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石

龜石

一類形成於濱海相環境外形似龜的餅狀灰岩結核。

簡介

龜石龜石
龜石為扁平橢園形子石,形成於濱海環境,屬餅狀灰岩結核。其表面有風化層,磕之層層脫落,因其形似龜而得名。

主要產地

石家河、辛寨嵩山等地,清《臨朐縣誌》記載:“龜石產辛寨龍巖寺石澗中,天然龜形,磕之底蓋自分,質細而潤,蓄墨數日不枯。”
臨朐龜石屬石核類,單獨成塊,周圍泥土包裹,大者似碗盞、小者如鵝卵,因周圍土質不同,龜石呈黃褐、赭紅、茄紫、天藍、黃青等多種顏色。
歷史上多用龜石制硯,其理細而不滑,發墨而不滯筆。龜石的觀賞價值頗高,腹背磨平後,其絲紋或圈圈環繞,或中間有一明顯石心,或藍、或黃、或白,且有層層暈紋,恰如“心有靈犀”,有的中間似風景、人物,等等不一。形狀奇特的龜石,極具觀賞價值。
(圖片《母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