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萊特

萊特作為天才的建築家,使芝加哥學派的成就達到了頂峰。 他是使美國建築從芝加哥學派向現代建築過渡的重要人物,是現代建築的創始人。 3.活的有機的建築

1893 年在芝加哥舉辦的哥倫布博覽會上,展覽的建築除沙利文設計的交通館外,全部被折衷主義建築作風所控制。社會的愛好一下子轉向古色古香的羅馬檐柱、板條石膏粉刷的假古典式,以及各種各樣的歷史風格,這無疑是對芝加哥學派的沉重打擊。
在芝加哥學派面臨打擊的時候,學派內帶有新藝術傾向的萊特擔當起了重振芝加哥學派的歷史責任。
2、個人簡介:
萊特(1869—1959)生於威斯康星州。曾在威斯康星大學學習工程。19世紀 80 年代後期開始在芝加哥從事建築活動,並在沙利文的建築事務所工作過。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在美國中西部設計了不少小住宅和別墅。
萊特作為天才的建築家,使芝加哥學派的成就達到了頂峰。沙利文於1900 年提出“有機建築”的論點,但真正使有機建築獲得較大發展的代表人物還是萊特。萊特是有機建築的倡導者,讓後人記憶深刻的是他倡導理念:沒有一個建築可以凌駕于山頂之上。萊特認為有機建築是一種由內向外的建築,它的目標是整體性。為此,他把有機建築說成是自然的建築,因為自然界是有機的。房屋象 植物一樣,它從屬於自然界,從地里長出來。建築師應該從中得到啟示。與 自然環境的親密溶合是萊特建築創造的最大特色。
他是使美國建築從芝加哥學派向現代建築過渡的重要人物,是現代建築的創始人。他和柯不西耶,密斯.凡,的羅,戈洛皮烏斯並列世界四大建築師, 他也被譽為是當代建築界的先驅之一。
3、設計思想:
1.崇尚自然的建築觀
賴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類活動,目的,技術和自然的綜合它們使住房與宅地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花園幾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臟,內外混為一體。就如同人的生命。這樣,居室就在自然的懷抱之中。他認為:我們的建築如果有生命力,它就應該反映今天這裡的更為生動的人類狀況。
2.屬於美國的建築文化
賴特首先立足於吸收民間傳統有價值的東西去創立美國自己的文化。有一個就是十字行平面的運用,這原來是美國傳統住宅的固有形式,這種平面有利於三面採光,賴特繼承了這種形式,但他使空間向外伸展,上下穿差,從而產生新的空間效果。
3.活的有機的建築
建築師應與自然一樣地去創造,一切概念意味著與基地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考慮人的需要和感情。賴特的有機建築觀念主張建築物的內部空間是建築的主體。賴特試圖藉助於建築結構的可朔性,和連續性去實現整體性。他解釋,這種連續可朔性包括平面的互迭,空間的接續。
4.技術為藝術服務
在新技術面前賴特在設計實踐中鞭打自己對新的機器時代的熱情,他覺得住宅應該有輪船,飛機汽車的流線型,因此結構應該表現出連續性和可朔性,尋求新時代的空間感。
5.表現材料的本性
賴特的建築作品充滿著天然氣息和藝術魅力,其秘訣就在於他對材料的獨特見解。泛神論的自然觀決定了他對材料天然特性的尊重,他不但注意觀察自然界浩瀚生物世界的各種奇異生態,而且對材料的內在性能,包括形態,文理,色澤,力學和化學性能等等仔細研究。
6.連續運動空間
賴特並不認為空間只是一種消極空幻的虛無,而是視作為一種強大的發展力量,賴特越來越不滿足於用矩形包容這種力量了,他摸索用新的形體去給這種量賦形,海貝的殼體給他這樣一種啟示,運動的空間必須有動態的外殼——一種無窮連續的可朔性。
7.有特性和詩意的形式
賴特對“簡潔”的看法是受到了日本的影響,他十分讚賞日本宗教關於“淨”的戒條,即淨心和淨身,視多餘為罪惡,明顯地對日本傳統建築發生過影響,主張在藝術上消除無意義的東西而使一切事物變得十分地自然有機,反樸歸真。
此外,他還對有機建築提出六個原則,即:
1)簡練應該足藝術性的檢驗標準;
2)建築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
3)建築應該與它的環境協調,他說:“一個建築應該看起來是從那裡成長出來的,並且與周圍的環境和諧一致。”
4)建築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境一致,也就是說從環境中採取建築色彩因素;
5)建築材料本質的表達;
6)建築中精神的統一和完整性。
4、設計作品:
1)流水別墅是賴特為卡夫曼家族設計的別墅,在瀑布之上,賴特實現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夢想,懸的樓板錨固在後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層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大房間,通過空間處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種從屬空間,並且有小梯與下面的水池聯繫。正面在窗台與天棚之間,是一金屬窗框的大玻璃,虛實對比十分強烈。整個構思是大膽的,成為無與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現代建築。
2)圖一為1914年設計
圖一 圖二 圖三
特色:採用較輕的細鋼架結構,這系列的作品中還包括圓桌和方桌。在這簡單的設計中,您可以
察覺到大師想將古典的裝飾藝術與現代風格相融合,整個作品散發出現代與典雅。
3)圖二、圖三
特色:這系列的桌椅均採用櫻桃木或染色的核桃木為質料;
最大的設計特色是:採用許多垂直木條為椅背及桌腳,護欄,雖然沒有中古世紀般繁複的雕刻,卻散發出濃厚的古典風味。
4)圖四為1936年設計
特色:這套作品展現了大師精巧的個人風格,除了強調功能與人體工學的舒適性 ;這張椅子設計了輪子,好讓使用者移動方便,這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創造。
圖四 圖五
5)圖五為在1916-1922年間為日本東京的一家旅館所設計的沙發。
特色:底座為櫻桃木,座墊有皮製及布制可供選擇,這款典雅的設計為現代扶手沙發的設計樣本。
5、我的看法: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是美國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築師,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設計的許多建築受到普遍的讚揚,是現代建築中擁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賴特對現代建築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他的建築思想和歐洲新建運動的代表人物有明顯的區別,他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
賴特對於傳統的重新解釋,對於環境因素的重視,對於現代工業化材料的強調,為以後的設計家們提供了一個典範,他的設計方法也成為日後新探索的重要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