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裝甲坦克兵元帥(1944.2.21)。裝甲坦克兵主帥(1962.4.28),戰時歷任第3機械化軍參謀長、第8坦克旅旅長、第7坦克軍(第3近衛坦克軍)軍長,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表現出色。1943年起擔任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譜寫了坦克戰史上最為壯麗的篇章,而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則續寫勝利。1944年起擔任紅軍裝甲兵副司令。

基本信息

生平

年輕的羅特米斯特羅夫 年輕的羅特米斯特羅夫

裝甲坦克兵主帥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洛夫(Павел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тмистров,1901年7月6日~1982年4月16日)生於蘇聯加里寧州斯克沃羅沃。1919年參加蘇軍,同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國內戰爭期間他只是一個列兵,1919年參加平息富農叛亂的戰鬥,1920年抗擊波蘭軍隊的入侵,1921年參與平息喀琅施喀得叛亂。後來進入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聯合軍事學校學習,1924年畢業後開始在軍隊中擔任排長、連長、炮兵連長、副營長。後被選送到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1年畢業後到1937年他在蘇軍中的師和集團軍司令部擔任參謀,其間也擔任過一段時間步兵團長職務。1938年1月起開始在工農共軍機械化和摩托化學院任戰術教研室教員,如果後來沒有戰爭,羅特米斯特洛夫很有可能一生都在教學工作中度過了。

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羅特米斯特洛夫被抽調到蘇芬戰場任坦克營營長,在戰爭後期又擔任蘇軍坦克第35旅參謀長。儘管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其指揮現代化裝甲作戰的才能仍然不為蘇軍高層領導重視。1940年12月羅特米斯特洛夫出任蘇軍坦克第5師副師長。這期間蘇軍內部有關如何使用坦克作戰有一定分歧,後來主張將坦克分為小部隊分散在步兵集群中作戰的軍官們占了上風,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的1941年5月,羅特米斯特洛夫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機械化軍參謀長。

1942年的羅特米斯特羅夫 1942年的羅特米斯特羅夫

蘇德戰爭爆發時,羅特米斯特洛夫是隸屬西方面軍的機械化第3軍參謀長,1941年9月奮力突圍的他被任命為坦克第8旅旅長,受命率領該旅在舊魯薩地區的加里寧附近為奪取克林等城市進行頑強作戰,這次反擊出乎節節勝利的德軍的意料,也又一次得以證實朱可夫一直強調的大集群裝甲突擊力量的威力。隨後該旅參加了莫斯科大反攻,在1942年初的戰鬥中,羅特米斯特洛夫指揮的坦克第8旅一直作為突擊尖刀發揮著先鋒作用,戰鬥結束後,該旅由於赫赫戰功,被蘇軍最高統帥部授予近衛坦克第3旅的番號。而羅特米斯特洛夫的才能也引起指揮員的注意,1942年4月,他被任命為蘇軍坦克第7軍軍長。

坦克第7軍作為蘇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在1942年不可避免地被派到了戰局最緊張的史達林格勒方向,在1942年11月的蘇軍大反攻時,該軍在羅特米斯特洛夫的指揮下一路南下,奪取了上奇爾斯基和科捷利尼科沃,擊潰了匈牙利部隊,完成可包圍史達林格勒德軍第六集團軍的任務。1943年1月,該軍首先粉碎了德軍拼湊起來救援第六集團軍的曼施坦因集群,然後乘勝前進,一舉解放了高加索門戶——羅斯托夫。該軍在這次戰役中戰功卓著,因而坦克第7軍被蘇聯最高統帥部授予近衛坦克第3軍的番號。

1943年2月,羅特米斯特洛夫升任蘇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員,該集團軍所屬部隊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戰功卓著,尤其是在阻擊普羅霍羅夫卡地區德軍赫爾曼·霍特突擊集團的戰鬥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普羅霍洛夫卡的戰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遭遇戰。當時蘇聯的T-34坦克性能已落後於德國的虎式坦克,完全靠抵近衝撞才攔住德國的坦克洪流。庫爾斯克戰役後,羅特米斯特洛夫指揮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在科涅夫指揮下參加一系列在烏克蘭的戰鬥,尤其是在切爾卡瑟戰役中突破的兩個坦克在後路被切斷的情況下,不顧一切的朝預定目標突進,最終合圍了德軍重兵集團,又頑強的擊退了曼施坦因的解圍部隊。戰役結束後,他 被任命為蘇聯第二個坦克兵元帥,(第一個坦克兵元帥是蘇聯坦克兵司令雅科夫·尼古拉耶維奇·費多連科 )。

羅特米斯特羅夫和他的坦克 羅特米斯特羅夫和他的坦克

1944年夏天,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奉命北上,加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編成,參加了白俄羅斯戰役和解放明斯克的作戰。在戰役開始之前,因為面軍司令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要突然變更進攻路線,致使他幾個月的戰鬥準備完全白費,他和司令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驚動了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親自干預。雖然該集團軍在作戰中又是一馬當先,突破成功,第2天就到達了去明斯克的公路,但7月1日他的兩個坦克軍在鮑里索夫森林地帶被德軍第39裝甲軍打了個伏擊,損失約100輛坦克,最糟糕的是德軍撤退前還炸毀了橋樑,致使坦克集團停止行動達數天,影響了戰役進度,沒能搶先進入明斯克。7月13日他的部隊攻入了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但這也是羅特米斯特洛夫在戰爭期間指揮的最後一次作戰,2天之後,他被解除職務調任蘇軍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副司令員。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二次大戰結束後,羅特米斯特洛夫一直為沒有率領部隊進攻納粹巢穴而耿耿於懷,為此蘇軍專門安排他出任了一段時間的蘇軍駐德軍隊集群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司令,後來又被調到遠東任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司令。1948年,羅特米斯特洛夫又回到蘇軍總參謀部軍事學院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在他長達10年的執教期間,把自己多年的指揮裝甲部隊突擊作戰經驗系統化、理論化,得到蘇軍指揮層的肯定。1953年,羅特米斯特洛夫邊教學邊在總參軍事學院學習,1956年,55歲的羅特米斯特洛夫獲得了軍事科學博士學位,1958年又獲取教授職稱並擔任蘇軍裝甲兵學院院長。1962年成為蘇軍裝甲坦克兵司令,第一個獲得坦克兵主帥軍銜,1964年任蘇聯國防部部長助理,1965年5月7日在衛國戰爭勝利二十周年之際被蘇聯最高蘇維埃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968年6月起出任蘇聯國防部總監組總監,直到去世。

著作

著作:《普羅霍羅夫卡地區的坦克交戰》,莫斯科1960年版;《時間與坦克》,莫斯科1972年版;《戰爭中的坦克札莫斯科1975年第4版。

評價

羅特米斯特洛夫他長相比較有特點,大圓腦袋黑邊眼鏡兩撇小鬍子,活像日本軍官。他是蘇軍中少有的學者型軍人,這一點使他在眾多二戰蘇軍將領中有些卓爾不群,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當其他將領接二連三地在戰爭中獲得種種榮耀時,羅特米斯特洛夫卻顯得那么平淡,但是在他指揮下的部隊創立的功勳是其他任何一支蘇軍裝甲部隊都無法相比的。那些指揮員們就更不用去和羅特米斯特洛夫比學識和才能了。

蘇聯元帥大搜羅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戰時期戰功赫赫,冷戰時期又是唯一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其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1991年解體,歷經了75年,中間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元帥。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
羅季翁·雅可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
拉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
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
霍夫漢內斯·哈恰圖羅維奇·巴格拉米揚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
菲力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
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
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彼得·基里洛維奇·科舍沃伊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
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烏斯季諾夫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奧加爾科夫
維克托·格奧爾基耶維奇·庫利科夫
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索科洛夫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庫爾科特金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
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韋爾希寧
鮑里斯·巴甫洛維奇·布加耶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沃羅諾夫
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瓦連佐夫
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托盧布科
阿馬扎斯普·哈恰圖羅維奇·巴巴賈尼揚
亞歷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戈洛瓦諾夫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日加列夫
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
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科爾杜諾夫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
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庫塔霍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