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

《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

《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格里德爾著,2010年6月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時至今日,我們仍難對知識人與國家的關係下什麼判語。本書通過解讀知識分子與國家關係的歷史敘述,表達出一種知識分子的立場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

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引起、滿足普通讀者的興趣,他們希望分享一種具有吸引力但又陌生的歷史經驗中的某些東西。雖然我竭盡所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講述全景式的現代中國歷史,但我希望,即使那些不同意我的解釋觀點的人,或者反對我評論某個人或問題的觀點的人,會同意這是一個寫給廣大讀者的故事。不應該把中國現代史僅僅看成是我們所理解的“現代世界”背景中的一個外來的碎片,而應看作一種歷史經驗。這個經驗提供的重要的洞察方式,能使一些人們熟悉的觀念和期望,在這個史無前例的全球化時代變得新鮮而且彼此關聯,從而成為屬於我們所有人的東西。

作者簡介

格里德爾(J.B.Grieder),中文名賈祖麟哈佛大學博士,美國著名中國研究學者費正清和史華慈的學生,布朗大學歷史系教授(現已退休)。專長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史,主要著作有《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等。

媒體評論

以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為己任的西方人,無異于思想探險中的哥倫布阿姆斯特朗,甚至比發現新大陸和登月還更冒風險。敢於踏勘中國、考究世界最大文明共同體的西方人,都是在以某種特殊方式為人類服務。格里德爾站在費正清和史華慈兩位泰斗肩上,澄明、典雅而精煉地表達了他叩望長城時的中國關懷。——王康(民間思想家

現代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知識分子的心靈掙扎史。其間充滿了血污與暴力,也時而有知性的閃光與靈魂的救贖。他們留下的歷史傳統,依然鑲嵌在當下讀書人的基因之中。倘若要認識中國,不妨從本書啟航,去探究一個跌倒又站起的民族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時至今日,我們仍難對知識人與國家的關係下什麼判語。但如史華慈所說,一旦價值是按照作為獲取力量的手段來評估,這些價值就非常可能變得脆弱難保,扭曲變形。本書作者跟史華慈一樣對中國深具同情之理解。在核心價值問題極為突出的今天,在網民、部落格、推友都在發揮作家或知識分子功能功德的時代,閱讀本書是一種與歷史和心靈迎面相撞的有益經驗。——余世存(民間思想家)

士人締造傳統社會,知識分子締造現代中國,此為天命。從士人到知識分子,從傳統社會到現代中國,我輩當此之時,於轉折之際,可有幾人真覺醒?讀《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一書,可知個體生命於國家使命之不可不擔待,而知有超越傳統且無逃於天地之間的政治現代化歷史進程。——李冬君南開大學教授)

2010年值得推薦的40部好書

讀書,當然要讀好書,新書。本期任務讓我們走進本年度值得推薦的40部好書中去吸取養料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