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雅歌》

《大地雅歌》是范穩所著的文學書籍,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0年出版。以漢藏結合部地帶的康巴藏區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多種信仰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為題材,反映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民族和解、文化兼容、信仰並存的歷史事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大地雅歌》大地雅歌

本書為作者“藏地三部曲”之第三部,前兩部書分別為《水乳大地》《悲憫大地》,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漢藏結合部地帶的康巴藏區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多種信仰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為題材,反映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民族和解、文化兼容、信仰並存的歷史事實,描述新舊兩個時代不同的信仰狀態和因信仰而造成的曲折多變的人物命運。在那個大動盪的時代里,所有的人,因為“愛”和“愛”的衝突——宗教之愛和世俗之愛,而互相傷害與被傷害。當和解的那一天到來時,人們才發現要付出一生的代價。

作者簡介

范穩,四川人,在雲南工作,寫西藏題材。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主要以中長篇小說、長篇文化散文為主,現已出版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15部,計500餘萬字。作品涉及現實生活、民族文化、宗教歷史等多個方面。潛心西藏歷史、文化、宗教、民族的研究學習和寫作,曾多次遊歷西藏並在藏區工作生活,已有7部關於西藏題材的作品出版,從一個無神論者轉變成一個有信仰的人。用十年時間創作完成了反映滇藏結合部20世紀一百年多種民族、多種宗教、多元文化大融合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憫大地》和《大地雅歌》。其中《水乳大地》和《悲憫大地》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台灣、香港也有出版發行。另有部分作品翻譯成英文、德文、法文等語種。2006年海峽兩岸圖書博覽會上,被台灣四家出版社和網路機構評為“最受台灣讀者喜愛的十大大陸作家”之一。

作品欣賞

《大地雅歌》以漢藏結合部地帶的康巴藏區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多種信仰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為題材,打造出了一系列慘烈而有光彩的故事和性格突出、生動可見的人物形象:有藏傳佛教的活佛,天主教的傳教士;有浪漫多情的游吟詩人,有亦正亦邪的強盜首領……小說就是在這種宗教和現實交錯、民族混居與多種文化相互衝撞與融合的氛圍里,講述了“一個活佛和傳教士的生死對話,一位藏族台灣老兵隔海西望的愛情,以及一段信仰拯救愛情、愛情改變命運的傳奇”。深刻反映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民族和解、文化兼容、信仰並存的歷史事實,描述新舊兩個時代不同的信仰狀態和因信仰而造成的曲折多變的人物命運。

作品評價

從《水乳大地》、《悲憫大地》,到《大地雅歌》,范穩坦言,三部作品雖然各自獨立,但都以“大地”做名,是由於那片雄渾的土地讓他深受震撼。“西藏的蒼涼、險峻、博大、高遠、切割縱深,相信任何一個初到此地的人都會為之驚嘆、感慨。它展現出的是一種大境界,大寫意。而不是某種小盆景。它構成了宏大敘事的基礎,史詩的基調。我喜歡這樣的自然環境,更喜歡它所滋養孕育的多元文化。因此只有用‘大地’才能準確表達出我對它的禮讚和感恩”。談到“三部曲”之間有何不同,范穩說,“寫《水乳大地》時我看到的是多元文化的燦爛與豐厚,我寫了文化、民族信仰的砥礪與碰撞,堅守與交融;在《悲憫大地》中我描述了一個藏人的成佛史,以詮釋藏民族宗教文化的底蘊;而在最後一部《大地雅歌》中,我想寫信仰對一場悽美愛情的拯救,以及信仰對人生命運的改變,還想謳歌愛情的守望與堅韌。”
對於市場上日益湧起的“藏地小說”,范穩認為,像阿來、扎西達娃這樣的藏族作家,他們的確可以揮灑性情,舉重若輕。而被冠上“漢族作家寫西藏第一人”的他來說,則需要更多知識的積累,同時還得完成一個轉化,將所有的文化思考轉化成小說的形象。

目錄

第一部 大地
第二部 雅歌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部提名作品

2011年8月14日晚,第8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發布公告,宣布經過評獎委員會的第三輪投票,正式產生了第8屆茅盾文學獎的20部提名作品。

2010年值得推薦的40部好書

讀書,當然要讀好書,新書。本期任務讓我們走進本年度值得推薦的40部好書中去吸取養料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