州市崇州市

全市總土地面積為1090.17k㎡。其中,山地面積471.52 k㎡,丘陵面積54.95 k㎡,平原面積563.7 k㎡。山、丘、壩內共有水域10萬畝,全市大體形成"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土地結構。

2、礦產資源
崇州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的有14種,其中探明儲量的5種:石灰石泥炭;尚未查明儲量的9種:硫鐵礦雲母雄黃石膏和天然氣。礦點分布於苟家、萬家、毛郎、懷遠、街子、公議、王場、道明和隆興等鄉鎮。其中,以煤、石灰石儲量最多,正開採的礦種有3個:煤、石灰石和金。曾開採過的礦種有6個:泥炭、硫鐵礦和石膏。

3、水資源
除降水外,全市年河川徑流總量為157074萬立方米。其中都江堰輸水量80511萬立方米,本地河流水量73952萬立方米,山丘塘庫蓄水、機電提水、山溪溝引水和可利用的淺層地下水計2611萬立方米。農業生產可利用水量為67648萬立方米,平均每畝有水1090立方米。

全市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總計為110900kw,可開發量為53605kw。

全市由河流、池塘、水庫、水凼等構成水面總計10萬畝,可供養殖的水面為3807畝。尚有可開發水面3500餘畝。

4、生物資源
崇州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宜於生物生長。植物方面樹種繁多,遍布山、丘、壩的喬、灌木,主要有65科300餘種,藥用植物占12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珍貴稀有樹木5種:紅豆樹水杉珙桐羅漢松紫檀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哺乳類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昆蟲類以及軟體類、節肢類、環節類等動物達數百種,珍稀動物有金絲猴岩驢獐子扭角羚(即野牛)、大熊貓小熊貓。名貴鳥類有相思鳥百靈鳥野雉鸚鵡貝母雞等。此外,還有罕見的大鯢(娃娃魚)和梆梆魚(俗名)等。

崇州市是全國十四個熊貓生態自然保護區之一。

5、林木資源
崇州地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林中。森林植被類型豐富,樹種繁多,共有65科200餘種。喬、灌、針、闊葉林木皆有。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2.1%,分為高山水杉涵養區,中山用材、經濟林區,丘陵薪炭、經濟林區和平壩路旁綜合區。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近百萬立方米。

歷史沿革

(圖)九龍溝雪景九龍溝雪景

崇州市歷史悠久,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江原縣;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置蜀州,領晉原、唐隆、青城、新津四縣;南宋紹興十四年(1146年)升為崇慶府,亦領數縣;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為崇慶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為崇慶縣。

1913年(民國二年),民國政府廢除清朝設定的府、州、廳。崇慶州因此而改為崇慶縣,先後隸川西道、西川道、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崇慶縣屬川西行署溫江專員公署管轄,1952年後屬四川省溫江專員公署管轄。

1983年7月,溫江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崇慶縣劃歸成都市管轄。

199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崇慶縣”之名自此成為歷史。

行政區劃

崇州市轄19個鎮、6個鄉:崇陽鎮三江鎮江源鎮羊馬鎮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三郎鎮街子鎮文井江鎮王場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大劃鎮崇平鎮梓潼鎮榿泉鎮錦江鄉公議鄉、雞冠山鄉、濟協鄉、燎原鄉、集賢鄉。

風土人情

(圖)街子古鎮街子古鎮

崇州市金雞鄉是中國最大的風箏製作基地,以技術精湛、種類繁多而聞名國內外,享風箏之鄉的美譽。

舊時多為土葬,近幾十年來大力推行殯葬改革,喪禮為追悼會取代,土葬改為火葬,春節、清明和七月半,都要上墳祭掃送花,也有的略燒紙錢香燭以表心意。

崇州人視婚禮為大禮,繁文縟節最多,俗稱“終身大事”。

崇州人在祝壽時,凡年歲不滿50的只能做生或過生期,生日一般吃壽麵,祈求長壽。條件較好的家庭,辦壽品,備宴席,賀客盈門,鳴炮送禮,時辰一到,舉行儀式,祈禱福祿壽喜,禮畢大宴賓客。如今,雖也有大操大辦者,但更多的人的則是以吃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來取而代之了。

崇州素以“禮儀之邦“馳名,東晉《華陽國志》對此大加讚譽,清光緒《崇慶州志》記載:“外鄰成都,學者文質彬彬,詩禮相尚,弦誦之聲,達於四境。”為川西人所頌揚備至。

崇州市中習俗,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耍,元宵之夜達於高潮,城關、懷遠、元通、三江等場鎮最為熱鬧。燈分吊燈和游燈兩類。

經濟概況

工業
以四川蜀玻集團公司為代表的優勢骨幹企業有40餘家,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入庫稅金在5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有60餘家,玻璃製品蓄電池複合管件電力水泥機械配件、皮革皮鞋、釀酒農產品深加工、家具、飼料等主導產品,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回報高等優點,帶動和促進了全市工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農業
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小麥豌豆葫豆油菜

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四川省十強縣(市)、被成都市評為“開放型工作先進縣(市)”、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瘦肉型豬基地縣、中國傳統白酒原酒生產基地縣、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

旅遊指南

(圖)元宵燈元宵燈

崇州市位於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山、丘、壩兼有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眾多的旅遊風景區。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多采的人文景觀。在全市境域內,則形成了以森林文化、熊貓文化、龍文化為主的雪山森林、湖光山色遊覽區,主要有:省級旅遊風景區九龍溝,省級森林公園雞冠山,湖光山色見長的白塔湖,康熙皇帝賜書“光嚴禪院”的鳳棲山古寺等。

一、崇州最佳旅遊季節

崇州金雞風箏節,每年3月在崇州舉行。
中國(道明)竹編文化節,每年7月舉行。
中國西部孔子文化節,每年9月舉行。

二、崇州交通

崇州位於川藏公路幹線上,已實現鄉鄉通車,全市有國道1條,省道1條,成溫邛快速公路貫穿全境,通車裡程共244.2km,正在建設的川西旅遊環線,懷華路崇州段,將推動我市交通事業的更快發展。

三、崇州住宿

崇州大酒店是一座集客房餐飲娛樂商務為一體的二星級涉外酒店。酒店設計新穎、建築華麗、裝潢典雅,設備先進,擁有套房及標準間共68套,擁有組合家具、空調、彩電音箱、閉路電視及國際國內直拔電話等設備。設有中西餐廳、夜總會、健身房、保齡球館、商務中心、棋牌室、酒吧、大小會議室、卡拉OK廳及KTV包間等綜合服務項目,是賓館下榻的食住游娛“一條龍”服務的理想場所?

四、崇州美食

美食和特產:湯麻餅

主要景點

(圖)鳳棲山鳳棲山

1、鳳棲山
鳳棲山位於著名“一瓢詩人”唐求故里街子鎮境,山幽林秀,百鳥啾啾,如和鳳鳴。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蹤跡,曾擁有曠世珍寶《洪武南藏》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譽。景區內擁有千畝古森林和梅花寨。森林深處,古柏古楠古杉古銀杏參天蔽日;梅花寨區,紅梅、烏梅、綠梅、臘梅暗香浮動。街子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也是馳名全國的“蘭花之鄉”。

2、罨畫池

罨畫池位於城區中心,占地約38畝,素有川西名園之稱,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罨畫池歷史攸,始建於唐代,成勝景於宋代。亦曾稱“東亭”、“東湖”。 “罨畫池”之名,今存文獻可考者始見於宋仁守嘉佑二年(1057年),江原縣令趙汴應友人楊瑜之邀遊覽時留下的詩句:“占勝芳菲地,標名罨畫池。”

3、雞冠山
雞冠山天然公園位於“大熊貓故鄉”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內,除大熊貓外,還有雲豹等一級保護動物7種,二級保護動物11種及大量其它珍稀野生動物,為景區增添了無限生機和情趣。

4、九龍溝

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溝位於崇州市西北三郎鎮,因“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話傳說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