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德米特里 季莫菲耶維奇 亞佐夫 (Дмитр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Язов) ,1923年11月8日,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出生於鄂木斯克州奧科涅什尼科沃區,貧農出身,1941年入伍參軍,作戰勇敢,多次受傷。戰後先後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步兵學校、總參軍事學院學習。

基本信息

經歷

1923年11月8日,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出生於鄂木斯克州奧科涅什尼科沃區,貧農出身,1941年入伍參軍,作戰勇敢,多次受傷。戰後先後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步兵學校、總參軍事學院學習。1961-1974年,歷任團長、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等職。

1974年起擔任蘇聯國防部幹部訓練總局局長之職,1976年擔任遠東軍區第一副司令,1979年改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80年任中亞軍區司令,1984年被任命為遠東軍區司令。1987年1月,亞佐夫擔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同時兼任幹部訓練總局局長之職,同年5月升任國防部長,直到1991年“8·19”事件結束。1981年,亞佐夫成為蘇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87年6月當選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91年8月18日,亞佐夫等人宣布組建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將正在休假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軟禁,同時宣布接管國家權力,並命令軍隊開進莫斯科。次日,葉爾欽及其支持者走上街頭,爆發了著名的“8·19事件”。事後,亞佐夫等人被捕。1994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大赦決定,亞佐夫獲釋出獄。

2004年11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向“8·19”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前蘇聯國防部長德米特里·亞佐夫元帥授勳,以作為他的生日賀禮。

榮譽

受嘉獎情況:2枚列寧勳章,1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1枚偉大衛國戰爭一級勳章,1枚紅星勳章,1枚“蘇聯武裝力量為祖國服務”三級勳章,18枚獎章,以及20枚國外獎章勳章。

蘇聯元帥大搜羅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戰時期戰功赫赫,冷戰時期又是唯一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其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1991年解體,歷經了75年,中間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元帥。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
羅季翁·雅可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
拉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
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
霍夫漢內斯·哈恰圖羅維奇·巴格拉米揚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
菲力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克里門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
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
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

彼得·基里洛維奇·科舍沃伊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
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烏斯季諾夫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奧加爾科夫
維克托·格奧爾基耶維奇·庫利科夫
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索科洛夫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庫爾科特金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
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韋爾希寧
鮑里斯·巴甫洛維奇·布加耶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沃羅諾夫
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瓦連佐夫
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托盧布科
阿馬扎斯普·哈恰圖羅維奇·巴巴賈尼揚
亞歷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戈洛瓦諾夫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日加列夫
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
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科爾杜諾夫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
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庫塔霍夫
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特米斯特羅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