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釘根

齊釘根

齊釘根(1917—1986)進賢泉嶺鄉四方齊家村人。一九三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四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人稱“齊猛子”。

基本信息

簡介

齊釘根(1916—1986)

齊釘根,進賢泉嶺鄉齊家村人。家境貧苦,從國小習手藝,生活艱難,1930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齊釘根參加工農紅軍,年僅14歲。土地革命時期,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參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參加了著名的掩護中央紅軍突破湘江戰役。他不怕犧牲,英勇奮戰,出色地完成各項戰鬥任務。1936年,在甘肅曲子鎮戰鬥中,乘夜深戰鬥間隙,率一個排虎口掏心地智擒敵騎兵旅長“野騾子”,受到上級的表揚。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副旅長等職,參加了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等重大戰役及奇襲“八公橋”。在平型關戰役中,他率部擔任主攻任務,沖入敵陣,同敵展開白刃格鬥,多處受傷,全然不顧,直至勝利。抗戰八年中,他參加過無數次大小戰鬥,為民族的獨立自由,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副旅長、師長等職。參加了平漢、淮海、渡江及進軍西南、解放貴陽、成都等重大戰役。在奪取鄆城戰鬥中,機智靈活地由助攻變為主攻,立了大功。爾後他隨劉、鄧大軍渡黃河,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他作戰勇敢、指揮果斷,戰績卓著,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授予一等英雄獎章。進軍西南途中,他率師首克貴陽,繼而奔襲成都。在解放全國大陸最後一戰中,率師阻擊西竄殘敵,取得殲敵1萬人的戰果,粉碎敵人妄想盤踞西南一隅的美夢。

全國解放後,歷任軍分區司令員、師長、空降兵第15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等職。1950年參加貴州省剿匪。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2年7月,奉命赴朝作戰,他忠實地執行黨中央的指示,同朝鮮人民軍並肩戰鬥,在金城戰役中,他指揮果斷,機智沉著,給美李軍以沉重的打擊,為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紅旗勳章”。

1954年回國後,他調任空降兵部隊工作。他刻苦學習軍事論,探索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堅持從嚴治軍,為空降兵的建設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他第一批回響毛主席關於“將軍下連隊當兵”的號召,以普通一兵參加連隊訓練,執勤和施工,和士兵打成一片。

他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八次負重傷;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5年5月,享受副兵團職待遇。

齊釘根於1986年11月6日在武昌逝世,終年70歲。其家屬根據他的生前意願,無私地將遺體獻給祖國醫學科研事業。

齊釘根 齊釘根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二師五團排長、連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連長,冀魯邊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營長,教導第三旅八團副團長、團長,冀魯豫軍區隨營學校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一旅副旅長,第二野戰軍十六軍四十六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兼參謀長,空降兵副軍長。

事跡

齊釘根 齊釘根

齊釘根將軍濃眉上揚,圓睛凸出,鼻大嘴闊,性格尤暴烈,如獅如虎。將軍左手握駁殼槍,右手拿大刀,為陣中有名之左撇子,因作戰兇猛,人稱“齊猛子”。

奮勇殺敵負重傷

齊釘根

1930年12月,齊釘根參加紅軍。人問:“為何要參軍?”答曰:“討碗飯吃。”又曰:“不挨打受罵。”是年14歲。

齊釘根將軍在戰爭年代8次負重傷,輕傷難以計數。頭頂正中有一條槽形疤溝,深1厘米,長20厘米,為長征過草地時敵彈所致。臉上鼻樑和左腮有四個彈洞,一橫線排列,亦為過草地時所致,一彈由左腮一側進,另一側出,繼由鼻子左邊進,右邊出,故有四個彈洞。齊釘根胸部有貫穿傷,子彈竟由前胸、後胸兩根肋骨縫中飛出,槍眼距心臟僅1厘米也。

直羅鎮戰後,齊釘根將軍害傷寒,高燒40℃,久燒不退,昏迷不醒。其時醫院已將他列入“另冊”,單獨移進一小窯洞,每隔一天派人來看看:還有氣否?某日,齊釘根忽甦醒,大聲喊:有人嗎?恰一衛生員路過,聞聲至,活之。

攻擊王郭莊據點

某戰,齊釘根將軍五夜未眠,疲極。戰後,將軍倒頭就睡。司務長精心為其做好飯菜,以托盆端至床前。將軍鼾聲正濃,司務長連叫三聲:“團長,吃飯吧!”將軍被喊醒,怒甚,一躍而起,飛腳踢翻托盆,司務長惶惶而退。

曾思玉將軍言,齊釘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跳。1943 年深秋,攻克敵偽孫良誠的首腦機關———八大處所在地八公橋據點後,曾思玉將軍隨八團同行。齊釘根是時任八團團長。當晚,至王郭莊。曾思玉命齊釘根組織部隊挖交通壕,拂曉攻擊王郭莊據點。天亮,曾思玉到前沿,見交通壕沒有挖到頭,召齊釘根,問:“交通壕為什麼沒有挖到頭?”齊釘根將軍竟火冒三丈,回曰:“沒挖到頭怎么了?我保證把據點拿下來!”言罷拔槍揮刀,疾步赴前沿,率“敢死隊”,強攻三次,克王郭莊據點,全殲守敵兩個連。

解放貴陽

1949年秋,齊釘根將軍任二野十六軍四十六師師長。將軍率部為全軍前衛,由湘入黔,日行百里,沿途連克三穗、鎮遠、黃平、貴定等地。至龍里,聞說貴陽市敵軍已退。將軍遂改變原計畫,欲占貴陽。軍聞報,急派政治部主任阻之,曰:“解放貴陽是十七軍的任務,你們繼續前進。”齊釘根將軍不予理睬,仍出兵貴陽。11月16日上午,四十六師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17日,十六軍領導機關入城,軍長尹先炳,政委王輝球批評齊釘根曰:“你們跑得太快了。”

耿直性格談戀愛

齊釘根將軍談戀愛亦簡單粗暴。第三次約會就逼其表態:“同意還是不同意?”當是時,陳語覺得表態為時過早,低頭不語。將軍又問:“你說,行,不行也可以,字更少一點。”陳語仍不吭聲,將軍曰:“這樣子吧,你點點頭,或者搖搖頭,也可以。”陳語仍沉默,許久,將軍竟大聲命令:“你今天晚上不表態就不能走!”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中某星期日。時任十二軍三十五師師長的齊釘根將軍率師領導去東海岸視察。臨行前,師政委魯子沐囑陳語帶上照相機一同前往。將上車,齊釘根將軍見之,不悅,問:“你看別的家屬去了嗎?”陳語答:“魯政委叫帶照相機的,我是師宣傳助理員。”將軍勃然變色,大吼:“好!你去,你去,我就不去了。”言罷,下車轉身就走。

抗美援朝期間,齊釘根居指揮所旁小木屋,與陳語住處相距十餘米。某日,將軍叫陳語帶孩子到小木屋去住。因自尊心使然,陳語未同意。將軍心生一計,抱起孩子就走。孩子離開母親,啼哭不止。將軍便抱孩子至陳語窗外哭。陳語聞啼聲,雖心如刀絞,仍端坐不動。至下半夜,經哨兵勸說,陳語方進小木屋。將軍對陳語曰:“我是一師之長,當著眾人面,你讓我一點,背後,你叫我怎么樣都行。”

齊釘根將軍善宰雞。滿園子雞,將軍持一根小竹竿,點那隻抓那隻,手到擒來。宰雞更神,一刀見血。煺毛、剖膛、清腹,只須五分鐘。將軍喜食雞頭和雞爪,謂敢於硬碰硬。

一身正氣面對造反派

“文革”之初某日,七八名荷槍實彈的造反派沖入齊釘根將軍家,強令其交槍。其時,兩人用槍頂住齊釘根,余者團團圍之。將軍暴跳如雷,以雙手撥開雙槍,厲聲曰:“我沒有繳槍的習慣,只有繳敵人槍的習慣。”將軍言罷將胸一挺曰:“你們誰敢開槍?就朝這兒打。”造反派溜之。

齊釘根將軍與夫人陳語婚後,彼此不拆對方之信件,數十年如一日。

龔大畏,陳語於南京市二女中任教時學生,喜剃平頭,著男裝。齊釘根將軍與陳語婚後,見陳語與龔大畏之合影,疑為其男友,竟心存芥蒂達36年。後,龔大畏與陳語重逢,將軍見之方釋然。將軍對陳語言:“這個龔大畏呀,害得我好苦。”從此對陳語恩愛有加,白髮偕老。

齊釘根將軍休息後,某日。將軍乘干休所公車往訪老領導———楊得志、曾思玉等。警衛見所乘車破舊不堪,上貼兩塊白膠布,不予通報。將軍大怒,掉轉車頭便回。此後,十餘年不出訪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