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黔西南州的貞豐、安龍、興仁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05°24′-105°36′,北緯25°19′-25°26′,絕大部分位於貞豐縣境內。

基本信息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黔西南州的貞豐、安龍、興仁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05°24′-105°36′,北緯25°19′-25°26′,絕大部分位於貞豐縣境內,總面積為281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5.59%,主要保護對象為輻花巨苔(Thamnocharisesquirolii)、十萼花(Dipentodonsinicus)等珍稀野生植物和常綠闊葉林、天然杜鵑林以及水源涵養森林生態系統。自明、清以來,龍頭大山就被列為貴州名山之一。古人有“龍山東向擁群巒,策仗入來路曲盤;古木蕭森饒畫意,危岩環拱椅奇觀”的詩句描繪其景。

簡介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龍縣北部與興仁貞豐等縣接界處,橫臥著一列蜿蜒起伏百餘里的山脈,這是黔西南的名山-----龍頭大山。
抬頭仰望龍頭大山主峰,可見齶嘴長伸,眼睛鼓凸,狀如龍頭,身向東南伸展,逐漸低隱於貞豐境內。自明、清以來,龍頭大山就被列為貴州名山之一。古人有“龍山東向擁群巒,策仗入來路曲盤;古木蕭森饒畫意,危岩環拱椅奇觀”的詩句描繪其景。龍頭大山氣候溫濕,雨量充沛,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條件。由於森林茂密廣茂,一旦深入林中,便可能迷失方向,因此,《興義府志》上曾記載:“相傳山中所生瓜果之屬,人不可攜去、攜即不得歸路。”給龍頭大山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百合杜鵑
貞豐龍頭大山州級自然保護區是以常綠闊葉林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具有較豐富的生物資源,但由於歷史原因,植被覆蓋率較低。龍頭大山有林地1.65萬畝,草坡灌木15萬畝,主要植物有96種、211屬、366種以上,有速生用材、樹種、稀有珍貴庭園觀賞植物、古老孑遺植物、藥用植物以及栲膠植物等。奇異的是,在海拔1600-1930米的公龍嶺上,竟然生長著連片的1500餘畝原始矮林杜鵑,其林冠鬱閉度達80%以上,樹高約6-8米,樹徑一般10-15厘米,最大的約30厘米,樹齡多在百年以上,枝幹虬曲蒼勁,樹葉終年常綠。除常見的多花杜鵑外,還有少見的馬纓杜鵑、長蕊杜鵑、百合杜鵑、青蓮杜鵑、露珠杜鵑、蝴蝶杜鵑等12種。貞豐龍頭大山系黔西南州名山之一,毗鄰貞豐三岔河風景區,安龍招堤風景區、十八學士墓等。該保護區亟待加強物種保護和森林植被恢復工作。保護區範圍內沒有固定住戶,多為臨時生產住戶,在冷水河一帶有造林戶15戶41人,別無村落,周邊居民有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 

按其功能分區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杜鵑林
整個保護區按其功能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面積為223.6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9%,具體分為冷水河核心區和公龍山核心區。冷水河核心區面積為116.9公頃,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植物以輻花苣苔為最大特色(是地球上現知唯一分布點);公龍山核心區面積為106.7公頃,植被為常綠杜鵑林及常綠闊葉林,主要特色是杜鵑林。緩衝區和實驗區面積為2166.6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6.9%。

土壤及氣候

保護區內的出露地層為三迭系的砂岩和頁岩,海拔高度在1300—1966.4米之間。土壤以黃壤及黃棕壤為主。氣候為中亞熱帶氣候,年均溫為10.65℃—18.5℃,年積溫為4000—5500℃,年降雨量為1300—1500mm,相對濕度80—86%。

野生動物、植物資源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輻花苣苔
保護區最具有特色的是植物資源,有珍貴稀有野生植物33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輻花苣苔等3種,二級保護植物有桫欏(Alsophilaspinulosa)、十萼花、香果樹(Emmenopteryshenryi)等30種。區內分布有維管植物123科298屬489種。保護區內,現已查明的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游隼(Falcoperegrinus)、白腹錦雞(Chrysolophusamherstiae)等。

民俗節慶活動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苗族的蘆笙舞
貴陽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各地民族節日內容豐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民族節日,為少數民族青年男女尋找意中人提供了極佳的機會。在民族節日、集會期間及農閒時節,農村要開展演地戲、跳蘆笙舞、賽歌、賽馬、鬥牛等饒有情趣、極富特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而那鄉間寨上民族情趣極濃的婚俗、酒規、葬禮,也會使遊人大開眼界。如果你有幸參加這些民族節日的話,一定會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濃郁風情。

美食

貴陽的餐飲以“麻、辣”為特色。麻和辣在貴陽有明顯的區分,明顯的區分,所用原料也有區別。麻是由幾種香料配製而成,辣主要是以辣椒為原料提煉。 在貴州品嘗麻、辣風味的同時,再喝上一口當地的茅台酒,真可說是一種享受。貴陽的小吃專門集中在貴陽師範大學附近的好吃街上,這裡是到了貴陽,不得不去的地方。 另外,在貴陽市內中心廣場到了晚上也有小吃,坐在那兒慢慢吃,很有味道。

購物

興義大紅袍(桔子)、海子梨、黑木耳、興義二塊粑、貴州醇。

特別提醒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美景
參加戶外活動、休息或經過蛇類棲息的草叢、石縫、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較陰暗潮濕潮濕處時,如果不慎被蛇咬傷,不要嚇得不知所措。首先應判斷是否為毒蛇咬傷。 通常觀察傷口上若在兩排牙痕的頂端有兩個特別粗而深的牙痕,說明是毒蛇所咬;若僅是成排的細齒狀八字形牙痕,並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症狀,則為無毒蛇咬傷。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對傷口清洗、止血,用紅汞和碘酊藥物外搽傷口包紮。若有條件再送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一般而言,被毒蛇咬傷後10-20分鐘後,其症狀才會逐漸呈現。被咬傷後,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公分處作環形結紮,緩解毒素擴散。但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鬆1-2分鐘。同時設法除去傷口內的毒液,最好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沖洗傷口,破壞毒汁,亦可用冷開水、鹽水或清潔生水代替。然後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吸後立即吐出並用清水漱口,但有齲齒,口腔黏膜或嘴唇破損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同時儘早用藥:內服半邊蓮80-90支,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製成漿狀外敷,每日換一次。好的蛇藥有:湛江蛇藥、南通蛇藥、廣州蛇藥、蛇傷解毒片等。

最佳旅遊時間

貴陽屬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空氣不乾燥,四季無風沙,年平均氣溫15.3℃。其中,最熱的七月下旬,平均氣溫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氣溫是4.6℃。宜人的氣候是貴陽的驕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貴陽”之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相臨景點

三岔河水利風景區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三岔河水利風景區
地處貴州省貞豐縣境內,位於貴州西部黃金旅遊線的中結點,距黃果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僅90km,距馬嶺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95km。她以三岔湖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景區內山巒、峰叢、石林、湖泊、島嶼、峽谷、暗河、泉潭、溶洞、生物化石等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古文化遺址、古墓群、古建築、革命文物、摩崖石刻令人神往;布依村、苗家寨、民族風情、田園風光與古老的手工藝、土特產、風味小吃使人留連忘返。景區面積約50km2,景點集中,錯落有致,各具特色。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三岔湖
三岔湖水面深邃,水色清澈,波光粼粼,秀麗誘人,水鳥嘻戲,錦鱗追逐;遠岸峰巒疊嶂,雲霧盤旋,近岸民族村寨,星羅棋布,沿岸樹木成蔭,花草繁茂,林間小道幽深蜿蜒,樓、台、亭、閣隱於其中。遠觀隱隱青山如煙,近看悠悠湖水如黛,好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雙乳峰——天下第一奇峰,由兩個獨立丘峰有機組合而成,其形態組合奇巧,比例和諧,輪廓清晰,栩栩如生,酷似一對裸裎胸懷的玉乳,聳圓、豐腴、健美、嫵媚,令人或遐思,或嫉慕。此乃造物主之傑作,可謂人間奇蹟,世界極品。
竹林寶石林,以雋秀玲瓏為主要特色的喀斯特景觀,石林疏密有致。其間最具神韻的造型,如母子情深、倚天神劍、少女思春、胖姑照鏡、二牛爭雄、神龜問天等,莫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在景區內,布依族、苗族自然村寨的布局、建築格調、民風、民俗、服飾各有特色。每年的民族傳統節日“六月六”都舉行丟荷包、對山歌、跳舞、拋線球、舞彩龍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娛樂活動,鄉土氣息濃烈,民族風情濃郁。
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泥函石林景區
泥函石林景區
泥凼,距興義市42公里,在何應欽故里風波灣至隴戛一帶,有著東西長四公里,南北寬兩公里,面積達三千多畝的石林,故名“泥凼石林”。 氣象萬千的泥凼石林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在這片土石相間的台地緩坡上,奇峰林立,怪石嵯峨,妙景奇觀,氣象萬千。
進入石林區,舉目遠眺,妙景疊現,石筍、石柱拔地而起,形若珍禽異獸,有的酷似人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步入石林中,縱橫聯合的小徑,隨著視角的轉換,使人如入幻境。仰視突出於群峰之上的“擎天柱”,似覺其峰插入雲天,將天高高撐起。“利劍峰”似利劍直刺藍天。“採藥老人”拈鬚含笑,柱杖攀登。“金猴望月”神志自如,仰視星空。破土而出的峰群象爭飲石,爭相成林,人們根據其自然形態,冠以各種動聽的景點名稱。如“”、“雄鷹展翅”、“武士峰”、“鷹翼峰”等。步入“一線天”峽谷,宛如放舟長江三峽。來到“虎跳岩”,懸崖阻住去路,而蹲伏崖巔的猛獸,成迎面撲來之勢,環顧左右,似乎“山窮水盡”,彎腰從峭崖下的“橋洞”穿出時,又得“柳暗花明”。進入“別有洞天”中小憩片刻,頓感心曠神怡,疲勞消除,遊興大增。同六座石峰巧妙組成的“山川”二字挺拔遒勁,令人叫絕。壯哉,神奇的書法藝術!美哉,泥凼石林

相關詞條

 三岔河水利風景區

http://www.cts2008.com/Member/Sight/longtoudashang/info.html

http://www.cfsdc.org/wwwroot/baohuqu/13.htm

http://trip.ungou.com/spot/6718/

http://travel.kuxun.cn/8363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