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棕[龍棕]

龍棕[龍棕]
龍棕[龍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棕(學名:Trachycarpus nana Becc.)是棕櫚科,棕擱屬灌木狀植物,體高可達0.8米;無地上莖,地下莖猶如龍狀,故名龍棕。葉簇生,形狀如棕櫚葉,裂片為線狀披針形,上面綠色,背面蒼白色;花序從地面直立伸出,較細小,花雌雄異株,雄花球形,黃綠色,萼片離生,雌花淡綠色,球狀卵形,果實腎形,藍黑色,種子形狀如果實,胚乳均勻,4月開花,10月結果。 龍棕僅見於中國雲南西部至西北部的大姚、賓川、永勝以及中部的峨山等地區。龍棕主要分布於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適生土壤類型主要是紅壤、山地黃壤,龍棕是耐陰,喜溫暖,喜肥,喜濕潤的樹種。 龍棕由於植株低矮、樹形美觀,適宜做高級盆景觀賞和庭園綠化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龍棕 龍棕

龍棕呈灌木狀,體高0.5-0.8米;無地上莖,地下莖節密集,多鬚根,向上彎曲,猶如龍狀,故名龍棕。葉簇生於地面,形狀如棕櫚葉,但較小和更深裂,裂片為線狀披針形,長25-5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淺2裂,上面綠色,背面蒼白色;葉柄長25-35厘米,兩側有或無密齒。

花序從地面直立伸出,較細小,長40-48厘米,通常二回分枝;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的花比雌花序的花密集;雄花球形,黃綠色,無毛,萼片3,幾離生,花瓣2倍長於萼片,發育雄蕊6,退化雄蕊3;雌花淡綠色,球狀卵形,花瓣稍長於花萼,心皮3,被銀色毛,胚珠3,只1顆發育。

果實腎形,藍黑色,寬10-12毫米,高6-8毫米。種子形狀如果實,胚乳均勻,胚側生,偏向種臍。花期4月,果期10月。

產地生境

該種僅見於中國雲南西部至西北部的大姚、賓川(雞足山)、永勝以及中部的峨山等地區,在海拔1500-2300米的範圍內有少量分布。 龍棕主要分布於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年均降雨量約為85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約為74%,年平均溫度約為14℃左右。植物區系屬東亞植物區,中國喜馬拉雅區的雲南高原地區及橫斷山脈外緣地區。植被類型大部分屬於中亞熱帶半濕性常綠闊葉林,海拔1900-2300米,土壤類型主要是紅壤、山地黃壤,pH為5.5-6.5,其中以山地黃棕壤最適於龍棕分布生長。龍棕耐陰,喜溫暖,喜肥,喜濕潤,特別是幼苗更是如此。但在分布區內某些乾旱地帶成年植株也長勢良好,說明其具一定的抗旱性。龍棕常生長在雲南松林下,並同時伴生有雲南油杉和黃青岡,林下長有水紅木和馬桑等,其在植物群落中處於伴生種地位,其生長發育很大程度上受所在群落的制約和影響。

龍棕 龍棕

繁殖方式

播種

龍棕 龍棕

種子的處理與播種:龍棕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用種子繁殖。龍棕種子無休眠期,成熟後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萌發,發芽率可達70%以上。如果用草木灰液浸泡,搓去種子上的蠟質或堆漚3-4天去蠟,可促使龍棕種子提早萌發。龍棕種子如沒有立刻播種,乾藏種子12個月後,種子的萌發力快速喪失,發芽率僅為5%,但是採用室溫下濕沙貯藏,來年仍可保持50%以上的萌發率。溫度在18-25℃範圍對龍棕種子的萌發比較適宜。

10月份採收成熟種子,及時去除果皮及果肉,將種子倒進裝有1:500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溶液的容器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放於清水中浸泡24小時,然後集中在沙床上進行催芽。用河沙、椰糠和少量黃土按一定比例配製成保濕通透的播種基質。把催芽後露白的種子,放入通透性好的營養袋(營養袋的規格18厘米×9厘米)中培養。營養土用沙壤土4份、磨菇土1份、稻穀灰1份。營養袋下面鋪一層薄膜。每袋播1粒種子,種臍朝下,隨後蓋沙,沙的厚度1.5厘米。

管理

苗期管理:保濕露白的種子放入營養袋後,應搭蓋60%-80%的遮蔭棚,儘量減少太陽曝曬,降溫保濕,若光照太強,小苗葉片易被灼傷,影響小苗的長勢,甚至死亡。冬天則應採取避風、保溫、保濕措施。

當龍棕幼苗長到1-2片葉時,種子貯存的營養也基本耗盡。此時,每隔15-20天用0.2%尿素液或複合肥液噴澆。也可結合噴藥,用0.1%-0.2%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液進行根外追肥,以促生長。保持營養土通透無漬水,以免造成爛根死苗。

栽培技術

選地做畦

龍棕的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作為園林苗圃生產,應選擇交通方便的田地,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土壤。整地時,四周要開好排水溝,防止土壤漬水。然後做畦,畦寬130厘米,溝寬20厘米。採用“品”字形列植,按株行距150厘米×100厘米挖穴,穴深30厘米,徑30厘米,穴底加腐熟農家肥0.5-1.0千克或三本有機肥0.5千克,拌勻,再適當回土。

田間管理

龍棕 龍棕

當苗長至3-5片葉時定植後,2-3年生的小苗還需適當遮蔭。因為2年生的小苗剛從60%-80%的遮蔭度環境條件下搬進大田定植,在6-9月期間,光照強度很強,龍棕小苗還難以適應。採用假檳榔等羽狀老葉在每株龍棕小苗旁東西方向各插2枝,把小苗的葉片遮蓋住,龍棕小苗生長良好。否則,葉片會被強烈的太陽光灼傷,更為嚴重的還會整株死亡。3年生以上的苗,不用遮蔭,生長正常。

定植1個月後即可進行追肥。每隔一個月追肥一次。追肥方式依土壤乾濕而定。雨後不久,可直接在表層撒施。再結合中耕除草,也可直接沿植株四周挖淺溝,條施蓋土。尿素和複合肥交替進行,尿素每畝施用量5-7.5千克,複合肥每畝施用量10-15千克。3年生以上的龍棕在其旺盛生長季節,施用量應酌情增加,土壤水分的供應視情況而定,務必使土壤保持疏鬆濕潤狀態。

主要價值

龍棕為中國特有品種,是棕櫚科植物中較為特殊的矮化類型。龍棕植株矮小,莖盤曲如龍,埋於地下,觀賞價值極高,是優良的觀賞植物資源。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 (EN)。

瀕危原因:龍棕特產於中國雲南西部,由於分布區局限、零星分散,結果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森林被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失調,致使植株日漸減少。

保護措施:中國雲南雞足山已劃為自然保護區,應將龍棕列為保護對象,嚴禁採挖、保護區內或有關植物園和園林部門應引種栽培,繁殖種苗,擴大栽培。

中國稀有瀕危植物2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棕櫚目百科

矮瓊棕
矮菜棕
檳榔屬
檳榔
版納省藤
白藤
貝葉棕
貝葉棕屬
變色山檳榔
長鞭藤
長穗省藤
粗壯省藤
刺葵
刺葵屬
長枝山竹
粗棕竹
菜王棕
菜棕
菜棕屬
多穗白藤
大藤
多果省藤
滇越省藤
滇南省藤
大喙省藤
多鱗省藤
短葉省藤
倒卵果省藤
電白省藤
單葉省藤
短穗省藤
大白藤
滇緬省藤
多刺雞藤
短軸省藤

大葉蒲葵
大果蒲葵
大鉤葉藤
多裂棕竹
滇西蛇皮果
大絲葵
二列省藤
二列瓦理棕
桄榔
桄榔屬
桂南省藤
高毛鱗省藤
高地省藤
廣西省藤
弓弦藤
管苞省藤
鉤葉藤屬
高地鉤葉藤
鉤葉藤
黃藤
黃藤屬
黑鱗秕藤
褐鱗省藤
海棗
華山竹
皇后葵
假檳榔
假檳榔屬
巨藤
尖果省藤
酒椰
酒椰屬
金山葵屬
寬刺藤
闊葉雞藤
闊葉省藤
蘭嶼省藤
裂苞省藤
柳條省藤
兩廣石山棕
林刺葵
六列山檳榔
綠色山檳榔
蘭嶼山檳榔
龍棕
勐臘鞭藤
勐捧省藤
緬甸省藤
密花省藤
勐龍省藤
毛鱗省藤
墨脫省藤
美麗蒲葵
密花瓦理棕
南巴省藤
屏邊省藤
蒲葵
瓊棕屬
瓊棕
琴葉瓦理棕
三藥檳榔
雙籽棕
省藤屬
上思省藤
散尾葵
散尾葵屬
石山棕
石山棕屬
水椰
水椰屬
山檳榔屬
絲狀棕竹
蛇皮果屬
山棕櫚
絲葵
絲葵屬
糖棕屬
台灣省藤
泰國瓦理棕
五脈剛毛省藤
無莖刺葵
王棕屬
王棕
瓦理棕屬
瓦理棕
小花桄榔
小省藤
小白藤
纖細山檳榔
小鉤葉藤
細棕竹
雲南省藤
陽春省藤
盈江省藤
瑤山省藤
椰子屬
油棕屬
油棕
燕尾山檳榔
雲南瓦理棕
棕櫚
中穗省藤
杖藤
澤生藤
直立省藤
棕竹屬
棕竹
棕櫚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