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04年WHO《泌尿系統及男性生殖器官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中前列腺癌病理類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導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鱗狀細胞癌、腺鱗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們所說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發病隨年齡而增長,其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歐美地區較高,亞洲地區發病率較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數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齡較大的男性中發展緩慢,並不會導致死亡。

基本信息

概述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就是發生於男性前列腺組織中的惡性腫瘤,是前列腺腺泡細胞異常無序生長的結果。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理和種族差異。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它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居各種癌症的第二位;在亞洲,其發病率低於西方國家,但近年來呈迅速上升趨勢。

分類

前列腺潛伏癌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是指在生前沒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狀和體徵,在死後屍檢中由病理學檢查發現的原發於前列腺的腺癌。潛伏癌可發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區和外周區多見,且常為分化好的腺癌。其發病率國外報導為18%~50%,國內報導約為34%。統計學研究表明,前列腺潛伏癌的發病可能與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

前列腺偶發癌

臨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為主要症狀,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中,組織學檢查發現前列腺癌。其組織學表現為分化較好的腺癌,以管狀腺癌和篩網狀腺癌為主,少數為低分化腺癌,在國外前列腺偶發癌的發病率為10%~30%。國內發病率有報導為5%左右。

前列腺隱匿癌

患者無前列腺疾病的症狀體徵,但在淋巴結活檢或骨穿的標本病理學檢查證實為前列腺癌。並可再經過前列腺穿刺活檢得到進一步證實。這類患者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檢組織做PSA和(或)PAP免疫組化染色均為陽性。

前列腺臨床癌

臨床檢查(指診、超聲、CT或磁共振等)診斷為前列腺癌,並可經過活檢證實。也可通過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來協助診斷。多數患者肛門指診可摸到前列腺結節,超聲檢查提示前列腺結節外形不規整,回聲不均勻且回聲偏低。

疾病分類

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發生於前列腺腺體組織的腺癌,其發展通常遵循一定的順序:局限於前列腺內—>侵犯前列腺包膜—>突破前列腺包膜—>侵犯精囊腺—>轉移至鄰近區域淋巴結—>轉移至骨骼和其他臟器。另一種重要的前列腺癌類型是神經內分泌癌或稱為小細胞未分化癌,可能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而非前列腺腺體。這種類型前列腺癌一般較早出現轉移和播散,但並不分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且常規的前列腺癌治療方法對其作用不明顯,反而對化療較為敏感。

此外,前列腺還可發生一些較少見的惡性腫瘤,如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惡性神經鞘(膜)瘤、惡性間質瘤,以及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轉移至前列腺。這些少見腫瘤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無明顯增高,腫瘤體積一般較大,往往產生局部鄰近臟器受壓迫,大多數患者以排尿和(或)排便困難就診。

病因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人們對患前列腺癌的原因還不清楚。然而,有一些因素對前列腺癌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年齡的增加;

2、家庭中有前列腺癌的歷史;

3、高食用脂肪;

4、輸精管切除;

5、遺傳因素;

6、社會經濟地位;

7、吸菸;

8、由於職業原因,須接觸重金屬

9、性生活及性傳染病。

轉移途徑

前列腺癌轉移途徑有三種:

1、向附近組織或鄰近器官浸潤,首先侵及兩側葉,穿破被膜,至輸精管壺腹、精囊、膀骯頸和後尿道;

2、淋巴轉移可至骸內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等;

3、血行轉移最常見為骨盆、脊椎、股骨。劇烈疼痛,可發生病理性骨折,也可轉移至肝、肺、胸1膜、腎上腺、腦等內臟器官。

前列腺癌會傳染嗎?據目前醫學證明,前列腺癌並不是一種傳染病,不會將癌細胞從患者身上通過某種途徑傳染給他人。即便將患者的前列腺癌細胞組織整體植入到他人體內,也會被別人強大的免疫能力所攻破。

臨床表現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疼痛

腰部、骶部、臀部、髖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劇烈難忍。

排尿障礙

排尿困難、尿流變細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長、尿頻、尿急、尿痛、尿意不盡感等,嚴重時尿滴瀝及發生尿瀦留。

全身症狀

由於疼痛影響了前列腺癌患者的飲食、睡眠和精神,經長期折磨,全身狀況日漸虛弱,消瘦乏力,進行性貧血,惡病質或腎功能衰竭。

轉移症狀

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轉移很常見。約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醫時就已有淋巴結轉移,多發生在骼內、骼外、腰部、腹股溝等部位。可引起相應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及下肢腫脹。

體徵表現

因為前列腺癌多起源於前列腺的周邊帶,起病較為隱匿,生長較為緩慢,所以早期前列腺癌可無任何預兆症狀,僅僅是篩查時發現血清PSA值升高和(或)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異常改變。而一旦出現症狀,常屬較晚期的進展性前列腺癌。 

(1)如果前列腺的腫瘤局部進行性增大,壓迫其包繞的前列腺部尿道,可出現排尿障礙,表現為進行性排尿困難(尿流變細、尿流偏歪、尿流分叉或尿程延長)、尿頻、尿急、尿痛、尿意不盡感等,嚴重時尿滴瀝及發生尿瀦留。這些症狀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症狀相似,容易誤診和漏診,延誤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2)對於晚期進展期前列腺癌,可出現疲勞、體重減輕、全身疼痛等症狀。由於疼痛嚴重影響了飲食、睡眠和精神,經長期折磨,全身狀況日漸虛弱,消瘦乏力,進行性貧血,最終全身衰竭出現惡病質。 

(3)當前列腺癌轉移到骨時,可引起轉移部位骨痛。骨轉移的常見部位包括脊柱、髖骨、肋骨和肩胛骨,約60%的晚期患者發生骨痛,常見於腰部、骶部、臀部、髖部骨盆。骨痛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些患者可表現為持續性疼痛,而某些患者則表現為間歇性疼痛。骨痛可局限於身體的某一特定部位,也可表現為身體不同部位遊走性疼痛;在一天內的不同時間骨痛可能會有變化,對休息和活動的反應也不同。如果因為腫瘤侵犯使骨質明顯變脆,很可能會發生病理性骨折。某些部位是關節炎的常見部位,如膝關節和肩關節,在這些部位出現的疼痛並不一定是前列腺癌轉移所致,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前列腺癌轉移。 

(4)有1/2至2/3的患者在初次就醫時就已有淋巴結轉移,多發生在髂內、髂外、腹膜後、腹股溝、縱膈、鎖骨上等部位。如果前列腺癌轉移到鄰近區域淋巴結,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少數情況下,淋巴結廣泛轉移,淋巴結腫大明顯,壓迫血管,阻塞下肢淋巴回流時,會出現下肢和陰囊腫脹的症狀。 

(5)伴有脊柱轉移的晚期前列腺癌,如果脊柱骨折或者腫瘤侵犯脊髓,可導致神經壓迫,進而引起癱瘓,需要立即去醫院急診治療。

(6)如果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底部或者盆腔淋巴結廣泛轉移,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輸尿管(將尿液從腎臟引流到膀胱的通道)梗阻。輸尿管梗阻的症狀和體徵包括少尿(雙側輸尿管梗阻時則出現無尿)、腰背痛、噁心、嘔吐,合併感染時可出現發熱。 

(7)前列腺癌通常不伴血尿和血精;然而一旦出現血尿和血精,則應該至泌尿科門診進行相關檢查,排除前列腺或精囊腺腫瘤的可能。

(8)廣泛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能會發生腫瘤破裂出血。此外,前列腺癌患者可能會發生貧血。貧血的原因可能與腫瘤骨轉移、內分泌治療或患病時間相關。由於一般情況下血細胞數量呈緩慢下降,患者可能無任何貧血的症狀。一些貧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虛弱、體位性低血壓、頭暈、氣短和乏力感。

檢查診斷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在前列腺的診斷中臨床症狀與體徵頗為重要,若定期普查體檢可以發現早期的較小病灶。40歲以上有高度患病危險和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接受仔細直腸檢查或常規體檢,並且應該作PSA檢查。前列腺癌的主要診斷方法如下:

(1)直腸檢查:前列腺直腸檢查是診斷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在80%的病例中可獲得診斷。對45歲以上的病人作直腸指檢普查可早期發現前列腺癌並可提高手術率。

(2)顯微鏡檢查:

1)尿液塗片找前列腺癌細胞。此種方法不能代替前列腺活檢,只能作為輔助方法
2)前列腺液塗片細胞學檢查。此種方法的準確率較高(某些報導稱可達86%)。
3)白細胞粘附抑制實驗(Leukocyte Adherenee Inhibition,LAI)。

這種實驗被公認為是一種較為簡便而敏感的腫瘤抗原檢測方法。

(3)生化檢查:

1)酸性磷酸酶(PAP)測定;
2)骨髓酸性磷酸酶(BMAP)測定;
3)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4)精漿蛋白(r-Sm)測定;
5)血清肌酸激酶(CK-BB)測定;
6)鹼性磷酸酶測定;
7)相對酶指數;
8)癌胚抗原(CEA);
9)激素受體測定;
10)免疫蛋白分析;
11)乳酸脫氫酶同功酶(LDH)的檢查;
12)尿內多胺物質(Polyaraine)測定;
13)尿液生化羥脯胺酸(Hydroxy Proline)測定;
14)血漿鋅測定和維生素A/鋅的比值。

(4)超聲檢查:可以描出前列腺的切面而反映出病變的範圍。

檢查檢查

(5)放射性核素掃描檢查:常用來診斷前列腺癌的骨轉移。

(6)X線檢查。

(7)CT檢查:CT檢查可確定前列腺癌的浸潤程度。

(8)MRI檢查:MRI檢查可顯示前列腺及周圍組織的病變程度。

(9)穿刺活檢:

1)前列腺穿刺活檢:前列腺活體組織檢查能提供細胞學診斷依據,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2)骨髓穿刺:採取骨髓標本是評價前列腺癌是否已經轉移到骨的另一種方法。

前列腺癌的診斷方法雖然不斷改進,但仍無單一最敏感、最可靠的方法。在篩選病人時應從簡到繁,先考慮無損傷檢查,後考慮創傷檢查。對可疑病例以前列腺活組織檢查最為可靠。

鑑別診斷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最主要需與前列腺增生相鑑別。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疾病,雖然都發生於前列腺,但在一般情況下,前列腺增生本身是不會轉變為前列腺癌的。如果把前列腺比作一個雞蛋,那么前列腺的包膜是蛋殼,前列腺外周帶是蛋白,而前列腺移行帶是最中心的蛋黃。前列腺增生主要發生在前列腺中央區域的移行帶,而前列腺癌則主要發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帶,兩者在解剖部位上有很大的差別。另外,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理進程,到目前為止,只有雄激素能促使病理性前列腺癌向臨床前列腺癌轉變的證據,並無促使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轉化的證據。然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千萬不要以為有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就不會長癌,也有一小部分前列腺癌(約10%)會發生於前列腺移行帶,所以有時在前列腺增生手術後的標本中也可發現前列腺癌。因此,老年男性出現排尿症狀,千萬不能想當然認為一定是前列腺增生,記得要到正規醫院的泌尿外科檢查排除前列腺癌。 

2.前列腺炎:一般情況下前列腺炎屬於炎症範疇,與前列腺癌並無直接聯繫。前列腺炎多發於青中年男性,而前列腺癌多見於老年男性。前列腺炎在急性發作的時候可伴有發熱和排尿灼熱疼痛的症狀,同時也可引起血清PSA值暫時性升高,但通常在抗炎治療後,這些炎症症狀很快消退,而PSA在短時間內也可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許多導致前列腺炎的誘因,如飲酒和辛辣飲食都不利於前列腺癌的預防,因此戒除這些不良嗜好和飲食習慣,對保持前列腺健康非常有益。

疾病治療

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和內分泌治療等常用方法,將根據血檢、影像檢查和病理檢查決定治療方法。質子治療是放射治療中最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療手段之一。
外照射放療是常見的用於局部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療方法。在過去幾十年中,很多臨床試驗已經驗證了放射劑量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可總結為:更高的放射劑量導致了更高的生化控制率。然而,對前列腺放射劑量的遞增也增加了對於臨近正常組織損傷的風險。在外照射放療的治療過程中正常直腸的暴露劑量與治療併發症相關,多表現為直腸出血。直腸接受高放射劑量(≥60Gy)可成為直腸毒性最相關的預測因素,而低劑量(≤45Gy)和中等劑量則與直腸毒性的相關度不清。因此,劑量遞增的根本限量及治療增益(TherapeuticRatio)[治癒機率/毒性機率]已不可接受。由此,對於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學上的技術進展聚焦在對靶區組織投遞遞增劑量的同時最小化直腸的放射劑量。
質子治療因其獨特的劑量沉積特性成為劑量遞增的天然工具。儘管質子束治療被用於治療前列腺癌已超過40年的歷史。

質子治療的基本原理

被動散射(PassiveScattering)
大多數在文獻中報導的接受質子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都使用的被動散射技術。質子束擁有獨特的物理特性,可以將絕大多數能量以一狹窄的截面在組織的某一固定深度沉積,而超出這一深度以外的劑量幾乎沒有。這一特性與光子束不同,光子束以指數方式在組織中衰減,有大量能量沉積在出射部位(圖1)。

被動散射(Passive Scattering)被動散射(Passive Scattering)

為了保證均勻照射到靶區,必須在預先定義的質子束的最小能量和最大能量之間調節,創造出一個“擴展布拉格峰(spread-outBraggpeak)”。在被動散射質子治療中,使用安裝好的射程調製器(rangemodulationwheel)來調整單能量的質子束射程(圖2A)。狹窄的質子束通過雙散射(doublescattering)系統向外擴展。定製化的黃銅擋塊用於將質子束塑形為靶區形狀(圖2B)。密集的組織(如,骨骼)相比稀疏的組織會散射更多的質子。
被動散射(Passive Scattering)被動散射(Passive Scattering)
組織異質性的敏感度造成了質子束在遠端實際劑量跌落的不確定性。考慮到前後方向的範圍不確定性,對外側束或稍外斜束目前常用於前列腺癌的治療。計算時需計算從盆骨和股骨頭處衰減的質子束充分覆蓋靶區並得到一個同質性的劑量分布。因此,每個外側野都需要定製化的組織補償器(compensator)來“smear”劑量(圖1C)。Smearing保證了靶區有足夠的劑量覆蓋並考慮到了病人擺位造成的劑量分布的變化。
筆形束掃描(PencilBeamScanning)

筆形束掃描(Pencil Beam Scanning)筆形束掃描(Pencil Beam Scanning)
掃描法的質子束提供了更好的劑量適形性,且不需要定製準直器(aperture)或組織補償器。臨床上有2個常用的筆形束掃描傳遞方法:動態點掃描和離散點掃描。這裡的“點”指的是在第一小段時間內單能量質子的爆發或在靶區內單個放置的布拉格峰。離散點掃描即用沿著代表臨床靶區的三維格線以一點到一點的方式傳遞劑量。通過磁場來調整質子束路徑從而隔離每個獨立的“點”。筆形束掃描相比被動散射可減少中子污染,減少治療時間,並在低劑量區和高劑量區有更好的劑量學優勢(圖3)。儘管筆形束掃描的這些理論上的優勢已被廣泛關注,但是在前列腺癌的治療上並未有在毒性和患者報告的生活質量上有顯著優勢。
MD安德森的臨床經驗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具有成熟的質子治療的經驗,第一個報告了使用IMPT技術治療前列腺癌的臨床結局。研究入組了局部前列腺癌患者並進行2年隨訪,研究分為被動散射組和點掃描束組,前瞻性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在基線處和質子治療後每3到6個月完成EPIC問卷。共有226名接受被動散射治療,65名患者接受掃描束治療。通過EPIC生活質量量表評估腸道功能,被動散射組和點掃描束組在治療兩年後相比基線水平在腸道功能困擾上均有顯著減少(被動散射-7.7,筆形束-9.4)。兩組之間在醫生評估的毒性方面並無顯著差異,但使用點掃描束治療的患者報告的毒性事件更少。在24個月累積GU2度或以上的毒性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被動散射14.2%,筆形束10.8%)。24個月累積GI2度或以上的毒性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被動散射10.2%,筆形束7.7%)。在治療結束24個月氬離子凝固術的累積發生率為3.8%。被動散射組患者因直腸出血接受氬離子凝固術多於點掃描束組,然而此差異並未達到顯著差異。
下表總結了其他研究報告的(表1)使用劑量遞增質子治療技術治療局部前列腺癌的數據,證實了此治療範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提示了點掃描束及IMPT的光明的前景。
MD安德森的臨床經驗MD安德森的臨床經驗

前列腺癌質子治療的未來發展方向

放射治療腫瘤學一直通過新技術及其進展引領腫瘤治療的創新方法。質子治療的技術進展與該技術可及性快速的增長將為未來質子治療前列腺癌和其他疾病的發展提供了框架基礎。以下領域是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當中的前列腺癌的質子治療新方法。
超分割
目前對於前列腺癌治療的最佳放射劑量和分次日程尚不能確定。劑量遞增放療使用了傳統分次方法和日程,通常需要2個月的時間,其中包括了重新調整治療位置的時間。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超分割方案非劣性於傳統治療方案。因此,質子治療的超分割方案的早期結果是很有前景的。
調強質子放療
IMPT是技術領域的一大關注點。IMPT優異的劑量適形性和調製性允許了在保證正常組織不受影響的同時劑量進一步遞增。與光子調強技術的演變一樣,質子調強技術帶來的獲益需要通過更大的樣本量、更長的隨訪期來驗證。
儘管目前尚無高質量的質子與光子技術在前列腺癌治療結局或毒性的比較數據,但是與光子技術相比,如IMRT,質子治療在傳遞高放射劑量到前列腺靶區同時最小化其周圍正常組織所受劑量上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目前研究已明確光子治療與第二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增加相關,而這個風險可能是由劑量導致的。劑量模型研究顯示,質子治療與IMRT相比可通過降低前列腺患者的累積輻射劑量從而大幅降低這個風險。更有研究報告長期臨床數據顯示使用質子治療與光子治療相比放療後第二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是降低的。迄今為止的臨床經驗清晰地顯示了劑量遞增質子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局部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方法。

中醫食療

1、濕熱下注型
方一:炒車前子,韭菜子,核桃仁,薏米。韭菜子炒黃與核桃仁、薏米、炒車前子加水煮成粥,待溫飲服。每天1次,連服10~15天。
方二:槐樹菌適量。用槐樹菌6~10克水煎服,每天1劑。
2、肝腎陰虛型
方一:淮山*,山萸肉,女貞子,龜板,槐蕈,瘦豬肉。前五味煎湯去渣,加瘦肉煮熟服食,每日一劑。
方二:生地,旱蓮草,淮山*,白花蛇舌草,草河車,蔗糖適量。前五味*煎水去渣,兌入蔗糖沖服,每天1劑,連服20~30劑為一療程。
3、氣血兩虛型
方一:當歸、黃芪各,羊肉,生薑。將羊肉洗淨切塊,當歸、黃芪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燉至爛熟,去*渣調味服食。每天1次,連服4~5天。
方二:黃花魚鰾適量,黨參,北黃芪,紫河車適量。黃花魚鰾、紫河車用香油炸酥,研成細末,用北黃芪、黨參煎湯沖服,每天3次,連續服用。
小編提示:以上各處方用量請遵醫囑。

疾病預後

前列腺癌的發展過程差異很大,預後各不相同。
A1期:老年人不做處理,發生遠處轉移的機會為8%,2%在5~10年內死亡。
A2期:30%發生遠處轉移,20%在5~10年內死於前列腺癌。
B1期:30%在5年內發生轉移,20%死於前列腺癌。
B2期:80%在5~10年內發生轉移,70%死於前列腺癌。
C期:50%在5年內遠處轉移,75%在10年內死於癌。
D1期:85%在5年內遠處轉移,絕大多數3年內死於癌。
D2期:50%在3年內死於前列腺癌,5年內80%、10年內90%死於癌。

任何經內分泌治療後復發者,90%在2年內死亡。

治療方法

一、降低內分泌雄激素睪酮的手術治療前列腺癌:(1)睪丸切除術,常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進行,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2)腎上腺切除術和垂體切除術,在臨床上效果較差,對患者損傷較大,目前已不採用。
二、化學治療:前列腺癌的化學治療於1973年用於臨床,許多學者認為兩種藥物聯合套用的效果較單獨使用一種藥物好。
三、放射治療:套用放射線治療前列腺癌已有60餘年的歷史,主要有以下方法:(1)體外放療;(2)組織內放療,這種方式常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或盆腔淋巴結清除術結合進行;3)全身放療: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骨轉移的局部疼痛和減輕病變的發展。

預防最重要

1、多補充維生素E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E能夠產生特異性前列腺抗原和雄性激素受體,起到干擾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實驗表明,當前列腺癌細胞處於維生素E中時,其數目會減少25%-50%。調查結果顯示,經常服用維生素E的男性,其患前列腺癌的幾率比普通人少三分一。目前,許多預防和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都含有抑制睪丸激素分泌的副作用,對男性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而服用維生素E則沒有什麼副作用。

2、多吃西紅柿:
研究人員發現,前列腺癌的發病與人體的DNA分子被自由基氧化破壞有關,而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可以抵消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因此專家們建議,普通男性每天至少應吃200克的西紅柿(或飲用200毫升的番茄汁),以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

3.加大咖啡攝取:

每天飲用三到四杯咖啡的人比每天喝少於兩杯咖啡的人患II型糖尿病的幾率要低25%。此外,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會議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飲用至少六杯咖啡的男性比從來不喝咖啡的男性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幾率要低60%。

4、加大元素的攝入量:

硼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水果和果仁中的元素。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如在飲食中攝入足夠數量的元素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研究人員對76名前列腺癌患者的飲食習慣與70名健康男性做了對比,結果發現,健康男性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有經常吃水果的習慣,而前列腺癌患者中,大部分人都從來不吃或很少吃水果。因此,專家建議廣大男性應多吃些富含硼的水果,如杏,葡萄,鱷梨等。

5、減肥:

法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幾率比普通男性高兩倍多。研究人員對194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其中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人占所有被調查者的70%。研究人員認為,肥胖之所以會引發前列腺癌,可能是由於肥胖症患者的雄性激素分泌失調造成的。因此,減肥就成了預防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6、.減少性夥伴: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男人的性伴侶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就越大。研究人員對753位年齡介於40-64歲之間的前列腺癌患者與同年齡組的703位健康男性進行了對比調查,結果發現,在20-45歲時同時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性伴侶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幾率要比這個年齡段內只擁有一個性伴侶的男性高10%,而在20-45歲時曾擁有十個或更多性伴侶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則要比這個年齡段只有一個性伴侶的男性高50%。上述調查結果表明,擁有多個性伴侶的男性由於無法保證性交時的衛生狀況,很容易感染上人類乳頭狀病毒,而感染人類乳頭狀病毒是國際公認的引發前列腺癌的原因之一。因此,專家建議廣大男性朋友要潔身自愛,避免進行濫交或不潔性交,以減少患前列腺癌的幾率。

術後護理

一、前列腺癌的術前護理
1、術前耐心細緻做好心理護理,和病人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使病人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迎接手術。
2、用圖解或模型形式向病人及家屬講明手術範圍,做到病人心中有數,緩解其緊張和恐懼。
3、需多講有激勵病人的話語,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顧慮,用平靜的心態配合手術。
二、前列腺癌的術後護理
1、術後應留置尿管。護士應注意觀察尿液的顏色和流速,如速度過快,顏色較深時說明有較多的出血,對症處理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止血。
2、有些病人術後出現膀胱痙攣和疼痛,應重視。處理原則為解痙鎮痛。
3、病人於術後一周內拔出尿管後,可出現短暫的尿失禁,多在10天左右自愈,為防止尿失禁,護士知道病人進行提肛訓練。

4、病人情緒和心情都要開心喔。

術後飲食

1、多吃菌藻類食物:香菇、金針菇、海帶及其他海藻類食物均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的作用,其中含有的干擾素可有效抑制癌細胞擴散,因此,在配餐過程中,應加入菌藻類食物。

2、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新鮮蔬果:新鮮蔬菜中的胡蘿蔔、白蘿蔔包心菜、花椰菜、大蒜、蘆筍、西紅柿以及水果中的蘋果、山楂、草莓獼猴桃香蕉等,不僅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而且還含有皂甙、黃酮類物質等,都有抗癌作用。

易患人群

1、肥胖男人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體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會增加一倍。法國LaMiletrie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9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194名正在接受治療的非癌性前列腺增大或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肥胖能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險增加2.5倍。
BMI是體重與身高的相對比值,BMI在25到29.9之間被定義為超重,超過30為被定義為肥胖。在該研究中顯示BMI超過25與前列腺癌的發病危險無關,但BMI超過30卻不是這樣。研究人員說,在那些肥胖症已經達到流行程度的西方國家,改變飲食結構和其它公共衛生措施可直接預防肥胖症,可能會減少肥胖所帶來的一些其它醫學問題,其中包括前列腺癌。
2、性放縱者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男性在年輕時性生活混亂,日後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可能較高。該調查指出,若一個人在20歲左右時有許多性伴侶,他就有很大機會感染人類乳頭瘤病菌(HPV),通常在幾十年後,這種感染可能會引致一連串的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癌症。HPV現已證實與婦女的子宮頸癌有密切關係,而也可能導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3、禿頂男人
禿頂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是不禿頂男性的兩倍,研究發現,脫髮可能是由青春期時的睪丸激素水平導致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可能與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有關,這種隱患最早在青春期時就已經出現了。除此之外,荷爾蒙也與禿頂有關,這可能解釋了禿頂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

疾病預防

許多飲食因素可以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險增高。多項研究顯示,高脂飲食會刺激前列腺癌生長。牛肉和高脂奶製品似乎是前列腺癌的刺激物,大量奶製品的攝入可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險增高;相反,水果和蔬菜及低脂飲食可能有助於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險。這些健康食物包括大豆(豆腐和豆奶)、西紅柿、石榴、綠茶、紅葡萄、草莓、藍莓、豌豆、西瓜、迷迭香、大蒜和柑橘等。

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類似於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在飲食劑量條件下(正常食物中所包含的劑量,而並不是補充劑量)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險。
綠茶內含有多種抗氧化劑,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和兒茶素化合物。綠茶的抗氧化成分對多種致癌物,包括黃麴黴毒素、苯並芘、香菸致癌物、胺基酸裂解產物等誘導的細胞惡性轉化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有助於穩定細胞結構和減少細胞損傷,而細胞結構改變和細胞損傷可引起細胞癌變。
許多魚類如鮭魚、鮪魚、沙丁魚、鯡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同時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
礦物質對人體的生長和正常的機體運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中的礦物質超過60種,其中有22種屬於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的必需礦物質,這就意味著這些礦物質必須從食物或補充劑中獲得。硒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科學家發現它有抗癌作用,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發生率達70%,所以可以適當多攝入。膳食中硒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海產品、整粒的穀類、牛奶和奶製品、蘑菇、大蒜和蘆筍等食品中,癌症預防量為每天攝入100~200微克。白瓜子內含人體必需的鋅元素,鋅能幫助機體修復創傷,促進細胞再生,對抗自由基。成人攝入鋅量每天15毫克。鋅缺乏時身體免疫力下降,不過目前還沒有肯定的證據表明鋅能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
最近的研究發現,深受人們喜愛的深紅色石榴汁也有抗前列腺癌的作用。美國的研究人員將人類前列腺癌的癌細胞注入老鼠體內,讓老鼠患上前列腺癌,然後再給它喝石榴汁。經過一段時間的“食療”後,他們發現,腫瘤縮小了。石榴汁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這種化學物質讓水果和蔬菜擁有較深的顏色,它能抵制損害細胞繼而發展成癌症或其他疾病。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飲用一杯石榴汁可顯著延緩前列腺癌患者體內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那些被要求每天飲用一杯石榴汁(225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發展明顯變慢——他們體內PSA值在54個月後才增長了1倍。使用石榴汁進行輔助治療不但療效顯著,而且不會產生其他的不良反應。

腫瘤靶向新技術--緩釋庫療法

圖
緩釋庫療法是在B超、CT的引導下,將緩釋劑、化療藥物、免疫佐劑聯合形成的一種抗癌組合藥物經皮膚直接穿刺,注入到實體腫瘤組織內。其中的化療藥物能迅速殺死臨近的癌細胞,而緩釋劑則將高濃度的藥物包繞其中(可高於正常化療的幾十倍),形成一個大的“藥物倉庫”,然後慢慢的向周圍釋放藥物以消滅剩餘的癌細胞。這樣既提高了局部的藥物濃度,也延長了藥物的滯留時間。同時,被化療藥物殺死的癌細胞釋放出自身的腫瘤抗原,在免疫佐劑的協助下,激活機體的系統性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清除復發或轉移的癌細胞的作用。
緩釋庫療法的適應症
適應症: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腎癌、膀胱癌;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骨腫瘤、原發或轉移的各種實體腫瘤。

癌症種類

癌症醫學術語亦稱惡性腫瘤,中醫學中稱岩,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進入科學百科
前列腺癌 鼻咽癌 食道癌 直腸癌 肝癌
腦瘤 子宮頸癌 結腸癌 乳腺癌 皮膚癌
骨癌 胃癌 甲狀腺癌 胰腺癌 卵巢癌
膀胱癌 肺癌 腎癌 子宮癌

健康分類導航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還包括軀體和生理的完美性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
衛生醫療生理養生
健康科學食品安全健美健身男性健康

疾病分類導航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地異常生命活動過程,並引發一系列代謝、功能、結構的變化,表現為症狀、體徵和行為的異常。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受病因損害作用後,因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形態和(或)功能發生一定的變化,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或早或遲地表現出可覺察的症狀,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康復(恢復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傳染病心理疾病遺傳病先天性疾病
泌尿科疾病口腔科疾病眼科疾病兒科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