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子和

杭子和

京劇鼓師。誕辰:1887年,光緒十三年(丁亥);逝世:1967年,農曆丁未年。杭子和演奏鼓板,古樸典雅,簡練大方;兩手腕力勻稱而渾厚圓足。他掌握鼓板,節奏鮮明、準確、緊湊,並飽含韻味,使唱腔和琴音渾然一體。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早年曾拜以打崑曲戲著稱的名鼓師沈寶鈞為師。青年時期,一度在同仁堂藥店的戲社中打鼓,後參加著名的戲曲票房“春陽友會”。杭子和會戲甚多,文武昆亂,均極擅長。早年為武生沈華軒和武旦閻嵐秋打武戲;後又為老生王鳳卿掌鼓板多年,也曾與梅蘭芳合作。1918年前後,開始為老生余叔岩打鼓,直至余氏息影劇壇。在樂隊伴奏上,余叔岩倚重杭子和及李佩卿(余叔岩前期琴師),視為兩大得力助手。他崇敬和私淑譚鑫培的鼓師李五和劉順,故在掌握譚派的戲路上,極為深湛廣博。凡譚派、余派老生演員,如王又宸、譚富英、夏山樓主、孟小冬、王少樓、陳少霖、楊寶忠等人都曾邀他伴奏過。余叔岩病逝後,被老生楊寶森邀為專職鼓師。

1956年隨楊寶森參加天津市京劇團。1957年楊寶森病逝後,與琴師楊寶忠同時去天津市戲曲學校任教,直至逝世。

活動年表

1925-1953

1925年,農曆乙丑年:余叔岩在百代公司灌錄唱片

余叔岩在百代公司灌錄唱片六張半,計有《戰樊城》、《捉放曹》各一張,《探母·見娘·哭堂》一張,《一捧雪》、《上天台》共一張,《桑園寄子》、《打棍出箱》共一張,《賣馬耍鐧》、《法場換子》共一張,與羅福山合灌《八大錘·說書》念白一面。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據百代公司唱片編號判斷,此批唱片灌於1925年。一說灌制時間為1923年。

1925年3月,農曆乙丑年:張作霖壽誕堂會

張作霖壽誕堂會舉行。

其中言菊朋赴奉天參加,演出《轅門斬子》、《八義圖》等劇,未帶場面,臨時由陳彥衡代邀余叔岩之場面李佩卿、杭子和伴奏。此行言菊朋得款一千園,除去場面等開銷,所剩無幾。返京後,與陳彥衡失和。

1925年8月20日,農曆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

在鳴盛社支持一年有餘後,社長果湘林先生不勝勞煩,程艷秋亦不忍老岳受累,決定自行出面組班,特聘梁華亭先生任社長,經理內外社務,改組鳴盛社為鳴和社,班底成員有郝壽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張春彥、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聲社老夥伴。請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後台管事,文武場面則有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陳鴻壽及錫子剛等。由金仲蓀任編劇,程艷秋掛頭牌自兼編導和唱腔身段設計。

1926年,農曆丙寅年:余叔岩在高亭公司灌錄唱片

余叔岩在高亭公司灌錄唱片六張,計有《空城計》、《搜孤救孤》各一張,《珠簾寨》、《洪羊洞》共一張,《戰太平》、《狀元譜》共一張,《李陵碑》、《魚藏劍》共一張,《八大錘》、《烏盆計》共一張。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1930年3月,農曆庚午年:程艷秋首次重組鳴和社

程艷秋重組鳴和社,以郝壽臣易侯喜端,李洪春、李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樓易郭仲衡,姜妙香、程繼仙易王又荃,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馬連昆、劉春立、李多奎、金少山搭入,言菊朋被邀短期搭入,使“鳴和社”陣容愈加壯大。演於鮮魚口內小橋路南華樂戲院。

本次重組是因1929年程率班社赴滬演出後首次轉赴漢口,時某坤伶出重金策動將程艷秋本戲戲本及“鳴和社”的一半班底拉了出來,加緊排練程派新劇上演,只有程艷秋的老夥伴們曹二庚、吳富琴、張春彥、文亮臣、李四廣和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仍堅守鳴和社陣地未曾離去。後經梁華亭籌措復於本年初在原班底基礎上將班社重建。

1932年,農曆壬申年:余叔岩在長城公司灌錄唱片

余叔岩在大病初癒後,長城公司通過與余氏夙有交誼的知名人士,灌錄四張唱片四張,計有《捉放曹》、《摘纓會》各一張,《烏龍院》、《失街亭》共一張,《打漁殺家》、《打嚴嵩》共一張。由朱家夔京胡,杭子和司鼓。最後一張余氏自認為不滿意,囑令毀版,後來片商再四懇談,又補給余氏一筆版稅,才允公開出售。

《摘纓會》是余叔岩為了慶祝李征五五秩大慶所灌,片前並有祝壽詞句,這張唱片很別致,也算是為這位上海灘上前輩大亨留下的唯一紀念,余氏不拿任何報酬。

那時余先生大病初癒,嗓音失潤,調門也較低。當時長城公司與他接洽,約定以壹千銀元一面高於別人的價格請他灌片,佘先生同意灌唱片,但時間要由他自己定,哪一天感到嗓子可以就灌錄。當時的錄音師是一位德國專家,他準備灌完唱片即回國,為此只能專等。某一天午夜,余先生開始調嗓(余先生習慣是在午夜調嗓),感覺到今天嗓子不錯,就提出今晚就灌唱片。一面叫人通知文武場面的人,一面通知長城公司派車接余先生。那次負責通知的是閻世祥。這時那位德國錄音師找不到,一打聽他在舞廳跳舞,及至找到已是深夜一點多鐘了,這才開始錄音。余先生這次灌錄的唱段,雖然嗓音略帶沙啞,但是音質寬厚,韻味很濃,演唱技法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有人比喻好像是吃甜沙瓤的西瓜“沙,脆、甜”。

《摘纓會》是余先生調嗓時經常唱的段子,但在錄製唱片時由於時間限制不得不將唱詞從二十二句壓縮為十二句。老唱詞有二十四句,余先生刪去兩句西皮三眼,因為感到三眼的腔有重複,字句多,顯得冗長拖沓。這幾句的原詞是:“孤摘他司馬印芳賈執掌,有誰知這老兒心懷不良;孤興兵滅陸戎狼煙掃蕩,中途路竟叛逆與孤爭強”。唱詞中提到芳賈這個人物實際上在劇中未出現,與劇情關係不大。所以刪掉兩句,把後兩句唱詞改成:“孤興兵滅陸戎狼煙掃蕩,又誰知這老兒與孤爭強。”西皮三眼的第一句“勸梓童休得要把本奏上”中“上”字的腔在唱片中是這樣唱的:但余先生在乎時調嗓時唱:第四句“他父子掌兵權攪亂家邦”的“家邦”在唱片中是:平時唱的是:上述兩處唱腔的變動其原因主要是當時余先生大病初癒身體欠佳,因此臨時改唱低腔。後來唱片流傳廣了,人們將唱片中的腔認為是標準的了。實際則不然。朱先生教朱雲鵬時就改回了這個腔。

《捉放宿店》中二黃慢板的最後一句“自有那神靈兒天地鑑察”。佘和朱家夔研究,認為“神靈兒”的“兒”字不妥,對神靈怎能用“兒”字,有不敬神靈之嫌。於是把“兒”字去掉,改成虛字“呃”,但是腔不動。把“天地鑑察”改為“天理鑑察”,這樣,詞意也就合理了。

《烏龍院》中“莫不是媽兒娘打罵不仁,後來改唱為“打罵不成”,“莫不是思想宋公明”中“宋公明”三字的原唱是:後改唱為《打嚴嵩》的唱段,余先生唱來韻味醇厚,聲情並茂,把鄒應龍對門官嚴俠的奚落和鄙視表現得淋漓盡致,發揮到了極致,極能體現出余的演唱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1940年所錄的兩張唱片的唱段沒有什麼變動。

1953年,農曆癸巳年:楊寶森劇團赴濟南演出

楊寶森劇團赴山東濟南演出一期,共12天。杭子和司鼓,琴師換黃金陸。前四天演出劇目為:首晚《失空斬》,第二天日場《問樵鬧府·打棍出箱》、夜場《擊鼓罵曹》、《洪羊洞》,第三晚《楊家將》,第四晚《伍子胥》。

1955

1955年6月,農曆乙未年: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其他主要演員有李少廣、金少臣、哈寶山、傅德威、詹世輔、劉硯亭、謝虹雯等。期間7月4日、5日兩天因楊寶森生病,推遲演出。

1955年6月24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五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一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失空斬》

1955年6月25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六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擊鼓罵曹》

《洪羊洞》

1955年6月26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七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連營寨》

《搜孤救孤》

1955年6月27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八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四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楊家將》

1955年6月28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九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五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三娘教子》

《法門寺》

1955年6月29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十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六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全部《伍子胥》

1955年6月30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一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七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捉放曹》

1955年7月1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二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八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擊鼓罵曹》

《洪羊洞》

1955年7月2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三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九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全部《伍子胥》

1955年7月3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四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日場

《失空斬》

夜場

《大嘆二》

1955年7月6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七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三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三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此前兩日因楊寶森生病而推遲演出。

演出劇目

《失空斬》

1955年7月7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八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四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四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伍子胥》

1955年7月8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十九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五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問樵鬧府·打棍出箱》

1955年7月9日,農曆乙未年五月二十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六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楊家將》

1955年7月10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一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七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日場

《失空斬》

夜場

《大嘆二》

1955年7月11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二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八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桑園會》

《寶蓮燈》

1955年7月12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三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十九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全部《秦瓊》(賈家樓、打登州)

1955年7月13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四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擊鼓罵曹》

《洪羊洞》

1955年7月14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五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一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一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法門寺》

1955年7月15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六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二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二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定軍山·陽平關》

1955年7月16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七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三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伍子胥》

1955年7月17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八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四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四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日場

全部《秦瓊》

夜場

《失空斬》

1955年7月18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廿九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五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五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全部《楊家將》

1955年7月19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一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六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六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大嘆二》

1955年7月20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二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七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七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全部《黑水國》

1955年7月21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三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八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八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擊鼓罵曹》

《洪羊洞》

1955年7月22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四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九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九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盜宗卷》

《搜孤救孤》

1955年7月23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五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十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伍子胥》

1955年7月24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六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十一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一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日場

全部《黑水國》

夜場

《失空斬》

1955年7月25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七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十二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二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楊家將》

1955年7月26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八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十三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三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失空斬》

1955年7月27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初九日:寶華京劇團四次赴滬演出第三十四天

楊寶森領導的寶華京劇團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四天,即最後一天,演於人民大舞台。楊寶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劇目

《伍子胥》

1956

1956年12月29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廿八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原預告為楊寶森、厲慧良領銜主演,有侯喜瑞、丁至雲、於素蓮、程正泰、冀韻蘭、張鳴祿等。後丁至雲、程正泰、冀韻蘭等組織分團去東北演出;侯喜瑞也不來。實際上,只有楊寶森、厲慧良、李少樓、趙慧秋、張鳴祿、謝虹雯、於素蓮、王世霞、鄧金昆、孫振泉、李少廣、李榮威、哈寶山、趙炳嘯、趙春亮、施明華、曹世嘉、張世嫻、詹世輔、楊麟玉、薛慧萍等。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玉堂春》(趙慧秋)

《一箭仇》(帶水擒)(厲慧良)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1956年12月30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廿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頭二本《伐子都》(李少樓)

全部《酒丐》(張鳴祿,趙慧秋)

夜場

《三岔口》(張鳴祿、李少樓)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帶下書)(厲慧良)

1956年12月31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三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玉堂春》(謝虹雯)

《一箭仇》(帶水擒)(厲慧良)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1957

1957年1月1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金雁橋》

《紅娘》

《鬧天宮》

夜場

《九龍杯》

《拾玉鐲》

《搜孤救孤》(楊寶森)

《鍾馗嫁妹》

1957年1月2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二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楊家將》(金沙灘至審潘洪)(楊寶森,厲慧良,趙炳嘯,曹世嘉)

1957年1月3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三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三岔口》(張鳴祿,李少樓)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帶下書)(厲慧良)

1957年1月4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四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戰馬超》(厲慧良)

《伍子胥》(文昭關至刺姬僚)(楊寶森,趙炳嘯,曹世嘉,李榮威)

1957年1月5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五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寶蓮燈》(五子鬧學、二堂舍子)(楊寶森)

《長坂坡·漢津口》(厲慧良,趙炳嘯,李榮威)

1957年1月6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六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玉堂春》

《八大錘》

夜場

《春秋配》

《一箭仇》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1957年1月7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七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乾坤圈》

《拾玉鐲》

《搜孤救孤》(楊寶森)

《鍾馗嫁妹》

1957年1月8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八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霸王莊》

《珠簾寨》(楊寶森,曹世嘉)

1957年1月9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二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游龍戲鳳》(楊寶森,趙慧秋)

《落馬湖》

1957年1月10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三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荷珠配》

《八蜡廟》

《奇冤報》(楊寶森)

1957年1月11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一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四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四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金雁橋》

《朱痕記》(封官祭墳、舍飯糰圓)(楊寶森,謝虹雯,趙炳嘯)

《惡虎村》

1957年1月12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二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楊家將》(楊寶森,厲慧良,趙炳嘯,曹世嘉)

1957年1月13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三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楊排風》

《女起解》

《艷陽樓》

夜場

《金山寺》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

1957年1月14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四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搖錢樹》

《春香鬧學》

《斬顏良》

《桑園寄子》(石勒起義起,團圓止)(楊寶森)

1957年1月15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五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竹林記》

《桑園會》(楊寶森)

《鬧天宮》

1957年1月16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原定戲碼為《霸王莊》、《紅鬃烈馬》(趕三關至大登殿)。

演出劇目

《戰馬超》

《伍子胥》(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1957年1月17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七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盜仙草》

《寶蓮燈》(五子鬧學、二堂舍子)(楊寶森)

《長坂坡·漢津口》(厲慧良,趙炳嘯,李榮威)

1957年1月18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八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一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一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荷珠配》

《八蜡廟》

《奇冤報》(楊寶森,李少廣,趙炳嘯)

1957年1月19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二天。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全部《羅成》

《洪羊洞》(楊寶森)

《鍾馗嫁妹》

1957年1月20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二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即最後一天。後於2月返津。樂隊楊寶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於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寶華(琴)。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刺巴傑·巴駱和》

《拾玉鐲》

《鐵籠山》

夜場

《玉堂春》

《一箭仇》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盤點京劇鼓師

京劇演出前,在打字幕時,除打出什麼演員扮演什麼角色之外,還有琴師和鼓師的名字是必須示之於眾的,稱之為“操琴”與“司鼓”,可見這兩個行當的崇榮地位。本任務走近京劇鼓師。完善本任務人物詞條,要求從個人簡介、藝術生平、藝術特色、主要作品、藝術影響等方面完善詞條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