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蘇聯軍事家,蘇聯英雄(1965.5.7),蘇聯防空軍首腦。1910年6月14出生於烏克蘭的在哈爾科夫。1924年參加蘇軍,1924—1927年經哈爾科夫市“鐮刀和錘子”工廠保送,在烏克蘭軍事預備學校學習,後畢業於騎兵學校(1929)、伏龍芝軍事學院(1938)和總參軍事學院(1948)。193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衛國戰爭前,歷任排長、騎兵連連長、總參謀部特別事務協理軍官、摩托化旅參謀長和師參謀長等職。參加過衛國戰爭。

基本信息

戰爭歲月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Батицкий Павел Фёдорович(1910---1984)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Маршалу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1968),蘇聯英雄(1965.5.7)。 蘇聯防空軍首腦

巴季茨基元帥 巴季茨基元帥

1910年6月14(27)出生於烏克蘭的在哈爾科夫。1924年參加蘇軍。1924—1927年經哈爾科夫市“鐮刀和錘子”工廠保送,在烏克蘭軍事預備學校學習。後畢業於騎兵學校(1929)、伏龍芝軍事學院(1938)和總參軍事學院(1948)。193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衛國戰爭前,歷任排長、騎兵連連長、總參謀部特別事務協理軍官、摩托化旅參謀長和師參謀長等職。

衛國戰爭初期,巴季茨基任摩托化師參謀長。1941年11月—1943年7月任西北方面軍步兵第254師師長,率領該師於1942年1—3月在傑米揚斯克地域進行了勝利作戰。自1942年春起,該師在德軍占領的舊魯薩與“拉穆舍沃走廊”之間,處於被德軍合圍的威脅之下近1年之久,其間多次擊退了德軍的猛烈衝擊,使德軍始終未能利用由舊魯薩通往被圍的傑米揚斯克集團的唯一公路。1943年7月—1945年5月先後在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1、第3方面軍內,任步兵第73軍、第50軍和第128軍軍長,參加了解放烏克蘭、摩爾達維亞和白俄羅斯的作戰。

巴季茨基在擔任師長和軍長期間,表現出自己是一位能幹的契約戰鬥的組織者。1943年9—10月任步兵第73軍軍長時,巧妙地組織了該軍在澤尼科夫市地域的戰鬥行動,在卡涅夫以南強渡第聶伯河後,搶占了該河右岸的登入場。9月25日因功晉升少將。1943年11月,該軍在切爾卡瑟市地域再次強渡第聶伯河,鏇於1943年12月在其他兵團協同下解放該市,勝利完成了複雜的戰鬥任務。1944年1—2月,該軍在圍殲敵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集團、解放烏曼市和別利齊市的作戰中,起了重要作用(參見科爾孫-舍夫琴科夫斯基戰役,德方稱為切爾卡瑟鋼鐵合圍戰)。1944年3月26日,所屬部隊和兵團在科涅夫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編成內,首先越過蘇羅邊境,在斯庫利亞內地域強渡普魯特河。

1944年6—8月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巴季茨基任步兵第128軍軍長,以迅猛突擊,突破了博布魯伊斯克以南地域的德軍防禦,與其他兵團共同參加了解放巴拉諾維奇市和布列斯特市的作戰,然後從行進間強渡西布格河。衛國戰爭結束階段,該軍在其指揮下參加了執行蘇軍解放歐洲的使命,在解放波蘭、粉碎東普魯士和巴魯特地域的德軍重兵集團、攻克柏林和解放布拉格的作戰中,建樹了卓著戰功。

防空軍司令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元帥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元帥

1945年夏天,巴季茨基年滿35歲。那些在艱苦的戰爭年代擔任過師、軍一級領導職務、經過殘酷的戰爭考驗後不僅倖存下來、而且保持了良好體魄和精力的將軍和軍官們,毫無疑問成了蘇聯武裝力量最寶貴的幹部,他們在戰後逐步走上更高一級的軍事領導職務。1946年3月,巴季茨基少將進入總參軍事學院進修,1948年畢業並獲得金質獎章。他被派往蘇聯當時最年輕的軍種——防空軍任職。當時的防空軍司令員是蘇聯元帥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西北防空區被改為莫斯科防空地域,其司令員是另一位著名英雄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上將,而參謀長就是巴季茨基少將。 時間在緊張的工作中飛逝 。

組建中國防空軍

1949年5月巴季茨基晉升為中將,不久他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這就是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組建防空部隊。巴季茨基成了被派往中國的戰鬥航空兵部隊、無線電技術部隊和探照燈部隊指揮組的領導人。這些部隊都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它們將與掌握了蘇聯裝備的中國高射炮兵部隊一道保衛上海免遭退守台灣的國民黨的空中襲擊。1950年9月,完成了援外任務後,巴季茨基中將擔任了空軍總司令部的參謀長——空軍總司令的第一副手。

槍決貝利亞

巴季茨基的生活中曾經有過非常特殊的一頁。1953年,他參與了逮捕貝利亞,並親自執行了對他的死刑判決。1953年12月23日一份簽字的檔案寫道:“本日19時50分,根據蘇聯最高法院特別法庭1953年12月23日的第3號命令,在有蘇聯最高檢察院檢察長、國家特級司法參事Р.А.魯堅科和К.С.莫斯卡連科大將在場的情況下,由我,特別法庭警備長П.Ф.巴季茨基中將,執行了特別法庭對被告人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處以最高刑事處罰——死刑的判決。”執行書上有巴季茨基中將、莫斯卡連科大將、蘇聯最高檢察院檢察長魯堅科的簽名。

華約防空首腦

蘇聯元帥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蘇聯元帥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1953年8月13日晉升上將,擔任莫斯科軍區第一副司令,1954年5月,蘇聯建立了對整個國土防空系統實施集中指揮的系統,經批准,設立了防空軍總司令一職,以取代防空軍司令員的職務,而部隊則完全納入了防空軍建制,與此同時重新建立防空區和防空集團軍,撤消了防空地域。1954年8月,莫斯科防空地幅被改組為莫斯科防空區,巴季茨基上將擔任該防空區司令員。 在指揮莫斯科防空區的11年時間裡,巴季茨基為了視察地處偏僻的部隊,在飛機上度過了數百小時,乘車走過了數萬公里,有時甚至長途步行。他熟知防空區內的每一個部隊、機場、指揮所,了解許多陣地的人員和裝備 ,期間在1961年5月5日晉升大將。65年5月7日獲得蘇聯英雄的金星勳章,並擔任任蘇聯武裝力量第一副總參謀長。1966年7月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國土防空軍總司令,同時任華沙條約締約國聯合武裝力量副總司令兼聯合武裝力量防空部隊司令。1968年4月15日成為蘇聯元帥。

作為總司令,他要為整個遼闊的國土上的防空狀況負責。此外,他還是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和華約國家聯合武裝力量負責防空問題的副總司令,肩上責任更加重大。在他的領導下,制定了一系列關於軍隊最重要問題的命令、訓令和教令,全面概括和分析了可能之敵在武器和戰術方面的新動向,採取了許多針鋒相對的措施,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土防空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巴季茨基擔任防空軍總司令時,開始了S-300地空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他高度評價這個武器系統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積極幫助研製人員克服各種障礙和困難。S-300系統被蘇聯軍佇列裝並被國外大量訂購,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巴季茨基在研製蘇-27戰鬥機,以及許多其他新型武器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局部戰爭的考驗

巴季茨基元帥視察國土防空軍部隊 巴季茨基元帥視察國土防空軍部隊

巴季茨基認真研究了國外空天進攻兵器的發展及其在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以及在北約和其他軍事集團的大型演習中的使用情況。正是對這些信息的仔細分析以及對己方實力近乎挑剔的審視,形成了他對組織戰鬥訓練、評估武器質量的嚴格態度和對武器裝備研製人員的嚴格要求。 蘇式裝備有機會在越南戰爭的環境中接受檢驗。蘇聯的地空飛彈系統成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對空防禦的基礎。越南防空部隊開始給中高空的美國飛機造成了重大損失,此後美國空軍司令部開始改變戰術,轉而從低空發動襲擊。然而,這種戰術並未能取得明顯效果,因為越南飛彈兵們很快就開始有效地摧毀低空飛行的目標。這主要歸功於巴季茨基總司令在美國人改用新戰術之前半年就果斷地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他及時地將有關信息傳達給了飛彈系統的總設計師彼得·德米特里耶維奇·格魯申。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改進,可以用來消滅低空目標。

巴季茨基帶著一幫將軍和軍官不止一次地飛到有我們的戰鬥裝備和軍事專家的戰區。越南和中東之行使他獲得了許多寶貴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現代戰爭的發展趨勢。在軍事衝突過程中出現的新戰術被仔細研究,然後在靶場上和專門的演習中加以檢驗,之後才能被套用到蘇聯部隊的戰鬥訓練實踐之中。 巴季茨基把與國防工業領域的領導人、設計局和企業的緊密聯繫當作自己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在S-300地空飛彈系統研製期間,巴季茨基到過許多部件的生產廠,去過進行系統試驗、包括進行第一次飛彈試射的靶場。

被迫退休

在總司令職位上的最後幾年,巴季茨基由於對防空未來發展的看法與當時的國家軍事領導人嚴重分歧而心情抑鬱。國防部一群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員堅持要將國土防空軍的很大一部分部隊併入邊防軍區的編制。這不可避免地會嚴重破壞已經確立的部隊指揮系統,削弱國土防空。 巴季茨基堅決反對這種傾向。他多次向國防部長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在部務會議上陳情,並向蘇共中央委員會寫了專門報告。然而他的報告沒有得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的重視。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支持重組防空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巴季茨基努力尋求親自向勃列日涅夫匯報的機會,但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卻不願接見他。1978年夏天防空軍部隊重組不久巴季茨基遞交了辭職報告,報告很快就得到了批准。1978年7月28日,巴季茨基告別了總司令部和各部門的工作人員。

退休以後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紀念碑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紀念碑

巴季茨基被任命為總監察小組的成員,但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與他的學識和能力相符的任務,因而再也沒有發揮過作用。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巴季茨基仍然繼續為了與他血肉相連的防空軍的前途而奔走。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羅波夫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以後,巴季茨基決定向他匯報防空軍中所進行的重組的危險性。1984年1月下旬,安德羅波夫在自己的辦公室接見了元帥,聽取了他的意見,並表示要研究這個問題。但此後不久安德羅波夫去世了。不幸的是1984年2月17日,巴季茨基在克里姆林宮參加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時突然感覺不適。隨行的副官將他送到中央軍事醫院,經過緊急會診後,醫生們決定動手術,但終告不治。

巴季茨基被安葬在新聖女公墓。許許多多的人——前線老戰士,戰後在他手下工作過的人,以及所有了解他的人,心中一直珍藏著對他的懷念。 巴季茨基被安葬在新聖女公墓。許許多多的人——前線老戰士,戰後在他手下工作過的人,以及所有了解他的人,心中一直珍藏著對他的懷念。

1961年起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66年起為中央委員。是蘇聯第六—九屆最高蘇維埃代表。獲列寧勳章4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5枚,一級庫圖佐夫勳章、二級蘇沃洛夫勳章、二級庫圖佐夫勳章和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各1枚,外國勳章、獎章多枚。

蘇聯元帥大搜羅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戰時期戰功赫赫,冷戰時期又是唯一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其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1991年解體,歷經了75年,中間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元帥。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
羅季翁·雅可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
拉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
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
霍夫漢內斯·哈恰圖羅維奇·巴格拉米揚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
菲力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
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
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彼得·基里洛維奇·科舍沃伊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
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烏斯季諾夫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奧加爾科夫
維克托·格奧爾基耶維奇·庫利科夫
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索科洛夫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庫爾科特金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
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韋爾希寧
鮑里斯·巴甫洛維奇·布加耶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沃羅諾夫
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瓦連佐夫
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托盧布科
阿馬扎斯普·哈恰圖羅維奇·巴巴賈尼揚
亞歷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戈洛瓦諾夫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日加列夫
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
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科爾杜諾夫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
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庫塔霍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