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文化

鼠文化

鼠雖然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討人喜歡,還落得個“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千古罵名,但從社會、民俗和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它早已脫胎換骨,由一個無惡不作的害人精,演化出來一個具有無比靈性,聰慧神秘的小生靈。中國民間早在幾千年前就流傳著所謂“四大家”、“五大門”的動物原始崇拜,即是對狐狸、黃鼠狼、刺猥、老鼠、蛇的敬畏心理的反映,人們普通認為,這些動物具有非凡的靈性,代表著上天和鬼神的意志。鼠又一榜上有名,可見鼠委實與人類的生活千絲萬縷地糾纏在一起,鼠文化自然在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掩飾地呈現出來,鼠文化使鼠變得越來越可愛,越來越神秘。

基本信息


象徵靈性

鼠文化鼠文化
鼠的第一個象徵意義是靈性,又包括它的機靈和性能通靈兩個方面。鼠嗅覺敏感,膽小多疑,警惕性高,加上它的身體十分靈巧,穿牆越壁,奔行如飛,而且它還兼有另兩項突生的本領:從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樓頂附落到地上,翻轉身,喘息一下便象沒事一樣該幹啥就幹啥,絕對沒有粉身碎骨的性命之憂;它雖說不是水生動物,也沒有超強的游泳本領,然而窄溝淺水池塘是擋不住它的,為了求生,它可以一口氣在水底鑽好幾米遠,自己則毫髮無損。所以要摔死或淹死老鼠那可真有些白費心機。人們常用“比老鼠還精”來形容某人的精明的機靈,鼠的機靈成為一種類比的標準,可見它的機靈已經上了相當的檔次,正如人們形容轎車品質卓越一定會說“比賓士還好”,而不會說“比伏爾加還好”一樣。同樣,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順時應變,人們也常說他“象老鼠一樣善變。”民間還認為鼠性通靈,能預知吉凶災禍。其實鼠生於自然,長於自然,對自然界將要發生的不測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等做出一定的行支反應是很正常的,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種特殊本能,只是有些限於人類自身的知識,還未能揭示出它的神秘和規律罷了。在唐山大地震前夕,人們驚驚異地發現鼠群向郊了外奔竄,或者三五結夥蜷縮在馬路,街道等相對空曠的地方,並不明這種跡象暗示著什麼。類似的事情,在古代必定重演過多次,所以老鼠在人類心目中變成了通靈的神物。人們通過周公析夢中關鼠的解釋就可略見一斑。

生命力強

鼠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生命力強。一者是它的繁殖力強,成活率高,譬如一隻母鼠在自然狀態下每胎可產出5到10隻幼鼠,最多的可達24隻,妊娠期只有21天,母鼠在分娩當天就可以再次受孕,幼鼠經經過30-40天發育成熟,其中的雌性加入繁衍後代的行列。如此往復,母鼠一年可以生育5000左右子女,至於孫子、孫女、曾子、曾孫輩已多到無法計算。據研究,鼠母體內含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物質,能夠刺激雄鼠永遠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這大概也是鼠界能生會養的原因之一,故而民間將子女居群的善生母親戲稱為“鼠胎”或“鼠肚”,比喻它的生育能力特強。老鼠的成活率高,壽命長,如非遇到天敵貓的襲擊或人類大規模的撲滅行動,大多數都能安享晚年、壽終正寢、而且子孫滿堂,這是其它動物可望而不可及的。

鼠郵票

鼠文化鼠文化
在中國,老鼠的民間故事很多,最有名的是“老鼠娶親,“老鼠嫁女,並成了藝人創作年畫的題材,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並傳到鄰邦越南等國。因此越南1996年發行的生肖郵票,(全套2枚和一枚小型張)就採用“老鼠嫁女”的故事。

加納1996年發行的《丙子年生肖郵票小版張,採用“老鼠娶親”的故事,由四枚郵票組成,分別描繪老鼠娶新娘的熱鬧場景:第一圖,新郎騎馬,鼠們鳴鑼、吹嗩吶開道,第二圖,迎親的鼠們扛著“百年”,“好合”的喜事木牌,第三圖,鼠們抬著花轎,花轎里坐著新娘,第四圖,迎親的鼠們抬著嫁妝,有趣的是一鼠還提著一條魚,想必是孝敬“貓老爺”的。

老鼠是一種令人討厭、有害而又機靈的小動物,它們的形象常在文學作品中出現,有情愛的也有憎恨的。最早是《詩經中的《魏風·碩鼠;《西遊記》第81~83回寫無底洞的老鼠精逼唐僧成親,是鼠婚故事的發展;《聊齋志異》中的“阿纖”篇是寫人鼠戀愛的,生動傳神!《十五貫》中的婁阿鼠是鼠竊、殺人犯;《水滸傳》中的白日鼠白勝卻是108將中的人物;三俠五義中大鬧東京的“五鼠”,則是義俠之士,受到讀者的喜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國民間有一首傳唱很久的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喝,下不來。”把老鼠說的天真可愛,據說老鼠聞到油壺裡的香味,想吃,但進不去,怎么辦呢?經過反覆幾次,最後用長尾巴伸進壺嘴裡蘸油,終於吃著油了。這個故事很有趣,因此,郵票設計家把它搬上生肖郵票,寓意的,如中國1996年發行的《丙子年生肖郵票(1960-1)第一圖:老鼠一手持燈台,左側還有一油葫蘆圖章,鼠的尾巴已快伸進油葫蘆了。生肖鼠郵票構圖比較直白的,如格瑞那達、格林納丁斯和非洲的甘比亞發行的生肖郵票。

鼠文化鼠文化
傳說老鼠在十二生肖排名賽中,是趴在牛背上前去報名、最後爭得第一的,這都說明老鼠是一種靈活善變的動物,智商很高。因此,古代民間流傳著鼠是天鼠(神鼠)的傳說:

中國1996年發行的生肖郵票(1996-1)第二圖和2007年的賀年郵資明信片(有獎)第一圖就採用“鼠咬天開”的民間傳說:遠古天地未開之時,宇宙混沌一片,是老鼠將密封的天地咬破,陰陽氣才漏了出來,萬物才得以滋生,鼠還引來了火種,從天上偷來了谷種,鼠有創世之奇功,因此鼠排在生肖之首位。在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的創世神話中,也有與“鼠咬天開”類似的傳說,如拉祜族的創世史詩《牡帕蜜帕》,描述天神厄莎培植了一個育人的葫蘆,但人在葫蘆中長成卻出不來,只有老鼠將葫蘆咬破一個洞,迎出了扎笛和娜笛兄妹,這二人就成了拉祜族的祖先。

亞洲一些國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有關於天鼠(神鼠)的傳說,這可見於韓國,蒙古,泰國,不丹等國發行的鼠年生肖郵票。

韓國1984年發行的《甲子年》生肖郵票,主圖(圖6)是一尊手持武器、威武站立的石刻浮雕鼠神像。原型取自新羅王朝開國功臣金庾信將軍墓地十二生肖石刻浮雕神像。

蒙古1972年發行的《壬子年》生肖郵票(圖7)以天鼠(神鼠)和太空飛行器賽跑構圖——圖案左側是一隻肥大的鼠在向前奔跑,右邊是兩位美國太空人駕馭的“阿波羅15號”的登月車在後面緊追不捨,形象生動逼真,構圖幽默、浪漫。1996年1月1日發行的生肖鼠郵票(全2種)則以神話傳說的天鼠為設計理念,濃墨重彩描繪騰雲駕霧的天鼠。

泰國1996年發行的生肖鼠郵票,取材於泰國神話佛祖轉輪十世“拘蓬那納”,描繪天神騎鼠的風采(圖8)。天神駕馭的鼠當是“天鼠”(神鼠)。

不丹王國與中國為鄰,受西藏文化影響,採用藏曆,1996年是“火鼠”年,因此不丹發行的《丙子年》生肖郵票,以傳說中的“火鼠”設計(圖9)。在中國《神異經》中也有“火鼠”的記載:南方有火山,長40里,生不盡之木,晝夜火燃,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余……

1997年不丹王國發行的生肖小版郵票,其中有一枚主圖為一隻奔跑於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老鼠(圖10),顯然,這隻鼠也是天鼠(神鼠)。

鼠俗

一些與鼠有關的民俗頗為有趣,如在浙江南部古時流行“打老鼠眼”的風俗,即在元宵節時,人們煮黑豆,然後在室內撒黑豆,撒豆人站在梁下,手拋黑豆至樑上,口中念叨:“西樑上,東梁下,打得老鼠光鐸鐸(斷種之意)。”俗信可除鼠患。又如貴州毛南族以農曆臘月初一日為“送鼠節”。這些民俗反映了人們對鼠的憎恨。

鼠戲

鼠文化鼠戲
在中國戲劇舞台上,演員們表演的鼠戲也是五花八門,饒有風趣,譬如宋代的故事戲五鼠鬧東京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民間藝人們表演的鼠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如東晉時期,民間就有了“老鼠推磨”、“老鼠盪鞦韆”的鼠戲表演。到了清代,鼠戲更為盛行。那時候藝人們身背木箱,走街串巷,箱內裝有鼠匣,箱上扎個彩漆木製的小舞台,藝人口唱俚曲,手敲鑼鼓,指揮演出,什麼“三娘汲水”、“劉金進瓜”等節目,讓人笑得前仰後合、流連忘返。

鼠諺

語民間流傳著不少與鼠有關的諺語,如“多鳴之貓,捕鼠必少”、“大貓頭,老鼠尾”、“一隻老鼠壞了一鍋湯”、“老鼠留不住隔夜糧”、“老鼠看倉,看得精光”、“貓咬貓,老鼠笑”、“小老鼠捉光,大老鼠驚慌”等。這些諺語雖語言樸實,卻寓意較深,讀來頗有韻味。

鼠詩

在浩瀚的詩海中,有一些詠鼠的詩句,如唐代杜甫的“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唐代柳宗元的“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唐代劉禹錫的“忽聞飢鳥一噪聚,瞥下雲中爭腐鼠”,宋代陸游的“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腸”,明代龔詡的“燈火乍息初入更,飢鼠出穴啾啾鳴。齧書翻盆復倒瓮,使我頻驚不成夢。狸奴徒爾夸銜蟬,但知飽食終夜眠。痴兒計拙真可笑,布被蒙頭學貓叫”,清代查慎行的“霜壓啼烏驚月上,夜驕飢鼠闞燈明”等等。

鼠歇後語

在中國無數歇後語中,有的與鼠有關,如“老鼠看天——小見識”、“老鼠掉進米缸里——因禍得福”、“捂著腦袋趕老鼠——抱頭鼠竄”、“老鼠咬象鼻——不識大體”、“老鼠鑽書箱——咬文嚼字”、“出洞的老鼠——東張西望”、“老鼠逗貓——沒事找事”等。這些歇後語詼諧風趣,令人過目難忘。

鼠謎

在聯苑中,有的謎面中含有“鼠”字;如謎面為“婁阿鼠問卦”,打一成語(謎底:做賊心虛);謎面為“飛著活像鳥,坐下好似貓,夜裡去捕鼠,數它武藝高”,打一飛鳥名(謎底:貓頭鷹)。而有的謎底與“鼠”字有關,如謎面為“尋子”,打一崑曲折子戲(謎底:訪鼠)。

鼠畫

古今畫家很少喜歡畫鼠,但國畫大師齊白石筆下的老鼠卻氣韻生動,形神兼備。他所畫的《老鼠與油燈火》構圖簡潔凝練,形象鮮明,油燈畫在左邊,油芯上的火焰似被微風吹拂,畫的右下側是一隻老鼠,形簡意足,畫盡了老鼠機敏伶俐的特點。

中華民族文化

介紹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