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1894.8.22—1967.10.11),蘇聯海軍統帥,蘇聯海軍元帥(1955),蘇聯英雄(1965.5.7),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1958)。

基本信息

簡介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曾為沙俄軍隊準尉,1918年參加蘇俄海軍。畢業於掃雷布雷指揮員訓練班(1919)和海軍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1928)。1917年2月起在“伊賈斯拉夫”號驅逐艦上服役,為海軍準尉。參加過國內戰爭。1918年波羅的海艦隊冰區航行時任“伊賈斯拉夫”號協長。1919年7月起任“青鷹”號護衛艦第一協長,英國魚雷艇和航空兵向泊於喀琅施塔得的艦艇進攻時,該艦參加了反擊作戰。1920年3月任裏海區艦隊掃雷布雷業務長兼“活動”號驅逐艦艦長。在裏海參加了對白衛軍和英國干涉者的作戰。1920年6月調到波羅的海艦隊,任“錨”號掃雷艦艦長,在芬蘭灣執行掃雷任務。1922年11月起任參謀職務,稍後在黑海任驅逐艦艦長,1926年起先後任黑海海軍參謀長助理、作戰部部長、副參謀長。1930—1936年先後任總參作戰部副處長,海軍學院主任教員、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1933年曾領導特種作業隊,沿白海—波羅的海運河,把艦艇從波羅的海調往白海。1937年1月任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8月任該艦隊司令。1938年1月起任副海軍人民委員,1939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39年4月—1946年4月任第一副海軍人民委員(1938年6月—1939年8月兼海軍學院院長)。1941年初—1943年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衛國戰爭

衛國戰爭一開始,伊薩科夫就留在列寧格勒,在該城保衛戰中,負責協調波羅的海艦隊、拉多加湖和楚德湖區艦隊與陸軍的戰鬥行動。1941年10月同黑海艦隊和外高加索方面軍的指揮員一起,準備了刻赤半島登入戰役。1942年4月起先後任北高加索方向和北高加索方面軍副總司令兼軍事委員會委員,協調黑海艦隊和陸軍的行動,領導塞瓦斯托波爾的供應工作。1942年8月起任外高加索方面軍副司令兼軍事委員會委員。在高加索戰役中參與領導黑海艦隊和裏海區艦隊的作戰活動。1942年10月—1945年,遭轟炸後受重傷,接受截肢手術後,仍然堅持工作,雖然不能衝鋒陷陣,但是他高超的統帥技巧和豐富的經驗,為蘇聯海軍在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的作戰,起到了重要作用,1944年5月31日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

二戰後

1946年的一天,史達林打電話給他,說考慮任命他為海軍參謀長。伊薩科夫回答:“史達林同志,我得向您報告,我有嚴重缺陷,有一條腿在戰爭中受重傷被截掉。”“這是您認為必須報告的唯一缺陷嗎?”“對。” “我們原先那位參謀長連頭腦都沒有,還照樣工作。您不過就缺條腿,沒什麼了不起。”史達林這樣說。就這樣他成了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947—1950年任海軍副總司令。1950年3月—1956年2月退役,任蘇聯海運部副部長。1955年3月3日被授予蘇聯海軍元帥的軍銜。1956年2月—1958年4月,再度到蘇聯國防部總部機關擔任領導職務。1958年4月起任國防部總監組總監。伊薩科夫為提高海軍戰鬥威力、發展戰役戰術學、研究總結衛國戰爭的經驗,貢獻了力量。寫有許多學術著作。由於他對海軍建設功勳卓著,一艘大型反潛艦以他的名字命名。曾當選為蘇聯第一屆最高蘇維埃代表。1951年獲得蘇聯國家獎金。榮獲列寧勳章6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烏沙科夫勳章2枚,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和紅星勳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

著作

著作:《潛艇作戰》,第1卷,列寧格勒1933年版(與亞歷山德羅夫合著);《登入戰役》,莫斯科—列寧格勒1934年版;《1914年日軍進攻青島戰役》,莫斯科—列寧格勒1941年第3版;《衛國戰爭年代的蘇聯海軍》,莫斯科—列寧格勒1944年版;《航海史》,莫斯科1970年版;《裏海1920年》,莫斯科1973年版。

評論

伊薩科夫比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年長8歲,資格也老。1918年列寧提議初創蘇聯海軍時他就是首批海軍人員。十月革命後,歷任驅逐艦掃雷艦艦長,黑海艦隊參謀長助理、作戰處長,波羅的海艦隊參謀長等職。1936年後進入蘇聯海軍首腦機關,任副海軍人民委員、第一副海軍人民委員、海軍學院院長。二戰中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成為庫茲涅任夫的得力助手。戰後他又任海軍副總司令,繼續協助庫茲涅佐夫工作。1950年伊薩科夫退出現役,改任海運部副部長一直到1956年,此間他以不在任軍職的身份獲得蘇聯海軍元帥軍銜,這種情況在蘇聯中屬不多見。這顯然是取決於他在衛國戰爭中指揮海軍所創下的功績。1956年後,伊薩科夫重返國防部工作,任國防部總監。1967年去世。伊薩科夫一生獲6枚列寧勳章,多權各種勳章獎章,並有蘇聯科學院通信院士學位,這在蘇聯海軍高層將帥中是唯一一位。他為提高蘇聯海軍戰鬥力,發展戰役戰術學,研究蘇聯海軍在衛國戰爭中的經驗寫有大量學術著作。

蘇聯元帥大搜羅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戰時期戰功赫赫,冷戰時期又是唯一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其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1991年解體,歷經了75年,中間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元帥。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
羅季翁·雅可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
拉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
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
霍夫漢內斯·哈恰圖羅維奇·巴格拉米揚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
菲力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
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
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彼得·基里洛維奇·科舍沃伊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
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烏斯季諾夫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奧加爾科夫
維克托·格奧爾基耶維奇·庫利科夫
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索科洛夫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庫爾科特金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
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韋爾希寧
鮑里斯·巴甫洛維奇·布加耶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沃羅諾夫
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瓦連佐夫
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托盧布科
阿馬扎斯普·哈恰圖羅維奇·巴巴賈尼揚
亞歷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戈洛瓦諾夫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日加列夫
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
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科爾杜諾夫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
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庫塔霍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