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三鼎甲

中國戲曲三鼎甲

2006年前夕,據中國文化部調查得出的結論,中原的豫劇、北方的京劇、南方的越劇是在劇團數量,劇種演職人員數量,劇種覆蓋面積方面是全國300多個劇種中排在前三位的戲曲劇種,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的京劇、豫劇、越劇,被官方和戲迷友人們譽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為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豫劇為中國戲曲三鼎甲“榜眼”,越劇為中國戲曲三鼎甲“探花”。

豫劇

中國戲曲三鼎甲之豫劇
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除河南省外,鄂、皖、蘇、魯、冀、晉、陝、甘、蜀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豫劇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簡介

甘肅省豫劇團
豫劇(英文:Yu Opera),是受中國政府,中國國民黨政府雙管轄的藝術。是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戲曲劇種。根據2006年中國文化部門的統計,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達167個,民營豫劇團1000多個。目前除河南外,山東江蘇安徽山西河北湖北北京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台灣等省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是21世紀後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豫劇為榜眼)。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鼎盛時期

全國都有豫劇劇團存在。據統計,國有專業劇團就高達293多個,民營豫劇團和豫劇社約為3000多個。除河南外,全國包括以及貴州青海西藏新疆台灣等20多個省區都有專業豫劇(院)團分布,豫劇團更是不計其數。

起源

新時代豫劇古典藝術

豫劇誕生在七朝古都東京汴梁開封。近四百年的歷史,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大宋朝首都勾欄瓦舍遍布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豫劇起源很難考證:一說:是在河南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後與崑曲、秦腔等劇種相結合而成;二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三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 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就在河南存在。

豫劇四大聲腔

蘭州豫劇團名家:周樺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划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形成於豫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
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二本嗓,鬚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代表人物中,旦有陳素真、馬雙枝、李景萼、閻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蘭、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張水英等。
豫西調(西府調),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醜多用大本嗓,本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蘭田、毛蘭花、蘇蘭芳、湯蘭香等;生有賈寶須、王二順、王遂朝等。
豫東調,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特點,大小嗓結合,
蘭州市豫劇團
本嗓小嗓混雜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謝慶軍、索文化等;旦有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黃儒秀、陳玉英、張秀蘭、黃愛菊、張衛華、董芙蓉等;淨有李斯忠、吳心平等。
沙河調,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稱梆子劇、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顧喜軒、劉法印、曹彥章、張三旺等;旦有劉玉梅、安金鳳、徐梅蘭等。

豫劇流派

六大名旦

陳素真,原名王若瑜,17歲被譽為“豫劇皇后”、22歲在西安榮獲“豫劇大王”
2012—2013春晚豫劇福娃
的美譽。豫劇自陳素真起,格局一新。開創了豫劇雅致化一個新時代。唱念做打影響其後旦角行當。從藝66年,積一身絕技,文武生旦不擋,唱念做打俱佳。她繼承傳統,勇於創新,開創了豫劇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唱腔古樸典雅,含蓄俏麗,表演細膩傳神,規範講究,身段優美、行動如飄,被專家稱為“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代表劇目《宇宙鋒》、《三上轎》、《梵王宮》、《春秋配》、《拾玉鐲》、《凌雲志》等。先後有鄒少和、程硯秋、田漢、曹禺等因敬服陳素真而題詞。
常香玉,“常派”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開創了豫劇旦角真假聲結合唱法的先河。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培養的弟子有韓玉生,高玉秋,孫玉菊,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王惠,李金枝,汪荃真,朱巧雲、范軍等,是當代豫劇舞台上的中堅力量。
崔蘭田,崔蘭田的演唱以豫西調為主,兼用豫東調,是豫西流派的代表
豫劇小天使:孔瑩
演員之一,在“豫劇十八蘭”當中,其成就和影響為最大。她擅長塑造古代婦女中的悲劇人物形象。久演不輟的《桃花庵》、《秦香蓮》、《三上轎》、《賣苗郎》被譽為崔派藝術的四大悲劇。崔派唱腔深沉渾厚,含蓄蘊藉,韻味悠長。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對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動鮮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藝術魅力。她的表演,莊重大氣,做而不過,含而不露,以靜顯動,樸實無華。崔蘭田所扮演的悲劇人物,其唱其表,無不滲透著她對婦女命運的觀察和體悟、理解和同情,給人一種凝重的歷史蒼桑感。
馬金鳳,她的嗓音明亮純淨,清脆圓潤,音質堅實、柔韌,唱法上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結合運用;唱工以大段敘述性“豫東調”“二八板”為其擅長,吸收山東梆子的音調加以融化;唱腔結構嚴謹,鏇律簡練、樸實,節奏明快、舒展,技巧嫻熟,造詣深厚。其特點剛健豪爽,深入淺出,蘊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馬旦等表演程式為一爐,獨具匠心地創造了適合劇情人物需要的“帥旦”這個新的藝術行當,成功地塑造了氣宇軒昂、雍容大度、巾幗英雄穆桂英的藝術形象。
閻立品,她的表演體現七分神韻,三分造型,重神傳神,運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藝術風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帶聲、字正腔圓,常常為擴展音域,求一新聲,苦詠千百遍。代表名劇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墜》、《碧玉簪》、《盤夫索夫》、《西廂記》等等。
桑振君,自幼學習河南墜子,後改學豫劇。 桑振君不僅繼承了豫劇不同地
豫劇小公主:牛欣欣
域派別的演唱傳統,而且擅長從各種表演流派以及多種姊妹藝術中,吸取精華,發展變化,而後融會貫通,最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藝術。她在豫劇聲腔中,將河南墜子這門藝術吸收到豫劇之中,豫劇的鏇律顯得豐富多彩,優美耐聽。正是由於她把河南墜子的韻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演唱風格。她的聲腔甜潤娟麗,鏇律變化有致,尤以“口伶齒俐、韻乖字巧”出名。

其他名家

除上述豫劇六大名旦外,豫劇旦角還有五個流派:張岫雲的張派,徐艷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蘭的王派,安金鳳的安派等;小生四大流派:趙義庭、王素君、王希玲和劉法印;鬚生五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劉忠河、劉新民和李樹建;黑臉兩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吳心平的吳派;丑角兩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興旺的高派;武生流派:王二順的王派。
張岫雲(1928-) ,藝名“萬里雲”,臨潁人。8歲時曾受教於豫劇名旦“玻璃脆”,一年後入“萬家班”學藝,之後又拜豫劇名家楊金玉門下學藝,工青衣、閨門旦。還曾拜師於豫劇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師多,學的行當、劇目多,因此在她16歲後演出於豫東及界首等地時就以能文能武知名。她於1949年隨國民黨撤往越南,1953年又隨軍赴台,到台灣後,成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飛馬豫劇隊成立後初次公演就轟動台灣。張岫雲從此在台灣一舉成名。被譽為“台灣豫劇皇太后”。
宋桂玲(1933-1999),開封人,國家一級演員。10歲進開封快樂戲院學
河南省豫劇二團
豫劇,專攻刀馬、花旦。曾師從豫劇老藝人趙清和,後又曾隨京劇藝人金絲猴學武,12歲便以“文武雙全”之譽擔任主演。她性情剛烈,學藝刻苦,勤於鑽研。從藝57年,積絕技於一身,一生出演近150部戲,不僅以花旦、閨門旦著稱,而且能翻能打,文武全能。1952年,她參加中南區戲曲觀摩會演,以一折《投衙》竟與“豫劇皇后”陳素真獲同等獎勵。之後,又赴朝鮮前線參加了抗美援朝慰問演出,20歲時已聞名遐爾。她的《秦香蓮》、《桃花庵》、《穆桂英下山》等在廣大觀眾中享有盛譽。尤其是經她精心修改的傳統劇目《香囊記》(《抬花轎》),精彩至極,轟動一時。1982年4月在北京演出時,國際劇協英國中心主任米歇爾、朱里安特意拜訪宋老師,十分推崇她的表演。
唐玉成(1895-1973),鬚生,虞城人。他是豫東調最有代表性的鬚生演員,不僅扮相壯美,表演細膩灑脫,善於刻畫人物的性格情態,而且唱腔別具風采。在演唱時,多是真假嗓結合,先低後高(一般由C調升到E降調),剛柔相濟,渾厚樸實,耐人尋味。他特別擅長運用偷字、嵌字、閃板及哀顫(寒顫)等巧妙唱法,使人聽起來既感到粗獷豪放,又別具風采。同劉新民、索文化、陳傳明、謝慶軍、朱坤芳、洪先禮、張枝茂並稱為豫東“ 八大紅臉王 ”。
徐艷琴,旦角。原名楊玉枝。夏邑人。 9歲隨父母討飯到新密市後,
新疆豫劇團
拜師學戲。12歲登台演出,受到觀眾歡迎,被譽為“十二歲紅”。14歲在鞏義市搭周銀聚戲班演唱,先後主演了《玉虎墜》、《紅月娥背刀》、《老征東》、《樊梨花征西》等。20世紀30年代到開封搭班永安舞台,與著名演員馬雙枝、王潤枝等曾一度同台演出,主演了《二龍山》、《興漢圖》、《春秋配》、《杭州打擂》、《胭脂》等多出戲。其唱腔優雅,高低自如,剛柔相濟,緩急有致,刻畫人物聲情並茂,扣人心弦,喜、怒、哀、樂,聲聲入耳,唱出人物性格恰到好處。她基本功紮實,武打精湛,身姿矯健敏捷,跌扑摔打,舞槍弄刀,樣樣身手不凡。她表演眉目傳神,神形兼備,一招一式皆能從人物性格出發,表現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無論是刀馬旦、帥旦,還是青衣、花旦,都得心應手,演的惟妙惟肖。
牛得草(1933-1998),丑角。開封人,原名牛俊國。他10歲學藝專攻文丑,在博採旁收、廣取眾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自成流派,“官醜”尤稱一絕。他技藝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講究程式規範,又力求貼近生活;灑脫雅致,寓莊於諧;既有大家風範,又有鄉土氣息。其代表劇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張古董借妻》、《三不願意》、《拾女婿》等;後期主要演出《唐知縣審誥命》(即《七品芝麻官》)。《唐知縣審誥命》由牛得草親自執筆並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編為電影
新疆烏魯木齊市豫劇團
《七品芝麻官》並獲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戲曲影片獎,其中的一句台詞“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膾炙人口。
高興旺(1917-1983),丑角。鄢陵縣人。12歲跟班學戲。在漯河、許昌等地流動演出。1949年3月參加開封工人劇團,1953年開封工人劇團改名開封市實驗豫劇團,1956年合組為開封市豫劇一團。期間,高興旺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演員。1959年調河南豫劇院一團,任主要演員。代表劇目有《卷席筒》(飾張倉)、《推磨》(飾李紅信)、《喝面葉》(飾王士駝)、《劉二楞賣燒餅》(飾劉二楞)等。1956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獲表演一等獎。生前系河南省劇協理事。他主演的現代戲,貼近現實生活,鄉土氣息濃郁,時代感強,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唱腔淳樸自然,憨厚流暢,而且情緒飽滿,分寸適度,不溫不火,亦莊亦諧,具備一種“平民化”的情懷。他主演的《推磨》,使他的藝術達到了新的境界,而且具有鮮明的美學品格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趙義庭(1915-1992),生角。山東曹縣人。他學戲時師從李建才,擅長“豫東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是河南梆子著名文武小生,井於1935年灌制了豫劇的第一張生行唱片。曾先後與陳素真、常香玉長期合作,同台演出,觀眾評為“珠聯壁合,相得益彰”。代表劇目有《南陽關》(飾伍雲召)、《八郎探母》(飾楊八郎)、《提寇》(飾寇準)、《黃鶴樓》(飾周瑜)、《販馬記》(飾趙寵)、《白蛇傳》
山東豫劇團
(飾許仙)等。
唐喜成(1924-1993),尉氏人,豫劇“二本腔”(假聲)演員。他幼年唱男旦,17歲嗓音失潤,遂苦練武功,改演武生和花臉,同時悉心鑽研假聲唱法,終於練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員,人稱“響八縣,一拿三”(即生、旦、浄三者皆能)。唐喜成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並不窄,而且聲音洪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這在梆子戲二本腔演員中很難得。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細膩的表演,塑造了眾多正直、廉明、瀟灑的生角形象。代表劇目有《南陽關》、《轅門斬子》、《三哭殿》等。
李斯忠(1921-1996),淨角。寧陵人。7歲時學唱民歌,12歲拜王家玉為師,17歲出科,因嗓音洪亮綽號“八里嗡”。他主演的《司馬茅告狀》1956年獲河南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1958年與崔蘭田合作,為周恩來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先後演出數十個劇目,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周年獻禮一等獎。他的唱腔以豫東調為主,豪邁奔放,嗓音洪亮。
王秀蘭(1925年-),女,汴京三王之一,民權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王秀蘭開始享譽藝壇,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記》、《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劇目,豫西、祥符風格相得益
汴京三王(左起,王素君、王秀蘭、王敬先)
彰,斐聲豫陝。王秀蘭表演風格端莊大方,溫文爾雅,行腔正宮大調,
山東豫劇院《為今天喝彩》特別演出
音色甜潤,表演穩健灑脫,不枝不蔓,在古城開封藝壇上獨領風騷數十年。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她和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聯袂演出,珠聯璧合,“汴京三王”傳為佳話。主要代表劇目有《王金豆借糧》《風雪配》《劉金定下南唐》。
王素君(1933- ),女,汴京三王之一,豫劇文小生表演泰斗。生旦兼工,開封人。王素君5歲從藝,7歲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蘇三、祝英台、劉蘭芝(《孔雀東南飛》)以及小二姐,均屬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陳妙常》一劇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轟動。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劇界少有的“生旦兩門抱”的全才演員。代表作《王金豆借糧》、《小二姐做夢》、《必正與妙常》等。
王敬先(1933年-),女,汴京三王之一,原名李水仙,原籍開封朱仙鎮,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武旦、刀馬旦。以“踩蹺翻打行當全,青衣花旦文武生”著稱。王敬先在豫劇舞台上開創了武旦先河,是至今無人可及的武旦。因精湛的功夫和絕活“踢槍”的表演使她贏得了一個“滿場飛”的外號,她的武打沉穩嫻熟、乾淨利落,演唱嗓音亮麗、純正、字正腔圓、頓挫有致、韻味獨具。
安金鳳(1933年-),旦角,沙河調名家。又名齊小鳳。1949年,在鄭州老墳崗拜豫劇名旦閻彩云為師,專工青衣花旦。她扮演的秦香蓮、竇氏、周鳳蓮、胡鳳蓮、白蓮花、花木蘭、麻風女等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演現代人物江姐、阿慶嫂、李奶奶等也較成功。安金鳳嗓音圓潤、
中國台灣豫劇團
做戲穩健、扮相干淨。其代表劇目主要有《白蓮花》、《鍘美案》、《香囊記》、《洛陽橋》、《斬岳雲》、《打春桃》等。
吳心平(1937年-),老生、黑頭。寧陵縣人。先後在100多部戲曲、電影、電視劇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別是1963年出演《社長的女兒》社長一角在全國引起轟動。1979年,他在河南影業公司與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攝製的彩色電影戲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贏得了豫劇“活包公”的讚譽。他既攻老生,又演黑臉,工於傳統戲,擅演現代戲,在藝術上形成了唱腔渾厚、吐字清晰、表演樸素大方的風格。
劉忠河(1943年),紅臉王代表,被稱作為豫劇“馬連良”,他唱腔古樸、豪放、大方獨特自成一派,他弟子眾多、戲迷遍布全國、為弘揚豫東紅臉藝術常年工作在一線、下鄉演出,把戲曲藝術揮灑在華夏每一片土地上。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錄製成唱片發行全國及東南亞各國。其代表劇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濺烏紗》、《十五貫》、《轅門斬子》、《清風亭》等。
王二順(1920年-1977年), 登封郜城鎮人。幼年學吹瑣吶,拉胡琴。12歲進科班學戲。豫西調大腔大口唱腔的傑出代表,有著本嗓下五音行腔,嗓音宏亮,音域寬厚,剛柔結合,行腔自然,優美動聽, 到老聲譽不哀。主攻武生,兼演鬚生、花臉,文武兼備。先後師承豫西戲簍子李留住,名小生徐雙槐,名鬚生張同慶,花臉韓小丹等。功底堅實,技藝嫻熟,功架穩健,有“變臉”、“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剛柔相濟,獨樹一幟。
王希玲(1944年-),豫劇小生,以"傳人物之神"為最高境界。不拘泥程式的束縛,努力探尋程式與人物,程式與生活,古典戲曲與現代美的契合點,代程式為人物服務。由她主演的《風流才子》唱響城鄉,轟動京城,風靡海內外,演出超千場。王希玲還多次赴香港、澳門、台灣、法國、
中國台灣飛馬豫劇隊
義大利等地區演出。她追求豫劇的"真、深、新、美"。以《風流才子》、《情斷狀元樓》、《春秋出個姜小白》、《金殿抗婚》、《陸遜拜帥》等為代表,形成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脫俗的藝術風格。以小生領銜主演,把豫劇小生提到了與旦角齊肩的地位,使豫劇小生行當的發展步入新的階段。
李樹建(1962年4月生),豫劇鬚生,汝州人。現任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劇協主席。經長期走訪和專研豫西調名家,逐漸形成了自己具有明顯個性特徵的獨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順嗓音洪亮、音域寬廣、聲韻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長表現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調”更加悲壯蒼涼。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馬連良“衰派”的散淡優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蒼涼悲壯。他主演的《程嬰救孤》,在海內外反響太大了,為當代豫劇的傑出代表。

豫劇劇目

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演義。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以宋朝為背景的戲如楊家將和岳家將等題材,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婚姻、愛情、倫理道德的戲。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
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對花槍》、《三上轎》、
2013豫劇國內外巡演
《三拂袖》、《滌恥血》、《宇宙鋒》、《地塘板》、《提寇準》、《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跑汴京》、(《對繡鞋》)、《劈山救母》、《春秋配》、《女貞花》、《必正與妙常》等。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五世請纓》、《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三哭殿》、《桃花庵》、《大祭樁》、《秦雪梅弔孝》、《劉墉下南京》、《五女拜壽》、《香囊記》(又名《抬花轎》)、《坐橋》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等,移植演出的有《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淚灑相思地》等。海峽兩岸豫劇界又創作出許多新作品,如《香魂女》、《新白蛇傳》、《中國公主杜蘭朵》、《鍘刀下的紅梅》、《程纓救孤》、《清風廳上》、《花嫁巫娘》、《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龍宮奇綠》、《美人尖》、《田姐與莊周》、《斗笠縣令》、《龍門大佛》等。

京劇

中國戲曲三鼎甲之京劇
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豫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為榜首)。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折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

劇種簡介

京劇也稱東方“歌劇”。京劇發源於十九世紀中期的都城北平,並於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其腔調以西皮和二簧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它是由安徽
京劇
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及崑曲、秦腔糅合發展而來的。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平。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崑劇逐漸衰落,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間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楚調(漢調、西皮調),在京師與徽班造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又由於京劇在京師的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所以也被稱為“國劇”。

歷史沿革

唐明皇是京劇梨園行的祖師爺,至今在台灣地區的京劇劇團還有供奉唐明皇的傳統。不少學者也指出:“京劇的誕生與發展,受到滿清宮廷直接推動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慈禧太后執政時代,京劇更因備受宮廷寵愛而聲譽日隆。從道光年間宮中開始有“侉戲”即崑曲之外的劇種演出,鹹豐年間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戲班藝人被召進宮演唱亂彈、梆子劇目,直到同治年間,兩宮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後慈禧專
京劇藝術
權時代,漸漸成型的京劇終於成為宮中演唱的主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俗語此時得到充分的印證。京劇打破了社會分層,在京城各個階層里觀眾都在迅速增多,並且因此而很快傳 遍大江南北。其中,宮廷與王公貴胄的喜愛,當然比普通觀眾的喜愛更有助於京劇的發展,但京劇不是宮廷藝術,創造和發展京劇的表演藝術家也不是宮廷弄臣。京劇不是官方化的藝術,至少在它發展的前一百年內並非這樣。”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諸班,合稱“四大徽班”。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

藝術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
京劇刀馬旦
,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行當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緻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淨”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功為主的二花臉,如曹操。“醜”,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京劇名家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
京劇武生
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淨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三、楊鳴玉(原為昆醜,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

經典劇目

京劇經典劇目:1、霸王別姬折子戲);2、白蛇傳;3、定軍山;4、貴妃醉酒(旦角折子戲);5、群借華;6、金玉奴;7、失空斬;8、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全劇);9、玉堂春;10、讓徐州;11、乾坤福壽鏡(尚派);12、搜孤救孤;13、文昭關;14、西施(全劇 選場 01-02);15、望江亭;16、徐策跑城(折子戲);17、彝陵之戰; 18、轅門斬子;19、四郎探母;20、紅鬃烈馬;21、鎖麟囊22、群英會23、探陰山24、赤壁之戰等。1、借東風2、花田錯3、紅燈記4、杜鵑山5、智取威虎山6、沙家浜7、宇宙鋒8、紅娘9、穆桂英掛帥10、楊門女將11、穆桂英大破天門陣12、二進宮13、大保國14、西施15、貴妃醉酒16、生死恨17、太真外傳18、白蛇傳 19、文昭關 20、擊鼓罵曹21、李逵探母22、女起解23、釣金龜24、金玉奴 25、武家坡26、游龍戲鳳27、白蛇傳28、打漁殺家29、四郎探母30、將相和31、鳳還巢32、大登殿33、玉堂春 34、文姬歸漢35、桑園會36、洛神37、鴻門宴38、三娘教子 39、甘露寺40、法門寺41、柳蔭記42、打侄上墳43、鍘美案44、彩樓記45、御碑亭46、珠簾寨47、穆柯寨48、定軍山 49、春閨夢50、雙陽公主51、文昭關 52、紅鬃烈馬53、謝瑤環54、天女散花55、八仙過海 56、鬧天宮57、嫦娥奔月58、春秋配 59、荒山淚60、賀後罵殿6
京劇《霸王別姬》劇照
1、鎖麟囊62、轅門射戟 63、洪羊洞64、八大錘65、楊家將66、三家店67、羅成叫關 68、拾玉鐲69、江姐70、失子驚瘋71、西廂記72、狀元媒73、趙氏孤兒74、打龍袍75、遇皇后76、四進士77、秦香蓮78、草船借箭79、薛家將等。

藝術特色

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 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創造舞台形象藝術的手段十分豐富,用法又十分嚴格。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同時也相應地減弱民間鄉土氣息,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其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京劇申遺

京劇為何要申遺眾所周知,京劇是融唱、念、做、打於一體的戲劇表演藝術,
京劇
通過手、眼、身、法、步的綜合運用,藉助情境展示歷史、政治、社會及日常生活,表達傳統中國社會的戲劇美學理念,並成為代表中華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傳播媒介和被國人廣泛認同的國家文化符號。此次京劇申遺成功,可謂京劇兩百多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論,由於理解和翻譯上的誤讀,多是困惑在一個“遺”字上。有的認為京劇並非瀕危,不需要投入過多過大的精力去貼上一個世界非遺的“標籤”;也有人感嘆京劇都快要消亡了,才想起來申遺保護,過於亡羊補牢。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戲劇的重要劇種,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文化特質和藝術底蘊。儘管被譽為“國粹”,其社會關注度和傳承發展較之其它劇種確有一定優勢,但時至今日,由於社會的發展、民眾生活方式的改變、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等諸多原因,京劇的傳承和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面臨著青少年學習興趣減弱、觀眾減少等現實問題。京劇專業演員、表演劇目和客群都存在斷檔,熱愛京劇藝術的普遍以老齡觀眾居多,市場已十分狹小。相比流行文化,現代群體對於傳統戲劇的關注和相關知識層面的儲備更顯遜色。

越劇

越劇
中國戲曲三鼎甲之越劇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豫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越劇為探花)。又稱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江南地區,以及北京、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統計,約有280多個;業餘、民間劇團更有成千上萬。建國後,越劇多次隨周恩來總理出訪各國,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民眾基礎。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在周恩來的指示下,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被用來招待外賓,獲得了廣泛的讚譽。是影響最廣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劇種簡介

越劇,又名紹興戲(ShaoxingOpera)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清末起源於紹興府嵊州(越國首都),由當地民間歌曲發展而成,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
越劇
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歷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首次用“越劇”稱之。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新中國成立後才統一稱“越劇”。

經典傳奇

1953年底拍竣的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當時風靡一時,在香港創造了票房記錄;更為主要的是,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此片被周恩來多次用來招待各國政要和記者,被讚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國際輿論對紅色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懷疑由此冰釋。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亦源出自越劇唱腔。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擴大了越劇在國內外的影響,捧紅了一個劇種。1962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和香港金聲影業公司攝製完成的電影《紅樓夢》在80年前後取得2億票房(那時票價也就2毛錢左右),12億人次觀看,可謂空前絕後。自此,一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傳唱大江南北。

越劇流派

越劇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蘭(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張桂鳳(張派)、陸錦花(陸派)、畢春芳(畢派)、張雲霞(張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歷史沿革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清鹹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落地唱書是浙江嵊縣以馬塘村為主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以馬塘村為主,為越劇起源,因而越劇應有近150年歷史),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
越劇
人初始均為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進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粗糙簡陋,觀眾寥寥無幾。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1920年,時為“小歌班”的昇平歌舞台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
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較知名的演員編演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台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演奏時以15兩音定弦,沿用紹興大班習慣,稱為“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弦正調”成了主腔;並借鑑紹興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台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1923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台演出,稱“髦兒小歌班”。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以“越劇”稱之。1928年1月起,女班蜂擁來滬。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個。女子越劇的著名演員幾乎都薈萃於上海。報紙評論稱“上海的女子越劇風靡一時,到近來竟有凌駕一切之勢”。而男班由於演員後繼無人,最終被女班取代。1929年,嵊縣辦第二個女班,之後續有舉辦。1931年底開始,一些女演員如王杏花、陳苗仙、呂福珠以及“東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後來滬,但仍為男女混合演出。女子越劇在上海立足後,為適應環境和觀眾需求,以姚水娟為代表的一批越劇從業者進行了變革,稱為“改良文戲”。各劇團、班社競相編演新劇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間,編演新劇目逾400個,劇目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種多樣,編劇多半曾從事過“文明戲”,劇目一般採用幕表制,當時主要編劇有樊籬聞鍾胡知非陶賢劉濤等。劇目內容的多樣化引起演出形式相應的變化,出現向兄弟劇種學習的趨勢。當時有的學海派京劇,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劇《明末遺恨》;有的學申曲,如施銀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裝旗袍戲《雷雨》;有的則學電影、話劇,如姚水娟演《蔣老五殉情記
越劇
大家庭》,採用寫實布景,人力車上台。在經營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陳規,實行經理制,統一掌管前後台。這時期,最有名的演員旦角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為屠杏花竺素娥馬樟花;青年演員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都已嶄露頭角。1942年10月,袁雪芬話劇為榜樣,在大來劇場開始改革。前兩年陸續聘請編導有於吟(姚魯丁)、韓義藍明(流)、蕭章、呂仲南薇徐進等,多為年輕的業餘話劇工作者。他們把進行改革的越劇稱為“新越劇”。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戲院進行改革。此後,上海主要越劇團都投入“新越劇”的行列,越劇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越劇改革首先是編演新劇目,建立劇本制,廢除幕表制。即使演出傳統劇目,也經過整理改編。新劇目內容比過去有較大變化。許多編導和主要演員們重視劇目的社會效益,主張給觀眾以積極有益的影響,編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1943年11月,演《香妃》時,袁雪芬與琴師周寶財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為規範,並由此開始使尺調腔形成若干板類,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後又發展了各類板腔的反調腔,是越劇唱腔不僅在板式結構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調上亦增強了抒情性和戲劇性,並且擴大了表現力和可塑性。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戲院演《梁祝哀史》,並與編導一起對劇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間范瑞娟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弦下腔”,越劇流派得以大興、發展。 1946年5月雪聲劇團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為《祥林嫂》,這引起了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對越劇和整個地方戲曲的重視。是年9月周恩來在上海看了雪聲劇團的演出,之後又對中共地下組織如何做好地方戲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黨員錢英郁劉厚生等被派到越劇界擔任編導。之後,上海文藝界和新聞界的進步人士對袁雪芬被流氓拋糞事件、“越劇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越劇
聯合義演《山河戀》及為筱丹桂申冤的鬥爭中,也都給予了支持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個國家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劇院正式成立。劇院薈萃了越劇界一大批有較高藝術素養的編、導、演、音、美等專門人才,在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藝方向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發揮了國家劇院示範作用。此外,一批集體所有制的劇團如“芳華”“雲華”“合作”“少壯”等也很活躍,在出人出戲方面取得不少成果。1951年3月,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團。在此期間,上海的三十幾個、浙江的七十幾個專業越劇團,也先後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人、改戲、改制的工作。1951年8月10日,農曆辛卯年七月初八日 越劇表演藝術家為抗美援朝集資捐飛機。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范瑞娟提議上海越劇界向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8月10日~9月中旬,在大眾劇場舉行聯合大義演。參演劇目有《杏花村》《梁祝哀史》及傳統劇折子戲等。越劇老一輩藝術家將演出所得的17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獻給志願軍空軍部,使得名為“越劇號—魯迅戰鬥機”由此誕生。1951年國慶節,范瑞娟在北京當選為全國青聯委員,同時為全國政協的特邀代表。全國政協開會時,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范瑞娟並談話。上海越劇界的此舉受到上海市文藝界抗美援朝支會致函表揚。1953年4月24日,徐玉蘭、王文娟所在的總政越劇團跨過鴨綠江來到抗美援朝志願軍中。先後在64軍、36軍、34軍慰問演出,又在板門店協助戰俘遣返工作。在完成使命即將回國時,金日成代表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授予徐玉蘭、王文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志願軍總部給徐玉蘭、王文娟各記二等功一次。20世紀50至60年代前期是越劇的黃金時期,創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如《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紅樓夢》《祥林嫂》等,在國內外都獲得巨大聲譽,《情探》《李娃傳》《追魚》《春香傳》《碧玉簪》《孔雀東南飛》《何文秀》《彩樓記》《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還被攝成電影,使越劇進一步風靡大江南北。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越劇開始從上海走向全國。至60年代初,越劇已流布到二十多個省市,影響日益擴大。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劇受到嚴重的摧殘。一批著名演員、創作人員和管理幹部,受到迫害,越劇被迫停演。十年動亂結束後,越劇得到復興。1977年、1978年和1981年,越劇線上相繼創作演出了男女合演的《忠魂曲》《三月春潮》《魯迅在廣州》,塑造了現代史上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等歷史偉人的形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體的區級越劇團,也部分得到重建,
越劇
恢復了藝術活動。在80年改革開放初,全國專業戲曲界首次恢複評獎制度,隨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在84年前後,浙江越劇界掀起小百花熱潮,上海越劇界的青年越劇演員在各種廣播、電視大賽以及上海市青年演員會演等活動,也紛紛脫穎而出。越劇評論家李惠康於1990年3月9日在《上海文化藝術報》上發表《重塑越劇在上海的形象》一文,此文發表後,在上海、浙江、江蘇乃至北京等戲曲界、新聞界引起熱烈反響。《上海文化藝術報》為此特辟專欄,陸續選發來自各地的文稿展開討論。滬、浙越劇界還為此聯合舉行大型研討會,對越劇的新老交接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越劇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藝術思想更加解放,藝術觀念更加開放。在創作演出上,題材、風格更加多樣化,二度創作更致力於吸收現代藝術的成果,進行大膽的探索。越劇在影響遍及全國的同時,還走出國門,在國際上贏得盛譽:1955年夏,上海越劇院以中國越劇團的名義,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蘇聯演出;1959年、1961年上海越劇院分別赴越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1983年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東渡日本演出《紅樓夢》;1986年又去法國巴黎參加巴黎秋季藝術節演出;1989年5月上海越劇院一批藝術家到美國進行訪問演出,都受到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從60年代初開始,上海越劇院、盧灣越劇團靜安越劇團還多次到香港澳門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熱情歡迎。2006年3月27日上午,杭州召開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由此正式拉開了紀念越劇百年的序幕。慶典活動還包括越劇百年紀念碑揭幕儀式暨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奠基儀式;中國越劇百年高峰論壇;精品劇目招待演出和部分優秀劇目展演;“越劇百年·越劇故鄉行”系列活動;“越劇百年·經典越劇影片回放”活動;越劇百年·民眾文化活動等。整個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0月份在紹興舉辦的“中國越劇藝術節”。期間,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獻演了經典劇目。2006年5月20日,越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7月24日由中央電視台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
越劇大師們

賽”在上海逸夫舞台開賽。此賽事分上海、杭州、紹興三大賽區。越劇團體 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前期,是紹興文戲男班在上海的鼎盛時期,經常演出的戲班有4—5副,最多時達8—9副。40年代,為女子越劇的興盛期,在滬演出的劇團已有30多個。50年代初期,越劇團體到越劇工會登記的劇團曾達60多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運動時,相關團體合併或取消,在上海市文化局登記的越劇團有48個(不包括上海越劇院2個團在內)。其後,一部分越劇團支援到了外地。1958年,劇團(包括越劇)下放給區、縣管理後,經過調整合併,保留了14個越劇團(即芳華、合作、少壯、天鵝、合眾、光明、飛鳴、青山、東風、出新、青年和越劇院的一團、二團、實驗劇團)。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初,在進一步的支外和調整後尚剩下11個演出團(即合作、少壯、春泥、東風、飛鳴、青山、出新和越劇院的一團、二團、三團、實驗劇團)。1958年,江蘇省部分縣劃歸上海市後,松江、南匯、川沙、奉賢4縣各有1個越劇團,崇明縣有2個越劇團。“文化大革命”期間,區、縣劇團紛紛解體,上海越劇院亦遭破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部分越劇院、團開始恢復和重建。80年代,除上海越劇院擁有3個演出團外,靜安、盧灣、虹口3個區各建立了一個越劇團;松江、南匯、崇明等縣的越劇團亦恢復了演出。80年代中後期,3個郊縣越劇團又相繼撤銷。60年代“文化大革命”前,浙江有雲和越劇團等專業越劇團76個,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
浙江小白花越劇團
業餘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80年代中期後,各地越劇團紛紛撤銷,在浙江尚有28個。西安、蘭州、重慶、南昌等一些較有影響的劇團也相繼撤銷。有的則名存實亡,國營專業劇團僅存35個左右。

經典劇目

劇目概覽至2006年,越劇大量上演劇,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王老虎搶親》《五女拜壽》《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園記》《春香傳》《白蛇傳》《孟麗君》《李娃傳》《盤夫索夫》《盤妻索妻》《柳毅傳書》《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陸游與唐琬》《孔雀東南飛》《追魚》《情探》《金殿拒婚》等。《中國越劇大典》記載的代表性優秀劇目共有375個。具體名單請進入詞條中國越劇大典查閱《名劇卷》。名家名段“越劇名家名段推薦與賞析”詳見→名家名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