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A[三甲胺]

TMA[三甲胺]

三甲胺(Trimethylamine,簡寫TMA),分子式N(CH3)3,屬有機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叔胺類化合物。三甲胺為無色氣體,比空氣重、吸濕、有毒且易燃。低濃度的三甲胺氣體具有強烈的魚腥氣味,高濃度時具有類似於氨的氣味。三甲胺通常壓縮於鋼瓶中或配成40%的水溶液來銷售。 自然條件下,植物和動物腐敗分解會產生三甲胺氣體。腐敗魚的腥臭味、感染的傷口的惡臭味和口臭通常都是由三甲胺引起。大部分三甲胺來源於膽鹼及肉鹼。 三甲胺是一種含氮鹼,容易獲得質子形成三甲胺正離子。三甲胺鹽酸鹽是一種由鹽酸和三甲胺反應得到的具有吸濕性的白色固體。

基礎信息

中文名稱:三甲胺

中文別名:N,N-二甲基甲胺;三甲基胺;三甲胺溶液;

英文名稱:trimethylamine

英文別名:TRIMETHYLAMINE HYDRO;femanumber:3241;FEMA 3241;TRIMETHYLAMINE HCL;dimethylmethaneamine;

CAS號:75-50-3

分子式:C3H9N

分子量:59.11030

精確質量:59.07350

PSA:3.24000

LogP:0.17780

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透明液體

密度:0.83-0.88g/mLat 20°C

熔點:283-284°C (dec.)(lit.)

凝固點:-117.1℃

沸點:3-4°C(lit.)

閃點:38°F

折射率:n20/D 1.357

穩定性:穩定。 與各種材料(包括鹼,酸,氧化劑,黃銅,鋅,鎂,鋁,汞,汞氧化物,醯氯,酸酐)不相容。吸濕。 高度易燃。 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儲存條件:庫房通風低溫乾燥,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

蒸汽壓:430 mm Hg ( 25 °C)

蒸汽密度:2.09 (vs air)

生產方法

以甲醇與氨(1:2.5)在高溫(420℃)、高壓(4900kPa)下,以活性氧化鋁為催化劑進行反應,製得的粗混甲胺,經分餾得到三甲胺。小量生產時可用甲醛作原料。生產時將氯化銨投入反應鍋,一面升溫,一面滴加甲醛,並收集蒸出物,直到溫度升到148℃,即為甲基化反應終點。出料,得三甲胺鹽酸鹽([593-81-7])。蒸出的甲醛溶液備用。將三甲胺鹽酸鹽用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至80℃,游離出三甲胺氣體。 精製方法:常含有甲醇、甲胺、二甲胺等雜質。可利用萃取蒸餾或共沸蒸餾進行精製。要得到純淨的三甲胺,可加入醋酐或乙醯氯進行蒸餾。伯胺、仲胺生成乙醯化物,沸點高不易蒸出。將餾出的三甲胺用活性氧化鋁處理後,加芴酮鈉乾燥備用。此外,將其通過一個裝有固體氫氧化鉀的乾燥塔,可得純的乾燥氣態三甲胺。若要精製三甲胺鹽酸鹽可用氯仿、乙醇、丙醇或苯和甲醇的混合液重結晶,並在盛有石蠟的真空乾燥器中乾燥。

主要用途

1.用作消毒劑、天然氣的警報劑、分析試劑和有機合成原料,也用於醫藥、農藥、照相材料、橡膠助劑、炸藥、化纖溶劑、表面活性劑和染料的原料。與環氧乙烷的反應產物用作縮聚反應的催化劑。與2-氯乙醇的反應產物膽鹼氯化物用作雞飼料的添加劑。
2.主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可用於生產各種工業助劑、表面活性劑和染料、離子交換樹脂、絮凝劑、其他陽離子聚合物等。
3.用作分析試劑和用於有機合成,也用作消毒劑等。

泄漏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儘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餘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消防措施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