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方法

讀書方法

讀書方法,雖然甚多,但要採取科學的讀書方法,不然讀不好書。因為讀書是獲取知識,信息,能力,智慧的方式,所以要讀好書,而且要做到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基本信息

讀書方式

讀書方法讀書方法
(1)泛讀
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
(2)精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裡“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覆琢磨,反覆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
(3)通讀
即對書報雜誌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誌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覆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默讀
不出聲地讀書,是語文教學上訓練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速度快,不互相影響,保證環境的安靜,便於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讀物的內容,並且不易疲勞,易於持久。默讀套用範圍十分廣泛,讀書報,查資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讀。默讀時要注意減少眼停的時間與次數,儘量不出現回視,逐步擴大掃視。讀得快而又理解得深,才是高水平的默讀。
(6)瀏覽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不能唯讀一遍,可以重複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老友重逢”。重複是學習之母。重複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說法。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眉毛鬍子一把抓似地讀書,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摘抄
讀書不能唯讀,也不能只體會,應該把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時常翻閱,就可以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此方法應廣泛運用。
(12)朗讀
它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國小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於發展智力,獲得思想薰陶。朗讀有助於情感的傳遞。朱熹說: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覆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
(13)寫讀書卡片

18種讀書方法

讀書方法讀書方法
品書如進食,得其法,營養與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養,或傷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書而變。於是將前人經驗篩選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來讀書心得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種讀書方法,與諸位書友分享。1、讀書不二法

專心致志,一段時間內,唯讀一本書,這本書不讀完,決不讀第二本書。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國藩就是這樣讀書的:“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無別書也。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著名學者梁實秋曾也有這樣一句名言:桌上永遠只放一本書!這種讀書方法,最適合那些想練好基本功,打下紮實治學功底的讀書人。

2、波浪漸進法

一次讀一本書,但不強求一氣呵成,過一段時間再讀,原來讀來無味的地方可能就讀出感覺來了。美國依阿華大學的羅賓森提出一種SQ3R讀書法,強調循序漸進,英語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分別代表“瀏覽、發問、閱讀、複述、複習”五個學習階段。毛澤東讀《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一部《紅樓夢》,少年讀來,只看到“愛在纏綿中,情的悱惻里”。老年讀來,便能讀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自己時間不充裕,或讀一些“難啃”的大部頭時,不妨採取這種方法。也有些人一讀書就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來讀,一般人在半小時之內注意力最集中,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半小時,大約每次可以讀一萬多字左右。

3、比較品讀法

一次讀幾本書,比較對照的方法讀書。“不怕不識書,就怕書比書”。寫《魏書》的史學家夏侯諶自視甚高,聽別人稱讚陳壽寫的《三國志》,不大服氣,便找來細讀再三,這才知道《三國志》確比自己的《魏書》好,當即燒掉自己的書稿。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的:“任何東西,凡是我們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比較品讀可以是橫向的,不知道《醜陋的中國人》怎么樣?對比《醜陋的日本人》就會讀出奧妙;也可以縱向比較,讀不懂歐巴馬,可以讀一讀羅斯福,就恍然大悟。搞研究或做論文時,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大受裨益。

4.垂直閱讀法

看書一目十行,不是從左向右來讀,而是從上往下看,像下樓梯一樣。文學家高爾基就是這樣。因為有些書含金量太少,只須瀏覽;有些書包羅萬象,無法精讀,比如《四庫全書》,平均一天讀3萬字,也要用72年,才能讀完。幾乎無人能夠精讀;有些書不知優劣,則應先速覽而後決定是否需要精讀。更快的方法也稱之為“跳讀”,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論點,剪除枝葉,補敘、背景、引文等內容,跳過去不讀。垂直閱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用於讀一般小說或快速瀏覽資料都相當不錯。

5、字斟句酌法

一字一句,細細品讀。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極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讀,難免會消化不良。所以必須邊讀加以思考。孔子就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也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散文大家秦牧,讀書先是“鯨吞”大體看一遍,然後是“牛嚼”,像牛吃草“反芻”一樣,仔細研究品味。我的體會是:用眼睛來讀書者只有眼見,用心去讀書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適合特別讀經典。比如讀《論語》、《道德經》、《沉思錄》等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還可以用於加深理解書中的核心內容和精彩片斷。

6、精華提煉法

對於一些作品,不僅要精讀,還要總結歸納,提煉出其中的精華。我國三十年代湧現的一大批學術大師都是這樣:“不動筆墨不看書”。每閱讀一本書,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並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歷史學家吳晗,特別擅長於做讀書卡片。讀書時見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張卡片上。讀了幾十年書,做了幾十萬張卡片。語言學家王力就說:“看一本書如果自己一點意見都沒有,可以說你是沒有好好看。”美學大家朱光潛特別推崇寫讀書筆記:“記筆記不僅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我的體會是,“讀破書萬卷,真傳一句話”。讀一本書,真能夠提煉幾句有用的話來,就算沒有白讀。

7、高山仰止法

以欣賞的眼光去讀書。讀出美味,讀出樂趣。正如宋代詩人尤袤所言:“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我的體會,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對真理懷有敬畏之心。讀一本高尚的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士對話,你的態度越虔誠,你的收穫就越大。這種方法最適合讀宗教與哲學與軍事經典,如《聖經》、《易經》、《孫子兵法》。

8、居高臨下法

站高一層,像老師審查學生作業一樣去讀書。我認識的幾位編輯,通常都是用這種方法讀哪些熱門“暢銷書”。確實,如果被那些“亂花迷人眼”的書“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會像叔本華所說的那樣:“思想被別人用襟帶牽著走。”經常對讀過的文章審視可以不斷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我的體會:一本書,以冬粉的姿態去“仰讀”,和以批判的態度去“俯讀”。感覺大不相同。我在讀德魯克的時候,先用高山仰止法去拜讀,然後用居高臨下法去審讀,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發現了大師存在的問題。要做到賞析結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才能讓讀書人的水準高過書的水準。

9、多維研讀法

從多個角度去讀一本書,比如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就可以從人性的角度去讀,也可以從政治的角度去讀,還可以從文學欣賞的角度去讀。讀來意境會大不相同。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意思。數學家華羅庚則發明了“猜讀法”,從猜謎的角度去讀書。看了書名後先閉目靜思,猜想書中的結構與內容,然後再讀。如果作者寫的和自己猜的一樣,他就可以速讀。這不僅大大節約了時間,還培養了他的思維能力和想像力。

10、求醫問藥法

漢代經學家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求醫問藥法就是帶著問題去讀書,因病求醫,對症下藥。作家王蒙就有體會:有“躁鬱症”要讀《老子》。我體會:“讀書破萬卷”,這個“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將書讀“破”上,而是要破解問題。用藥當用良藥。《孫子兵法》云:“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則得其下下。千萬不能吃錯了藥。讀一本壞書或庸書,就等於和一位庸人或壞人對話。
如何做一個善問者?經濟學家張五常的做法是問三個問題:A、“是什麼”(What?);B、“怎樣辦”(How?);C、“為什麼”(Why?)。如果這三問之後還有疑問,那我再補充一條:“捫心自問”,往往會一通百通。

11、營養搭配法

讀書如進食,少讀書則營養不足,從全世界每年人均讀書看:以色列約64本;俄羅斯約55本;美國約50本;而中國約是5本。顯然總是就少。另一方面,有許多人唯讀一類書,知識偏食,也會營養不良。理論工作者,讀點文學書,文藝工作者,讀點哲學書,成年人讀點童話,《哈里波特》,同時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講“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我經常與企業家接觸,發現他們走得不高不遠,一定讀書太淺;走得又高又遠,一定讀書不淺。預知一個人的精神境界,看一個人閱讀的書目,絕對比看手相星相更準確。

12、病毒預防法

不讀書的人,往往死於精神饑渴;亂讀書的人,大半死於思想中毒。有一些書,有相當的研究價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書成分複雜,正如林語堂所言:“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比如讀希特勒《我的奮鬥》,對二戰歷史一無所知,像一張白紙,很可能讀來先入為主,成了納粹的信徒。最好能夠先讀下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和戴高樂《戰爭回憶錄》,讀書如交友,帶著疑問去切磋。什麼人交什麼朋友,多交益友、諍友、摯友,少交損友、佞友、惡友。偉人與常人的差別也許就在一本書。

13、同頻共振法

讀書與交友都是講緣分的,所謂一見傾心。有些書雖然好,我們讀了沒有感覺,那就是無緣,勉強去讀,那是在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書。交友求知音,讀書求會心。正如錢鍾書所說:“一個真有幽默的人別有會心,欣然獨笑,也許要在百年後、萬里外,才有另一個人在時空的彼岸,莫逆於心,相視而笑”。
讀書人的初級境界,是品味讀書之苦,如戰國時蘇秦“頭懸樑,錐刺股”;這種“苦學”。比較適合考學、考研、考托福;讀書人的中級境界,是品味讀書之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讀書之樂,讀得欣喜若狂,讀得淚流滿面,讀得茅塞頓開。我自己深有體會:閱讀者,悅讀也。

14、角色扮演法

書中人物出場眾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讀者自己。讀書時,作為書中的一個角色,讓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比如說讀《飄》,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動指數是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像自己某一個角色,你的感動指數會達到7-10;如果你是梅蘭,你會親身感受什麼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你會親身體會什麼是痛苦。這種方法,用來讀自傳、小說、劇本或報告文學尤為奇妙。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感情脆弱的人,還是做一個旁觀者。讀書要入得進去還要出得來,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15、靜心素讀法
讀書方法讀書方法
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讀書。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認為:“教育的原點是背誦和記憶”素讀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讀內容的含義,只是純粹地讀。比如在讀古文和詩詞時,不急於理解,通過反覆誦讀和吟詠,慢慢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國學傳統中歷來倡導“三誦”朗誦、默誦、背誦。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過:“重複是學習的母親。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文革期間,著名作家巴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憶來以默讀,可謂深得素讀之大法。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反倒是容易進入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我自己也不斷會體會到這樣的快樂:不知不覺,悠然心會。如果我們以提升修養和陶冶性情為目的去讀書的話,不妨用這種方法。16、成見歸零法

放下是非之心,不帶有色眼鏡去讀書。朱熹倡導凡看書須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後又看下一段。須如人受訟詞,聽其說盡,然後方可斷”。在沒有讀書前,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好處是不容易被誤導,但問題是也很容易做誤判。由於我們對一個人,一種價值觀、一種哲學思想,一種宗教觀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將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帶入書中,導致不公正的判斷。對那些爭議較大,特別是與自己觀點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見,像一個公正的法官一樣聽取訴訟,更容易聽見真理的聲音。

17、時空穿越法

作為一個時空穿梭者,進入書中的世界。一個人不讀書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時時間和親身所到之處。當我們讀書時,你立刻擺脫了時空的束縛,你可以走進一萬年以前,也可以走進500年之後,可以與孔子對話,也可以與歐巴馬談心。正如色列著名作家奧茲所言:“如果你只是遊客,你會站在舊城的某條街上,仰望一座老宅,你看見有個女人,正從窗戶里凝視著你。然後你便走開了。讀一本外國小說時,你便能真切地得到邀請,進入別人的內室,進入他們的兒童房,書房,進入臥室”。其實本質上是穿越時空的束縛,進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讀書讓我們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18、舉一反三法

讀一本書,悟出更多的道理,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遠遠不夠,不去思考,不去套用,就是讀死書。”教育空葉聖陶講“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僕”就是這個意思。我發現守財奴有兩種:一種是守著錢財不會用,另一種守著知識不會用。讀書過萬卷,長期存檔,無異於垃圾檔案,只會讓你的大腦速度減慢。
如何把書讀活?“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我思”的第一個層次,是要與作者交流,與作者擦出火花,第二個層次是要講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與眾人擦出火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我用”的第一個層次,是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讓自己受益。第二個層次,是在用中發現新問題,找到新方法,創造出新理論,超越我們的前人。
讀書、藏書、教書、寫書、評書、薦書,我們將養成天下最好的個人嗜好,結交天下最好的良師益友,我們將因無盡的智慧而得永生。

名人讀書法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得到獎章後,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一些好的讀書方法也流傳至今。

王亞南睡三腳床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

恩格斯的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好。恩格斯覆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裡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說,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傑克式”讀書法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經過苦難磨練,十分珍視讀書機會。他遇到一本書時,不是用小巧的橇子偷偷撬開它的鎖,然後盜取點滴內容,而是像一隻餓狼,把牙齒沒進書的咽喉,凶暴地吮盡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頭!直到那本書的所有纖維和筋肉成為他的一部分。

楊振寧“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在瀏覽前言後記編後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閱讀目錄,概括了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略讀全文。在略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總,就是在閱讀完全書後,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繫,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儘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鑑》,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鑑》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秦牧主張“牛嚼”和“鯨吞”

當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書報雜誌,廣搏地積累知識。結果,他寫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識的珠寶串成,閃耀著獨特的光彩。秦牧在談到讀書時,主張採取牛和鯨的吃法,即“牛嚼”與“鯨吞”。
什麼叫“牛嚼”呢?他說:“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西再次‘反芻’,嚼爛嚼細。我們對需要精讀的東西,也應該這樣反覆多次,嚼得極細再吞下。有的書,剛開始先大體吞下去,然後分段細細研讀體味。這樣,再難消化的東西也容易消化了。”這就是“牛嚼”式的精讀。
那什麼叫“鯨吞”呢?他說,鯨類中的龐然大物——鬚鯨,遊動時儼然能一座飄浮的小島。但它卻是以海里的小魚小蝦為主食的。這些小玩藝兒怎么填滿它的巨胃呢?原來,鬚鯨游起來一直張著大口,小魚小蝦隨著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從齒縫中嘩嘩漏掉,而大量的小魚小蝦被篩留下來。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噸整噸的小魚小蝦就進入鯨的胃袋了。人們泛讀也應該學習鯨的吃法,一個想要學點知識的人,如果只有精讀,沒有泛讀;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幾萬字的話,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單靠精緻的點心和維生素丸來養生,是肯定健壯不起來的。
“牛嚼”與“鯨吞”,二者不可偏廢。既要“鯨吞”,要大量地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又要對其中少量經典著作反覆鑽研,細細品味。如此這般,精讀和泛讀就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李白讀書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研究一下他的讀書法,對我們不無啟發。李白家庭條件較好,藏書頗豐。自云:“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他在自己的詩文中,非常熟練地引用古人古事,可見他紮下何等深厚的根基。
李白讀書,胸懷壯志,博古通今,意在實用。他說:“白上探玄古,中觀人世,下察交道。”(《送戴十五歸衡岳序》)上下相接,一氣貫通,這需要多大的魄力!他又說:“懷經濟之才,撫巢由之節,文可以變風俗,學可以究天人。”(《為宋中丞自薦表》)觀其一生所為,此言並非虛構。大概詩人的桂冠,不像如今這祥值錢。李白雖在少年時代,便已寫得一手好詩,但並不標榜自己將來想做個什麼詩人,而是口口聲聲,要探討社會,要研究人生,要有經濟之才,然後憑藉自己的本事,去輔佐明主,改變世俗,振興社謖。李白這種恩想,深受前賢先哲的影響。如屈原非常憎恨當時污濁的世道,苦心焦思,希望改革。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他作《史書》的目的,是“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李白踵武聖跡,繼承他們的高風亮節。
讀書是件苦事,也是件樂事。李白在《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詩中寫道:“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苟會心,掩卷忽而笑”。從這些詩句中間,可以看出,李白是如何認真鑽研,具有一種不達“妙境”絕不罷休的頑強精神。作者與讀者的思想能交流,能給你新知,道你之所未道,能令你驚喜;……難怪陶淵明“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了。“掩卷而笑”也罷,“欣然忘食”也罷,都是讀書的快樂。
讀書的方法很重要,必須講究,但這點因人而異,又不拘於一途。“孔明披書,每觀於大意。”(《送孟贊府兄還都序》)這是李白對諸葛氏的贊語。“觀其大意”,並非草草,而是分清輕重、主次,求其精義,得其神蘊,不在細枝末節上糾纏,然後融會貫通,結合實情,再加創造。李白說自己:“嘗覽千載百家之書”,想亦是效仿諸葛氏之法。也有飽學之士,兀兀窮年,苦吟不綴,咬文嚼字,背誦如流,但毫無創造,頂多是個書篇而已。何足道哉。
提起李白,人們便想到天才。誠然,他生性聰敏,異於常人。但“天才”是不可以模仿,而他的勤奮刻苦,講究方法,講究實效的學習精神,則是可以學習的。

華羅庚讀書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么,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蘇軾的讀書方法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開風氣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讀書方法上也有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在《又答王庠書》中答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從古到今,影響深遠。
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年輕人讀書,每一本好書都讀它幾遍。好書內容豐富就像知識的海洋,讀書時人的意識指向一個方面,就像打開了一扇視窗,不能使各個方面的知識進入視野,讀一遍書只是獲取了意識指向的那個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讀者每讀一遍都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
這種定向專一、反覆整取的閱讀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為“模式閱讀”。因為它是一個模式:帶著A目標讀第一遍,帶著B目標讀第二遍,帶著C目標讀第三遍,帶著D目標讀第四遍……蘇軾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他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運用此法去讀一篇文章,比讀一本書就容易多了。
信末說:“甚非速化之術,可笑可笑。”意思是,遠不是速成的方法,是十分可笑的。有人恐怕會把蘇軾的謙虛當作淺陋,自以為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何必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呢?殊不知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獵雖廣卻是過眼煙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